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蔣小紅法學

蔣小紅法學

發布時間: 2022-01-23 12:44:58

A. 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的學院師資

楊建學,男,雲南陸良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2級,教授,碩士生導師,應用法學院院長、西南政法大學比較環境法研究中心主任。
張光君,男,四川開江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碩士,應用法學院黨總支副書記、西南政法大學比較環境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政法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刑事司法與刑事執行研究中心副主任。
彭繼紅,女,四川成都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79級,應用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張平,男,重慶巫溪人,無黨派,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3級,應用法學院副院長、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實務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鍾樞,男,四川敘永人,致公黨主委,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83級,重慶市沙坪壩區政協常委,教授,碩士生導師。
薛佐文,女,重慶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79級,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鄧為,男,四川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5級,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伍鑒萍,女,重慶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79級,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程繼革,男,重慶人,致公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4級,講師。
胡綿娓,女,雲南東川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法律碩士,副教授。
呂品田,女,北京人,中共黨員,重慶師范大學管理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外事處對外漢語教師,助理研究員。
劉小紅,女,四川內江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在讀博士,講師。
陳亮,男,四川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民商法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後,西南政法大學比較環境法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宏州律師事務所律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周愉,女,四川遂寧人,中共黨員,法學碩士,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3級,講師。
何金輝,男,江西人,中共黨員,法學碩士,講師。
房國賓,男,河南平輿人,中共黨員,法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南政法大學刑事司法與刑事執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徐新躍,男,江西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0級,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吳志偉,男,黑龍江人,中共黨員,法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院長助理、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實務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講師。
范水蘭,女,福建順昌人,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博士。
馮子軒,女,四川巴中人,西南政法大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
郝艷兵,男,河南人,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博士,2010年8月至2010年11月在德國曼海姆大學訪學。
康良輝,男,雲南人,中國人民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博士,講師。
陳英,女,四川南充人,西南政法大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博士。
任世丹,女,湖北武漢人,武漢大學環境法學博士。
車亮亮,男,甘肅天水人,民進會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博士。
廖建凱,男,湖南醴陵人,中共黨員,武漢大學環境法學博士,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比較公法與國際法所做研究人員。
鐵燕,女,四川自貢人,無黨派,武漢大學環境法學博士,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在日本東京經濟大學做訪問學者,講師。
趙天寶,男,河南焦作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史博士,副教授。
石雷,男,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博士,助理研究員。
孟慶濤,男,遼寧建平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法理學博士,講師。
田毅平,女,重慶人,西南政法大學訴訟法博士,講師。
郭平宜,男,四川資中人,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副教授。
皮錫軍,男,重慶墊江人,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副教授。
劉渝峽,女,重慶渝中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講師。
康曉虹,女,重慶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講師。
曾興華,男,四川南充人,民主促進會,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實務教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副教授。
王箏,女,湖南人,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應用法學院院長助理,講師。
張逸,男,重慶江津人,四川大學軟體工程碩士,講師,目前擔任全校的計算機教學任務。
鄭軍,女,回族,江蘇南京人,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史碩士,講師。
胡曙東,男,重慶大足人,民主促進會,國際法學碩士,講師。
鄧蔚,女,四川儀隴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87級,副教授。
羅蓉,女,羌族,四川北川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學院法律系79級,講師。
王利,女,重慶江津人,民進黨員,重慶大學工程碩士,應用法學院從事法律文秘實驗室的建設、管理及相應的教學工作,高級實驗師。
楊昆平,男,山東人,中共黨員,西南師范大學外語系畢業,應用法學院教學秘書。
王雯靜,女,四川峨眉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碩士,應用法學院辦公室主任,講師。
張玲,女,重慶潼南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政法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講師。
陳健,男,重慶沙坪壩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政法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講師。
黃薇,女,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國際法學碩士,助理研究員。
喻小利,女,重慶北碚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碩士,助理研究員。
黃亞菲,女,重慶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法理學碩士,助理研究員。
譚瑞和,男,重慶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法理學碩士,應用法學院黨總支專職黨務人事秘書,助理研究員。
周曉,女,重慶人,中共黨員,三級警司警銜,刑事執行專業專職輔導員。
張艷娣,女,河南鄧州人,中共黨員,西南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專職輔導員。
周昳瀾,女,江西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碩士,專職輔導員。
孫瑩,女,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博士,專職教師並兼任學院團委書記。
馮成辰,女,重慶銅梁人,中共黨員,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碩士,專職輔導員。

B. 信息法 請高手回答

一、問題的提出

在提出問題之前,我們看兩個案例:一個是湖南湘潭女教師黃靜裸死宿舍中一案,在網名為「風中的追趕者」的發起下,建立了網上的天堂墓園,從而引發起各大媒體、網站的大肆渲染,在眾多代表民意的網友的壓力下,此案歷經波折,五次屍檢、六次鑒定,最終於2006年7月10日落下帷幕。由於此案主要是在網路下的推動才有如此之久的曠日戰,因而它被譽為「中國第一網路大案」。另一個是2006年4月發生的銅須事件,在網名為「鋒刃透骨寒」將其妻與銅須的聊天記錄及一夜情公之於眾時,銅須成了眾矢之的,漫罵、譴責、威脅、江湖追殺令就對其進行圍攻,使其本人、家庭和學校受到嚴重的影響,而隨後作惡者聲稱是杜撰並立馬人間蒸發,此事被稱為2006年度最具轟動性的網路事件。筆者提出這兩個案件,並非對其結果進行關注,而是其中所涉及的一個重要問題——網路言論自由——-進行批判和反思。兩起案件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以網路作為媒介,在全國各地的網民齊聲的推動下,從而改變整個事態的進程。一個是對司法審判的審判,一個是對道德倫理的審判,折射出網路時代對現實生活的巨大影響力。作為一名法律人,從這兩起案例中更應看到的是法律的缺席,由此,我們不禁提出以下問題:如何對待網路中的言論?怎樣去規范網路下的言論自由?本文就是從網路言論自由的價值功能、規范定位和法律控制進行論述,指出網路下的言論自由必須是在憲政下的自由,而不能游離在憲政之外。

二、網路言論自由的價值功能

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民傳統的交流方式。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有互聯網存在的地方,你都可以進行交流和發表自已的意見,不受時間空間對象的限制;它也使話語權從傳統的精英階層走向平民階層,實現了人人都能對某一事件發表自已看法的目標。從價值功能上說,網路言論自由具有以下功能:(一) 促進自由功能。人的自由有身體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其中精神的自由包括想像的自由和表達的自由。在傳統社會里,傳統觀念「禍從口出」對人們自由表達思想產生了禁錮作用,言論自由只能是一種紙上談兵的空話,人們無法真正實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在網路上,由於「匿名使他們被認出的概率變小,同時也減輕了他們對報復的恐懼」,所以人們可以暢所欲言,自由自在地表達思想,這是傳統的表達媒介所無法比擬的,因而促進了自由。(二)推進民主功能。傳統的交流和通迅方式,難以在真正的程度上體現民意,面對面的交流總是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有所顧忌,而在互聯網上,你可以聽到更多的聲音,聽取不同的觀點,當前有些地方政府的「網上議政」、「網上辦公」就是為更真切反映民情民意而設的。(三)交流便捷功能。只要有互聯網存在的地方,你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朋友進行交流,你也可以把自已的思想讓網民與你共同分享,這種便捷的交流在以往是無法想像的,網路的存在讓世界變小,加速了不同國家、地區和人群的交流。(四)弘揚正義功能。近年來出現的黃靜案、劉涌案、孫志剛案,由於網路上的民意,對司法機關產生了巨大的壓力,我們不應責備它是對司法獨立的干擾,更應看到那是公民對正義一種呼求和渴望。這些案件幾起幾落、一改再改等都離不開網路言論的推動,從而使判決的結果更進一步接近正義。但是「網路的內容就像人類的思想一樣豐富多彩」,它有鮮花,也有荊棘;它可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因此,我們在看到網路言論自由的正面價值時,也不能忽視其負面的價值:(一)片面性。網路言論由於其固有的虛擬性,使其中的觀點帶有極大的片面性。黃靜案中,在其母及「風中的追趕者」的刻意操作下,很多不同的聲音無法在網上得以體現,但它卻能混淆人們的視聽,從而失去正確的判斷;(二)非廣泛性。據統計,網民的成分非常復雜,有未成年人、工人、學者和政府工作人員,但是其中占絕大多數的,尤其是在網上跟帖的人是其中一部分人,尤以20歲左右的年輕人為主,他們的觀點沒有廣泛的代表性,一般都是因為群體效應而產生的。(三)缺乏理性。網路上的網民大多數都是80後生人,他們有激情,有理想,也有正義感,但是由於太年輕易於受到情緒化的影響,從而使其好心被人所利用。(四)欺騙性。網路本身是個虛擬的東西,它上面的言論大多無法考證,因而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在銅須事件上,我們可以看到廣大的網民是如何被「鋒刃透骨寒」一步步引向被欺騙的境地的。基於網路言論自由的兩面性,我們更應對其進行規范,以使其在健康的道路上發展。

三、網路言論自由的規范定位

言論自由不僅是一個人暢所欲言的個人權利;它也是其他的人聽其所言的權利。言論自由不只是發表與我們的想法略有不同的意見和自由;如已故法官傑克遜所說,言論自由是「對觸及現存制度核心問題持不同意見的自由」。在言論自由的發展史上,我們不得不對一些著名的先例進行探尋,以期發現它們背後的隱含之意。美國1904年的索恩希爾訴亞拉巴馬一案(Thornhill v.Alabama),聯邦最高法院就指出,言論自由是憲法修正案第1條確立的,即國會不得制定剝奪人民言論自由法律,但是在執行此條款時創立了「明顯而現實的危險」原則,在後來1919年的申克訴聯邦政府案(Schench v.U.S) 中,最高法院直接審判政府限制言論的先例,成為第1修正案的轉折點,在法律上允許政府壓制危險傾向的言論。英國在1976年漢迪賽德訴聯合王國案(Handyside v.the United Kingdom)中,確立了言論自由是基本權利,適用於各種思想觀點的表達,即使這些表達會觸犯眾怒或令人不安,但其行使必須是基於防止混亂或犯罪,保護健康或道德原則方可進行,從而指明了言論自由的行使限度。法國在1953年威廉艾菲斯案(Wihelm Elfes)中,聯邦憲法法院對其在維也納和平大會上宣讀的《全德聲明》是非法的,因而駁回起訴。其解釋是:憲法法院承認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權利,應受保護,但這並不意味著一個人可以不受限制地發表言論,如果危及較高利益(如國家安全與重要利益),則應受到制止。

在上述著名判例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言論是自由的,但是應該受到限制。因而要對言論自由進行規范。各國在法律實踐中形成了一系列原則:1、公益原則。法國《人權宣言》指出,意見的發表在「擾亂法律所規定的公共秩序」時,應加以制止。因為在擾亂法律所規定的公共秩序的同時,也就侵害了所有人的自由和安全。日本憲法第12條規定:國民不得濫用憲法保障的權利,國民負有為公共福祉而利用這一權利的責任。2、明確、即刻危險的原則。在申克訴合眾國案(Schench v.U.S)中,最高法院在判決書中指出:一切行為的特點均由其所處環境決定。不論自由的言論受到何等嚴格的保護,如果某人在劇中詐稱發生火災造成巨大混亂,這種言論就不應保障。同樣,發表具有暴力效果言論的人也不受保護。不論任何事件都應該考察言論是否在具有明確、即刻的危險中表達的。3、比例與事後審查原則。分別來自1941年的「布里奇斯訴加州案和」1971年美國的《紐約時報》案。前一原則要求,在處理相互沖突的各種利益時,要衡量比較兩者的利益大小,法官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從中進行取捨;後一原則要求政府不得要求新聞機關對未發出的新聞要求法院使用禁止令,因為那會導致權力的濫用和產生表達自由的萎縮效果。4、更多言論原則。它要求,「除非言論所能引起的明白禍患是如此緊迫以至來不及充分討論就會發生。言論所導致的危險就不應該是明顯即刻的。倘若還有時間通過討論來揭穿謊言和謬誤,得以教育的方式防止禍患,那麼補救的辦法就是更多的言論,而非強制的緘默」。5、傷害原則。這是密爾提出的。他認為,當且僅當自由對社會或他人造成了傷害時,才可以對他進行限制,否則就是不正當的。....

英國對表達自由權的保護和限制

作者:蔣小紅
文章來源:中國法學網
瀏覽:388 次

對任何基本權利的保護都是通則,對基本權利的限制是例外。在一個民主社會里,這種通則和例外的關系絕對不可以顛倒。作為「民主社會基石」的表達自由權也同樣如此。只有界定了法律所允許的例外情況,才能明確人們享有的表達自由的范圍。因為對任何權利的保護都不是絕對的,即使對一項基本權利的保護,當它和另一項基本權利的保護相沖突時,也必須作出讓步,當然這並不是說明一項基本權利比另一項基本權利更重要,只是說明在各種權利保護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同權利和利益間的平衡在所有國家的法律系統內都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如何去尋找這個平衡點,在各個權利之間更傾向於哪一方,是各國政府都面臨的問題。例如,英國對媒體的政策和法律正經歷著重大的變化,其中包括媒體的調查與報道新聞的義務與公民保護其個人隱私和名譽的權利之間的平衡正在重新調整。正是基於這種思維,這篇文章試圖通過考察表達自由在英國行使的狀況,尋求對中國有益的經驗。

《歐洲人權公約》中的自由表達權

不象美國,有專門的自由表達憲法第一修正案以基本法的形式明確規定自由表達權作為一項基本權利受到憲法的保護,英國沒有成文憲法。英國作為歐洲理事會的創始成員國,於1950年批准了《歐洲人權公約》並通過了《1998年人權法案》,該法案於去年10月正式生效。法案正式將公約納入英國的國內法,從而大大改變了英國對人權事務的法律處理。英國的任何國內立法都必須和公約保持一致,英國的任何法院都有權宣布英國議會的某一立法和公約不一致,並促使議會採取措施修改相關的法律。「《歐洲人權公約》是調整歐洲公共秩序的憲法性文件」,[1]在英國具有憲法的地位。《歐洲人權公約》第10條對表達自由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

人人有表達自由的權利。此項權利應包括持有意見的自由、接受和傳播信息和思想的自由,不受公權干涉,不受疆界影響。本條不應妨礙各國對廣播、電視、電影等企業規定許可證制度;

上述自由的行使伴隨一定的責任和義務,故應當制受於一定的形式、條件、限制或刑罰。此類制約應該為法律所規定,為民主社會所必需,並且有利於國家安定、領土完整或公共安全,服務於防止秩序混亂或犯罪、維護健康或道德、保障其他人的名譽或權利、防止披露保密獲得的消息、或者維護司法的權威和公正。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表達自由」作為一項最基本的公民權應受到普遍的保護,但並不是受到絕對的保護,並非沒有限制。保護和限制之間的這種通則和例外的關系在這一條中再一次得到體現。這是《歐洲人權公約》對表達自由的最基本的認識。《歐洲人權公約》除了第10條的規定,第17條也屬於與自由表達權相關的法律條文。公約第17條指出:本公約任一條款不得作如下解釋:任何正在進行或已經完成的對公約所承認的權利和自由有損害的行為都是嚴格禁止的,當然在公約規定的范圍內允許對自由和權利進行適當的限制。由此可見,濫用表達自由去侵犯公約所保障的其他的權利和自由是公約所明文禁止的,權利不得濫用原則是公約的基本原則之一。

C. 民法典十歲的未成年人未經父母同意拿自己的壓歲錢購買手機父母可否要求退

十歲的未成年人,在未經父母同意的情況下購買手機,其父母可以要求退貨。10歲的兒童屬於非完全能力行為人,其行為要受到法定代理人的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3)蔣小紅法學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D. 法律專業的,以後可以做哪些專業不對口的工作

一般別人都問對口的專業是什麼,你卻問不對口的專業是那些,給是特別不想學習法律專業啊。個人認為不對口的專業實在是很多,但是都還是和法律會多少有些關聯的,偶爾會用到法律知識,比如財務,會計,材料,化學,物理,統計,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工程,建築工程,計算機,市場營銷等等,這些都是不對口的專業了。

E. 黑龍江大學法學院的師資力量

該院經過30年的建設和發展,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62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25人,講師13人,教師中有博士38人,在讀博士8人。教師中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教師中有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35人,有18人在全國法學專業學會任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10人擔任黑龍江省法學專業學會會長、副會長等職務。教學和科研工作在全國處上游水平。
博士生導師:
民商法學:楊震、董惠江、王歌雅、申建平、馬海群(不招生)
刑法學:董玉庭、於逸生
憲法與行政法學:錢福臣、胡東、馬長山
研究生導師: 法學院 專業名稱 帶頭人 導師 法學理論 馬長山 唐永春、楊昌宇、劉冰 法律史 孫光妍 史廣全、魏建國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錢福臣 呂艷輝、劉春萍、李岩松、胡東、王蕾 、尤小紅 刑法學 董玉庭 於逸生、、康鳳英、陳建旭、劉彥輝、丁玉翠、龐冬梅 民商法學 楊震 王歌雅、董惠江、楊建斌、孫毅、翟羽艷、申建平、王春梅、李連祺 訴訟法學 於海生 哈書菊、韓紅、陳文 、孫記 經濟法學 王妍 張鐵薇、王佳慧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李艷岩 范純、劉紅岩 國際法 辛柏春 王曉玲 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民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商法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副會長:楊震
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副會長、黑龍江省法學會副會長,哈爾濱市法學會副會長:於逸生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董玉庭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會長;黑龍江省邊疆文化學會副會長、哈爾濱市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歌雅
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民商法研究會副會長:董惠江
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會長:馬長山
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法學理論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西方法律思想史學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會長、黑龍江商務英語學會常務理事:錢福臣
全國優秀教師:於逸生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專家、全國優秀研究生導師:馬長山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馬長山、馬海群
省級教學名師:王歌雅

F.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的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負責工作院長焦占營主持學院行政全面工作黨委書記祝曉玲主持學院黨務工作副院長李應森負責學院教學工作副院長(法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小紅學院科研及學科建設工作副院長王健負責學院行政工作法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魏繼華負責研究生教育工作 調研員邸瑛琪

G. 男子夥同懷孕情婦騙婚獲刑6年,情婦是否也應該一並受罰

該男子和他的情婦一起進行了詐騙行為,其情婦應不應該一起受罰,我們應該尊重法律的決裁,和被騙者的意願。但直到今天為止,新聞只說了法院以重婚罪、詐騙罪等數罪並罰,判決男子有期徒刑六年零三個月,並且處罰人命幣八萬元,追繳贓款二十一萬元。至於與該男子一起施行詐騙的女子是否被法律判決,我們還不得而知。當然,作為旁觀者,我們自然是希望該女子也能被法律判決。

最後小明將阿強告上法庭,法律給了受騙者一個公道。希望這個世界上能對老實人好一點,心存壞心思的人能早日悔悟。

H. 最高學歷啥意思我專業有兩個一個函授法學專業,一個全日制本科機械專業,同樣是本科,哪個是最高學歷

當然是全日制本科機械專業
全日制學歷為第一學歷,而且你的函授學歷是屬於成人學歷。
最高學歷就是當前你獲得的最高學歷文憑。不是學位證書。
打個比方
小紅大學A大學本科畢業之後,獲得學士學位,然後參加了工作,在工作之後又在職獲得B大學碩士學位,那麼小紅的第一學歷就是A大學學士學位,最高學歷是B大學碩士研究生。

I. 什麼是紅頭文件

那個不屬於紅頭文件,屬於公司內部的文件,談不上紅頭文件。

「紅頭文件」並非法律用語,是老百姓對「各級政府機關(多指中央一級)下發的帶有大紅字標題和紅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稱。
從制定機關的許可權來看,行政法規的制定機關是國務院,規章的制定機關是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49個較大的市人民政府,以及國務院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責的直屬事業單位。而一般「紅頭文件」,有行政管理權的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時就可以制定。可見,「紅頭文件」實際上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紅頭文件」就是從字面理解的帶紅頭和紅色印章的,既包括行政機關直接針對特定公民和組織而制發的文件,也包括行政機關不直接針對特定公民和組織而制發的文件,以及行政機關內部因明確一些工作事項而制發的文件。
狹義的「紅頭文件」是專指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公民和組織而制發的文件,這類文件對公眾有約束力、涉及到他們的權利和義務,也就是法律用語所稱的行政法規、規章以外的其他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公眾所關心關注的,應該是指狹義上的「紅頭文件」。

J. 江南大學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大四老學姐攜四年蹭課經驗前來答題~

對於「蹭課」這一行為,我本人是高度贊賞的。在大學四年中,可以利用已有資源最大限度的去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眼界,何樂而不為?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對我本人十分有啟迪的教授!

文學世界的刀光劍影

相信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金庸是我們初高中年代的娛樂珍藏。那些年在課桌下偷偷看過的金庸武俠,那些年被班主任沒收的一本本「心頭之愛」…..如果你也有這樣午夜夢回的遺憾,我強烈推薦你去蹭一節人文學院蔡愛國老師的現當代文學課

最後想懇切地勸告學弟學妹們,大學四年一晃而逝,時間真的不等人。如果你是文科生,那就去多擴充自己的文化知識和人文底蘊。如果你是理科生,就去找能發散你思維,重塑你思考過程的課程。珍惜時間,完善自己。

熱點內容
山東滕州律師 發布:2025-02-09 12:03:35 瀏覽:975
勞動法是全國通用嗎 發布:2025-02-09 11:50:07 瀏覽:595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第四輯 發布:2025-02-09 11:44:22 瀏覽:844
謝丹律師 發布:2025-02-09 11:38:26 瀏覽:994
清華大學法學院招生簡章 發布:2025-02-09 11:18:52 瀏覽:303
上海勞動法試用期工資規定 發布:2025-02-09 11:07:05 瀏覽:126
中南政法法學院 發布:2025-02-09 10:42:14 瀏覽: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點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後死了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10:37:56 瀏覽:969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