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感淺薄

道德感淺薄

發布時間: 2022-01-23 23:05:53

❶ 低道德感是什麼意思

低道德感的人,道德對他的束縛力比較小,他不會因為做了違反道德的事而像一般人一樣產生愧疚心理。大概就是這意思

❷ 沒有道德感的人是怎麼樣的

一個人如果沒有道德感,陌生人之間會變得冷漠,如果親人再發生這樣的變故什麼的,那麼這個人就沒有活著的意義和價值了,他會迷茫,會不知所措,會停止成長,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做這些是為了什麼無法認真的工作學習,那樣對社會的發展是沒有任何作用,甚至成為社會的累贅。道德感會催生幸福感,而幸福感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共同追求目標。

❸ 道德感很強的人一般都是怎麼樣的性格

看人了抄。有的人道德感強,襲是自製,非常有自製力,根本不需要別人來提醒。自我控制力很強,為了道德,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以生命維護道德。絕不跨過底線。

有的人,是針對別人,非要別要守道德,有點像是道德綁架,講得都是大道理,但是實際,卻沒有一顆體諒別人的心,站在道德的高度,心卻很冷漠。

❹ 什麼是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種高級情感。同情、反感、眷戀、疏遠、尊敬、輕視、感激、愛、憎、背信棄義等屬於道德感;同志感、友誼感、愛國主義感、集體主義感,也屬於道德感。

❺ 道德感榮辱感兩極分化,是怎麼回事

直覺的道德感:如,人常會由於莫名其妙的不安全感或突如其來的榮辱感迅速的制止不當的需求與行為. 想像性的道德感:如,想起岳飛、文天祥、劉胡蘭等英雄人物,多半會喚起欽慕之情. 倫理性的道德

❻ 《道德經》感悟怎麼寫啊

把它翻譯出來,加點自己的評論就好了。
一篇文章選那麼七八段翻譯出來,加點評論就夠了。
以下是熱心網友的部分翻譯: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1、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2、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3、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4、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5、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6、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7、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8、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9、故去彼取此。

簡譯:

1、品德高尚的人無需持道德誡律,心中自然有德;道德低下的人將道德誡律掛在嘴上,因為他內心無德。
2、品德高尚的人以無為的境界而不刻意追求什麼;道德低下的人追求道德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
3、大仁愛之人表現的仁愛不是為了得到某種目的;大正義的人追求正義往往為了實現某種目的。
4、大禮法之人注重的禮法如果得不到對方的相應,則恨不得抓住胳臂使人強從。
5、所以喪失大道才提倡品德;喪失品德才提倡仁愛;喪失仁愛才提倡正義;喪失正義才提倡禮法。
6、所謂禮法,不過表明了忠信的淺薄缺乏,其實是禍亂的端倪了。
7、有先見之明的人,知道社會上一旦禮法繁多,那麼愚昧也就隨之而至。
8、所以大丈夫寧可立身豐滿的大道,不願寄於淺薄的禮法;寧可執守大道的朴實,不願寄於世俗的虛華。
9、據此而取捨。

2010-10-25 01:11回復

夢貞註解道德經
40位粉絲
111樓

第三十九章 以賤為本

原文:

1、昔之得一者:
2、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3、其致之也:
4、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
5、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6、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
7、此其以賤為本邪。
8、非乎?故致譽無譽。
9、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簡譯:

1、昔日獲得陰陽未判一氣混元者:
2、天可以清澈,地可以寧靜,元神可以有靈性,川穀可以盈滿,萬物可以生生不息地繁衍,王侯可以使天下歸正。
3、推而言之:
4、天沒有清澈必將崩裂;地沒有安寧必將混亂;元神沒有靈性必將休亡;川穀沒有盈滿必將枯竭;萬物不能生息必將絕滅;王侯不能使天下歸正必遭顛覆。
5、貴是以賤為本體的,高是以低為基礎的。
6、所以王侯都自稱「孤」、「寡」、「不穀」。
7、以此來表明他以賤為本的態度啊。
8、不是嗎?所以最高的榮譽無需贊譽。
9、因此不要追求晶瑩如美玉,堅硬如頑石。

2010-10-25 01:12回復

夢貞註解道德經
40位粉絲
112樓

第四十章 有生於無

原文:

1、反者,道之動。
2、弱者,道之用。
3、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簡譯:

1、相反,是道的運動所在。
2、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3、天下萬物都生於實有,實有出自虛無。

2010-10-25 01:12回復

夢貞註解道德經
40位粉絲
113樓

第四十一章 大器晚成

原文:

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2、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3、下士聞道,大笑之。
4、不笑不足以為道。
5、故建言有之:
6、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7、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8、夫唯道,善貸且成。

簡譯:

1、優秀的人聞聽悟道的方法,會勤奮學習馬上行動。
2、一般的人聞聽悟道的方法,會將信將疑是懂非懂。
3、俗陋的人聞聽悟道的方法,會嗤之以鼻哈哈大笑。
4、若不被這種人嘲笑就不足以證明大道的可貴。
5、所以有《建言者》記載:
6、光明的大道好似昧暗,前進的大道好似後退,平坦的大道好似崎嶇,上德的境界好似虛谷,最潔白的好似有暇疵,最廣大德恍似不足夠,修德的過程好似怠惰,質朴純真好似不堅定。
7、遠大的目標落實於障礙的跨越,貴重的器皿成型於精細的雕琢,動聽的音樂來源於單聲的組合,偉大的形象形成於無形的感化,大道隱藏在無名事物中。
8、只有遵循大道規律的人,才能善始善終並且成功。

2010-10-25 01:13回復

夢貞註解道德經
40位粉絲
114樓

第四十二章 強梁不死

原文: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3、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侯王以為稱。
4、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5、故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6、強梁者不得其死,我將以為教父。

簡譯:

1、自然生就陰陽未判一氣混元,一氣混元激活了時間與空間,在時間與空間中產生了能量,能量的互相轉換產生了萬物。
2、萬物都有負陰而抱陽的特性,沖虛不盈是走向和諧的根本。
3、人們所忌諱的,莫過於「孤」、「寡」、「不穀」, 而侯王卻用來稱謂自己。
4、因此萬物或是因為減損反而獲得增加,或是因為增加反而導致減損。
5、前人的諄諄教導,我們也用來教育後人。
6、努力培養棟梁之才的人精神是不死的,我們將以他們作為學習的榜樣。

2010-10-25 01:14回復

夢貞註解道德經
40位粉絲
115樓

第四十三章 無為之益

原文:

1、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2、無有,入於無間。
3、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4、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簡譯:

1、天下最柔善的,駕御天下最堅毅的。
2、無形有質的,進入不開竅的空間。
3、我從這里感知無為的益處。
4、這種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是很少有人明白的。

❼ 道德感薄弱是一種怎樣的狀況

我有個同事永遠都是事不關己,尖酸刻薄的自私處事態度,現在一個朋友都沒有,誰不喜歡和他來往。

❽ 道德感弱的人在社會中有什麼壞處

有什麼壞處?道德感弱的人,自然走到哪裡都不是很受人待見,再有一個就是無論在親戚,朋回友,同答事或者上司面前也難有較高的存在感和立足感,因為這樣的人往往不是很得人心,甚至周邊,包括他的家人都會對他這種人敬而遠之。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