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上下

道德經上下

發布時間: 2020-12-16 16:44:53

道德經全文一共多少章

不分章。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道德經》的總字數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差異:馬王堆帛書,甲本為5344字,乙本為5342字(外加重文124字);今本,河上公《道德經章句》為5201字(外加重文94字),王弼《老子道德經注》為5162字(外加重文106字),傅奕《道德經古本》為5450字(外加重文106字)。

現代《道德經》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數為5162字。

(1)道德經上下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

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Ⅱ 關於道家思想,《道德經》是寫給誰看的

《道德經》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1]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2] ,被譽為萬經之王。[1]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據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於經常睡不著覺。後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有盡。」推薦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學業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的守關關令尹喜對《道德經》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3]

Ⅲ 道德經 分上下兩篇,下篇有多少章拜託了各位 謝謝

44

Ⅳ 上善若水的上下句是什麼

上善若水沒有前一句,後一句是「水利萬物而不爭」.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章的第一句.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處: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在上一章第七章中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贊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濕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王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了,回到了家鄉(可能是務農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李」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回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第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里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

Ⅳ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什麼意思

意思是:有與無互相生成,難與易相輔相成,長與短相互體現,高與下相互出入版,音與聲相互應和,前權與後相互跟隨。該句出自《道德經》。

老子的哲學思想蘊含了樸素的辯證思想。他認為世上萬物都是相對的,也是同一的,這便是他的「齊物論」思想。他倡導聖人治國為政就必須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必有意倡導某事某物,於人於物應一視同仁,齊物等量,如同日月天地於物周普無偏一樣,不定優劣,不分好壞,使之各有其所,各自融洽。

(5)道德經上下擴展閱讀:

《道德經》中體現的就是中國自然法思想,可以看做是中國道家法律學說的肇始。在中國古代,老子第一個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思想觀點。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西方自然法思想在本質上不一樣。

西方自然法思想發源於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由主義和理性主義傳統,正義、善、民主等理念是其基礎,並且作為評價實在法或人定法的應然性依據。而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立足於萬物的本原;

即「道」,試圖通過認知「道」來達到對自然世界和人類社會的終極把握,從而依「道」而生。這種「道」不是自由、理性、民主或正義等理念和評價標准,而是一種「不可名」之特殊物,一種「天長地久」的規律性東西,兼具物質和精神層面,存於天地之間自我循環。

Ⅵ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這句話什麼意思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可譯為:唯有不爭的處事態度,天下才會沒有人能與之抗衡。

該語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

原文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譯文

不顯示自己,不自以為是,因而更顯耀突出;不誇耀自己,因而有功績;不自以為賢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提升自我修養不與他人爭一時之長短,世界上就沒有人能夠和己相爭。

這句話可稱為老子的名言,一直流傳至今,有較深的思想蘊涵。老子通過大江大海能容納百川的道理,闡明了若要成為聖人和王者,必須要有廣闊的胸襟,只有以民為先,處於民下,天下的人才會樂於推崇,尊為聖人和王者,以這種不爭的處事態度,得到了民心,所以天下沒有人能與之抗爭。

(6)道德經上下擴展閱讀

老子思想主張「無為」,《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

《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是為「反者道之動」,「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他關於民眾的格言有:「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中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Ⅶ 道德經分為上下兩部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

Ⅷ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什麼意思

意思是:

所以有和無因相互對立而依存,難和易因相互對立而形成,長和短因相互對立而顯現,高和下因相互對立而依靠,音與聲因相互對立而諧和,前和後因相互對立而追隨。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譯文:

天下的人都認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為丑的存在;都能認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為存在不善良。

所以有和無因相互對立而依存,難和易因相互對立而形成,長和短因相互對立而顯現,高和下因相互對立而依靠,音與聲因相互對立而諧和,前和後因相互對立而追隨。

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實行身教: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幹預,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向別人施與恩惠但不憑此而達到利己的目的;功成業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為不居功,所以也沒有喪失功績。

出處: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8)道德經上下擴展閱讀

老子認識到,宇宙間的事物都處在變化運動之中的,事物從產生到消亡,都是有始有終的、經常變的,宇宙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

老子在本章里指出,事物都有自身的對立面,都是以對立的方面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沒有「有」也就沒有「無」,沒有「長」也就沒有「短」;反之亦然。

這就是中國古典哲學中所謂的「相反相成」。本章所用「相生、相成、相形、相傾、相和、相隨」等,是指相比較而存在,相依靠而生成,只是不同的對立概念使用的不同動詞。

Ⅸ 道德經分上下哪兩篇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 《德經》、下篇 《道經》。

熱點內容
逃犯條例駁回 發布:2024-09-19 09:11:26 瀏覽:80
公司法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全 發布:2024-09-19 08:56:11 瀏覽:734
法是社會本質的要求 發布:2024-09-19 06:17:07 瀏覽:637
清末司法改革 發布:2024-09-19 06:12:16 瀏覽:245
社會與法2017迷情 發布:2024-09-19 05:44:15 瀏覽:648
勞動法職工必要的休息時間 發布:2024-09-19 05:32:04 瀏覽:31
律師合同交底法律服務 發布:2024-09-19 05:19:35 瀏覽:887
廣告發律師 發布:2024-09-19 05:05:36 瀏覽:110
法社會學譯叢 發布:2024-09-19 03:39:33 瀏覽:996
江州區法院 發布:2024-09-19 03:31:18 瀏覽: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