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奧斯丁立法

奧斯丁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1-24 09:53:13

A. 美國疫情地圖全紅,此次疫情美國的損失有多大

這次疫情給美國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

從美國地圖的顯示情況來看,由於奧密克毒株傳播速度太快,導致美國每日新增病例已經超過50萬,全美的地圖超過85%的地區已經變成高傳播地區。在這樣的傳播速度和大面積的感染人群下,美國的損失可以說是驚人的,根本無法估算。

如果不提高民眾的安全意識,也沒有相應的政策措施,那麼疫情的傳播速度還會越來越快,甚至很多人會因為盲目的認知而白白丟掉生命。病毒並不可怕,只要做好科學的防護措施,依然能很好地保護自己。

B. 世界名著有意思點的有哪些推薦點 外加10分

簡·奧斯汀系列的很不錯哦,她一生寫了六部著作:《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諾桑覺寺》,《曼科菲爾德庄園》,《勸導》,《愛瑪》。相關的電影我全看過,感覺非常不錯,如果你喜歡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和田園風光,相信你會喜歡的。
雨果的《悲慘世界》會非常吸引人。無論是他的議論還是敘述,都非常精彩!!!
愛倫·坡的小說會讓你放不下書本,關鍵是他塑造的恐怖氣氛和神秘色彩會讓人慾罷不能。
米蘭·昆德拉的書:《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不朽》《生活,在別處》《笑忘錄》等,充滿著哲理和敘述的技巧,看他的書,人會變得理智而清醒,同時對生命充滿思索。
其實還有很多 ,不過最吸引我的就先寫出來了。
其實很多人聽到「名著」這個詞,會覺得很沉重很壓抑,其實不然,有些名著非常吸引人,它會讓你放下一切。
PS:如果你讀名著抱有想充實知識的目的,而讀的時候又覺得興趣不大的話,告訴你一個好辦法,你可以先看看電影作品,如果電影好看,你會不由自主地想去找原著看的。比如我就是因為看了電影,才去找《面紗》和《香水》的。

C. 有哪些令人震驚的錯誤是我們從未意識到的

從1789年的最初提案到1992年的批准,第27條修正案被擱置了202年零7個月——比美國歷史上任何憲法修正案都要長。[1]或許更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復興和被認可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一名德克薩斯大學的學生,他只是在研究一篇學期論文時才知道它。詹姆斯·麥迪遜肖像(公共/公共領域)第27條修正案,也被稱為1789年的國會賠償法,是詹姆斯·麥迪遜提出的第二項修正案,他提出了美國憲法的12條修正案草案。它的內容並無特別之處,由Madison創作如下:「在進行眾議員選舉之前,任何改變參議員和眾議員服務報酬的法律均不得生效。」

格雷戈里·沃森面試失望之下,沃森決定用最極端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他發起了一場個人運動,要求將該修正案加入憲法。盡管他曾被僱傭為德克薩斯州議員[16]的助手,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他一直在給美國國會議員寫信,希望能招募到支持者。1983年,緬因州的一名參議員將他的提案提交給州議會,州議會立即批准了修正案,這是他首次取得突破。第二年,科羅拉多州也對這項措施表示支持

雖然在麥迪遜時代,國會是否應該自己設定薪酬的問題可能過於抽象,難以形成動力,但當沃森開始他的運動時,這個問題是一個熱門問題。1978年,國會給自己加薪。1981年12月,國會還在一項法案中為自己提供了一項特殊的稅收減免,以幫助黑肺病的受害者。[20]和隨著沃森競選的進行,一系列無休止的掃描。

D. 奧斯丁與薩維尼的典型觀點是什麼

其實應該是英國法學家——奧斯汀(約翰·奧斯汀,Austin John)

約翰·奧斯汀(1790~1859),英國法學家。分析法學派創始人。出身於磨坊主家庭。曾在軍隊中服役。1818~1825年任律師。1826年任倫敦大學第一任法理學教授,1833年辭去教職,擔任其他公職。著有《法理學范圍》和《法理學講義》。與J.邊沁交往甚密,信奉邊沁的功利主義學說,但他的法學的思想基礎主要是實證主義哲學。
奧斯汀的法學思想主要由三個相互聯系的問題組成:法學研究的范圍、法和道德的關系以及法的概念。他雖然信奉功利主義,認為立法的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促進人類幸福,但又認為立法學不同於法學,前者屬於倫理學范圍,後者涉及實在法或嚴格意義的法,而不管這種法的好壞如何。他的出發點是:法學只應研究「實際上是這樣的法」,即實在法,而不是像自然法學家那樣研究「應當是這樣的法」,即理想法或正義法。他認為一般法學不同於一國的或特殊的法學。一般法學的任務是從邏輯上比較分析各種成熟的實在法制度的共同原則、概念和特徵,其中包括權利、義務、損害、制裁、懲罰和賠償等重要概念。分析法學派的名稱即由此而來。
奧斯汀認為法與道德無關,或至少兩者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法律盡管是不道德或不正義的,但只要是合法地制定的,仍應具有法律效力。「惡法亦法」之說即由此而來。
奧斯汀認為法(實在法)是掌握主權者責成或禁止在下者從事一定行為的命令,如不服從即以制裁作為威脅。這種法的定義包括三個要素:主權、命令、制裁。因此被稱為法的三位一體說。掌握主權者是指一個或一群受人習慣地服從的人,他或他們本人並不服從其他人;命令僅指一般命令,這種命令不一定來自立法機關,也可以來自掌握主權者所授權的人。因而,與邊沁不同,奧斯汀認為判例法是真正意義上的實在法。
奧斯汀的這種法學與17、18世紀強調正義、理性的古典自然法學派有很大區別。它適應鞏固了統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的需要。奧斯汀生前默默無聞 ,他在倫敦大學的講學以及他的著作初問世時,都不受歡迎 。但在他死後,他的法學成為整個19世紀英國法學中占統治地位的學說,為西方法學19世紀三大派別之一。在20世紀 ,他的學說在西方法學界盡管備受攻擊,但仍有重大影響。H·凱爾森的純粹法學和H·L·A·哈特的新分析法學都是在繼承和修改他的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

薩維尼
德國法學家。歷史法學派主要代表,該派首創人G.胡果(1764~1844)的學生。貴族家庭出身。1800年開始先後在馬爾堡大學和巴伐利亞州蘭茨胡特大學任教。1810年柏林大學創辦後他到該校任教,達30年之久,在此期間曾一度兼任柏林大學校長和普魯士王子的法學教師,並創辦歷史法學派刊物。1842~1848年任普魯士政府的修訂法律大臣。

《論立法和法理學的現代使命》一書,是他在19世紀初就是否應制定全德統一法典的一場論戰中寫成的,該書系統地陳述了以他為代表的德國歷史法學派的基本觀點。當時海德堡大學法學教授A.F.J.蒂鮑(1772 ~1840)從民族主義出發,強烈呼籲德國各邦利用當時戰勝拿破崙的機會,從速制定一部全德國適用的,包括民法刑法訴訟法在內的法典。薩維尼對此強烈反對。他認為法律就像語言、風俗、政制一樣,具有「民族特性」,是「民族的共同意識」,「世世代代不可分割的有機聯系」,它「隨著民族的成長而成長、民族的壯大而壯大」,當這一民族喪失其個性時,這個民族的法也就趨於消逝。法學家固然有獨特的知識,但這僅是法的技術成分,而法主要是「民族精神」的體現,是民族意識,即共同體的一個部分,它是法的政治成分。法主要體現為習慣法,它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地位遠遠超過立法。法是自發地、緩慢地和逐步成長的,而不是立法者有意識地、任意地製造的。所以,不僅立法是次要的,而且根據德國法學家還缺乏歷史精神等條件來看,當時德國也沒有能力制定出一部好法典。他的這些觀點在19世紀初歐洲大陸的歷史條件下,代表了一種歷史復古主義的思潮。著有《中世紀羅馬法史》和《現代羅馬法制度》。

因此,簡單一句話說,奧氏是實證主義法學派的,重視法的理論的實證。薩氏是歷史法學派的,注重民族精神對法的作用。

E. 法理學 法和習慣歷史使命不同,具體是什麼不同

其實,英國的法學家 - 奧斯汀(約翰·奧斯汀,奧斯汀約翰)

約翰·奧斯汀(1790年至1859年),英國的法學家。法學院創始人分析。出生在米勒的家庭。曾在軍隊。 1818年至1825年任律師。 1826年,他被任命為第一個在倫敦大學的法學教授,於1833年辭去教職,其他公共。一個的法理范圍和法理學講義。 J.邊沁非常密切的聯系,相信在邊沁的功利主義學說,但他的法律實證主義哲學的思想基礎。
奧斯汀的法律思想主要是由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法律研究,法律與道德之間的關系,以及法律概念的范圍。雖然他相信在功利主義,立法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進人類的幸福,但認為,從法律立法的科學是不同的,前者屬於道德的的積極法律或嚴格意義上的參與,這是的法律,該法無論是好的壞的怎麼樣。他的出發點是:「應該只研究」,實際上是這種行為,這是法律,而不是自然研究的法學家「應該是這樣的法律,是理想的法律或正義的法律。他認為,從一個國家或特別法的一般法律不同。任務的一般規律的對比分析,邏輯上是成熟的普通法制度的原則,概念和功能,包括重要概念的權利,義務,損害賠償,懲罰,懲罰和賠償。分析的名稱即由此而來的法律學校。的
奧斯汀,法律與道德,或者至少,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系,法律是不道德的行為或不公正的,但只要它在法律上制定的,應該有法律效力的。 「壞」,說:「是得到的。
奧斯汀,法律(法律)指示把握的主權,或禁止從事的下一個命令的某些行為,如不服從作為實施制裁的威脅。這種方法的定義包括三個要素:主權,命令和制裁。被稱為三位一體。掌握主權是指一個或一組人都習慣聽從他或他們,我不服從他人的命令是指只對一般的命令,此命令並不一定來自立法機關授權的主權,也可以來自主的人。因此,不同的邊沁,奧斯丁的情況下,法律就是法律上真正意義上的。
奧斯汀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古典自然法學派強調公正,合理的法律有很大的不同。這是需要適應,鞏固執政的資產階級。奧斯汀默默無聞的在他的一生中,他早期出現的倫敦大學講學,他的著作是不得人心的。但在他死後,他的律師成為佔主導地位的學說在整個19世紀英國法學家,在19世紀的西方法律的三個主要派別之一。在20世紀,他的學說的西方學術界,盡管很多攻擊,但仍然有顯著的影響。 ?凱爾森的純粹法學理論和H·L·A·哈特的法律,他的學說在繼承的基礎上形成和。

薩維尼
德國法學家。歷史學派的法律,該營地的第一G.雨果(1764年至1844年)的學生的主要代表。貴族。 1800年在馬爾堡大學和巴伐利亞州蘭茨胡特大學的教授。柏林大學的創始人,在1810年,他到該校任教,長達30年,在這期間曾經擔任過總裁柏林大學的法學教師和普魯士王子和法律出版的歷史學派的創始人。 1842年至1848年,任普魯士政府修訂法律大臣。

「一書的現代立法和判例法的任務」在19世紀初,他的整個德國統一編碼的論戰書面的發展,本書系統地闡述他的基本觀點為代表的德國歷史學派的法律。德國海德堡大學的:AFJ低保(1772年至1840年),從民族主義的法學教授,強烈要求德國各州的優勢戰勝拿破崙的時間和機會,盡快制定一個全德國適用,民法,刑法,訴訟法,包括食品。在薩維尼的強烈反對。他認為,一個法律像語言,風俗,政治制度,有一個「國家認同」,是「的共同意識的民族,」代不可分割的有機鏈接,「隨著國家的發展成長,民族成長和壯大, 「當這個國家正在失去它的個性,國家的法律也趨於消失。法學家有獨特的知識,但是這僅僅是技術成分的法律,該法主要是體現「國魂」,民族意識,這是一個共同體的一部分,它是政治的組成部分,法律。習慣法的方法主要體現在,它是最可行的,它的地位是遠遠超過了立法。法律是自發的,慢慢地,逐步發展壯大,而不是立法者自覺任意製造的。因此,不僅立法是次要的,根據德國法學家缺乏歷史精神的觀點,德國也沒有能力養成一個良好的法典。他的觀點在19世紀初,歐洲大陸的歷史條件下,代表了一種歷史的復興運動思想。他是羅馬法的歷史和現代羅馬法體系「的作者。

因此,簡單的話,奧爾布賴特法律實證主義學派,強調實證法的理論。薩氏歷史學派的法律,注重民族精神的法律的作用。

F. 哈特認為奧斯丁對法的定義的主要缺陷是什麼

當代英國法理學家,新分析實證主義法學的創始人哈特(Herbert Lionel Adolphus Hart,1907年生),以他精湛深刻的法律思想飲譽西方法理學界。本文試以比較的方法分析哈特的法律思想與古典實證主義法學、自然法學、社會學法學以及前蘇聯維辛斯基法學的主要異同,並歸納哈特法律思想的幾個特徵,以就教於學界師友。

G. 關於法律的問題.1.法律深淵有何內涵

法律淵源的含義及分類 1、法律淵源的含義 法律淵源是指法的源泉、來源、源頭。作為法學的一個基本范疇,法律的淵源是一個比喻性並且極端模糊不清的說法,不同法系、地域、國家對其均有不同的表述。法學家奧斯汀將法律的淵源理解為法律規范的效力來源;克拉克則認為法律的淵源則指法的形式。同樣,在我國法理學界,學者們也曾在多種含義上使用過法律的淵源這一概念: 有的學者將其理解為歷史淵源,即引起特定法律、法律制度、法律原則、法律規范產生的歷史事件和行為。 有的學者認為,法律的淵源是法的本質淵源,即 法的根本性質,法律現象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 還有學者從其它的角度理解這一概念,比如法律的思想理論淵源,即對一國法律制度、法律規范起指導作用的理論原則和思想體系;載入,法律的文件淵源,即對法律規范的權威性解釋和記載的文件。目前,在我國法理學界對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種觀點認為:法律的淵源是法律的效力來源,包括法的創制方式和法律規范的外部表現形式。其意義在於說明一個行為規則,通過何種方式產生,並且具有何種外部表現形式才被認為是法律規范,才具有法律效力,並成為國家機關審理案件的規范性依據。在 此問題上,有的學者將這種效力上的淵源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拘束力的淵源;另一類是雖無拘束力,但有參考價值的具有說服力的淵源。 另一種觀點認為,法律的淵源一般是指法律的形式淵源。其意義在於說明,某一規則如何產生,或者具有何種外部形式才被認為是法律規范,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並成為司法機關判案的權威性根據。 這兩種觀點共同之處是將法律淵源定位於法律效力的來源,但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強調"規范性根據",側重的是立法層面的意義;而後者將其界定為"權威性根據"旨在突出法律淵源的司法意義。 2、法律淵源的分類 由於法律淵源的含義不同,學者們對其分類的依據也響應的多種多樣。綜合看來,主要有以下幾種分類: 有的學者依據其載體形式將法律淵源分為:成文法淵源與不成文法淵源。凡表現為文字形式的制定法者為成文法淵源,反之則為不成文法淵源。 有的學者依據其制定是否經過國家立法程序將其分為制定法淵源和非制定法淵源。凡是立法機關依據嚴格的立法程序及法定職權所制定的法律即為制定法淵源,反之則為非制定法淵源。 有的學者依據能否直接援引為定罪處刑的依據將其分為直接淵源和間接淵源。凡是可以直接援引作為司法機關定罪量刑的依據的均為直接淵源,反之則為 間接淵源。 除此之外,有的學者採用美國學者博登海默的分類方法,將法律的淵源分為 正式淵源與非正式淵源。即 那些可以從體現為權威性法律文件的明確文本形式中得到的淵源為正式淵源;非正式淵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義的資料和值得考慮的材料,而這些資料和材料尚未在正式的法律文件中得到權威性的或至少是明文的闡述和體現。 同時,還有學者認為,法律的正式淵源等同與法律的直接淵源,法律的非正式淵源等同於法律的間接淵源

H. 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教育科技文化情況是怎樣的

德州是美國極具文化特色的地方,這里洋溢著美國傳統的西部牛仔文化氣息。同時這里也算美國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口和經濟總量排名美國第二。德州有一個別名叫「孤星州」,是為了紀念當年德州從墨西哥政府獨立出來。

近幾年來,德州經濟發展的很快,全美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德州就佔了三個:奧斯汀,達拉斯和休斯敦。原因是在德州的生活成本相對不高,而且資源很豐富,其低稅政策吸引了很多加州紐約的大公司和高素質人才遷往德州工作與生活。達拉斯地區由於其氣候和地理優勢成為近年來世界500強公司熱門遷移之地。像是AT&T、德州儀器(TI)、豐田北美、中興,華為等鼎鼎大名的電信廠商,其總部或北美總部都在達拉斯。

德州也是一個教育資源很豐富的地方,擁有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全美49名),萊斯大學(全美14名),南衛理公會大學(全美59名),德州農工大學(全美69名)等等世界知名的大學。

對美國德州教育還有疑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一次游學!我們也會問您答疑解惑。

I. 西塞羅,奧斯丁,柏拉圖,龐德,凱爾森他們在法上的成就或觀點是什麼

西塞羅:「法是自然所固有的最高理性」出自他之口

胡果:(1)首先提出法律行為這一概念(2)18世紀末歷史法學派的代表人物

奧斯丁:(1)19世紀上半葉,他關於美國民主的研究,使得法律職業階層是法治國家和民主政治的中流砥柱的觀念被更為廣泛地接受(2)分析法學的創立者 (3)他認為法是主權者針對臣民發布的以強制為後盾的命令,法的體系是這些命令的集合(4)既是現代法理學的創始人,也是要求人們辨法的淵源的確切含義和范圍,並努力使其明晰化的第一位人物(5)法的本質論說中權力論代表

凱爾森:(1)直言法的淵源是個被學界搞得「極端模糊不明」且賦予其種種含義的概念(2)西方學人在對法律秩序的詮釋中,「制度論」的代表人物

霍布斯:認為權力就是主動出擊的行動者和被動承受的對象之間的因果關系

柏拉圖:在何謂正義的問題上,提出等級秩序正義觀

亞里士多德:認為「法治應包含兩種意義:已成立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托馬斯阿奎那:(1)指出:在神的理性指導下,世俗的最高主權者都應當毫不例外地接受法律的支配的神學家(2)中世紀把一切法律問題都染上神學的色彩,並以阿奎那的神學法律觀丶神權政治論以及其經院哲學,構成歐洲中世紀意識形態領域占統治地位學說體系

孟德斯鳩:提出立法權丶司法權和行政權不能為同一機關行使

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和法律方法》的著作者

霍菲爾德: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美國法學家霍菲爾德提出的有關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公式最為著名

龐德:指出「在法律和法學文獻中,沒有一個詞比權利這一術語更加含糊不清」

波斯納:20世紀60-70年代後,法律的經濟分析方法的主要代表

烏爾比安: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公法和私法劃分學說

J. 美國的行政體制是怎樣的

美國的行政劃分如下:
美國第一級行政區劃為州,正確來說,州並不是國家下設的區劃,而是由這些州聯合組成國家,因為美國為聯邦制,跟其他聯邦制國家一樣,其一級行政區擁有很大的主權。根據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多項裁定,各州與中央聯邦政府均有司法主權,但中央聯邦政府受到美國憲法的約束,而各州則有相當大的司法主權,但前提是不違反兩項原則:
一、其主權不能凌駕於中央聯邦政府及美國憲法;
二、其自行制定的州憲法許可權不能超過國家整體主權。 各州行政區劃多分為州直屬及地方所屬,而在層級方面有三級區劃也有二級區劃。
州直屬的機構如統計局、監理所及公共衛生所等單位,地方政府則為郡,相當於部份國家的縣,通常各郡會在下設不同層級的區劃,在中西部最常見的是設鎮區。 在某些州,如在密歇根州,其州立大學擁有一定自治許可權,有時州立大學獲得的自治權過於誇張,使得其地位在行政與立法方面相當於一個郡,甚至於超過。
在某些州,市獨立於鄉鎮,且有時也獨立於郡,如弗吉尼亞州全部為市。市是半自治體,其本質類似古時的城市國家架構。 今天,美國共分10大地區、50個州和1個直轄特區(哥倫比亞特區 Washington D.C.),共有3042個縣或郡(county,路易斯安那州的郡為parish):
地區:
新英格蘭地區、中央地區、中大西洋地區、西南地區、阿巴拉契亞山地區、高山地區、東南地區、太平洋沿岸地區、大湖地區、阿拉斯加與夏威夷;
州:亞拉巴馬州 Alabama AL
蒙哥馬利 Montgomery
阿拉斯加州 Alaska AK 朱諾 Juneau
亞利桑那州 Arizona AZ 菲尼克斯 Phoenix
阿肯色州 Arkansas AR 小石城 Little rock
加利福尼亞州 California CA 薩克拉門托 Sacramento
科羅拉多州 Colorado CO 丹佛 Denver
康涅狄格州 Connecticut CT 哈特福德 Hartford
特拉華州 Delaware DE 多佛 Dover
佛羅里達州 Florida FL 塔拉哈西 Tallahassee
喬治亞州 Georgia GA 亞特蘭大 Atlanta
夏威夷州 Hawaii HI 火奴魯魯 Honolulu
愛達荷州 Idaho ID 博伊西 Boise
伊利諾伊州 Illinois IL 斯普林菲爾德 Springfield
印第安納州 Indiana IN 印第安納波利斯 Indianapolis
艾奧瓦州 Iowa IA 得梅因 Des Moines
堪薩斯州 Kansas KS 托皮卡 Topeka
肯塔基州 Kentucky KY 法蘭克福 Frankfort
路易斯安那州 Louisiana LA 巴吞魯日 Baton Rouge
緬因州 Maine ME 奧古斯塔 Augusta
馬里蘭州 Maryland MD 安納波利斯 Annapolis
馬薩諸塞州 Massachusetts MA 波士頓 Boston
密歇根州 Michigan MI 蘭辛 Lansing
明尼蘇達州 Minnesota MN 聖保羅 St. Paul
密西西比州 Mississippi MS 傑克遜 Jackson
密蘇里州 Missouri MO 傑斐遜城 Jefferson City
蒙大拿州 Montana MT 海倫娜 Helena
內布拉斯加州 Nebraska NE 林肯 Lincoln
內華達州 Nevada NV 卡森城 Carson City
新罕布希爾州 New hampshire NH 康科德 Concord
新澤西州 New jersey NJ 特倫頓 Trenton
新墨西哥州 New mexico NM 聖菲 Santa Fe
紐約州 New york NY 奧爾巴尼 Albany
北卡羅來納州 North carolina NC 納羅利 Raleigh
北達科他州 North dakota ND 俾斯麥 Bismarck
俄亥俄州 Ohio OH 哥倫布 Columbus
俄克拉何馬州 Oklahoma OK 俄克拉何馬城 Oklahoma City
俄勒岡州 Oregon OR 塞勒姆 Salem
賓夕法尼亞州 Pennsylvania PA 哈里斯堡 Harrisburg
羅得島州 Rhode island RL 普羅維登斯 Providence
南卡羅來納州 South carolina SC 哥倫比亞 Columbia
南達科他州 South dakota SD 皮爾 Pierre
田納西州 Tennessee TN 納什維爾 Nashville
德克薩斯州 Texas TX 奧斯汀 Austin
猶他州 Utah UT 鹽湖城 Salt Lake City
佛蒙特州 Vermont VT 蒙彼利埃 Montpelier
弗吉尼亞州 Virginia VA 里士滿 Richmond
華盛頓州 Washington WA 奧林匹亞 Olympia
西弗吉尼亞州 West virginia WV 查爾斯頓 Charleston
威斯康星州 Wisconsin WI 麥迪遜 Madison
懷俄明州 Wyoming WY 夏延 Cheyenne
聯邦領地 波多黎各自由聯邦、北馬里亞納; 海外領地 有人居住:美屬薩摩亞、關島、中途島、約翰斯頓島、美屬維爾京群島; 無人居住:貝克島、豪蘭島、賈維斯島、金曼礁、納弗沙島、帕爾米爾島、威克島。

熱點內容
我國行政法學 發布:2025-04-22 15:32:49 瀏覽:595
國家開放大學民事訴訟法性考核冊 發布:2025-04-22 15:24:17 瀏覽:259
有權修改或者撤銷部門規章 發布:2025-04-22 15:17:59 瀏覽:243
法院備案號查詢 發布:2025-04-22 15:17:48 瀏覽:36
民法總論法條分析題 發布:2025-04-22 15:15:35 瀏覽:903
法律碩士經驗貼集合 發布:2025-04-22 15:14:04 瀏覽:870
在職備考法律碩士 發布:2025-04-22 15:13:58 瀏覽:771
同一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4-22 15:07:51 瀏覽:127
gsp公司規章 發布:2025-04-22 14:49:41 瀏覽:271
淮北市司法局 發布:2025-04-22 14:48:55 瀏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