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學視頻
Ⅰ 法律中「仲裁」是什麼意思
仲裁,俗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糾紛發生之前或發生之後,簽訂書面協議,自願將糾紛提交雙方所同意的第三者予以裁決,以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
仲裁協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爭議發生之前訂立的,它通常作為合同中的一項仲裁條款出現;另一種是在爭議之後訂立的,它是把已經發生的爭議提交給仲裁的協議。這兩種形式的仲裁協議,其法律效力是相同的。
仲裁裁決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否則,另一方當事人有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1)仲裁法學視頻擴展閱讀
仲裁具有裁決一經作出立即生效的特點。仲裁的法律化、訴訟化,不僅不能准確地反映仲裁的特性,反而會扼殺仲裁應有的生機與活力,降低仲裁的功能。探尋仲裁法律之上的道德效應,才符合仲裁的特質、定位,是仲裁發展的必由之路。
仲裁理念是:「將法治精神與人文精神有機結合,重視柔性執法和社會效果,充分體現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以至誠至善的精神追求、靈活務實的仲裁藝術,公正、高效、平和、理性地化解糾紛,促使權利義務平衡,實現互動雙贏,促進經濟交往與社會和諧」。
仲裁法的不斷完善體現出一種高超的造法精神,審時度勢的根據國內外情勢,既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又體現出法律的的發展性。仲裁具有的靈活簡便的特點,成為人們除開訴訟之外又一法律選擇。
仲裁委員會對於委員的限制非常嚴格,從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仲裁委裁決的專業性。一裁終局的模式,既可以提高仲裁效率,又可以真正過濾出那些需要交由二審終審的訴訟制度進行就記得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仲裁
Ⅱ 勞動仲裁法律
一、工作崗位變更屬於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的變更條件:1、雙方協商一致,2、勞動合同部分條款與新頒布的法律、法規相抵觸,如不修改就成為無效條款,3、由於嚴重虧損或自然災害,用人單位確實無法全面履行勞動合同,4、勞動者因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或身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5、因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經營方式調整等經濟性因素導致勞動合同需要變更等等。你看看你們單位是否屬於上述情況,且單位支付工資不低於新約定工資和地區最低工資標准,這種做法就屬於合法行為。
二、當然如果勞動者不能接受勞動合同的變更,可以拒絕,那麼單位就應該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一款第三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和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並支付經濟補償金。
三、單位鼓動員工自動提出辭職主要是想避免支付經濟補償金,你們可以拒絕單位變更勞動合同,並按原工資標准支付工資,如果單位不支付,你們可以到單位所在地勞動保障局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訴單位拖欠工資,違法變更勞動合同,逼迫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和你們解除勞動合同。
Ⅲ 求民商仲裁法案例的庭審視頻。是庭審視頻!!!
仲裁法規定的庭審是不公開審理的,這是仲裁製度的保密性原則所限制的,所以仲裁庭審一般不會錄音錄像,除了仲裁當事人雙方和仲裁庭均同意公開,但此類情況很少見。
所以恐怕您不太好找到這些素材。另你的老師的要求也挺有意思的!他不應該不知道前述情形的吧?
Ⅳ 有誰申請過法律仲裁,具體流程是什麼,期間需要注意什麼。
勞動者申請仲裁需提交以下材料:
仲裁申請書(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供副本);
申請人身份證明復印件(核對原件);
與被申請人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復印件。包括勞動合同、工作證、工資支付憑證、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等(有什麼就提供什麼)。
流程是上交材料後,仲裁委會先調解,調解不成,立案受理,開庭審理(仲裁委會在立案後和開庭前開庭後多次調解)。結果出來任何一方不服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
注意的是要盡量提供對你有利的證據。
Ⅳ 司法考試是否有仲裁法
您好司法考試中有《仲裁法》
仲裁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定仲裁的范圍和基本原則,仲裁機構的地位及設立,仲裁庭的組成和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和仲裁機構在仲裁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仲裁裁決的效力及其執行等內容以及調整由此引起的仲裁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仲裁作為一種法律制度,是指雙方當事人在爭議發生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將爭議事項提交非司法機關的確第三者進行審理,並由其作出具有約束力的裁決,雙方當事人對此有義務執行的一種解決爭議的方法。
仲裁作為解決爭議的方式之一,與訴訟,調解等其他方式相比較,有如下特徵:
(一)仲裁具有自願性
(二)仲裁具有專業性
(三)仲裁程序具有靈活性
(四)仲裁具有保密性
(五)仲裁具有效率性和經濟性
(六)仲裁具有獨立性
Ⅵ 什麼叫仲裁法
仲裁法,是指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規范和調整仲裁法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仲裁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仲裁法,僅指仲裁法典,如我國1994 年8 月31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廣義的仲裁法除包括仲裁法典外,還包括其他制度中的相關法律規范,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若干問題的解釋》、《民事訴訟法》、《合同法》等法律和有關國際公約中關於仲裁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於1994年8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6)仲裁法學視頻擴展閱讀:
仲裁法實施20年的理論與實踐
20年來,中國仲裁事業蓬勃發展,年受案量從1995年的千餘件增長至2014年11萬余件,年受案標的額從幾十億元增長至2600億元。與此同時,仲裁裁決的質量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以2014年為例,仲裁裁決被法院裁定撤銷的僅佔全國仲裁案件總數的0.18%,被裁定不予執行的僅占案件總數的0.09%。
我國仲裁發展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並沒有改變。「基本矛盾」指的是「先進的仲裁法律制度和相對滯後的社會仲裁意識與初始的仲裁工作水平的矛盾」。它是在仲裁法實施不久提出的,是對我國仲裁國情作出的分析和概括。
這個「基本矛盾」將在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存在,制約著我國仲裁事業的發展。這一判斷,確定了全國仲裁工作的著力點要放在提升社會仲裁意識、努力提高仲裁工作水平這兩方面,為最終確定我國仲裁工作指導方針提供了理論基礎。
「主要矛盾」是在仲裁法頒布十周年時提出的,指的是「仲裁工作發揮的作用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2004年全國仲裁年受理案件達到1萬多件,當時已經覺得很了不起了,還想不到今天會超過10萬件。
」主要矛盾」的分析,警醒全國仲裁界不能驕傲,要有更高的追求,要有「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干勁。
根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判斷,2000年的長沙會議上提出了全國仲裁工作的指導思想,即「發展我國仲裁事業,推行仲裁法律制度是根本,融入市場經濟是關鍵」。
這被仲裁界稱之為「長沙會議精神」。其精神實質是號召全國仲裁界放下「身段」採取各種方式,把仲裁法律制度推向社會各個領域,融入市場經濟,更多更好地滿足市場經濟方方面面的需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仲裁法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仲裁法實施20年的理論與實踐
Ⅶ 仲裁法的圖書
內容提要
《仲裁法》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中的一種,由江偉教授領銜主編。《仲裁法》結合近年來仲裁法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仲裁立法和實踐的最新進展,深入淺出地闡述仲裁法學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系統、准確地傳遞仲裁法的知識體系。《仲裁法》在內容上力求做到權威性、規范性,在體例上也進行了新的探索和嘗試,力爭使《仲裁法》成為仲裁法研習者的良師益友。
《仲裁法》不僅適合大學本科學生、研究生閱讀,也適合律師、仲裁員、法官以及其他關心仲裁法、關注仲裁法的各方人士閱讀和參考。
圖書目錄
緒論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中的商事仲裁
第一編 仲裁與仲裁法
第一章 仲裁概論
第一節 仲裁的含義及特點
第二節 仲裁的性質
第三節 仲裁的類型
第四節 仲裁與民事訴訟
第二章仲裁權
第一節 仲裁權概述
第二節 仲裁權與相關權力
第三節 仲裁權的構成
第四節 仲裁權的行使與司法支持和監督
第三章 仲裁法
第一節 仲裁法概述
第二節 仲裁法的歷史沿革
第三節 仲裁法的立法體例
第四節 仲裁法的基本原則與制度
第二編 仲裁協議
第四章 仲裁協議
第一節 仲裁協議的內涵和特徵
第二節 仲裁協議的效力
第三節 仲裁協議瑕疵的補救
第四節 仲裁協議的無效和失效
第五節 仲裁協議效力的確認
第三編 仲裁機構與可仲裁性
第五章仲裁機構
第一節 仲裁機構概述
第二節 仲裁庭和仲裁員
第三節 仲裁協會
第六章 可仲裁性
第一節 可仲裁性概述
第二節 特殊民商事糾紛的可仲裁性
第四編 仲裁程序
第七章 仲裁程序總論
第一節 仲裁程序概述
第二節 仲裁程序的啟動
第三節 仲裁程序的續行
第四節 仲裁程序的終結
第八章 簡易程序
第一節 簡易程序概述
第二節 簡易程序的適用
第九章 仲裁裁決
第一節 仲裁裁決概述
第二節 仲裁裁決的作出
第三節 仲裁裁決的效力
第十章 仲裁證據
第一節 仲裁證據制度概述
第二節 仲裁證據的獲取與認定
第三節 仲裁證據保全
第十一章 仲裁財產保全
第一節 仲裁財產保全裁定的主體
第二節 仲裁財產保全的條件和程序
第十二章 仲裁時效 仲裁費用和合並仲裁
第一節 仲裁時效
第二節 仲裁費用
第三節 合並仲裁
第五編 涉外仲裁
第十三章 涉外仲裁一般問題
第一節 涉外仲裁概述
第二節 涉外仲裁機構
第三節 涉外仲裁程序
第十四章 涉外仲裁專有問題
第一節 涉外仲裁的法律適用
第二節 涉外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
第六編 特殊仲裁製度
第十五章勞動爭議仲裁
第一節 勞動爭議及其解決機制
第二節 勞動爭議仲裁總則
第三節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第四節 提起訴訟和強制執行
第十六章人事爭議仲裁
第一節 人事爭議及其解決機制
第二節 人事爭議仲裁總則
第三節 人事爭議仲裁程序
第四節 提起訴訟和強制執行
第十七章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
第一節農村土地承包糾紛及其解決機制
第二節 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
第三節 提起訴訟和強制執行
第七編 仲裁裁決的撤銷與執行
第十八章 仲裁裁決的撤銷
第一節 仲裁裁決的撤銷概述
第二節 撤銷仲裁裁決的事由
第三節 撤銷仲裁裁決的程序
第四節 重新仲裁製度
第十九章 仲裁裁決的執行
第一節 仲裁裁決的執行概述
第二節 仲裁裁決的執行程序
第三節 仲裁裁決的不予執行
第四節 涉港、澳、台地區仲裁裁決執行的特別規定
……
Ⅷ 如何推進仲裁法律制度
一是加大《仲裁法》宣傳力度,不斷提高全社會的仲裁意識。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把普及仲裁法律知識作為重要任務,著力宣傳仲裁製度的優勢和特點,切實提高社會各界的仲裁法律意識,營造當事人認可仲裁、選擇仲裁、依賴仲裁的氛圍。
二是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全力支持仲裁工作。各級政府、各部門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市政府〔2002〕58號文件。我們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按照文件要求,積極引導本地區、本系統的市場主體在合同文本中,落實選擇仲裁解決爭議的條款。各級行政、司法部門特別是經濟管理部門,要善於運用仲裁法律手段,發揮仲裁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在實際工作中加強與仲裁委員會的協調,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支持和配合仲裁委員會的工作。尤其是國資委、商務、房管、國土資源、建設、工商、銀行、保險等部門和單位,要從規范仲裁條款、採用修訂後的標准合同文本入手,引導各企事業單位貫徹落實仲裁法律制度。各級人民法院要對仲裁委移送的財產保全與證據保全、仲裁裁決的撤銷和執行以及仲裁協議效力的認定等工作,給予大力支持。
三是仲裁委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大力提高隊伍的整體業務素質,努力培養一批能夠擔當新世紀仲裁工作重任的業務骨幹。要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增強法制觀念,堅持把公正和服務作為做好仲裁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嚴格依照法律程序辦事,為社會政治穩定服務,為市場經濟建設發展服務。努力建設符合國際貿易慣例、適應現代經濟要求、公正解決民商事爭議的仲裁機構,為我市仲裁事業的發展壯大,為我市改革開放、經濟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Ⅸ 會法律 會仲裁法 的看看
某公司與甲公司是一個公司嗎,小王又是誰啊,你的問題前後矛盾,
1某公司有哪些不合法的地方
是未在一個月內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為及時支付解除合同勞動者工資。重復約定試用期。
2李某可以提出哪些仲裁申請
李某可以要求支付加班費 一個月的雙倍工資,半個月的經濟補償,8月份的工資。
Ⅹ 仲裁管轄在仲裁法學多少頁
摘要 《勞動仲裁法》第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