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的選民
⑴ 最有道德的人和有道德的人是什麼道德的行為
他們都是主動維護道德的行為
⑵ 什麼是有道德的人
首先,有道德的人一定是懂得並能體諒人性弱點的人。他會把人當成人來要求,不會對人教條苛責。
其次有道德的人看待自己一定是很謙虛的。他並非有意謙虛,而是真的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還有很多缺點。
有道德的人一定是堅定而不隨波逐流的人,因為對於是非對錯,他的判斷和選擇都出自於自己的深思熟慮,並且他還在不斷地深入思考、重新審視和認識這個世界。
⑶ 從道德上說,選舉應該義務還是自願
選民在選舉中的義務
(一)配合選舉機構主動進行選民登記。選民登記是對公民有無選舉權的一種確認,是公民取得選民資格的基本程序。根據選舉法的規定,已經登記過的選民,應進行選民名單核對,新滿18周歲的公民,應進行選民登記。被剝奪政治權利期滿後恢復政治權利的公民,應重新進行選民登記。選民登記後遷出原選區的選民,應列入新遷入選區的選民名單。
(二)積極參加選舉的各項活動。選民應積極出席選民小組會議,積極參加聯名推薦和討論協商代表候選人的活動,投票選舉日應踴躍到投票站投好庄嚴一票。
(三)尊重其他選民的民主權利,不得干擾和阻撓其他選民依法參加的各項選舉活動。
(四)支持選舉機構的各項工作。
選民在選舉中的權利
(一)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在選舉過程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聯名推薦代表候選人的權利。選民10人以上聯名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
2、被推薦為代表候選人的權利。
3、討論、協商和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的權利。
4、 投票選舉的權利。
5、委託和接受委託投票的權利。
6、依法當選為人大代表的權利。
(二)知道和了解選舉情況的權利。
(三)對選舉進行監督的權利。
(四)對選民名單表達不同意見的權利
這些權利可以自願行使
⑷ 什麼是道德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道德基本解釋
1.
[morals;ethics]∶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和規范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作為校長,他要求在學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准和禮貌規矩
2.
[moral]∶合乎道德的
3.意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作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怎樣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個人認為,首先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如果能夠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積跬步,以至千里;匯小溪,以成江海。我們要善於由大及小,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決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細小而不足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觀念,必須注意到知、情、意、行的統一。不能只講動機不計效果,也不能只根據效果去判斷其善惡。要注重道德認知,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注意實際行為的鍛煉,在實踐中增強道德情感、意志力。
提高我們道德修養的主要途徑與方法有: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堅定道德信念;勤奮學習,善於思考;積善成德,努力做到「慎獨」;身體力行,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反身內省,存心養性。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人們常說: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點燃希望之燈;道德是燈,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導人們走向燦爛輝煌。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的實踐者和捍衛者,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⑸ 有道德的人是什麼樣子的道德是什麼,怎麼樣的人才算是有道德的人
有道德的人是自來覺遵守自道德規范的人。
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1、學好科學。道德規范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才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2、明確規范。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3、見賢思齊。「學習雷鋒,好榜樣。」
4、助人為樂。道德品質的養成需要道德實踐。
⑹ 道德是什麼,怎麼樣的人才算是有道德的人
「恃清抄傲濁」比恃才傲物的後果更壞。人們之所以尊重道德,就是因為道德對他們無害。如果道德成為他們氈上的針、背上的刺,他們就要設法拔去。人們之所以提倡道德,是因為道德可以增進社會的安寧和諧,不希望引起糾紛、造成風波。否則,他們就要對不道德的分子加以安撫了。 這就是以道德自命的人應該守的分寸。道德這個詞語,比較抽象!大概就是: 你必須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視那些鼠目寸光的人。你必須有操守,但是不要公然抨擊那些蠅營狗苟的人。你必須培養高尚的情趣,但是不要公然與那些逐臭之夫為敵。
我們做好事,別勉強別人也照著我們的樣子去做,別責備他們為什麼不做。道德是一種修養,不是一種權力,道德最適合拿來約束自己,不適合拿來壓制別人。道德如果成為運動,也是「自己做」運動。
⑺ 道德是什麼我們是有道德的人嗎
道德是人們長期的生活中形成的所有人們所認可的共同遵循的一些普遍規律和一些規則。
我們都是!但我們可能都還不全!
能真正靠道德約束自己的人,可能古人要更多一些。
⑻ 有道德的名人事例
在我們的生活中完全可以去做,往往還是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中蘊含著道德的真諦。
前些天我回乘公交車答去外婆家。車至中途,車廂內已座無虛席。此時,又上來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婦女。靠近車門的一位年輕小夥子忙熱情地站起來讓座,只見中年婦女二話沒說,徑直坐下,隨後有說有笑地逗起孩子來。我在對小夥子投以贊許目光的同時,心中也生出一種怪怪的感覺。 小夥子主動給帶小孩的女同志讓座,固然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總覺得在「理所」與「當然」之間,似乎還少點什麼——中年婦女是否應該向小夥子道謝呢? 付出,不一定渴望得到回報,但人人都希望得到認可,大至社會的認可,小到一個人的認可。假如那名中年婦女對小夥子說上一句感謝的話,相信小夥子心裡會感到一種付出的快樂!芸芸眾生,人人都應時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別吝嗇你的感激;獲得了別人的尊重,也要學著去尊重別人。因為,尊重別人也是一種有道德的體現。
⑼ 什麼人才是有道德的
1、大前提就是不違法犯紀;
2、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尊重長輩上級與下級。主要針對的是要尊重別人。
3、人品要好,不幹黃賭毒的事,能力差一點都沒關系,一定要做正當的事。
⑽ 道德敗壞的有沒有選舉權
只有那些違反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才沒有選舉權的,道德敗壞屬於道德范疇,還是有選舉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