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教師職業道德范疇包括

教師職業道德范疇包括

發布時間: 2022-01-24 17:15:48

❶ 教師職業道德范疇必須具備哪三個條件

有教無類
桃李滿天下
循循教導

❷ 教師職業道德包含哪些范疇從廣義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❸ 簡答教師職業道德的范疇有哪些特點

教師職業道德范疇的特點:
(1)、受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的制約;
(2)、是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
(3)、體現了人們對教師職業道德認識發展的階段。

❹ 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范疇包括

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是職業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業與行業之間、行業與社會之間、行業內部從業人員之間、從業人員與社會之間的最本質、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關系的概念。職業道德范疇雖然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些概念的使用還在藉助於一般道德范疇,如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用「善」、「惡」、「義務」「良心」等概念來評價職業行為

職業道德簡介: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 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職業道德是指 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會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職業品德、職業紀律、專業勝任能力及職業責任等的總稱, 屬於自律范圍,它通過公約、守則等對職業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規范。 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 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主要內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素質修養。職業道德的涵義包括以下八個方面:(1)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規范,受社會普遍的認可。(2)職業道德是長期以來自然形成的。(3)職業道德沒有確定形式,通常體現為觀念、習慣、 信念等。(4)職業道德依靠文化、內心信念和習慣,通過員工的 自律實現。(5)職業道德大多沒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強制力。(6)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是對員工義務的要求。(7)職業道德標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業可能具有不同的價值觀。(8)職業道德承載著企業文化和凝聚力,影響深遠。

❺ (23)教師職業道德包含哪些內容

1.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教導,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保護學生合法權益,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發展。
4.嚴謹治學。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
5.團結協作。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6.尊重家長。主動與學生家長聯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取得支持與配合。積極宣傳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訓斥、指責學生家長。
7.廉潔從教。堅守高尚情操,發揚奉獻精神,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不利用職責之便謀取私利。
8.為人師表。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范健康,舉止文明禮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

❻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包括哪些內容

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第六條是「終身學習」。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拓寬知識視野,是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動力。潛心鑽研業務。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

❼ 教師職業道德的范疇主要包括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回,自覺遵守教答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❽ 教師職業道德包括什麼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2008年修訂)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❾ 如何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一個發展的范疇

2、如何理解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一個發展的范疇?
答;從師德調整的關繫上看,有師生之間的道德規范,有教師同行之間的道德規范,有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道德規范,也有教師與社會之間的道德規范。從規范形式上看,則有正式和成文的師德規范,有非正式的、不成文的師德規范。而從規范內容的抽象程度上看,師德規范又有師德范疇(即教師倫理范疇)、一般的道德原則、具體的道德規范和道德習俗和習慣之別。
上述三種甚至更多的劃分都是有道理的。不過,對師德建設而言,第三種劃分意義重大。這是因為人是一種理性動物,凡事都要問個為什麼。要求教師遵循一定的道德規范,首先必須讓教師認識、接受這一規范。一定的道德習俗或習慣合不合理,具體的道德規范為什麼是必須的,必須由比它們更高極的道德原則來說明。而一定的道德原則為什麼是合理的,則需要比他的抽象層次更高的道德范疇去說明。從倫理學體系的角度看,教師倫理學要研究的內容很多。比如,它必須研究教師道德的一般原理、范疇體系及具體的道德規范體系,研究教育道德評價、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等等。但是,理解教師倫理學最關鍵的重心之一我們認為應當是教育倫理范疇或「師德范疇」。
范疇,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和普遍聯系的基本概念,是人類理性思維的邏輯形式」。范疇是人類思維發展水平的指示器。一個學科的基本范疇是這一學科知識體系之網上的「紐節」,對理解整個學科的邏輯結構和基本內容都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
教師的教育倫理范疇或師德范疇可以做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師德范疇包括教師道德原則、規范中所有的基本概念,也包括反映教師個體道德品質的基本概念(如「謙虛」、「朴實」、「仁愛」、「樂觀」),還包括教師道德評價、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如「善」、「惡」、「自製」、「慎獨」等等。狹義的師德范疇則專指可以納入教師道德規范體系並需要專門研究的基本概念。這一道德范疇既是反映教育勞動中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同事和教師集體、教師與教育事業、教師與社會之間最本質、最主要、最普遍道德關系的基本概念,又是體現社會對教師職業的根本要求,要求教師引以為行為指南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則。
本書採取的研究角度是狹義的師德范疇為主,兼顧相關領域的方式。通過對師德范疇的學習和研究有利於我們理解教師道德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規范,實現教師個體職業道德意識的形式轉化,形成職業道德信念,從而真正地踐行教師的職業道德。所以,研究師德范疇具有重要的教育倫理的實踐價值。
因此,對若干師德范疇的理解既有利於我們理解一般的教育倫理的原理,也有利於我們理解具體的教師道德規范。我們這本《教師倫理學專題——教育倫理范疇研究》就是從這一想法出發以「教育倫理范疇」或「師德范疇」研究為經緯去研究教師倫理學的主要問題的。專題二至專題七分別准備研究教師的幸福、教師的公正、教師的仁慈、教師的義務、教師的良心及教師的人格等范疇。

熱點內容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
刑法263條規定的是什麼 發布:2025-02-09 07:53:04 瀏覽:241
邗江司法局 發布:2025-02-09 07:34:28 瀏覽:786
刑事訴訟法強制措施的變更 發布:2025-02-09 07:15:15 瀏覽:801
楊潔法規 發布:2025-02-09 07:12:28 瀏覽:703
法官刑場救人 發布:2025-02-09 07:10:39 瀏覽:592
外國的法律援助制度 發布:2025-02-09 07:05:05 瀏覽:110
道德經的奧秘1 發布:2025-02-09 06:58:39 瀏覽:198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