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書法學典籍

書法學典籍

發布時間: 2022-01-24 20:33:57

㈠ 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共包括哪些書目

湖南人民出版社
經部——儒學經典
經部分為「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群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石經類」、「匯編類」,主要是儒家經典和注釋研究儒家經典的名著。重要書目如:《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古籍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
史部分為「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抄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匯編類」,重要書目如:《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資治通鑒》、《戰國策》、《宋元明史紀事本末》等等。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為「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叢書類」、「匯編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耶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重要書目如:《老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孫龍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孫子》、《山海經》、《藝文類聚》、《金剛經》、《四十二章經》等等。
集部——諸子百家及藝術、譜錄
集部分為「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詞曲類」、「閨閣類」,重要書目如:《楚辭》、《全唐詩》,《全宋詞》,《樂府詩集》、《文選》、《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韓昌黎集》、《柳河東集》、《白香山集》等等。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592.htm#4

㈡ 書法上的八分書是什麼

八分書是隸書的一種,人們把帶有明顯波磔特徵的隸書稱為「八分書」。亦稱「分書」或「分隸」。
漢末魏晉之際,「八分」這個名稱才在典籍中出現。其中晉衛恆《四體書勢》曰:「鵠弟子毛弘教於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關於八分書體,後世的解釋極為繁雜多變,眾說紛紜。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創造「八分書」。據記載說是割程邈隸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後被漢代蔡邕簡化為漢隸用作官方字體,有三體石經流傳於世,時稱楷書,也稱為「真書」。

㈢ 中國三大書法藝術寶庫

西安碑林、龍門石窟、泰山石刻

西安碑林是我國收藏古代碑石墓誌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藝術寶庫,它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點之一,也是歷代著名書法藝術珍品的薈萃之地,有著巨大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從歷史價值來說,許多碑文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有的可藉以補充和訂正史書記載的遺誤,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寶貴資料。如從陝西周至縣出土,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通高353厘米,寬103厘米,刻於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國和敘利亞兩國文字記載了唐時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亞傳入我國的情況。

龍門石窟: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477年),歷經400餘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南北長約1公里,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佛像97000餘尊。其中以賓陽中洞、奉先寺和古陽洞最具有代表性。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時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陽洞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龍門二十品」代表了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
還有一個葯方洞,刻有140個葯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這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龍門石窟還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術、書法、音樂、服飾、醫葯、建築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實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藝術博物館。
龍門二十品是珍貴的魏碑體書法藝術的精品。代表了魏碑體,字形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隸書向楷體過渡中的一種字體,有十九品在古陽洞內。

泰山石刻,根據其用途、目的、手段的不同,又形成了不同的門類。一是碑碣石刻。即在石碑石碣上刻有文字、花紋,如秦始皇及秦二世所立的《泰山刻石》等。二是畫像石刻。就是在墓室和石祠堂的四壁石塊上,用陰線刻、淺浮雕等雕刻技法,鐫刻出人物、車馬、屋宇等生活畫面及神仙靈異、奇禽怪獸等,如建於一世紀時期的長清縣孝堂山上傳說為漢代孝子郭巨的墓祠。三是佛教造像石刻。大都刻於石龕、石窟之中,有佛、菩薩、金剛、力士等,也有佛教故事或供養人的造像。如泰山周圍所存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造像及其題記等。四是摩崖石刻。就是在山崖上刻出圖畫或文字。這類的石刻在泰山及其周圍留存遺跡非常多,著名的有刻於南北朝時期的經石峪《金剛經》,經文刻在約三千平方米的大石坪上,隸書,原有2500多字,現尚存1067個。字大達半米,筆力剛健有力,歷代尊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是泰山佛教文化的瑰寶。此外還有在岱頂大觀峰崖壁上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由唐玄宗御制御書的《紀泰山銘》摩崖石刻等。五是典籍石刻。如位於泰山斗母宮東北部溪流中大石坪上刻於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金剛經》等。六是墓誌墓塔銘石刻。主要鐫刻死者生平、德行和所任官職等內容,泰山周圍留存有大量漢代以後官員和名僧的墓碑和塔銘,如《房彥謙碑》,此碑記載了房玄齡之父徐州都督房彥謙的生平和德行,由虞世南撰文,歐陽詢楷書。七是題詠石刻。泰山及其周圍,歷代皇帝和文人名士如蘇軾、蔡京、康熙、乾隆等留下的題字題詩數量眾多,僅乾隆皇帝就在泰山及其周圍留下了幾十首御制題詩。八是建築石刻。泰山石刻中石雕的人物、動物,浮雕的人物、車馬、屋宇、禽獸等圖像,石刻的文字等,既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有哲學、文學、史學、禮儀等方面的內容,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同時,泰山石刻中的漢畫像石,反映出漢代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又是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集中體現。正如季羨林先生所說: 「泰山是中國文化的主要象徵之一,欲弘揚中華文化,必先弘揚泰山文化,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2001年06月25日,泰山石刻作為北齊至唐時期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㈣ 第一步書法理論專著是東漢崔瑗所著的什麼

東漢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最早的書法理論提出者是東西漢之交的揚雄。而第一部書法理論專著,則是東漢時期崔瑗所著的《草書勢》。

㈤ 《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是什麼樣一套書

在專業國學教育之外,更應重視國學在全社會的普及和推廣,讓國學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人心。「書學」在國學中處於源頭的位置,文字的誕生是文明的覺醒,文明藉助文字得以發展,國學的發展要藉助書學得以支撐,書法之於國學,因此處於基礎之地位。以真楷寫就的《小楷道德經》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涵蓋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重要篇章(包括《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四部等),邀請書風正統、德學雙優的書法家書寫經典,假以中國傳統韻味的版式設計,宣紙精印,函套封裝,奉獻給讀者融合國學與美學於一身的精美書卷,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甲午之秋,閆銳敏先生,以真楷寫就的《小楷道德經》出版面世。《小楷道德經》、《論語》按古籍傳統線裝成書,觀其外觀簡潔古樸,古色古香;鑒其內里,《道德經》為道家經典,乃為開山之作,通篇五千言,字字珠璣;再賞其書法若有右軍之勢,兼有顏筋柳骨,自成一體。故通讀全書文義通達,賞心悅目,一時間成為眾多國學愛好者和書法愛好者珍藏保存、學習臨摹、饋贈好友表達祝福的良作佳品。

㈥ 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書法詩經》都是哪些書法家寫的

閆銳敏手抄國學典籍書法版系列叢書面世,新聞是這樣寫的。閆銳敏手抄版,你說的這套書京東上都沒看到呢。

㈦ 求推薦一本硬筆書法作品集,我想練行楷。要求:內容不要政治。。。 散文最好。 書名啊,舊書也可

推薦作品:王羲之的蘭亭序,米芾的苕溪和蜀素,蘇東坡的赤壁,都是王派的行書,你硬筆按照這些字帖去練。

熱點內容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
太湖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9 05:06:59 瀏覽:748
征稅立法是否要回歸人大 發布:2025-02-09 05:05:29 瀏覽:261
教師職業道德是 發布:2025-02-09 04:57:20 瀏覽:635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