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經披頭士

道德經披頭士

發布時間: 2022-01-24 23:30:33

❶ 求三劍豪新版本出的江湖見聞答案

我也好想知道呢,誰知道死下啊!

❷ The Inner Light的歌詞是什麼意思

60年代甲克蟲樂隊曾將老子道德經譜成歌曲 the inner light
the inner light與道德經

The Inner Light / The Beatles

不出戶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door
知天下 I can know all things of earth
不窺牖 Without looking out of my window
見天道 I could know the ways of heaven

其出彌遠 The farther one travel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know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really knows

不出戶 Without going out of my door
知天下 I can know all things of earth
不窺牖 Without looking out of my window
見天道 I could know the ways of heaven

其出彌遠 The farther one travel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knows
其知彌少 The less one really knows

不行而知 Arrive without travelling
不見而明 See all without looking
不為而成 Do all without doing

1967年8月,處在流行音樂巔峰的The Beatles認識了印度冥想大師Marharishi Mahesh Yogi,同一個月,維系The Beatles樂隊的紐帶、他們的經理 Brian Epstein 死於服葯過量,一些紛亂的事件使Beatles轉向更為深層的思考。他們專門去印度學習超自然冥想(超覺靜丨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簡稱TM),George Harrison還向Ravi Shankar大師學習印度樂器西塔琴,也學會了冥想和保持心靈平和的方法,所有這些影響都表現在他所作的音樂之中。

1968年3月,The Beatles發行了這首名為The Inner Light的歌曲,作為單曲Lady Madonna的B面。後來這首歌再沒有正式發行,直到他們解散後的1978年,才又收錄在專輯Rarities中,又在1988年8月發行的精選輯Past Masters (Volume 2)中出現。
The Inner Light這首歌是George以及The Beatles向東方致敬的名曲,代表了The Beatles的東方思潮。歌詞的內容來自道德經47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歌曲由George主唱,這也是George首次在The Beatles的單曲大碟中發表作品,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在歌曲中演唱了簡短的和聲。歌曲的一些部分是George錄制電影原聲(也是George的首張個人專輯)Wonderwall Music時,在印度孟買錄制的。

作為印度教徒的George是The Beatles中最「東方」的一個,歌曲中大量西塔琴的運用,歌詞中的老莊哲學,以及The Beatles在西方搖滾文化的地位,如恍惚的風景,從遙遠的六十年代,一直吹到如今的依然變化莫測的天空。

在那個愛與花的嬉皮年代,有多少純真在激丨情中迷失,有多少叛逆在迷茫中消逝,而我們每個人不都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嗎。當我們最終發現,無論多少次的革命都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的時候,才會意識到,只有內心的強大和力量,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和平靜。我想這也是Beatles轉向東方的內在原因吧。

多少年過去了,如今George Harrison的骨灰早已灑在了恆河,而我們再次唱起這首歌——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做到「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我們是不是早已在無盡的奔波中陰霾了我們心中的光明?而無論如何,當琴聲響起,當歌聲輕唱,他依然召喚我們去攀登我們自己這座神秘的高山,去點亮我們內心平靜與自由的光芒。

❸ 披頭士(甲殼蟲)樂隊 成員照片檔案

John Lennon
生日: 1940.10.09 -1980.12.08
兄弟: 無
姐妹: 無
眼睛顏色: 棕色
頭發顏色: 棕色
彈奏的樂器: 吉他,口琴,打擊樂器,鋼琴
學歷: 奎利坡初級中學&利物浦藝專
進入演藝事業年紀: 20歲
先前的職業: 藝術學生
嗜好: 寫歌曲、詩與遊玩,女孩子們,繪畫,與人們接觸
喜愛的歌手: Shirelles,Miracles,Chuck Jackson,Ben E King
喜愛的男演員: Robert Mitchum,Peter Sellers
喜愛的女演員: Juliette Greco,Sophia Loren
喜愛的食品: 咖哩和果凍
喜愛的飲料: 威士忌和茶
喜愛的衣服: Sombre
喜愛的樂隊: Quincy Jones
喜愛的樂器演奏家: Sonny Terry
喜愛的作曲家: Luther Dixon
愛好: 金發女郎,皮製品
討厭: 愚笨的人們
音樂上的愛好: R&B,福音
個人的抱負: 寫一部以音樂和舞蹈為主的戲劇電影
專業的野心: 變的有名有錢

The Beatles,本世紀最知名的英國流行樂隊,1956年成立於利物浦,成員包括
John Lennon (1940-1980),節奏吉他、鍵盤樂及主唱;Paul McCartney (1942-),
低音吉他、鍵盤樂及主唱;以及George Harrison (1943-2001),主吉他、
西達琴、鋼琴及和音。1962年,Ringo Starr〔原名 Richard Starkey,1940~ )加入,
負責鼓及和音。1970年,樂隊解散,四人分道揚鑣。

在1956到1962間,他們吸收美國流行音樂的要素(譬如藍調,節奏藍調,搖滾,
以及恰克貝瑞 Chuck Berry,貓王 Elvis Presley 及比爾哈利 Bill Haley
等人的音樂),發展成一種跳舞音樂型態的風格。他們早期的作品往往是
John Lennon寫詞,Paul McCartney譜曲,輔以George Harrison創新的主吉他
配樂。1962年首先灌制了 Love Me Do 及 P.S I Love You;從第二張唱片
Please Please Me (1963)起,開始了他們一系列迭獲贊美、熱愛的唱片錄制,
一直到1970,可稱是同時代最受歡迎的樂隊。

1963年初英國本土的旅行演唱使The Beatles樂隊陡然竄紅,該年十月,他們的
聲譽到達空前的高度,世界各地激起了Beatlemania的現象,青少年一見到他們
便尖叫、哭泣,而且變得歇斯底里。在紐約的一場演出,聽眾有五萬五千人;在
澳洲,有三十萬以上的人群集歐洲南部的阿得雷城,只為一睹他們到達的風采。
在表演事業的前半階段,The Bealtles主要仍是一支巡迴演唱的樂隊。1966年8月,
他們在舊金山做了他們最後一場舞台演出,此後即退居錄音室。

The Beatles樂隊的快速走紅以及他們對國際流行音樂的影響是史無前例的。
即使在他們解散之後,他們的唱片仍不斷再發行,他們的歌曲和風格仍盛行不衰。
(P.S. 1965年,他們獲頒「大英帝國勛章」)。
歌手履歷
1940年 10月9日午後6:30出生於英國利物浦,他的父母是 Julia 和 AlfredLennon,
在 John Lennon 出生之前那周,利物浦正遭受劇烈的空襲,但在 John Lennon
出生那晚轟炸卻暫時停息。 ohn Lennon 很難見到他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常常出
海,而且一出發就失去連絡,他的母親 Julia 覺得她不能照顧好John Lennon,
因此送他去和他的伯母咪咪 ( Mimi ) 及叔叔喬治同住。John Lennon的母親對
他來說,與其說是一位母親不如說比較像一位好朋友。
1952年9月 約翰進入 Quarry Bank 初級中學,他很快地和 Peter Shotton 變成
分不開的好朋友,他們總是因為對老師惡作劇而惹來麻煩,然而,約翰開始顯示
一些優秀的天賦,例如作家和藝術家,他在較一般兒童較早的年紀就開始閱讀書籍。
1955年5月 集合朋友組成一個名為 " The Quarry Men "的樂團,The Quarry Men
的第一次正式演出是在 " The Woolton Parish Church Fete " 這個慶典上,在
那場演唱 John Lennon 也遇到一名年輕有天分的吉他手 Paul McCartney ,
後來 John Lennon 問他是否想要加入,Paul說好。史上最佳的搭擋開始合作,
Paul McCartney 加入一段時間後,George Harrison 經由 Paul McCartney 介
紹加入, John Lennon起初只把他當成小弟,但之後就見識到了 George Harrison 才華。
1955年之前 童年很不守秩序, John Lennon 就讀 Dovedale 小學,在那裡開始
了他胡鬧反叛的童年,在他15歲那年,他終於被開除了。這段期間中第一件令
John Lennon 感興趣的事是繪畫,在1955年他的叔叔喬治過世了, John Lennon
十分的傷心, 對他而言叔叔喬治既像是父親又像一位好友。
1957年9月 在利物浦藝術學院入學,在那裡他認識了後來和他結婚的 Cynthia Powell,
同時也認識了 Stuart Sutcliffe,他變成 John Lennon 最好的朋友和短暫的第五個
Beatles,1960年,樂隊新成員 Pete Best加入,The Beatles第一次到漢堡演出,
Stuart 對於音樂的興趣不大,而且只會玩貝斯,在漢堡之行後 Stuart 決定回到藝術學院,
John Lennon 雖然很失望但仍和 Stuart 保持好朋友的關系,Paul McCartney 則接下了貝斯手的位置。
1961年 The Beatles 在" The Cavern Club " 里多場表演中的其中一場遇到 Brian Epstein,
後來 Brian Epstein毛遂自薦成為 The Beatles 的經理, 隔年眾人一致決定去找一位新鼓手,
The Beatles 決定採用 Ringo Starr,他們與 Parlophone 簽下合約
1962年8月 8月23日和 Cynthia 結婚,並在1963年4月8日生下他們的兒子 Julian。
1964年3月 第一本書 " In His Own Write "於3月23日出版,銷路很好,那時 The Beatles
已經享有國際性的成功。
1965年6月 6月24日,他的第二本書"A Spaniard In The Works " 發行,同年 The Beatles
得到英國頒發 MBE——大英帝國勛章 ,後來John Lennon退還他的 MBE,因為英國在越戰中支援美國,
當 John Lennon 得到他的 MBE 時,他的父親再次出現回到他的生命, John Lennon拉下他的臉說道:
「為什麽我應該要照顧一個從未照顧過我的父親」。
1966年 美國一度出現反Beatles的運動,因為 John Lennon 在一場訪問中發表意見,他說:「The Beatles 比耶穌更流行」,後來他不太情願的公開道歉,八月時The Beatles在舊金山燭台公園舉行他們最後一次的現場演唱會, 同年的11月 John Lennon在倫敦的 Indica 畫廊認識一位名叫 Yoko Ono 的日本藝術家。
1967年8月 The Beatles 認識 Marharishi Mahesh Yogi, 同月他們的經理 Brian Epstein 死於服葯過量,此時 John Lennon 和 Yoko Ono 的關系變的更加牢固,1967年10月他贊助她一場名叫 "Yoko And Me " 的展覽,同月他參加演出的電影 "How I Won The War " 上映。
1969年 The Beatles成立他們自己的公司 " 蘋果唱片 " ,經過數個月吵吵鬧鬧的財務糾紛,
除 Paul McCartney 之外的三位 Beatles 選擇讓 Allen Klein 來掌管蘋果公司,這時Beatles之間的感情已到了最低點。同年2月 Yoko Ono 和 Anthony Cox 離婚,
3月20日 John Lennon 和 Yoko Ono 在直布羅陀結婚,John Lennon 和 Yoko Ono 一起了製做一系列單曲 " Apotheosis ,Clock , Fly , Freedom Films , Imagine" 1969年5月他們發行他們的第二張專輯 "Unfinished Music No .2 : Life With The Lions",九月時 John Lennon 介紹他和 Yoko Ono 所組的樂隊 "Plastic Ono Band ",11月他們發行 "Wedding Album "
1970年4月 The Beatles 正式解散後一直到在70年代初期,John Lennon 持續地和 Yoko Ono 錄制了許多專輯
1980年8月 John Lennon 結束他為期五年的休息開始錄制休息五年後的第一張專輯,並且接受一些訪談在他再一次活躍於音樂界之前,令人惋惜的悲劇在
1980年12月8日晚上10:45左右發生,和 Yoko Ono 一起錄音回來的 John Lennon ,在他公寓 (The Dakota) 門前被 David Mark Chapman 射殺,John Lennon 馬上被送往醫院,但在11:15PM 尚未到達醫院時就宣告死亡,結束了他傳奇風光的一生,造成了許多歌迷心碎,也註定 The Beatles 再也不能復合了。
Paul McCartney

兄弟: Mike
姐妹: 無
眼睛顏色: 淡褐色
頭發顏色: 黑色
彈奏的樂器: 貝斯,吉他,鼓,鋼琴,五弦琴
學歷: 利物浦專校
進入演藝事業年紀: 18歲
先前的職業: 學生
嗜好: 女孩子們,寫歌,睡覺
喜愛的歌手: Ben E .King ,Little Richard,Chuck Jackson,Larry Williams
喜愛的男演員: Marlon Brando,Tony Perkins
喜愛的女演員: Brigitte Bardot,Juliette Greco
喜愛的食品: 雞肉
喜愛的飲料: 牛奶
喜愛的衣服: 好的套裝,小山羊皮
喜愛的樂隊: Billy Cotton
喜愛的樂器演奏家: 沒有特別的
喜愛的作曲家: Goffin-King
愛好: 音樂,電視
討厭: 修胡須
音樂上的愛好: R&B , Modern Jazz
個人的抱負: To Have My Picture In The Dandy
專業的野心: 讓流行音樂普及化
歌手履歷
1942年6月 6月18日 Paul McCartney 出生在利物浦的 Walton Road 醫院,
Paul McCartney 是 Mary 和 James McCartney 的第一個兒子,他的弟弟
Michael 在18個月後出生, Paul McCartney 的母親是一位助產士於1955年
死於乳癌,她的逝世深深地傷害了 Paul McCartney ,Paul McCartney 的父
親是位棉花推銷員和業余的爵士樂音樂家,在Paul McCartney 幼年就啟發他
對音樂的興趣。
1957年 通過考試進入利物浦專校就讀。有一天,他在去學校的巴士上認識一位
年輕的學生 George Harrison ,未來的 Beatles 之一 .
1961年 Stuart Sutcliffe 離開樂隊,Paul 接下貝斯手的位置,The Beatles
初期的歌大部分是由 Paul McCartney 和 John Lennon 所寫的,The Beatles
廣為人知後,John Lennon 和 Paul McCartney 還是寫他們各自的歌或是彼此
合作,但雙方都同意歌曲用" Lennon / McCartney " 的名義發行,當時
John Lennon 的歌曲比較傾向搖滾或 Cutting edge 的曲風,而 Paul McCartney
喜歡浪漫類的,像 " Yesterday " 、" Michelle " 、" When I'm Sixty-Four "、
" Lovely Rita " 都是典型的 Paul McCartney 歌曲。
1967年8月 The Beatles 的經理 Brian Epstein 因服葯過量死亡,Paul 為了
防止 The Beatles 失去工作興趣,鼓勵他們拍電影 "Magical Mystery Tour",
這在 Paul McCartney 和 John Lennon 之間引起一些摩擦,因為 John Lennon
覺得 Paul McCartney 試著要變成這個樂隊的領導者,同年 Paul McCartney
導演影片"Hello Goodbye"。
1968年 認識了 Linda Eastman 並在1969年3月結婚,Paul McCartney 接納了
Linda 的女兒 Heather,而後來他們也有三個自己的小孩 Mary、Stella、 James 。
1969年 在製作 "Let It Be" 的錄音及電影期間,Paul McCartney 和
George Harrison有過數次的爭執,最後還導致 George Harrison 的出走,
經過勸說後 George Harrison 才又回來,但 The Beatles 已不是從前的
The Beatls了,後來當其他三位 Beatles 任用 Allen Klein 做為蘋果公
司的領導人,違背 Paul McCartney 的願望,使得 Paul McCartney 更加不滿。
1970年 發行了他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McCartney" 並正式宣布「由於個人的、
商業上的、及音樂上的意見不同」他不再是 The Beatles 的一員,過了一陣子
Paul McCartney 組成他自己的樂團 "Wings" 包含他的妻子Linda—鍵盤手,
在70年代和80年代出了一些專輯,有著不錯的成績時在80年代和90年代也有
數次的電視演出。
George Harrison

生日: 1942.02.25-2001.11.29
兄弟: Peter和Harry
姐妹: Louise
眼睛顏色: 深棕色
頭發顏色: 棕色
彈奏的樂器: 吉他,鋼琴,鼓
學歷: 利物浦專校
進入演藝事業年紀: 17歲
先前的職業: 學生
嗜好: 女孩子們,錄音,駕駛
喜愛的歌手: Little Richard , Eartha Kitt
喜愛的男演員: Vic Morrow
喜愛的女演員: Brigitte Bardot
喜愛的食品: 小羊排,炸馬鈐薯條
喜愛的飲料: 茶
喜愛的衣服: 沒有特別的
喜愛的樂隊: Duane Eddy Group
喜愛的樂器演奏家: Chet Atkins
喜愛的作曲家: 沒有特別的
愛好: 駕駛
討厭: 剪頭發
音樂上的愛好: 西班牙吉他,C&W
個人的抱負: 設計一把吉他
專業的野心: 達成樂隊的希望
歌手履歷
1943年02月 2月25日出生於利物浦, 他的父母是Louise 和 Harold Harrison,
父親是公車司機,George Harrison 和他的兄弟比得就讀 Dovedale 小學。
1954年 成為利物浦專校的學生, 一所接近市中心的大眾化中學。在學校里
George Harrison 是位不用功的學生,但 George Harrison 在很小的年紀
就對音樂很感興趣,他曾和他的兄弟以及一位叫 Rebels 的朋友組成一個樂隊,
而他母親不但沒有反對 George 接觸音樂,後來還成為 "The Quarry Men "
(後來的The Beatles)的頭號啦啦隊。
1958年 在利物浦專校中,George Harrison 認識了 Paul McCartney ,經由
Paul McCartney的介紹,他加入了 John Lennon 的 "The Quarry Men"樂團,
起初 John Lennon 因為他年紀太小而不喜歡他,當時 George Harrison才15歲,
但George Harrison以如影隨行的態度一直跟著 John,加上他不凡的才能,
到最後也得到 John Lennon 的認同,還成為 The Beatles 的首席吉他手。
1960年 The Beatles 到德國漢堡演出,George Harrison 被迫回到英國,因為
他是樂隊中唯一未滿18歲的人。
1966年 1月21日結婚和模特兒 Pattie Boyd ,於1977年6月9日離婚,後來和
Olivia Arias 結婚,直到現在。
1967年08月 The Beatles 認識 Marharishi Mahesh Yogi,一位印度的冥想大師,
Beatles 還去印度學習超自然冥想,其中又以 George Harrison 最為熱衷,
George Harrison 還去向 Ravi Shankar 大師學習印度樂器西塔琴,也學會了
冥想和保持心靈平和的方法,這些影響也表現在他所作的歌曲之中。
1988年 加入由 Bob Dylan,Jeff Lynne,Tom Petty 和 Roy Orbinson 所組
成的 "The Traveling Wilburys ",這是個很成功的樂隊。
1999年 12月在自家寓所被一精神錯亂男子在胸口連刺數刀,這是繼 John Lennon
後又一次傳出Beatles 成員遭到攻擊,但 George Harrison 顯然比較很幸運,
在住院數日後就出院了。
2001年 11月29日,因腦癌突發,永遠離開了我們。
Ringo Starr兄弟: 無
姐妹: 無
眼睛顏色: 藍色的
頭發顏色: 深棕色的
彈奏的樂器: 鼓,吉他
學歷: Liverpool Secondary Modern , Riversdale Technical College
進入演藝事業年紀: 18歲
先前的職業: 工程師
嗜好: 睡眠,晚上開車
喜愛的歌手: Brook Bentan,Sam "Lightning" Hopkins
喜愛的男演員: Paul Newman , Jack Palance
喜愛的女演員: Brigitte Bardot
喜愛的食品: 牛排
喜愛的飲料: 威士忌
喜愛的衣服: 套裝的衣服
喜愛的樂隊: Arthur Lyman
喜愛的樂器演奏家: Bert Bacharach
喜愛的作曲家: John Lennon & Paul McCartney
愛好: 速度快的汽車
討厭: 洋蔥
音樂上的愛好: C&W,R&B
個人的抱負: 保持愉快
專業的野心: 達到最頂尖

歌手履歷
1940年07月 Ringo Starr 的原名是 Richard Starkey 他出生於1940年7月7日,
他的父母是 Elise 和 Richard Starkey Sr,Ringo Starr 的雙親在1943年離婚,
他和她母親很快搬到10 Admiral Grove ,Ringo 在那裡的幼稚園,開始了他幼
年許多病痛中的第一場病,而且嚴重地影響他的教育。
1946年 因為劇烈的下腹痛,被帶到皇家孩童醫院, 診斷結果是盲腸破裂造成了
腹膜發炎,這也是年輕的 Ringo Starr 許多手術中的第一次,其它幾個手術造成
他長達二個月的昏迷,Ringo Starr 的"易出意外傾向"是很有名的 。當他終於回
到學校,他發覺自己學校的功課遠遠落後,這給他一個冤枉的名聲—變笨。
1953年 十三歲 Ringo Starr 又感冒了,而且轉變成慢性肋膜炎,使他待在
Myrtle Street 醫院, 這場病還引起一些肺並發症,結果這可憐小夥子被
送到Heswall 孩童醫院,直到1955年才出院。這時候他母親 Elise 已經嫁給
Harry Graves,,那位 Ringo Starr 曾經提到的—"他的摺梯", Ringo的繼父,
買了一套二手的鼓給他, 而 Ringo Starr 也表現出將會成為一位偉大音樂家的樣子。
1956年 一開始 Ringo Starr 被許多樂隊解聘,後來他終於找到一個
家" Rory Storm & the Hurricanes "; Rory Storm 是一位秀場主持人,他堅決
認為把 Richard 重新命名為 Ringo Starr 會使他的節目增加光輝,而後 Hurricanes
在利物浦變成最受歡迎的流行樂隊之一,在漢堡的 Kaiserkeller 俱樂部他們
常在節目單的最上面,還在 The Beatles之上,而那時 The Beatles 的鼓手
Pete Best 並不是很可靠的鼓手,如果 Pete 沒有演出,Ringo Starr 偶而
會代替 Pete 出場。當時,在利物浦及英國大部份的地區,The Beatles 已經
是最好的樂隊,The Beatles 只有和 Parlophone 簽約並僱用了 George Martin,
可是 Beatles 而不喜歡他們的鼓手 Pete ,Beatles 率直地描敘他的不好,新
的任務是去找一個替換的鼓手, 許多人認為在 "The Big Three" 的 Johnny Hutchinson
是利物浦最好的鼓手,但後來 The Beatles 打算問 Ringo Starr 他是否願意填
這個空缺。當 Ringo 第一次和 Beatles 一起錄音,George Martin 已經決定
僱用他。事實上錄用 Ringo Starr 是件令人震驚的事,起初歌迷並沒有友善的
對待他, 當 Ringo Starr 第一次和 Beatles 在 The Cavern 俱樂部演出, 歌迷
開始擾亂並且吶喊著" Pete forever,Ringo never !! "
1965年 2月11日,Ringo Starr 娶了他長期的女友 Maureen Cox,他們有三個小孩:
Zak , Jason 和 Lee ,後來他們在1975年7月離婚,Ringo Starr 最後和 Barbara Bach
結婚一直到現在。
1969年 The Beatles 解散,Ringo Starr 有一段很成功的獨唱經歷,他總出了八張
專輯和13支單曲,Ringo Starr 也同時在許多的電視做秀演出,包括他個人的特別節
目"Ringo Starr",和迷你系列" Princess Daisy " 與他的妻子 Barbara 一同演出。
1992年 組成 The All-Starr 樂隊,於1992年6月猹始在美國和歐洲巡迴演出,成員包
含其子Zak,吉他手Dave Edmunds、Nils Lofgren、Todd Rundgren 和 Joe Walsh,
薩克斯風Tim Cappello,低音提琴手Timothy B Schmit 和鍵盤手Burton C

❹ 德語書名翻譯,其實都是《道德經》的各種德文名字

西方人最初不知道我是通過電視的形式。早在唐代,玄奘將「道德經」翻譯成梵文,傳播到印回度和其他國答家。從16世紀的「道德經」被翻譯成了拉丁語,法語,德語,英語,日語等。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以發現在超過1000種不同的英文版本的「道德經」中的經典。今天,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個新譯本的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已被翻譯成外國語言,發行量最大的文化經典,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一代文豪列夫·托爾斯泰,我十分尊重,有人問他的作家和思想家世界上最受到他的影響,他回答說,孔子,孟子對他影響很大,我對他產生巨大的影響。他有一個偉大的交易,研究老子的「陶碲清」,誰幫助了著名的日本神學的小希臘貞二郎翻譯和出版「道德清」親自編輯和出版的中國聖人老子慈濟報價,並刊登在他的書,「我的學說的本質」。他最佩服的選書的封面,我有東方情調的騎牛圖。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是一個非常尊重我共同翻譯的「道德經」和中國蕭師毅已故的思想,我想怎麼的共識之處。
在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樂隊的歌曲「內光」是改編成「道德經」47。著名的哈佛大學講師泰勒「道德經」詮釋「幸福」。

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思想影響

儒家思想影響:
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系。
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中國人基因中的責任思想(以天下為已任)、忠孝思想(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與專制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到現在還是華人的主流思想。
儒家對中國科技以及世界文明的貢獻特別巨大。據《世界自然科學大事年表》記載,16世紀以前,影響人類生活的重大科技發明約有300項,其中175項是中國人發明的。正是這些重大的發明(包括發現),使中國的農耕、紡織、冶金、手工製造技術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而儒家也留下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學著作如《考工記》、《天工開物》等等。這些都和因動漫小說而名聲大噪的墨家沒有任何關系。所以不要提到中國古代就是科技落後、八國聯軍或是動漫中異常火爆而現實中早已秦漢絕跡的墨家,這不符合歷史史實。
古羅馬的時候,對周圍的蠻族都是傳遞教授本國的文學知識和生活習慣,對科技是嚴防死守,所以後來羅馬覆滅,蠻族們還是羅馬,也都自認是羅馬後裔,不過科技就黑暗的中世紀了。
中國是把自己的儒家當寶貝只給不異與中華的自己人,堅決不給外國送,科技是奇技淫巧當成賞賜隨便送,工匠隨便賜。你賜給他們幾個朱熹咱們不就沒被這滅被那滅了嗎?然後就被蠻族滅了,滅了之後本國人也都蠻族化了,儒家除了跪舔蠻族之外,什麼都做不到。現代美帝也是,文學、民主、法律這些東西,都拚命給世界各國送,你不要還不行,至於F22、宇宙飛船、核潛艇、航母、IC裝備、發動機、新材料、科學教材之類的那更是絕對不送,賣都不賣的,你想去學,也要入籍再說至少要綠卡以上。至於社科類,援助各國,當然能收學費更好。正如雍正皇帝所說:「中國之一統,始於秦;塞外之一統,始於元;而極盛於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員極廣,未有如我朝者也」。這就是典型的地緣人文兩手抓的結果。
道家思想影響:
對中國的影響
1、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道家對中國傳統政治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道家黃老派的理論和實踐上。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競爭加劇。為了因應這種局勢,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術、勢、利、力等概念,使先秦學術擺脫了理想主義的窠臼,開始走上了現實主義的道路。在此基礎上,黃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張,不但解決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問題,還為道家治世開辟了道路。另外,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勞、清靜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兼采百家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張,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學的精華。從道家治國的實踐來看,不管是齊威王治下的齊國還是呂不韋執政時期的秦國,以及後來的文景之治,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即使儒家思想取代了道家思想成為了國家的正統思想後,黃老道家的治國思想並沒有完全消失。大多數時候,統治者像漢宣帝說的那樣,是「霸王道雜用之」。即有時是「外儒內法」,有時是「外用儒術,內用黃老」,每當君權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部分限制時,黃老道家就會復活,並帶來經濟文化上的繁榮,中國歷史上的許多皇帝,如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等都曾註解過《道德經》,「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以及兩宋時期經濟文化的高度繁榮、今天改革開放的成就,都與黃老思想有密切關系,因此民間有「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到亂是儒家」的說法。另外道家老莊派和楊朱派對中國傳統政治也有影響,他們代表著政治上的隱逸和出世傾向;使中國知識分子形成了一種政治上「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曠達態度。同時,老莊派桃花源的理想也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2、對傳統法律制度的影響。道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支柱之一,曾以黃老道家的形式在先秦和西漢初期對中國古代法律制度產生了很大影響,以至於後世有人用道法家稱呼黃老道家。儒家獨尊後,中國法律制度形成了外儒內法的格局,但道家思想所倡導的法之原則與精神,還是間接隱性地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格局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首先,道家以普遍的自然理性為准則,主張道法自然緣道生法,不但說明了法律合法性的來源,劃分了無道之法和有道之法的界限,還為道家治世鋪平了道路。並且對儒家法天和春秋決獄的思想也有一定影響。也對單純的依法治國是一個警示。其次, 道家提倡「無為」和「自然」,認為民間有自發形成自我約束規范的能力,並且認為這種以民情和天道為基礎形成的自然規范,遠比統治者煞費苦心設計的法律要明智得多。所以提倡因俗而治的法律原則。這一思想被歷代統治者所吸納,成為一項中國古代重要的法律原則。所以後世對少數民族的統治、民間的細作(如田土、婚姻等)均採取「因俗而治」的政策。最後,道家主張無為而治寬刑簡政,所以崇尚「簡、平」的法律審美觀。這一審美意趣也影響到了中國古代法律的審美傾向,最終上升到「法貴精當」、「寬嚴適中」等法律的實質美學,成為制定法律所遵循的基本審美原則,也成為衡量一個朝代法度優劣的標志。
3、對傳統軍事思想的影響。道家尤其是黃老道家,在致力於治身治國的同時,也對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戰爭給予了高度關注。所以《老子》、《黃帝四經》、《鶡冠子》、《文子》、《呂氏春秋》、《管子》、《淮南子》中均包括大量的軍事思想,這些軍事思想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反戰論;第二,不得已而戰;第三,以奇用兵;第四,柔弱勝剛強。另外黃老道家普遍還有出「義兵」(即正義軍隊)的思想,而這些觀點和思想對中國傳統軍事思想有很大影響,以至於後世許多人將《老子》、《鶡冠子》當兵書看待,同時將張良、諸葛亮、劉基等具有相當軍事謀略的人當成了道家。
4、對傳統科學技術的影響。中國的傳統科學範式,始終在追求事物內在的道,而在道的追求中形成以道為核心,以天地人關系為主線,以自然為原則,以道、元氣、陰陽、有無、自化等為基本概念的有機科學思想體系。這種科學思想體系與以邏輯分析為核心的西方機械科學思想體系截然不同,卻與現代自組織化理論、復雜科學體系有許多相似之處。並對如何認識大自然、如何防止科學技術對人類的危害至今還有重大的參考價值而在這種有機的科學思想體系形成過程中,道家思想的影響最為突出,道家道教不僅嚴格區分了普通知識與技術知識的區別,還通過道進乎技」、「順應自然」、「以道馭術」、「悟性思維」等思想影響了後世中國的技術發展,同時還通過稷下道家、呂氏學派、淮南學派、道教組織等道家道教「科學共同體」對中國古代科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所以英國學者李約瑟認為,「道家乃是中國的科學和技術的根本。」道家思想和這種有機科學思想體系的發展,一方面抑制了名家墨家思想中蘊含的以邏輯分析為核心的機械科學思想的發展,讓古代中國的科學理論水平遠不如古希臘,並讓中國在近代科學的發展中無所作為;另一方面卻使中國成為世界獨一無二的技術大國和技術強國。都江堰、長城、蘇州園林、絲綢、瓷器、風箱乃至鑽井等等,至今風采依舊,向人們述說著中國古代技術的輝煌。
5、對文學藝術的影響。道家思想尤其是道家老莊派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超過了諸子百家,也超越了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這種影響如此之大,至今仍然沒有過時,許多近現代文學藝術大家,如魯迅、郭沫若、胡適、周作人、林語堂、廢名、施蟄存、沈從文、汪曾祺、范曾、阿城、韓少功、閻連科、高行健等,都曾受過道家深刻的影響,其作品中也有濃厚的道家意味,以至於有人將高行健獲得諾貝爾獎文學獎看作是「莊子的凱旋」。綜合來看,道家對中國文學藝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在審美觀上,道家主張道法自然,所以追求自然美就成為了中國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體現在文學創作上,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來雕飾」;體現在繪畫藝術上,就是水墨畫簡淡含蓄形神兼備的風格;體現在建築藝術上,就是私家園林「雖由人做,宛自天開」的意境;體現在音樂藝術上,就是古琴「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同時道家主張無為自化,得意忘言,所以也使文藝形成了虛實相生的審美追求。如建築的亭台樓閣:「江山無限境,都聚一亭中」、「惟有此亭無一物,坐觀萬景得天全」皆盡虛實之妙;詩中絕句「無字處皆其意」,追求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空白之美;中國畫也是多在一幅空虛的背景上「以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無畫處皆成妙境」;書法上同樣講究「潛虛半腹」,「筆不周而意已周」。同時,由於道家思想與盛世關系密切,所以有助於增加文學藝術的豪氣,而在衰世中道家思想是文人的治療創傷的精神支柱,所以又造就了文學藝術曠達放逸的藝術風格。另外,道家主張高下相隨正反相倚,極大地影響了中國文學藝術的結構。如楷書的「逆鋒落筆」:「將欲順之,必故逆之;將欲落之,必故起之」;中國建築,尤其是園林,總愛追求一種欲顯先抑,欲直而曲,欲放先收的曲折反復之效果,小說戲曲的故事進程也多是如此:先是由合到分,然後中間經過無數的曲折,最後又由分到合,以大團圓作為結局。
6、其他影響。道家對中醫、傳統養生學、中華武術、茶道等也有巨大影響,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這種影響最早可以追溯到黃老道家的典籍——《黃帝內經》,它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後來的中醫學和養生學則在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吸收了《易經》和道教的諸多思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手段,以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風水環境、道樂書畫,茶養、食養、葯養、節欲、辟穀、食氣等多種方法。來調和陰陽、疏通氣血、培補精氣、鍛煉筋骨,頤養臟腑,調理肌膚。達到身心和諧健康的目的。至於中華武術,在形成的過程中也曾深受道家的影響,國際功夫大師李小龍,就曾在他的畢業論文中討論過道家思想與中華武術的緊密關系。具體來說,道家思想對中華武術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認識論」和「方法論」兩個方面,在認識論方面,武術汲取了道家哲學思想關於宇宙本源的「道論」、「氣論」及「天人合一」的觀點來解釋武術的本質。在方法論方面,武術汲取了道家「物極必反」、「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後發制人」、「師法自然」等思想,作為武術技擊思想的指導原則,並追求一種「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李小龍語)的境界。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太極拳,它剛柔相濟、虛實相應、動靜相宜、開合有度、圓活順達,可以說與道家思想達到了高度契合的地步。

對東亞的影響
公元2世紀至10世紀,越南一直是中國的附屬國,所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很大。對普通人來說,老子「柔弱勝剛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指導著他們的處世方法;對文人來說,年輕得志時學習孔孟,遇到亂世或未得到重視時就隱居起來研究老莊,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外,越南歷代統治者也多按照老子「以無事取天下」的思想來治國安邦。但到了近代,這種影響力卻日益下降,不值得一提。與此相反,由於韓國古代統治者長期崇儒貶道,所以道家的影響乏善可陳,但到了20世紀,道家對韓國的影響力逐漸加強,不但研究道家思想的韓國學者層出不窮,而且道家思想開始對韓國社會產生實質上的影響。長期研究道家思想的學者金溶沃,2001年在韓國教育電視台連續做了56次的長篇演講,以老莊思想闡釋韓國當代社會問題,引起極大的轟動,被稱為「金容沃之風」。韓國外交家官潘基文2012年1月1日就任聯合國秘書長時,也曾引用老子的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來表達自己的工作理念。
比起越南和韓國,道家思想對日本的影響要大得多,道家思想在日本長期傳播和沈澱,已經成了日本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日本著名學者福永光司甚至認為:「國學(指日本本國文化,非儒學)和老莊哲學具有共通性。」有資料表明,早在6世紀中葉,老莊思想就和漢譯的佛教經典一起傳入日本。7世紀中葉日本聖德太子制定的的「17條憲法」,就包括一些道家思想的成分。江戶時代道家思想開始在日本普及,不但產生了一批有關老莊思想的注釋及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批有關老莊思想的通俗讀物。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一些思想家如本居宣長、安藤昌益等人,已經將道家思想溶於自已理論體系之中,並以道家為理論依據,展開了對儒家及其傳統社會的批判。同時,隨著町人經濟的崛起,海保青陵和石田梅岩等人充分吸收道家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經濟學理論。這為蘭學和其他西方思想的引進打下了基礎,維新變法以後,日本學者又大量借用道家術語翻譯西方著作,同時道家思想還成為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幾多郎、夏目漱石、湯川秀樹、川端康成等學者思想靈感的來源之一,1935年,日本學者岡田茂吉還借鑒道家思想,提出了風靡全球的自然農法。如今的日本,對道家思想的熱情不減,許多日本學者對道家思想有精深的研究,日本企業家也把《道德經》作為必備讀物,並充分借鑒道家上善若水的思想,創立了獨具日本特色的柔性管理學說,而號稱日本當代「老子」的加島祥造先生在2007年出版的《不求人》中,用親切的語言,敘說自己對道家思想的親身感受,首發兩個月,各大書店紛紛脫銷,竟然成為同類專著的佼佼者。

對西方的影響
據西方學者統計,從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種西文版的《道德經》已有250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兩種新的譯本問世。又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在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經》排名第二,僅次於《聖經》。在Google網站上,檢索到的Taoism(天道思想)比「naturallaw」(自然法)條目還要多。在美國最大的購物網站亞馬遜的圖書搜索一欄,輸入Dao、Tao、Taoist等這些與「道」有關的英文單詞,竟然會得到近8萬個的搜索結果,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英文著作。從物理學之道、科學之道,到藝術之道、兩性之道、瑜伽之道,甚至還有兒童讀物。「可見道家的思想元素開始融入美國人的生活和思想之中。」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劉笑敢分析說。美國如此,其他西方國家也不例外,據德國電視台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一位叫馬克的德國人說:「這是中國的經典,也是我們的經典。」,「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因為迷戀老子思想,以至於德國媒體將其專機命名為「空中老子」。就連冰島,也出版了兩種版本的《道德經》譯本。
當然,西方人迷戀道家思想,也是各取所需,各有所愛。如馮·布蘭切勒的《老子〈道德經〉:美德之道》一書說老子如同基督教的上帝,具有博愛與寬容的精神;德國人薩馮·施特勞的《老子》注釋本則按照嚴密的德國唯心主義的邏輯體系重構五千言的結構圖式;另有德國學者用格式塔心理學的模型來解讀《老子》;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從《老子》的「當其無,有有之用」抽繹出建築學上的空間與磚瓦匠同等重要的原則;美國卡普拉的《物理學之道》也指出西方近代物理學與《老子》的東方神秘主義有著相似性。著名科學史家、生物化學家李約瑟熱愛道家,自號「十宿道人」。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將《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哈佛知名講師泰勒用《道德經》詮釋「幸福學」。此外,還有《老子》中的「雌」、「母」的隱喻,也引起了西方女權運動者的興趣,練氣功或柔道的人、傳統醫學的從業者、環保主義者、和平主義者、從《老子》尋找經營理念的商人以及要消解現代性的後現代主義者,都宣稱從《老子》那裡找到了精神養料與靈感源泉。A.N.懷特海是環境哲學的先驅之一,也是對東方智慧豁然貫通的先驅者之一,其著作裡面就含蘊有中國哲學里極其美妙的天道觀念」。甚至連俄國文豪托爾斯泰也用他那「對惡不抵抗」的學說來詮釋《老子》的無為思想,把老子當成自己的同調;而前蘇聯的楊興順則認為《老子》的「無」不是「無物」而是「無有」,即窮人、無產者,他把《老子》說成是革命宣言。許多西方的古典自由主義對老子和天道思想十分推崇,認為道家思想是人類自由大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信奉自由主義的美國總統里根曾引用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來闡明自己的執政理念。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也對道家思想情有獨鍾,《道德經》不但是他處理國內事務時的重要參考,而且他還建議國際社會遵老子教誨應對1998年以來的金融危機。而紀伯倫、奧克塔維奧·帕斯等文學巨匠則從《莊子》中汲取文學靈感和素養,同時《莊子》對梭羅等人的公民不服從思想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道家思想在西方的流行,原因是多方面的,當代英國漢學家和哲學家克拉克的《西方人的道——道家思想的西方化》一書將此歸結為西方人思維方式上的三個變化:希望過更好的生活,但要從傳統宗教教條式信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透過克服身心二元論達到一種身心完整的生活;需要從更廣的范圍看待當代各種思想潮流。其次,道家的道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義性,所以能給人多方面的啟迪。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子》的精神特質系反對文明的異化,它的自然無為、去偽存真、知足不爭和貴柔守雌等理念,在文明高度發展因而其負面問題愈發顯現的西方社會,自然會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認同。
墨家思想的影響:
在高居廟堂尋歡作樂的儒士,嚴刑峻法役使天下的君王胥吏,飄然物外游戲人間的道士身後,總有一群身著簡朴衣裳的墨者,為了天下安寧,萬民福祉,冒著諸侯國的通緝和大軍的兵鋒,勞作、奔走在華夏大地之上。
墨家思想是中國古文完整版的辨證唯物主義及辨證唯物論。中華文化的特質是一種人倫文化,熱愛自然科學、關心物質運動的人被劃入「勞力者」階層,這種近乎本能地看輕自然科學的意識是中華文化的主要弊端。所以,中國歷史上,自然科學家很少有崇高的地位。墨子懂得太多的自然的道理,有那麼多發明創造,這不能不說是中國古代史上的一個奇跡。無論是循規蹈矩的儒生,還是浪漫超然的道者,都不過是求得一己的安寧和自我形象的完善,惟墨子能夠真正擺脫各種社會勢力的糾纏和引誘,從力學、光學、幾何學、邏輯學等廣泛的知識領域去把握生命本來的含義,認知世界的真相,從而形成尋求真知、注重實踐、自勵自強的可貴的品格。
法家思想的影響:
法家是戰國時期平民的政治代言人,在政治上可謂是「獨步天下」。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法家思想作為一種主要派系,他們提出了至今仍然影響深遠的以法治國的主張和觀念,這就足以見得他們對法制的高度重視,以及把法律視為一種有利於社會統治的強制性工具,這些體現法制建設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成為中央集權者穩定社會動盪的主要統治手段。當代中國法律的誕生就是受到法家思想的影響,法家思想對於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方面的約束還是很強的,對現代法制的影響也很深遠。
戰國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鐵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體家庭得以成為基本的生產單位。戰國時期法家先賢李悝、吳起、商鞅、申不害、樂毅、劇辛相繼在各國變法,廢除貴族世襲特權,可以使平民通過開墾荒地、獲得軍功等渠道成為新的土地所有者。讓國人平民有了做官的機會,瓦解了周朝的等級制度。從根本上動搖了靠血緣紐帶維系的貴族政體。平民的政治代言人是法家,法家的政治口號是「緣法而治」、「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法不阿貴,繩不撓曲」、「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❻ 推薦一本好書 加理由200字

讀《老子》(又名《道德經》)
1、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語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 ———尼采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胡適 道德經是一部令人折服的智慧之書。中華古代先人在當時達到的巔峰高度讓我輩發自內心的唏噓、感嘆、欽佩和喜愛。 ———天下游移 《道德經》這本書洋洋五千言,是完全沒有固有名詞的,是用警句和格言來編輯的,但它採取了對偶和韻文的文體,而其內容表現同採取了巧妙表意的逆說法。《道德經》有一種魅力,它給在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一種神奇的力量。 ———盧川芳郎 這樣閱讀會誤導讀者,中國古代文獻無標點符號。亦無影標注釋。《道德經》是道家大集成者,後世讀者亦屬第二意境。期望廣大讀者不要對《道德經》作何注釋。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江南一頁 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 ———蒲克明 《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這本書道出了一切。 ———約翰高
2、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不是通過電視的形式。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典籍已有1千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將《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成歌曲《The Inner Light》。

❼ 《道德經》的文化影響力

西方人最初了解老子不是通過電視的形式。早在唐朝,玄奘法師就將《道德經》版譯成梵權文,傳到印度等國。從16世紀開始,《道德經》就被翻譯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可查到的各種外文版的《道德經》典籍已有1千多種。如今幾乎每年都有一到兩種新的譯本問世。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一代文豪托爾斯泰對老子也十分推崇,有人問他,世界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對他影響最深,他回答說,孔子、孟子對他影響很大,而老子對他影響巨大。他對老子的《道德經》很有研究,曾幫助日本著名神學家小希貞次郎翻譯出版《道德經》,還親自編選出版了《中國賢人老子語錄》,並在書中發表了他的《論老子學說的真髓》一文。書的封面選用了他最欣賞的、具有東方情調的老子騎牛圖。
德國大哲學家海德格爾曾很推崇老子,與中國蕭師毅合譯《道德經》,其晚期思想與老子思想有多共性共識之處。
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士將《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成歌曲《The Inner Light》。哈佛知名講師泰勒用《道德經》詮釋「幸福學」。

❽ 痴迷於搖滾的人對生活都有著怎樣的態度

我喜歡搖滾啊,但現實生活里你肯定不這么以為。因為我00後啊,因為我不是不良少年啊。我喜歡十一月的雨那種盪氣回腸的solo,但我不是非要學SLASH。我也喜歡涅槃歌里的黑暗,但我更沒必要一槍把自己斃了。我喜歡U2、我喜歡PF、我喜歡披頭士、蠍子老鷹夜願我都會聽。搖滾是藝術是態度,我選擇欣賞,我選擇熱愛。但我不會為了熱愛迷失自己,逼自己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我喜歡生活里的兒女情長,也喜歡干凈真實讓我熱愛的搖滾樂。

❾ 許巍之歌每聽必哭

採納一下吧告訴你,我專業心裡醫生

❿ 《道德經》四十七章改編的歌曲

《道德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恆無欲,以觀其妙;恆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章白話文:

道是所有事物的運行規律,這個運行規律人類是可以探索並按照它去生活的;這個運行規律非常重要。事物的本質德性用名字表現出來,這個本質德性人類是可以根據他的不同性質分別認識的,名字表示的本質德性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大道的運行規律是:事物在沒有產生以前稱「空無 沒有」階段,這個「無」的本質其實是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內部已經開始運作了。也就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孕育新生事物的過程。一旦條件成熟,孕育完成就產生延續性新生事物,就是我們認為的「有」,這個「有」的本質其實是:所有事物都是由他們的母體產生以後的結果。因為這個運行規律,我們就應該經常保持沒有太多的慾望,把人體能量節省下來,讓能量在體內部轉化,這樣我們可以觀察、感覺人體能量在體內轉化的奇妙反應;如果經常有「這樣那樣」的慾望,能量都轉化成勞動、工作、學習以及娛樂了,我們觀察到的就是平常的人的「生老病死」的表象變化。(徼:jiao意:邊沿,邊界)「常無欲」和「常有欲」這兩個意識行為同時出現在人的大腦意識之中,只是他們的本質德性完全相反(無欲是養生;有欲是消耗)。我們同時稱他們為玄妙的生命科學,生命科學的玄妙是伴隨人類整個過程的玄妙科學,也是最玄妙的科學,也是符合所有事物運行規律的科學。因此稱玄之又玄。這個事物共同遵循的運行規律是所有玄妙的總門徑,不管是物理、化學、「事」和「物」以及是動植物的生命健康,或者是已知世界、未知世界,宏觀的有形世界、微觀的無形世界,都遵循這個「萬能」的運行規律。因此,自然界所有事物的玄妙問題都可以運用道的這個運行規律加以解釋的,因此都在道的這個「眾妙之門」中。

熱點內容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
太湖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9 05:06:59 瀏覽:748
征稅立法是否要回歸人大 發布:2025-02-09 05:05:29 瀏覽:261
教師職業道德是 發布:2025-02-09 04:57:20 瀏覽:635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
上海勞動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