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徵文法治故事

徵文法治故事

發布時間: 2022-01-25 02:24:16

㈠ 急需一篇法治的徵文200到400字

我認真地讀了一遍《走進和諧的春天》,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是的,這本書帶給我的不盡是感觸人心的故事和正直的品格,還有一些以前我不曾注意,卻是很重要的東西。沒規距,不成方圓「民主法治」是唱響和諧的第一樂章。這一章給我印象最是深的是《申不害請罪》,申不害是戰國時期一名執法家。有一天,國王對他說實行法制真是不容易。申不害卻說執行法制,要賞罰分明,不徇私枉法,不私自接受親戚寵臣的要求。過了一些日子,申不害到國王面前說情,想為堂兄討個官銜。國王說先生不是不讓我徇私枉法嗎?怎麼自己卻違背約定呢?申不害聽了立即伏地請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想別人遵守規矩,那自己就得是個榜樣,只有自己做個「領雁」,在群眾面前說話才會有威信。我們——21世紀的接班人,不僅要嚴格遵守《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准則》,認真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還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覺抵制社會上的不良風氣,讓自己成為一名文明的公民。共享陽光,共創文明公平正義,是唱響和諧的第二樂章。公平,永遠是相對的,它只對第個人付出努力負責。只有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世界對於誰者是公平的,機會對於誰也都是公平的。然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樣看待世界,對待機遇。只有你珍惜好每一次機會,把握住人生的關鍵,才會才向成功,如果發源地你不靠自己來打平,當然是沒有收獲。牽手你我,與愛同行誠信友愛,是唱響和諧的第三樂章。孟子曾經說過: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11月30日,孟祥斌於2007年跳水救人犧牲,金華市民開始不斷湧向城南橋,悼念英雄。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沒有多少人能夠像孟祥斌這樣了。的確,生活中的人都很現實,往往第一個想到的人總是自己。母親救自己的孩子,那是血緣的本能,孩子救自己的母親,那是養育的回報,這種並不能說是真正的大愛,真正的大愛只有像孟祥斌這樣在別人急需幫助下,拋開一切,犧牲自己,保護別人,成就自己的永恆。點燃夢想,書寫精彩「充滿活力」是唱響和諧的第四樂章。我們是新世紀的青少年,世界對於我們來說是充滿活力的,所以我們也要以充滿活力的心態來對待世界,不管我們遇到了什麼挫折,都會讓活力沖在最前沿。活力讓我們對世界充滿了渴望,在我們失敗、無助而沮喪、悲傷時,活力讓我們重新點燃學習的激情,嚮往美好的明天。秩序社會,有道通行安定有序,是唱響和諧的第五樂章。安定有序,是我們生活中的斑馬線。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安定有序,那也就意味著沒有安全、和諧的確保,更不可能有安定的民心。想要和諧,就該考慮到安定有序,中國的歷史沒有萬年,也有千年了吧!從古至今,有哪一代的帝王沒有用規章序度來管理天下?這么多年來,人類為了追求和平、安定,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同學們都應該明白現在的世界多麼的來之不易了吧;所以為了尊重那些革命先烈,我們一定要用秩序、規則對待世界。親親家園,親親世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唱響和諧的第六樂章。「我們違背大自然的結果是,我們破壞了自然景觀的美和天籟的美」卡曾斯曾這樣說過。千萬年來,人類無窮無盡地向大自然索取,她卻用博大的胸懷包容著我們,毫不吝嗇地奉獻自己。可人類太貪心了,從來都不滿足這一切,結果背後最大的受害者竟是大自然。同學們,為了我們的美好生活,就讓我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珍惜大自然饋贈給我們的一切吧!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走進和諧的春天》,一定是受益匪淺吧!可千萬不要忘了把和諧帶入社會中哦!

㈡ 我身邊的法制故事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3)班的龍琦。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身邊的法制故事》。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是法律嗎?法律就是我們的行為准則。有了法律,我們就可以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有了法律,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有序,更加和諧。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從我做起,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下面,我給大家講幾個發生在我身邊的法律故事。

一天晚上,由爸爸駕車,媽媽陪同,我們來到「民樂福」商場,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有餅干、蛋糕、牛肉乾、魷魚絲,還買了一些飲料和水果。在回家的路上,正當我興高采烈地跟媽媽講學校里的事時,突然對面射來一道強光,射得我們眼睛都睜不開了。原來是對面的一輛車開著遠光燈。難道那位司機不知道,汽車相遇時開遠光燈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嗎?聽媽媽說,最近市裡的交警管得很嚴,很多司機都被處罰了,原因就是在夜晚行車時開遠光燈,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開遠光燈容易使對面車輛上的司機視線模糊,給司機的駕駛帶來不便,嚴重時,後果不堪設想。

還有一天下午,我在回家的路上,看見路中間有段護欄被撞得嚴重變形,這一定是某位司機開車時不注意撞到的。雖然我沒有看見事故發生時的情景,但從護欄「慘狀」猜想,那一定不是一樁小的事故。也許正是司機小小的一時疏忽,卻釀成了大大的事故!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我們怎能不小心地愛護!

最近在爸爸的辦公室,我看到一本小冊子《中小學生法律小顧問》,上面有一篇文章記載了一組觸目驚心的數字:2006年,全國共有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37萬多起,造成8.9萬人死亡,43萬多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4.9億元。其中,約20%涉及中小學生和兒童。我真想呼籲:請遵守法規,愛護生命!

其實,法律法規就在我們的身邊。走路,我們要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用水,我們要遵守節約資源法;上網,我們要遵守網路管理法……只有人人守法,才能維護他人與自己的權益。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㈢ 法治徵文!!~1000字 急用啊!!~~~

人類文明進入21世紀,我們站在新的高峰,向千年前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回顧時發現,有個瘦瘦的、硬朗的固執男人在今天的民主法制社會特別引人注目。此人正是久負盛名的青天——海瑞。在古代,能被百姓稱為青天的人雖說很多,但是真正發自內心,且向他這樣威名遠播的實在不多。為啥?其一當然是此公有讓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和人格精神。其二是此公定有讓人傳為美談的傳世經典故事。海青天的名氣之大,在整個古代社會可謂是達到了極致,以至於在我們傳統的年畫門神排位里有了這位青天的一席之地。年畫上的門神在中國人心中有著無比尊貴的地位。能上年畫門神的人要麼有蓋世武功者,如秦叔寶,尉遲恭者。要麼有文治武功,忠義護主者,如關公,諸葛孔明者。但是唯獨海瑞先生,作為公正、正義的象徵,恭恭敬敬的列位在尋常百姓家,預示著神州大地的千萬生靈渴望皇帝能在他這樣正義公正的大臣治理下,社稷文治武功,盛世太平。那此公到底做過些什麼,讓這個古老智慧民族的百姓如此崇拜,以至於在他之後竟無後代聖賢可以再上門神排位。

故事大家都知道,只是我在這里的敘述是從現代社會的法制角度來闡釋。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海瑞上疏著名的嘉靖皇帝,痛批了嘉靖皇帝從出生到現在的所有惡習,什麼消極怠(此公27年不上朝),什麼不務正業,燒香煉丹,搞的宮廷烏煙瘴氣。什麼養奸縱貪,(縱容嚴嵩父子)導致國家政體受損。能罵的都罵了,順帶還為自己准備了一口棺材,以示文死諫的精神。這個故事在老百姓那裡傳為其剛正不阿的典範,皇帝老兒都敢動,可見其對誰都是公正的。但是在現代社會我們再來重新審視海瑞時,發現的卻是這個故事背後是古代法制建設的悲哀。海瑞之所以被稱為海青天,不過是其辦事剛正(他自號剛峰),不徇私情,能為民做主。在之後的清代,這樣的人為啥沒出現,因為這樣的官出現不了在那樣的環境。在一個物流橫流,眾人皆醉的環境里,要清要廉又要公正,無異於痴人說夢。在一個制度混亂,權利和人治充斥法規的時代,這樣的清官只有海瑞一人。所以百姓越是相信海瑞,正反映了整個社會不公正,不公平的現象普遍存在。雖說「天子犯法,當與庶民罪」,但是果真能這樣嗎?在一個權利高於一切的時代,在一個人治和人情充滿社會關系網的時代,這個說法等於天方夜譚。歷代皇帝的治理術就是「外儒內法持之以道」,笑臉的背後還是屠刀和殺戮。在古代,百姓希望出現海瑞這樣的清官,因為只有這樣公正正義且硬朗的人能為他們主持公道。換作別人,敢嗎?能堅持嗎?能公正嗎?但是,海瑞終歸還是要死去的,海瑞之後的社會該如何?難道還是習慣在黑暗中盼望著再出現一個海瑞?不是,當然不是,「麵包是靠自己勞動得來的」,我們得重塑自己的海瑞——永恆的、公正正義的海瑞。這個海瑞就是現今的法制。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保障自由和人權的法律制度。

在一個法制高度發達的國度,我們需要是制度,真正健全的制度。所以從80年代起,政府就在不斷提倡和建設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法律就是自由」,這就是法制社會告訴其生活的公民的一個基本常識。法律帶給我們的是公平,是自由,是人的尊嚴的保障。海瑞是偉大的,我們從來都沒否認,此公所作的貢獻是偉大的。但是在現代這個高度文明的社會,我們不得不痛心的向海瑞告別。向一個時代告別,向一種簡單、粗暴的文明狀態告別。告別海瑞,在法制文明的今天,我們進入一種新的文明狀態,進入一個新的社會,新的人類紀元。

㈣ 法制故事作文1500

每當我們隨意地翻開報紙,輕松的心情總會被一些沉重的新聞所打破。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危險、傷害事故在我們身邊頻頻發生,威脅著我們的生命,這血的教訓一次又一次地為我們敲響了安全的警鍾:生命誠可貴。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同學們,我們一樣擁有美好的未來,一樣是祖國未來的棟梁,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法制」這一基礎上,都需要我們時刻尊敬法制,對法制問題嚴肅。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法制在我心,我們就會擁有愛,當我們心藏法制,我們就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我們就不會感情用事,我們就不會做違反國家利益,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我們會維護國家和人民以至社會,當我們的行為都很好,很規范了,我們的國家就會和平,我們就能生活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環境里,快樂和幸福就會伴隨著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想做的事。 法制在我心,爸爸、媽媽就不再擔心我們放學的路上遇到壞人;我們的美麗的家裡就可以不再象金絲鳥住的鳥籠,四處都安有防盜窗;我們就可以廣交朋友,不再害怕上當受騙。 法律是一種至高的信仰,我們都生活在有秩序的法制時代,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應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犯罪為恥。慘痛的事故時有發生,家人撕裂肺的哭叫,親朋好友痛哭流淚,自己傷心欲絕。可是,親人的痛哭能挽回那不可替代的生命嗎?自身的悔恨能
換回昔日健康活潑的身體嗎?遵守能維護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規真的就那麼為難勉強嗎?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制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家無法制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說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學生,還是一個集體,都要以法為重。法制並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枷鎖,而是制定、保護和維持國民生活秩序的有利工具。因此,我們每位學生都應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學生。
人們常說,家庭是我們的第一課堂,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記得班裡曾做過一次試驗。老師問:如果有人欺負你,你怎麼辦?竟然有半數以上的同學回答:打他,跟他拼了。老師接著問:為什麼?那些同學便說:「爸爸媽媽告訴我,人在社會上要厲害一些,不能受窩囊氣。」我慶幸,我沒有生活在那樣的家庭里,我慶幸,爸爸媽媽從沒用這樣不正確的思想教育我。
再看看社會上的種種現象吧。有的執法者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有的企業家為謀取暴利將法拋於腦後,違法生產經營,大肆造假售假,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有的人為不勞而獲,怨恨報復,把法置之度外,殺人放火、搶劫、橫行霸市等等,雖然,這些違法行為必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但是這些行為卻對社會、對孩子們遺害無窮。試想,假若人人都自以為是,輕視法律,那麼那些由於缺少知識而心靈受污染的孩子們又怎能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護法呢?
法無處不在,但不要將它變成生活的負擔,而要將它作為生活的准則來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有現在認真學法,才能在未來做一個懂法的人;因為只有懂法,才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只有我們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利,進而藉助法律維護
他人的權益,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法律至高無尚的尊嚴!因為,我們知道,未來的社會必然是法制的社會,而法制的社會只有尊重法律的人民才能創出來,正如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的「守法精神比法律本身重要得多」。所以,將「法」根植於我們的內心,成為一個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努力把! 只有我們做到了「法在我心中」!我們才無愧於自己,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這個時代!」#p#副標題#e#
關於法制的徵文1500字篇2:法制教育
法制,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志。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一個人如果不計法制,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法制的歷史教訓。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到學法、懂法、守法。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國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們都要嚴格遵守。
同學們,我們擁有花樣年華,擁有美好的未來,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在「安全」這一基礎上,都需要我們時刻警惕隱患,防範危險事故。操場上,那些互相追逐打鬧的同學,你的腳步是否可以慢一些,再慢一些;樓梯口,那些你擁我擠的同學,你的動作能否輕一點,再輕一點。因為你一個小小的過錯,有時會釀成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令花季中的同學過早地凋謝了。所以無論你出於何種原因,請你優先考慮生命安全,想想自己的親人,想想自己的朋友,更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將帶來的後果,想像因為你的父母,朋友,老師,將要承受怎樣的打擊?
有這樣一個事例:一天,天下著雨,街上行人很少,有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放學回家,經過小區附近的一個倉庫,遠遠看見有人正在從倉庫的窗戶往外遞東西,還有人接過去裝進汽車。他們覺得奇怪:為什麼搬東西不開門呢?這幾個人鬼頭鬼腦還不進地向四周張望。他們恍然大悟,這是小偷!小男孩說:「咱們大聲喊吧!」小女孩說:「不能喊,得趕快告訴警察叔叔。」那個男孩說女孩子膽子小。小女孩卻說:「我不是膽小,只是我們倆只是小孩,根本打不過小偷,搞不好小偷會打我們,東西還是會被偷走。」女孩讓男孩趕緊去打電話,自己則牢牢記住了汽車牌號,並緊緊盯住汽車開走的方向。警察叔叔根據女孩提供的線索,很快抓住了小偷。小學生遇到壞人時,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並記住壞人的特徵。小學生年齡太小,力氣也小,打不過壞人,自己很容易受傷害,所以見到壞人壞事,要想辦法告訴警察。
我們雖然年齡尚小,但已經接觸了社會。目前社會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社會上還存在違法犯罪現象,作為小學生的我們,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提高預防各種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對危險的麻痹和僥幸心理。同時也要樹立自我防範意識,掌握一定的安全防範方法,增強自身的防範能力,使自己在遇到異常情況時,能夠冷靜機智勇敢地去應付。
如果你認為「現在違反學校紀律無所謂的,只要下次不再犯就行」,那就請你趕快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在將來會釀成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法律制裁的時候才悔恨呢?違法終是違法,即使在學校里也要遵守,我們現在要做一名合格的學生,這樣將來便不會走上犯法的道路,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法制伴我成長,我們不刀光劍影,仇恨交加了,我們會依照法律解決一切需要解決的矛盾,化矛盾為友誼。法制伴我成長,我們能自主的生活,大家都深藏法律在心中,就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那麼每個人的行為都是端正的,沒有摩擦,就沒有戰爭,我們就有了自由,有了和諧。我們小孩就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做我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㈤ 法制徵文

一個進球引發的思考

高淳縣漆橋中心小學四(3)班 趙月琴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每當我看到胡錦濤爺爺所說的《八榮八恥》時,心中就感慨萬千。是啊,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遵紀守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違法亂紀,後果將不堪設想。想著,想著,我的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法制報》上那則另人深思的報道:

小華和小李都就讀於某重點高中三年級,兩個少年學習成績都很優秀,都是家裡的獨生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小華身高1米七九,愛好體育,爭強好勝。他是學校的足球隊隊長,天資很好,很聰明。小李學習也很好,身高1米八三,是班幹部,愛交朋友,重義氣。他們的老師說這兩個學生都有希望考上重點大學,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但就在這樣的大好年華,兩人卻因為一場足球比賽,一個進球而犯了法,結果一個命喪黃泉,一個淪為階下囚。

一天上體育課,男生分為兩組踢足球。快下課時,小華那組不小心被對方進了球,小華很不滿意,忍不住埋怨守門員小趙:「你真是個蠢貨!你怎麼讓人家進了一個球呢?」 小李見好朋友被埋怨,哥們兒義氣一下子就上來了,他沖著小華喊:「進球也不是他的錯,你罵人家幹嘛?」小華見小李幫腔,就沖著小李說:「我說小趙,又沒說你,關你屁事!」 小李忍不住罵了小華一句:「瞧你那德行!」小華咽不下這口氣,說:「你罵誰?」 小李說:「我就罵你,怎麼著?」

小華一聽火冒三丈,朝小李走了過去,揮起拳頭就是一拳。於是,兩人打了起來。這時,體育老師來了,問發生了什麼事。小華告訴老師說小李多管閑事。老師勸了勸他們。

本來這事到此結束了,可小李回到教室里坐了一會兒,越想越覺得自己咽不下這口氣。最後,小李實在坐不住了,他從自己書包里翻出一把蒙古刀,別在腰後,就沖出教室。走出教室,他一眼看見了小華,他抓住小華說:「咱倆得把事情說清楚!」小華說:「說就說!」 小李說:「剛剛你罵了我,你要向我道歉!要不我殺了你!」小華見小李抓住自己的衣領不放,急了,揮手就給小李一拳,說:「殺我?好大的口氣!」

小李見小華竟那麼牛,熱血直往頭上涌,不禁從身後拔出刀。小華見小李真拔出刀,有些害怕,轉身就跑,小李就在後面追。小華跑著跑著,突然停下來。小李正跑著,見小華停下來,小李想停止已經剎不住腳步了,他的刀恰好扎在小華的背上。慌了神的小李拔出刀,又對小華的腰扎了一刀!

結果,小華因失血過多而死亡,小李因觸犯了法律被判重刑,並賠償小華父母11萬元。兩個前程似錦的生命,就這樣毀滅了。

聽完這個故事,你一定有許多想法吧!的確,一個進球竟然引起了這么大的禍害。兩個前程似錦的學生因為這樣一點小事,一個命喪黃泉,一個淪為階下囚,真值得我們青少年深思啊!

希望所有青少年都去學法、守法。只有人人都遵紀守法,我們的國家才會安定,社會才能和諧。同學們,讓我們牢記胡錦濤爺爺所說的「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做一個文明守紀的好少年吧!

㈥ 法制徵文 法制徵文

作為一個現代化的民主國家,我們確 立了依法治國方針;然而作為一個文明古 國,我們更要注重以德治國。
百行孝為先,華夏子女最基本的美德 就是孝順。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孝順 的故事滋潤著我們的心靈。漢文帝劉恆在 母親卧病期間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 親口嘗過母親的葯才放心讓母親服用;東漢 黃香夏天為父驅趕蚊子,扇涼床和枕頭, 冬天為父暖被;還有花木蘭替父從軍等。這 些看似沒什麼了不起的舉動在古人看來是 可以稱得上孝感動天,雖說有點誇張,卻 是當代青少年乃至華人應該學習典範,只 可惜現狀卻是截然不同。愛劉德華成痴的 楊麗娟,為了見偶像一面,不惜讓其父親 賣血捐腎,其父親最終無能為力選擇了躍 入江里自盡。願意為只是陌生人的偶像付 出一切,卻從來不回頭看一眼被自己逼上 絕路的父親,這樣的女生連孝順都做不 到,哪裡還有美德可言?上海浦東機場的刺 母案同樣叫人心寒,一留學生只是因為母 親不能給予所需的生活費,竟拿出尖刀 砍、刺母親致重傷,這樣的人即使有再高 的文化修養,也彌補不了在道德上的缺 陷。
孝,貫穿千年歷史,若在我們這一代 被弱化甚至丟棄,豈不是會被外國人嘲笑? 讓我們撥開一點物質、資本的迷霧,拾回 第一美德——孝,人人做到孟子所言的「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構建起和諧社會,這樣 的中國才能無後顧之憂地再邁向新的輝 煌。
在孝的基礎上,「知節明禮」在社會生活 中越來越凸顯重要。一位年輕人到一家汽 車公司應聘,眼看前幾個人的學歷都比自 己高,便自覺沒什麼希望了。當他走進董 事長的辦公室時,順手撿起了門口的那張 漬紙並扔進了垃圾桶。只因這一個小小的 舉動,他就被錄取了。這位年輕人就是制 造了美國汽車業一時神話的福特。能夠看 得見眼前的小事,懂得如何彎下腰,這一 種謙卑的美德正是為當下不少年輕人所缺 乏。同樣是應聘現場,北京某大公司的測 試卻讓人感嘆。
最後幾位優秀的面試者被 請進了經理的辦公室,在經理外出的二十 分鍾裡面,他們百無聊賴地拿起了桌面上 的文件,左掀右翻。結果可想而知——無一 被錄取。隨意翻看別人的東西,連尊重他 人這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的人,再優秀也 難以取得成功。
人們總會忽略身邊的小事,以為它無 關要緊,殊不知一個小舉止就可以反映出 個人的修養美德。個人、社會乃至國家, 都需要「知節明禮」,方能和平共處。日本、 韓國等不少東南亞國家

㈦ 法治伴我成長 徵文 2000字、

j最佳答案你從荊棘中綻放,你從崎嶇中走來,我們的法制進程。
你束起凌亂的長發,披上遮體裘衣;結繩以記事,刻骨以銘文,鑄鼎而銘記。終有那世襲替代禪讓,高低貴賤始有分別,贏得泱泱大國「禮儀之邦」的贊譽。然「對『太陽』之咒罵,對酒池肉林的痛恨,烽火戲諸侯的兒戲中」,國之廈為之傾斜。「竊鉤者盜,竊國者諸侯」各地諸侯歷新法強國力,秦盛商鞅裂,吳興李悝亡。
「勞力者食人,勞心者食於人」。始皇立而一統天下,君主制立於中國。「焚書籍,坑儒生」,一統錢幣經濟興,一統文字文化盛,皇權集於一身,開始了文明古國千年封建之旅,終難脫人治大於法治的繩縛。江山代改,人才輩出。在重兵壓城城欲摧之時,南唐後主不思勵精圖治,變法興國,以跪拜佛堂而抵兵戎,以吟詩作畫而自醉,一江春水不敵兵,終敗送大好河山。宋太祖贏得大宋一統,但沉痾難除,舊疾不去,法之立服務於高主,黎民廣大難逃重壓。君主悟而臣子勵,王安石受命危難,為振興國力,欲破而後立,不惜以身戰舊法。張居正「一條鞭法」為黎庶,為百姓,眾說紛紜。精美設想,英雄無數,只能改經濟不能改政治,政體不變,經濟之變革如曇花一現,香存而花敗。法制之改革不動根本,難植新芽。
在盲目與固執中,槍炮聲響徹耳畔,強盜闖進家園,掠走珍寶,竊賊分割了土地,痛苦的呻吟中,雄師覺醒。戊戌變法學西洋,改舊習,可剛一觸及舊統治者利益,法治便又為人治。「百日維新」成了「戊戌變法」的代名詞。民國初立,國權歸於民,但 為了新法之立,孫逸仙出生入死,出廣州,戰軍閥,以血肉之軀抵舊思潮的炮火,民國終於站立。「民族,民權,民生」,孫先生為立新法除舊制,鞠躬盡瘁,死而不已,隨著先生的故去,新法也被「蔣氏」政權遺棄,民不聊生,法雖立而無用武之地。
黑夜終會逝去,曙光定會來臨。春雷陣震,雄師躍起,偉大民族屹立東方,毛主席振臂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法制步入正軌。當人大代表步入會堂,當新憲法誕生,我們淚飛流而心歡喜,不再沉迷,不再壅塞,民權合乎民意,欣欣向榮,春芽萌發,法治社會逐步建立。事事終須磨礪,芬芳出自嚴寒。十年浩劫,法被踐踏,人被壓抑,從高官到小民無不被黑雲籠罩,你——法的進程幾乎停滯。偉大的中國人民終究挑開烏雲見月明,人心思進出新生。鄧小平書記領導下,十一界三中全會出台利國、利民新法律,家家歡呼,人人雀躍。社會主義法制社會日新月異。江書記「三個代表」壯心志,新社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胡錦濤書記帶領我們開創未來新世紀。和諧社會,法制社會,人人歡喜。看藍天下,從小兒垂髫到耄耋白發,《未成年人保護法》讓兒童健康成長;《老年人保護條例》,社會保障系統讓老人安心安逸;《經濟法》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選舉法》讓你行使政治權利;《兵役法》保國為民,《消費者權益法》讓你放心去消費生活。走在街頭,游於園中,無時無刻我們不被法律呵護。
中國的法制歷程,歷盡千載風塵,吐故納新綿延不絕,法制社會人心所向。我深愛的祖國,你的春天鮮花爛漫;法制社會讓你四季如春。

法律伴我成長

談到法律,總會給人以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范著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范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得有序;正是由於法律的存在,我們的權利才得到應有的保障。

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開始關注法律,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幼稚而天真的小孩。可是不知怎麼,看到裡面的法制故事,我就情不自禁關注起了這個那時令我似懂非懂的名詞―「法律」。那時我們小孩子最喜歡的是少兒頻道的動畫片,而我是個例外,偏偏喜歡中央電視台的法制節目―《今日說法》。我幾乎每天都會收看這個節目,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中午,節目一開始,我便一手捧著飯碗,一邊目不轉睛的盯者屏幕,生怕會錯過每一個鏡頭。就這樣,時光飛逝,轉眼間法律已經陪伴我度過了四個春夏秋冬,這時的我已經是一個中學生了,但是收看《今日說法》依舊是我每天的家常便飯,是我每天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近幾年的法律事故頻頻出現,老師對我們的法律教育漸漸增多,中學生們不得不對法律重視和關注起來。觀看《今日說法》,不但可以了解這十年來祖國法制社會的變遷,而且可以增加許多法律知識。看了這么多年的《今日說法》,我也應該是它的忠實觀眾了吧,有許多法制故事令我記憶猶新,其中兩個我記憶深刻:

一個女孩,父母離異後,與父親和繼母生活在一起,繼母一直虐待她,最後將女孩的胳膊打殘了,繼母因此而被判刑。這個法律事件引起我們的深思,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女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就因為繼母不懂法,不知道打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才導致了事件的發生。這件事啟示我們:不學法就很容易觸犯法律。我曾經在《今日說法》看到過這樣悲慘的一幕:廣西田東縣一位司機駕駛大貨車行至國道323線,將橫穿馬路的一名6歲男童碾壓致死,一名僅6歲的兒童就這樣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這起交通事故只因男童違反交通規則,橫穿馬路。「不可翻躍防護設施」是交通規則中明確規定的,可是,人們總是這樣想:沒事我心裡有譜,絕對不會發生事故,再說了,這樣不就可以少走幾步路了么。他們就是因為這種僥幸心理,而送了性命,幾步路難道還不如人生最寶貴的東西―生命么?這種走捷徑丟性命的事故數不勝數。這難道還喚不醒人們遵守交通法規的心嗎?

隨者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中國成了一個法治社會,所謂依法治國,各種憲法:《未成年保護法》、《婦女兒童保護法》、《勞動法》……。相繼出台,現在我們老百姓更應該知法懂法。然而我們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可能會說: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就約束不到我們。我說: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規范人的行為的社會准則。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我們千萬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做起,將來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更要有堅定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確立人生的奮斗目標,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勤學苦練,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黨的方針路線指引自己,用優秀思想文化影響自己,激勵自己;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努力提高知法、用法、守法和護法的水平,讓法律一直隨著我們成長。

㈧ 關於法制宣傳的講故事的徵文

對全體社會成員都具有約束力,是法律的一大特徵.一個人剛出生時就與法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會受到法律的保護,但同時也必須受法律的約束.一個國家與法律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法律是人們安全的保障,有的不法分子擾亂人民的正常生活,給人民群眾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此時公民就會利用法律這道護身符保護自己,不讓罪犯繼續猖狂,這就是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經濟生活法可謂是無處不在,它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但是現在有的不法商販在做經商過程中經常偷工減料,從而滿足自己的慾望,卻從不考慮到顧客的權益.有這樣一個小故事:一個顧客對賣肉的人說:「給我九兩肉.」那人笑眯眯地勸道:「買一斤吧,好算賬.」顧客便無奈地說:「唉,無所謂,反正我每次要一斤你也只給我九兩.」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想呢?在現實生活中確實也有這種商販,他們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法來獲利,而我們遇到這種情況可不能像故事裡的那個顧客一樣,寧可自己吃虧也不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其實他那樣做不只自己吃虧,還讓商販更加猖狂,危害到更多人.
「普法」如一場持久戰,其重要戰役則是對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是未來世界的主人,法律意識淡薄怎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的接班人呢?另外,青少年看問題容易走極端,有時候遇事會因失去理智而走向違法道路.因此,對於青少年的普法教育尤為重要.
近年來,因青少年欠缺法律意識而引發的悲劇比比皆是,青少年犯罪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2002年,福建警方破獲一起在校中學生殺害在校生案,共抓獲五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工具摩托車、六四式軍用手槍和子彈3發.2003年4月,某中學學生王某因與同校的黃某發生矛盾,便叫來了幾個好友將對方毆打了一頓.王某也因此受到學校的嚴肅處理.第二天晚上,當王某的好友再次來到王某寢室里時,被值班教師發現,將王某等人帶到派出所.調查中,這伙人供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他們中間曾相互間傳遞著一支槍,並要組團買槍對抗黑社會!北京一位少年為偷錢上網,竟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他們卻把青春和自由作賭注,與法抗爭,因此受到法律的懲罰.如果這些人具備一些法律知識,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們應把學法當成一門嚴肅的課題.現在人們犯罪呈現低齡化,就是因為他們法律意識太差,而犯罪後往往又後悔不已.一位未滿十八歲的少年,因講「朋友」義氣結果害人害己,成為了一個殺人犯,被判刑二十年.「多麼無知可悲的法盲啊!」審判他的那位法官這樣嘆息.是的,他的無知真的讓人感到悲涼和痛惜.多少人曾經伴著鐵窗,渴望自己能像一隻自由的小鳥在藍天中飛翔,他們喚醒了我,喚醒了千千萬萬個人民:在經歷風吹雨打的時候,我們必須與法同行;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我們必須與法同行;在拼搏人生的征程中,我們必須與法同行.人們學法、知法、用法刻不容緩,那沒有法律約束的久而久之形成的行為習慣,是法制觀念的淡薄,更是使我們在懵懂之中誤入歧途的惡魔!也許,我們的羽翼過於稚嫩,但歷經歲月的錘煉,經過法律的磨洗.相信我們的羽翼會變得豐滿.
在黨和國家的哺育下,我們正茁壯成長,我們要對得起國家對我們的恩賜,不能成為法盲.知法,我們應在平時多看多學法律知識,多參加一些法律知識講座,更應做一些法律宣傳工作,掃除新時代的法盲;守法,更是我們畢生的義務,法律規范著我們的言行和思想,時時提醒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熱點內容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
太湖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9 05:06:59 瀏覽:748
征稅立法是否要回歸人大 發布:2025-02-09 05:05:29 瀏覽:261
教師職業道德是 發布:2025-02-09 04:57:20 瀏覽:635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
上海勞動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