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模範進校園活動

道德模範進校園活動

發布時間: 2022-01-25 08:56:48

❶ 結合全國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談談大學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

面對傳統的「控制-服從」式道德教育窠臼,如何使大學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是高校履行培養合格人才、引領道德風尚這一社會職能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尋找身邊感動
當前,大學生道德教育抽象說教多、情感體驗少,「高大上」的典型模範多、貼近師生生活的榜樣少,生硬灌輸多、潤物無聲引導少,難以激發情感認同、觸動靈魂深處、引發價值共鳴,大學生道德教育沒法真正落地生根。大學生道德教育重在由近及遠,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人;重在建設積累,穩扎穩打地推廣成功經驗;重在貼近實際、持之以恆地開展榜樣教育。浙江工商大學以「尋找身邊感動」為載體,逐步深化,以點帶面,使大學生道德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一是深度挖掘,變「嘗試」為「常態」。「尋找身邊的感動」始於2005年,浙江工商大學徵集宣傳師生平凡而可貴的感動故事引發良好反響;2008年培育為「十佳校園文化品牌」並由校團委推向全校,2011年納入全校德育體系逐步深化擴大影響,逐步建立校、院、基層黨團支部三級聯動的感動線索徵集評選機制。
二是因勢利導,變「盆景」為「風景」。充分發揮「感動活動」的育人功能,把典型人物和事跡融入思政理論課教學、納入黨校培訓、作為「始業」教育必修課,把感動故事編成話劇、拍成微電影、出版發行圖書,「感動故事會」「榜樣的力量」「綠葉之星」評比等活動各具特色,「感動無處不在」和「追美在商大」成為全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三是推向社會,變「風景」為「風尚」。積極傳遞正能量,該校先後從1000餘條「感動線索」中遴選凝練,向社會推選典型代表,涌現出了全國優秀輔導員鄒健、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曹秋芳、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鮑福光、省十大「青春領袖」陳宇峰等許多觸動師生心弦的優秀典型,涌現出一批國家級、省級教學科研優秀團隊和全國先進班集體。

引領價值共美
「凡是我們看得見,依照我們的理解應當如此的生活就是美」,美在平凡真實。校園生活中的平凡「感動」典型,以喚醒良知、凈化心靈、引領風尚的「最美」力量不斷激發師生強烈的價值共鳴。尋找出感動人物求真致善臻美的一面,展現觸動靈魂的美麗情愫,可以喚起自美的價值訴求和道德嚮往,生成正向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的諧美共振。尋找身邊感動,走出了傳統的「灌輸-接受」式德育藩籬,彰顯了道德自主和道德自勵的審美內涵。高校要深入開展尋找身邊感動,積極引領價值共美,努力建設追美校園,使大學生道德教育真正繁花成景。
一要激發追美的內在動力。「美是道德的象徵」。道德的旨歸是引領人們過美好生活,道德教育是人追求道德自美和價值共美的精神構建,要使人從內心體驗到生活愉悅與幸福的價值之美。因此,道德教育要從關懷大學生的生活意義及生命價值入手,培養審視和欣賞美好生活的態度,激發執著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生成自覺崇尚真善美的道德追求,使道德共振和價值共美成為大學生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要引領學生自主開展各類「感動人物」評選活動,打造「感動」群星閃耀的校園天空,觀照學生用自己的慧眼靈心去發掘平凡中的「最美」,使道德教育成為自我教育、自我體驗、自我升華的內在過程。
二要營造追美的文化氛圍。校訓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練表達,是大學道德價值的個性張揚。大學生道德教育要建設以校訓為核心的精神文化,樹立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創新奉獻的社會情懷和祛惡揚善的道德人格,使求真致善臻美成為人才培養的道德標桿、成為立德樹人的精神底色;要建設以「感動」典型表彰機制為牽引的制度文化,堅持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推動學生設獎評獎與學校表彰推廣相協同,形成向優秀典型傾斜的幹部培養和任用導向,使「看得見、

❷ 全國深入開展學習宣傳道德模範活動有何現實意義

提醒民眾道德的重要性,同時也讓我們更加重視道德!讓這些人脫穎而出1

❸ 沈陽市道德模範與身邊好人進入校園的觀後感100~200字

母愛是子女病榻前是焦灼照顧;是子女成長的殷殷期盼。
就如來自梅村的一位普通母親—吳文秀,蹉跎自己大好青春來用心呵護著曾被醫生診斷患有皮膚潰爛症,最多活不過五歲,但吳文秀卻用愛堅守他,用愛相信他,用愛陪伴他。「可憐天下父母心」最終,命運也深被她感動,她的兒子在不斷努力用非凡常人的顏力,完成學業。
看,這就是母愛的偉大吧,生活中我們,最不缺乏就是血濃於水的母親濃濃的母愛,為我們親手准備的早餐,為我們用白晰的手指去洗皮膚,為我們變得啰哩啰嗦的婦婆即使我們當面反駁她,我已經不是小孩子,可是,她下次卻還是不勞其煩的重復,把我們當成小孩子,現在想想這些都蘊藏母親的愛呀!
友愛是一縷陽光,溫暖著我們的心田;友愛是迷航的燈塔,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來自浙江的平凡的打工外出婦女,自己用一顆捨己救人的友愛之心整救了一幢房子里人的生命,用冒著生命危險去叩響每家的樓門,將人從火海中整救了出來,就將自己推進了火海,成為火海中永垂的「火海中的天使」雖然她已經徹底離開了人間,但她卻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看,友愛的魅力將我們變得更會愛了,只有我們每個人付出自己的一點點,做身邊的小事,如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的家務,幫助殘困人過馬路,積極撿起綠化道上的垃圾......做一個三好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去用愛溫暖曾經受過苦難的人,做一個不懈學習和努力去打敗困難,相信努力,相信生命總是有價值的人,相信世界只要有愛,生活將會變得更好!
我要相信愛。
愛是清泉,滋潤著朵朵紅花。
愛是綠樹,養育著片片綠葉。
愛是明燈,照亮著一切黑暗。

❹ 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活動對青少年有何道德啟示

1、可以讓青少年看到和了解眾多先進事跡,讓他們相信周邊有這樣的道德模範;
2、可以用模範事例告訴青少年,應該怎樣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3、可以告知青少年道德模範是受社會尊重敬仰的;
4、可以告知青少年要成為道德模範是很高的境界,個人需要付出甚至作出一定犧牲。

❺ 「我愛我的祖國」主題教育活動的活動方式

1.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普通中小學思想政治課及思想品德課、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安排專門課時,運用宣傳圖片、多媒體等形式,圍繞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通過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和當地經濟社會以及教育事業發生的巨大變化,開展愛黨、愛國、愛家鄉、愛父母、愛學校的教育。其他課程特別是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和中小學語文、歷史、地理等課程要深入發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傳授知識過程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
2.深入開展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各地各校要把主題教育活動與師生黨員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結合起來,與「七一」、「十一」等重大節日和青年節、兒童節、教師節等有師生特色的節日活動結合起來,與開展「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和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等活動結合起來,與校園文化建設、學生黨團組織建設、班級建設等結合起來,精心安排主題黨日、主題團日和主題班(隊)會活動和座談交流、知識競賽、演講誦讀、詩歌創作、書畫徵文、成人宣誓、國旗下講話等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並組織和邀請專家學者、黨政領導、英雄模範等到校演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宣傳革命歷史和光榮傳統,引導廣大師生共抒愛國情懷、共話祖國新貌、共享國慶喜悅,增強愛國情感和民族精神。
3.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我部將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開展系列文藝活動。結合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舉辦「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大型校園文藝演出。結合「六一」兒童節,舉辦「六一」文藝晚會。根據「愛國歌曲大家唱」活動的要求,在各地各校廣泛開展「祖國萬歲」歌詠活動,形成校校有活動、班班有歌聲、人人唱好歌的生動局面。舉辦「陽光下成長」全國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積極開展「中華誦·2009經典誦讀大賽」和「中華贊·2009詩詞歌賦創作大賽」。各地各校要根據教育部的統一部署,結合自身特色,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展現青少年學生熱愛祖國、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4.深入開展主題社會實踐和志願服務活動。要利用假期全面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師生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更好地認識國情,看到成績,增強變挑戰為機遇的信心和勇氣,增強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意志和決心。要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組織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博物館、紀念館等場所參觀學習,號召學生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和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各地各校要鼓勵學生立足校園、走向社會,深入學校周邊的街道、社區等深入開展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送溫暖獻愛心等志願服務活動,引導學生把對黨和祖國的熱愛化作關愛家庭、關愛他人、奉獻家鄉、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
5.大力開展學習表彰先進典型活動。在教師節期間,我部將評選表彰一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甘於奉獻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大力推薦優秀師生參評第二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表彰,樹立一批教育系統的先進典型,進一步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各地各校也要開展相應的評選模範人物活動,通過身邊典型人物的示範作用,激勵廣大師生崇尚先進、學習先進。舉辦2009年度優秀高校輔導員、優秀大學生先進事跡報告團巡講活動。各地各校要大力組織「喜迎國慶60周年、唱響校園主旋律」主題形勢報告會,積極邀請各級黨政領導、社會各條戰線的先進典型走進學校,為師生作報告,在校園內唱響時代主旋律。
6.認真組織廣大師生參加各類慶祝活動。各地各校要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認真組織師生參加首都及各地舉辦的各種形式的慶祝活動,參觀反映新中國成立60周年各項成就的展覽,收看大型文獻專題片、專題晚會等影視節目,組織好共和國成就圖片展進校園活動,讓師生從中受到感染、獲得教益。

❻ 結合全國道德模範的先進事跡,談談大學生如何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實踐

我國採取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既重視法,又重視德,德法兼治專,方能取得良好屬效果。作為大學生,是國家將來的希望所在,應嚴格要求自己,學法守法,學德守德,言行體現德法要求。每年的道德模範評選活動,彰顯國家對道德力量的重視。作為大學生,要踐行我國德法的規范性和強制性要求,向道德模範學習,並爭當先進人物和出彩中國人

❼ 學生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以思想調研為重點,深化動態分析的工作模式。針對國家重大事件、學生假期、新生開學和畢業等時期,通過形式多樣的座談、調查問卷等方式了解學生思想動態,並逐漸形成了全面調研、動態分析、深入總結、把握規律、重點引導的工作模式。2012年,學工處以引航工程為平台,設計並發放了新生調查問卷,主動了解新生動態,並形成調研報告及時反饋學校和各學院。

2.以主題教育為依託,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雷鋒同志逝世50周年、十八大召開、60周年校慶等契機,開展了「傳承雷鋒精神,續寫母校華章」、「讀經典 譜華章 微行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入學教育、畢業教育、誠信教育等若干主題教育活動,形成了教育活動多樣化、教育覆蓋全員化、教育內容時代化的主題教育工作模式,努力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圍。同時,通過組織「道德模範進校園」、「主旋律電影進校園」、「天安門廣場獻花籃」、參觀「科學發展、成就輝煌」圖片展等活動,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組織學生參加了13場、4470人次的報告、參觀、宣講活動,並通過撰寫心得體會、網上分享交流達到以點帶面、促進全體學生共同成長的目的。

3.以網路建設為手段,拓寬思想政治教育覆蓋面。對學工部網站進行改版。在新版中增加了講座報告、榜樣事跡、學子心聲、導員風采等鮮活內容。學工部網站已成為集網路思想教育陣地、學院學生工作交流平台、學生工作辦公平台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性學生工作網站,形成了學生廣泛參與、線上線下立體互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

二、學生事務管理工作

1.確保校園和諧穩定。2012年是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年,保證穩定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王立軍事件、釣魚島事件等特殊敏感時期,以及寒暑假、法定假日期間,實行校、院兩級值班制度,組織學院做好學生安全穩定教育工作,及時通過學院掌握學生動態,保證學生突發事件的信息暢通和及時處置。

2.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在以往評選十佳班集體、十佳學生宿舍的基礎上,增設了優秀班集體、優秀學生宿舍等獎項,擴大了獲獎面,提升了學生參與評選的積極性。同時,為了加大評優評獎工作的影響力,對十佳本科生、自強之星、十佳班集體、十佳學生宿舍評選採取公開答辯的方式,由教師評委和學生評委共同評審,充分實現了展示、交流、學習、宣傳的目的,在全校范圍內形成了學習榜樣的良好氛圍。

三、學生資助工作

1.抓科學管理,保障認定工作公平公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是開展資助工作的基礎。為力求認定工作的公平公正,進一步完善了「三個層級、四個階段」的管理模式,夯實了資助工作基礎。「三個層級」即「班級—學院—學校」三級認定,「四個階段」即「資料收集、規范等級、民主測評、審核反饋」。

2.抓人文關懷,確保「綠色通道」暢通無阻。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在迎新現場的顯著位置設立「綠色通道」辦理處,由專人負責咨詢、審核與信息錄入,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流程。配備綠色通道服務志願者,幫助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和家長及時辦理緩繳學費和報到的各種手續。同時,為申請「綠色通道」的學生贈送「愛心大禮包」,讓他們一入校就感受到國家和學校的溫暖。

3.抓基礎工作,提升資助工作水平。積極開展助學貸款及代償工作。通過集中宣講、宣傳欄、網站等渠道大力宣傳貸款代償政策,並為申請貸款和代償的學生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確保國家政策惠及每一個符合條件的學生。嚴格做好各類獎(助)學金的評選,切實做到所有的獎(助)學金評審必須經過班級或年級初評、學院評審、學校評審三級評審;所有的評審結果必須經過學院和學校兩級公示,確保評審的公開、公平、公正。在曾憲梓獎學金評選中,學校獲得第四期「優秀大學生獎勵計劃」優秀項目管理學校。有條不紊地做好勤工助學工作。在工作中建立了「自願申請、雙向選擇、擇優錄用、按月考核」的運行機制,通過建立QQ群,及時與設崗單位進行工作溝通,保障工作順利進行。

4.抓氛圍營造,深化資助育人功能。以誠信教育、知恩感恩教育、榜樣教育為主體,通過開展義務服務活動、「國家資助 助我成長」徵文活動、「學長的火炬」圖書傳遞活動,實現學生從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轉變。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和世界銀行組織的「希望工程激勵行動」中,學校有5個公益項目入圍,共獲得5萬元資助獎勵,學校榮獲「優秀組織獎」,王棟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四、學生服務中心建設

2012年以搭建成長和服務平台為重點,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關鍵,構建了集業務辦理、代辦、咨詢服務為一體的學生服務場所。學生服務中心涵蓋學校學生管理8個部門的27項直接辦理業務、7項代理業務和37項具體咨詢業務。目前,已經完成場地建設、設備調試、制度建立、人員選拔、業務培訓等工作。接下來將通過規范日常運行、提高服務質量,確保為學生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五、心理工作

(一)多措並舉,深入開展心理素質教育活動

1.調整課程設置,契合學生需求。為更好地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根據學生心理特點調整課程安排,《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從2012年起分春季和秋季兩個學期教學,秋季學期的教學重點在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識和心理適應,春季學期的教學重點在學生個人成長與問題解決。新的課程設置有利於學生在整個學年都關注心理健康,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心理問題。

2.開展宣傳教育,促進學生成長。繼續開展「女生節」、「5·25心理健康宣傳月」、「世界精神衛生日」和「感恩節」四大主題教育活動,並嘗試由學院承辦,充分調動學院和學生的積極性,取得較好效果。2012年在市教工委組織的「首都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系列活動中獲「尋找校園最燦爛的笑容」徵集活動三等獎1名;「我的微成功」優秀班級評選活動三等獎2名,優秀獎1名;獲「首都大學生心理知識競賽」B組二等獎。

3.扶持社團建設,推進自主教育。依託學生心理社團力量,舉辦了「心理沙龍」、「心理小課堂」、「手機報」、「心理圖書閱讀」等各種形式的心理知識學習活動;繼續開展團體領導者培訓項目,為「我的班級我的家」團體素質拓展活動培養合格的團隊帶領者,深入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二)全員覆蓋,完善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體系

在本科生心理普查的基礎上,2012年尤其加強對研究生普查工作的宣傳和推動,研究生普查參與率與往年相比取得較大提高。心理咨詢中心對篩查出的重點關注學生建立了心理檔案,進行了心理干預以及轉診,並定期進行跟蹤反饋。學校採取個別協助和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將研究生導師、宿舍管理人員和教室管理人員納入心理危機干預人員隊伍中,進行專項培訓,為心理危機預防與干預工作體系建設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優化隊伍,確保心理咨詢工作科學有效

專業心理咨詢人員配置更趨合理。除2名專職教師外,還有10名兼職心理咨詢師,包括高校教師4人,專科醫院心理醫生2名。其中男性3人,從專業、性別、年齡配比上保證了專業化和多樣化,以匹配學生不同的心理咨詢需求。截至2012年12月底,個體咨詢量為438人次,團體咨詢為192人次,心理素質拓展團體2425人次。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數量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強專業培訓和督導工作,以有效應對學生日益復雜的心理問題。

六、招生工作

全年計劃招生2100人,實際錄取新生2100人。錄取結果體現出以下幾個特點:統招錄取一志願率首次達到100%;錄取平均分高於30分以上的省份達到26個,創歷年新高;女生比例為35.6%,比往年略有提高;農村學生的比例首次下降到40%以下。

1.加大公開力度,深化招生陽光工程。建立了以「六公開」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招生信息公開制度》,強化信息公開主陣地,積極拓展新渠道,通過各種形式的信息公開,形成「網路平台主體發布、新興媒體強化互動、其他媒介輔助宣傳」三位一體的信息公開機制,確保招生「陽光工程」的貫徹落實。

2.認真梳理總結,全面推進招生工作體系化建設。在多年工作實踐的基礎上,凝練形成了「招生工作科學化、招生管理規范化、招生過程信息化、招生宣傳多元化、招生監察全程化」的五化體系,受到了檢查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3.緊抓校慶契機,加大招生宣傳力度。首先,在考生關注度較高的平面媒體上選擇顯著位置進行校慶專題宣傳;其次,積極聯合團委,把「大學生進中學」作為暑期社會實踐的專項內容之一,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團隊加大招生宣傳力度;最後,借校慶之機,聯合校友辦向各地校友分會及廣大校友寄送招生簡章,充分挖掘校友在招生宣傳工作中的潛力。

七、就業工作

2012年共有畢業生3545人,其中本科畢業生1976人,研究生畢業生1569人(其中,博士281人,碩士1288人)。截至2012年8月31日,就業率為96.67%(本科生96.46%,研究生96.94%)。

1.就業服務體系化建設日趨完善。以服務學生、服務國土資源行業、服務社會為宗旨,以深入開展「就業優質服務」活動為契機,形成了「就業服務深化的常態模式、就業市場開拓的聯動模式、就業文化氛圍的帶動模式、三方就業調研的參與模式、學生自主發展的互動模式」的就業服務體系,經過不斷實踐,該體系在提高就業服務工作水平,穩步提升畢業生就業質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12月教育部網站報道了學校「五種模式」力促畢業生就業工作。

2.校園招聘立體化模式日趨成熟。在行業特色和區域特色相結合,學校主導與學院自主相結合,專場招聘會和綜合類雙選會互為補充的「立體化」校園招聘模式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就業市場。2012年3月23日,學校「首屆實習生雙選會」舉行,需求崗位覆蓋了計算機、建築、地質、管理等多個領域,提供實習崗位百餘個。首屆實習生雙選會的成功舉辦不僅完善了校園招聘模式,同時讓學生「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就業市場需求、企業選才標准等,從而明確自身成長目標、規劃發展方向、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能力。

3.就業調研模式日趨科學。2012年,學校在自主調研和專業機構調研相結合、學校縱向比較和與其他學校橫向比較相結合的模式的基礎上,更加深入地與專業調研機構合作,分別對2011屆畢業生和2012屆畢業生進行調研。為學校進一步提升就業工作質量、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及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供翔實的資料和信息。

4.理論化研究日趨深入。就業調研申請的「深化就業調研,健全完善招生、培養、就業一體化聯動體系」項目獲評北京市就業工作特色項目,下一階段將作為北京市就業特色工作在北京及全國范圍內推廣和應用;同時,積極研究招生與就業的聯動機制,申請的「行業特色型大學招生就業聯動體系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得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

八、校友工作

1.重信息,奠定校友工作基礎。完善校友信息資料庫,並對校友會網站做了相應的數據更新,更加方便校友查詢和相互聯絡。為加大校友走訪力度,校友辦抓住2012年暑期社會實踐的契機,藉助社會實踐團的力量對各地校友進行了大范圍的走訪,並對有代表性、有影響力的重點校友進行了深度訪談。據統計,2012年暑期共有25支校慶專題實踐團走訪了全國20個省(區、市),走訪校友近百人,收集了大量的校友簡歷、照片、視頻、事跡材料、校友訪談錄及對母校的寄語等資料。

2.抓宣傳,密切與校友間的聯系。通過印製校友通訊錄、校友通訊——校慶特刊、校友辦宣傳冊等宣傳材料,讓校友充分了解母校發展、校友會職能和校友會網站,促進了校友會與校友間的密切聯系。同時,自2011年11月起開展了「情系地大,寄語母校——校慶60周年校友寄語」活動,製作了校慶60周年寄語卡,通過各地校友分會、校友聯絡員、校友聯絡志願者、各學院及社會實踐團等多種渠道向校友廣泛宣傳、發放。對回收的寄語卡進行整理,在《校慶特刊》、學校宣傳櫥窗及其他相關媒介上刊登、宣傳。校慶當日,在寄語卡的收藏卡一聯上加蓋了校慶紀念章、校慶日郵戳,並寄回給校友,作為永久收藏留念。

3.迎校慶,推動校友工作有效開展。作為學校校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迎校慶·我與地大共輝煌——優秀校友系列報告會」從2012年6月15日拉開序幕,共舉辦報告會15場。這些優秀校友中,既有兩院院士、登山英雄,也有行業精英、基層典型。優秀校友系列報告會通過邀請優秀校友介紹人生經驗、成長經歷,充分發揮校友在學校發展、人才培養中的獨特作用;通過宣傳優秀校友的先進事跡,進一步增進廣大同學的自豪感和責任感;通過學習優秀校友的奮斗歷程和人生體驗,激勵廣大同學合理規劃大學生涯,立志成才。校慶前期,根據校慶工作的總體安排,校友辦向332名校級重點校友寄發了校慶60周年邀請函,並通過電話、電子郵件、邀請函等方式邀請各地校友分會負責人來校參加校慶活動。同時,統籌要求各學院廣泛邀請本學院校友返校參加校慶;校慶期間,按照「熱情、禮貌、細致、周到」的工作要求統籌、協調各學院做好校友的接待工作,並圓滿完成了各地校友分會代表的接待工作。

4.求發展,發揮校友會紐帶作用。校友會將自己的發展與校友分會的發展及校友的個人發展緊密結合,通過參與和幫助各地校友分會建設,使之成為學校與校友之間的紐帶,從而提升學校影響力和校友凝聚力。2012年分別協助遼寧校友分會和中石化校友分會成立。

九、隊伍建設

1.嚴格招聘,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在輔導員招聘筆試中,首次引入校外專業的命題機構,由他們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考察重點出題,使得考試內容設計更加科學,更具針對性。同時,我們首次在輔導員招聘中增加了心理測試,重視應聘者的心理素質和個性特徵,從源頭上嚴把輔導員質量。通過嚴格的資格篩選、筆試、心理測試、面試、見習等環節,新聘用輔導員6名(男、女各3名),學歷均為碩士及以上(其中1名具有博士學歷)。

2.強化培訓,提升隊伍整體素質。積極組織輔導員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舉辦的培訓、輔導員研修基地開展的培訓以及校內培訓,以滿足不同工作經歷和不同層次輔導員的學習需求,從整體上提升隊伍的質量和專業化水平。先後組織參加教育部、北京市各類培訓60人次,參加輔導員研修基地及校外專業機構培訓53人次,校內各類培訓330人次。2009年至今,學校已有40人接受了北京市高校輔導員心理咨詢與發展輔導專業化培訓,覆蓋了除2012年新入職輔導員以外的所有專職輔導員,其中9人取得了心理咨詢和發展輔導培訓「雙證」。2012年,7名輔導員獲得北京市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

3.鼓勵科研,提高工作科學化水平。繼續設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同時鼓勵輔導員參加各級各類科研立項的申報和科研獎勵的評選。通過創造條件,搭建平台,幫助輔導員在開展科研的過程中提高工作的科學化水平。2012年,學校有12個校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項目結題,其中兩個項目獲批2013年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支持課題。

4.規范管理,確保深度輔導工作實效。深度輔導工作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細化和科學化,切實提升輔導員工作能力與水平的一項重要舉措。一方面通過不定期的檢查監督,確保深度輔導工作全員覆蓋;另一方面將深度輔導典型案例及輔導員深度輔導工作心得分別匯編成冊,發放給每一位專(兼)職輔導員,通過總結交流和經驗分享提升深度輔導工作實效。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二屆全國優秀輔導員博客評選中,《學校的醫患關系》獲得優秀博文獎(共評選100篇)。在市教工委開展的「我和我的輔導員」徵文活動中,4篇文章獲獎,其中一等獎1篇(共評10名),三等獎2篇,優秀獎1篇。

5.搭建平台,促進工作研討及團隊建設。輔導員沙龍是輔導員開展工作研討、思想交流及文化活動的重要平台。圍繞班集體建設、資助工作、輔導員角色、理財知識等主題開展了10餘次沙龍,並在總結以往工作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輔導員沙龍活動方案》,進一步規范管理,完善機制,切實發揮輔導員沙龍在業務研討及團隊建設方面的作用。舉辦第四屆學工春晚,加強學工系統文化建設。從開始簡單的自娛自樂發展成為一台節目形式多樣、內容別出心裁、全員廣泛參與的綜合性晚會,大家用詼諧幽默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形式總結一年工作的得失,交流感悟和收獲,在其樂融融的氛圍中充分享受「學工大家庭」的溫暖與和諧。

❽ 開展「學道德模範,揚中華美德」活動的意義

讓社會不冷漠

❾ 吉林好人走進校園觀後感

28日,「吉林好人走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市一實驗小學舉行。省道德模範、支教教師張爽,2014年第一季度吉林好人——「磨嘰」協警公殿偉,愛心教師李鴻雁,產業工人李萬君,消防衛士劉亮,受聘為該校校外輔導員,他們走進校園,走進班級,與孩子們互動交流。
「公叔叔,您為什麼那麼『啰嗦』?」「張爽姐姐,你的家鄉為什麼沒有英語老師?」「李老師,您照顧美娜姐姐,有沒有想過得到回報?」「劉亮叔叔,您在那麼危險的時刻救人,不害怕嗎?」……孩子們一個個充滿童真的問題,拉近了與「吉林好人」間的心理距離。
「同學們,我手中拿的是我們公司生產的動車組模型。誰能夠正確回答我的問題,這個模型就送給誰。」李萬君話音剛落,全場學生個個興奮不已,躍躍欲試。「世界上第一條高寒動車組線是哪條?」「哈大線!」4年2班的黃瀚文第一個舉手搶答,並回答正確。
黃瀚文告訴記者,他的父親就是一名動車設計人員。「我覺得,能夠在平凡中堅守的人,是最不平凡的。當李萬君叔叔說,他的夢想就是『讓中國的高鐵永遠跑在世界的前面』,我非常感動。」
據了解,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團省委、省教育廳等主辦,國網省電力公司、吉林人民廣播電台《曉聲長談》欄目等聯合主辦的「吉林好人走進校園」系列活動,將在「六一」前後,組織1000名「吉林好人」「身邊好人」「最美人物」,走進200所學校,與30萬青少年互動交流,讓他們學習和感悟「吉林好人」。下一步,省、市、縣三級還將聯動開展「吉林好人走進農村、走進企業、走進軍營」系列活動。

熱點內容
毒殺貓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9 02:32:16 瀏覽:292
冠邦律師 發布:2025-02-09 02:20:36 瀏覽:760
公司員工涉及到的法律 發布:2025-02-09 01:58:25 瀏覽:661
簽購房合同請律師費用 發布:2025-02-09 01:56:20 瀏覽:85
商品房交接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9 01:18:41 瀏覽:155
張庭法學 發布:2025-02-09 01:08:00 瀏覽:829
哺乳一小時勞動法 發布:2025-02-09 00:20:12 瀏覽:793
河南一諾司法 發布:2025-02-09 00:18:29 瀏覽: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