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德與法治
更上升一個層次,現在犯罪年齡越來越小,所以要從小灌輸法制觀念。
㈡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如何評價
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測評現場
沒有試卷、沒有答題紙,小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如何測評?蘆淞區第三小學進行了嘗新,研發了一套「道德與法制學科表現性評價現場測評系統」。
對價值觀成績不滿意 可申請再考
2019年12月30日下午,南方第三小學開展了四年級道德與法制學科表現性評價現場測評活動。
評委除了學校教師外,還邀請了學生家長。現場測評包括「我來露一手」「答題我能行」「環保小達人」「尋找智多星」「愛心加油站」五項內容。
測評過程中,學生們在現場完成剝豆子、剝大蒜、折衣服,去校園撿三種不同的垃圾進行分類,給幫助自己的人寫感恩卡,掃描二維碼「挑戰答題王」等活動任務。
該校校長黃新說,除此以外,還有對學生正確價值觀的考察,主要通過網上測評。學生如果對自己成績不滿意,可以再次申請考試,一直考到自己滿意為止,「如此一來,正確的價值觀就慢慢形成了。」
為什麼這么測?
2018年,南方第三小學成為我市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駐點教研校。經過一年多探究,該校探索出了一套「綜合素質評價系統」。上述測評,是對中小學綜合素質測評中五個維度中的「道德品質與公民素養」維度的再次研究與開發。
黃新介紹,該評價系統是基於教材的目標對學生道德素質、法治觀念、環保意識、正確的價值觀幾個方面來進行表現性的評價,分為課堂評價、網路評價與期末評價,可採用作品展示、技能考核、自我評價、行為觀察、日常觀察、價值判斷等方式。
據悉,小學生道德與法治學業綜合評價,日常評價占綜合評價的60%,期末測試占綜合評價的40%。
市教科院工作人員余民說,這樣的考核具有可操作性,有領先性和創新性,也有可推廣性。
內容來源:株洲新聞網
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㈢ 小學生怎樣學好道德與法治課
小學階段上好道德與法治課十分重要。因為小學階段是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關鍵性階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學生接受怎樣的教育,就會成為怎樣的人。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課能夠提升學生的品德,還能夠促進學生的多方面發展。在新形勢下,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小學教師對道德與法治課進行了新的認識,從基本學情出發,確定教學策略,以此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1.轉變教學理念,讓學生有效學習
教會學生學習要比傳授知識更重要,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之後就會提升學習的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轉變教學的觀念,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去學習。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是必要的,這也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讓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有效的學習思維。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觀念,也需要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和學習時間,打破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知識總體上難度系數要大一些,但是只要學生能夠理解,並且參與到其中就能夠對知識進行總結,也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針對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需要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究,還需要不斷地提升學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讓學生能夠跳出以前的漩渦。
2.從學生出發,優化教學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知識有效傳播的效率,就要認真地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創新已有的教學模式,不斷地對學習過程進行優化,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知識的積累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參與其中才能夠激發出更多的探究慾望,才能不斷地產生對學習的新鮮感,不斷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教學的留白在最近幾年的小學教學過程中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已經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廣和使用,並且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在課堂上教師並不是一味向學生灌輸學習的內容,而是要給學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時間,以此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多的探究性認識,提升探究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這也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突破。此種教學設計在小學的道德與法治課中能夠讓教學質量得到較大的提升,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不斷地突出特定的思維和習慣,找出更加科學的答案,由此提升學生的實踐和研究能力。
3.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現代化教育理念當中非常強調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需要將學生的位置明確化,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情感體驗,才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此成為全面發展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樹立起以人為本的觀念,首先需要教師轉變思想,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增加交流和互動,適當進行角色的互換。其次,適合進度和方向,在課堂上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使用多種方式營造輕松和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若是學生的興趣點比較低,教師就需要究其原因,對學生的表現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應,明確地擺正教師自己的位置,改變沉悶的課堂環境,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在新形勢下,道德與法治課教師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學模式,不斷地革新教學思維,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學對策。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去對整個教學的環境和教學的過程進行優化,提升教學的整體質量,促進學生多方面的進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對教學的內容,面對教學的環境以及教學的目標,需要教師樹立起全新的教學理念。綜合研究各類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學習要素,做好教學的准備和設計,由此提升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夠更好地教授知識,讓學生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的過程中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4.評價方式多樣,促進學生發展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的最後一個環節,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有助於教師獲得教學反饋,同時有助於學生進行學習反思,及時發現自身學習的優點和不足之處。為了更好地達成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教師應當採用多樣化評價,促進學生發展。《上學路上》一課教學結束之後,我不是以書面成績簡單評價學生學習情況,而是根據學生本堂課參與度、小組合作效率、提堂提問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參與度越高,小組合作效率越高,回答問題正確率越高,最終獲得的評分也就越高。除了我本人作為教師參與評價之外,我還請學生對自己本次課的學習情況進行自評,請小組成員彼此互評。這種多樣化評價主體的方式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參與教學評價的積極性,他們覺得自己也被當作課堂主人公,相當有成就感。評分完成之後,我挑選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同學,對他們進行了公開表揚,每人得到獎勵,還鼓勵其餘學生向這三位同學看齊。學生羨慕極了,表示自己下次也要更努力學習,以獲得大家的認可。
㈣ 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讀後感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礎,法制是民主的確認和保障,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一方面,包括公民民主權利在內的各種權利都由憲法和其他基本法律所確認和保護;另一方面,公民民主權利也必須通過法律規定的程序規范而有序地行使,才能真正得到實現。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就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
㈤ 在中小設立道德與法治課有何意義
培養每一位中學生的道德,與法律意識。讓每一個中學生懂得如何措施、預防。使每一位中學生少犯錯誤,多實踐,多認識。這就是道德與法治的意義。
㈥ 道德與法治小論文怎麼寫
道德是法治的基礎,良好的道德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素養,完善的法治教育是社會和諧的重要保障。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情與法的評判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院組織全院師生觀看《道德與法制》節目,讓我深有體會。
雖然只看了兩個小時,但卻從中學到了很多。現在,覺得道德永遠都是必須的,人只為人,就在於有道德,沒有道德的人就會變成獸。
只有道德,人就會變成神。人不能變成獸也變不成神,所以人不能沒有道德,也不能只講道德。真正高尚的道德只是一鍾理想境界。這種境界值得追求,也應該追求。再總有求之不得和追之不及的時候,也總有達不到這個境界的人。而且人數也還不少,因此所謂道德高尚,必須提倡,也只能提倡。不能苛求,既然無法苛求每個人都道德高尚。
那麼,社會和政治,生活中的,不道德行為和犯罪行為。就不能提倡。
依靠道德風尚的提倡來消除,只能依靠制度和法律來防範,我們通常說:「反腐倡廉」就是充分意識到廉政要靠道德來提倡,腐-敗卻只能靠法律來鏟除。
所以沒有亘古不變的永恆道德與法律,今天的社會,代表不同利益的統治集團仍然存在,但是他們代表的階級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對應的,不聽的統制集團各有各的階級利益,以及與其相適應的道德,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於意志范疇,那麼,法律當然反應統治階級的道德觀。
當代的大學生應提高對道德與法制的認識,努力成為一個「四有」青年,做一個對社會中一個高素質人才,就要從現在開始,注意加強修養,磨練意志,砥礪品格,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
聽了「道德與法」報告,我對道德與法知識了解多了,感觸頗深。
在當今社會中,人們難免會遇到法與理、法與情、違背道德的沖突與事件,可人們究竟該何去何從呢?使用違規葯品致使眾多兒童普患「怪病」,這啟示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提高職業道德;也應該學習職業道德意識和職業活動中的法律意識;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要積極貫徹執行國家制定的各項法律,保證少年兒童健康快樂地成長。
「毒針」進校園啟示我們要珍愛生命。我們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應努力學習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能讓「毒針」再次進入校園。我們只有了解法律法規,又了解法律原理原則等,才能更好地領會法律精神,養成法律思維,運用法律武器來思考和處理各種法律問題。
看了「幸福生活」這個短片,我想到我們應該自覺維護自身利益,但不得損害他人利益和破壞他人生活。
我們身為一名大學生,要充分認識法律規范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正確把握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規范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自覺遵守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范,提升自身文明素質,積極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建設。我們要樹立並提高公共的法律意識,身體力行,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加強法律修養,才能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與和諧社會建設中做一個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法公民。
我們正處青年,青年時期可塑性大,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是品德養成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努力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法律觀,對社會發展將產生長遠作用。
㈦ 小學生學習小學道德與法治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㈧ 小學生道德與法治課另外收講課費用違法嗎
小學生是不能亂收費的,像你說的這種收費肯定是違法違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