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道德論
『壹』 如何理解新聞道德
新聞道德在近代中國的觀念呈現出附屬政治進行造勢的功能,成則英雄敗則寇,輿論導向有官方和在野之分,同時也注重國際化溝通,比如傾向當時的蘇聯或美國。那時的新聞道德正義的比較難生存,自由的經常被封殺,真實的大都被歪曲,在割據的形勢下,各為其主。職務犯罪一是誹謗二是污衊侮辱他人三是造假謊報,還有就是詐騙、故意歪曲事實等。行有行規,內幕披露只是揭露暗箱操作和潛規則,揭露不公平的事和不檢點的人。隱性采訪主要包括蹲點、守候、跟蹤、暗查和密訪以及偷拍、偷錄等,應該遵循堅持正義、尊重事實、尊重隱私和人格(人權)、弘揚高尚、崇尚道德等原則。
『貳』 新聞道德的特點
新聞道德是新聞工作者在自己的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道德准則和規范。它專是新聞職業出現之後,新聞從屬業人員在長期的新聞勞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由於新聞工作的特殊性,新聞道德除了一般職業道德的共性外,還具有不同於其它職業道德的個性特點。
從共性方面說,新聞道德作為職業道德的一種,它同其它職業道德一樣,具有社會性、階級性、規范性、約束性、實踐性等特點。從個性方面說,在新聞道德理論研究中,仁智互見,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新聞道德作為職業道德的一種,它是由社會經濟關系決定的社會意識形態,與其他職業道德相比較,新聞道德又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強烈的政治色彩。新聞道德之不同於其他職業道德形態的根本區別,還在於它對新聞報道行為的發生的特殊的規范意義」。
『叄』 新聞價值和人倫道德哪個更重要辯論
個人認為人倫道德更重要,因為人倫道德正是社會前進和穩定的基石,一個可以讓人感到幸福的社會團體不在於其成員了解了多少內幕消息,而在於成員間的道德水平上升到了什麼養的高度,一個人倫道德高度發達的社會也沒有多少內幕消息需要被隱瞞。
『肆』 新聞價值更大於新聞道德(辯論賽)
鵬鵬啊,這個問題我來試試哦~~ 所謂新聞價值,就是指凝聚在新聞事實中的社會需求,就是新聞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觀理由,在我們比較固定的認識中,它包括時效性、重要性、顯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幾個基本屬性。 新聞價值是新聞事實本身所包含的滿足社會需求的素質的總和。進而言之,一個客觀存在或發生的事實,能否成為新聞,然後被傳播,應該取決於兩點: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在這里,所謂的公眾利益既包括經濟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榮譽、審美等社會價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則是人們對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滿足,當然不是獵奇,不是低俗、庸俗、粗俗,不是滿足少數人需要的感官刺激。 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因此也決定了新聞是客觀存在的。而新聞道德是指從事新聞信息傳播活動的新聞工作者在長期的新聞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規范。同所有的社會道德的一樣,它是一種社會意識現象,新聞信息傳播行為的道德規范,是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和一定的社會條件下逐漸形成並不斷得到充實的,而且隨著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和新聞事業的發展,不斷充實和更新著自身的內容和形式。所以新聞道德是主觀的,從哲學上來說,應該是主觀服從客觀的。 與其說是新聞道德,不如說是新聞工作者的道德,因為新聞是客觀存在,不應被冠以道德或者不道德的說法。而新聞人的道德與新聞的價值之間的矛盾也一直是新聞界的一大爭議,比如說:你看到一個人在跳樓,你是上前救人還是拍下這跳樓的一瞬間,這就是一個矛盾。如果救人,那麼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你就失去了很好的新聞題材;如果不救人,那麼你就算失去了人起碼的良知。 當然雖然這樣說,在我們的實際生活,新聞價值是人們之所以看新聞的目的,如果一則沒有價值的新聞,那麼也就不值得人們花時間去聽,去看,去想了。很簡單的道理,人們接受新聞信息無非是為了獲取某種信息,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如果有一天世面上出現的新聞都是沒有新聞價值的,那就會浪費很多東西(金錢,時間等),同樣的例子,汶川地震發生時,如果每一個記者都因為個人的道德而上前線救人,那誰來為我們報道地震的最新情況?誰來為我們提供地震的最新信息?那麼這樣一個大地震誰來為我們提供情報?如果大家真的只有一腔熱血和道德,那麼我們從何去得知災區的狀況? 還有一點,既然是辯論賽,那麼就應該看準題目要求,我們觀點是"新聞價值比新聞道德更重要",注意這個「更」字,也就是說:我們辯論的內容不是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而是在兩個重要的條件中選擇更重的。所以,你們在辯論的時候,切忌否認對方說新聞道德重要的觀點,而要聽聽對方是不是認為只有新聞道德才重要,如果對方的辯論一直圍繞重要或不重要來進行,那麼你們就有全勝的把握,只需強調哪個更重要就行。當然如果對方也看清了這一點,你們就要好好下功夫(我上面的建議應該能有所幫助),點准他們的死穴,記住辯論的時候千萬不要出現模稜兩可的話,很容易被對方當做把柄的! 最後,希望你們辯論成功!
『伍』 新聞價值比新聞道德更重要辯論材料
摘要 新聞價值和新聞道德哪個更重要。新聞誕生之初,它的作用是在那個消息閉塞的時代向人們傳播消息,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聞的不同職能得到了削弱或加強,例如傳播消息的作用被分流,對社會風氣價值觀的影響變得更加重要等。
『陸』 我方觀點是新聞道德比新聞價值重要,急需辯論稿
新聞道德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遵守的,特別是新聞報道者,如果新聞報道者版沒有新聞權道德,首先是沒有職業道德,沒有職業道德的人,何以能將工作做好。
如果一個違犯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職業道德,首先他不能再進行這方面的工作,何談新聞價值?
違犯了新聞道德,是給別人造成了傷害。為了新聞價值,為了自己掙得更多的錢,不惜傷害別人的感情或名譽,也是極度自私的表現。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有新聞價值的新聞多的是,只是新聞工作者有沒有敏銳的頭腦和眼光。沒有新聞道德的新聞工作者,將來一定會官司緾身,得不到更多的利益,這就是報因。沒有一個人會讓你傷害而不反抗的。什麼樣的工作都不能為了錢,而不遵守職業道德。
不好意思,只是一點小想法。
『柒』 中國最早全面論述新聞道德的新聞輿論家是誰
中國最早的新聞學家——徐寶璜先生,是中國 新聞史上最早較為全面論述新聞道德的新聞理 論家。他在1919年出版的《新聞學》一書第六 章第十三節專門談到「訪員應守之金科玉律」。
徐寶璜認為,「報紙既為社會之公共機關,故其記者 亦為社會之公人,責任匪輕,處之宜慎,遇事當求其 真,發言應本乎正,本獨立之精神,作神聖之事業, 信仰取得,權威自立,尊嚴立見。世有誤認報紙為文 人游戲三味之筆,舞文弄墨之場者;有誤認報紙為一 人一派之機關,其均可以返矣。……然報紙雖為社會 之公器,應以社會之利益為利益,但究系私人獨立經 營或集資經營之物,而非社會所公有,自亦不能無私 之一面。以營業維持新聞紙之生命,乃至正當之辦法, 亦凡百商業共有之義,所應注意者,即如何方能公私 兼顧,復能不以私害公也。」
徐寶璜明確指出報紙的重要地位決定了報人辦 報的目的務必正確的觀點,主張「公私兼顧」、 「不以私害公」,他的新聞倫理思想是基於他 對報紙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他認為,報紙是社 會的公共事業,它與社會的政治、經濟、教育、 文化等有著重大的關系。他還說:「新聞事業 為神聖事業;新聞記者,對於社會負有重大之 責任。被以顛倒是非、博官列賄,或專以致富 為目的而辦新聞紙者,乃新聞事業之罪人也。」
『捌』 新聞道德比新聞價值更重要的論點
新聞
『玖』 新聞價值和新聞道德誰更重要立論
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新、聞、自、由和新、聞、獨、立,沒有這2個基礎所謂的新聞只能是統治者的喉舌,更不存在什麼價值,至於道德是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的精神層面的東西,法治都沒有,談道德有何意義?
『拾』 新聞價值與新聞道德有何區別
區別:
1、內容不同:
新聞價值是事實的內含,而新聞道德是行為准則和規范。
2、特點不同:
新聞價值具有真實性、時新性、重要性、接近性、顯著性、趣味性等特點,而新聞道德具有社會性、階級性、規范性、約束性、實踐性等特點。
3、取決因素不同:
新聞價值取決於兩點:一是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樣的方式與公眾的利益相關聯,二是能否滿足人們的感官需要。
(10)新聞道德論擴展閱讀:
一、新聞道德通常包含有以下內容:
(一)尊重新聞自由。
(二)獻身於正義、人道、國民幸福。
(三)報道真實、公正。
(四)重視品格和責任,拒受饋贈和賄賂。
(五)不得自私、攻訐、誹謗、抄襲、造謠。
(六)不侵犯個人隱私。
(七)為新聞來源保密。
(八)拒絕和不寫廣告新聞。
二、新聞價值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新聞滿足受眾的生理需要性
因為,一般只有人們在滿足了衣、食、住、行等生理需要後,才會談到其他的需要。若新聞越能滿足人們急切需要的物質生存資料,那麼它的新聞價值就越大,特別是在物資緊缺的年代,這種表現就更明顯。
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在經濟發展落後的地區,有關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更能滿足老百姓的需要,而在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地區,有關柴米油鹽供應的新聞就少受受眾的青睞。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它與一個地區人們的文化素質和人們的心態是緊密聯系的。
若人們的基本需要已滿足,人們又不思進取,那麼這種新聞便會失去它的吸引力。但是人們的基本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例如在經濟發達的地區,有關房地產的新聞會更吸引受眾的興趣。所以,在不同的地區,基本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緊緊抓住人們的基本需求特點,才能寫出好的新聞。
2、新聞滿足受眾的安全需要性
突出表現在受眾對事關自己利益的事特別關注,它與第一點是緊密相連的,但是它並沒有第一點那麼關繫到生存的問題。
如比較關注有關權益保護的問題。新聞的階級性問題可以在這一部分得到說明,人們處於一定的階級中,為了求得一定的安全感,人們必須對於階級問題有個態度,或支持,或反對。所以,新聞的階級性也是新聞產生社會效應應該考慮的問題。
3、新聞滿足社交的需要性
表現在新聞中,人們比較關注的是歸屬感,突出表現在人們對於與自己接近性的問題比較感興趣,包括心理與地理的接近。
4、新聞滿足心理的需要性
在這方面突出表現是受眾對於有關滿足自己的自尊、尊重、權威與地位等的需要,如對於國家及個人榮譽的問題比較感興趣。中國地位提升的新聞會受到受眾的注意。對於有關自己的榮譽的新聞,受眾會更加關注。
5、新聞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性
這方面表現在新聞中就是對於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的新聞的需要,如,對於培訓機會的獲得的新聞的關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