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交往道德品質

交往道德品質

發布時間: 2022-01-26 01:48:32

1. 人際交往中的品德有哪些

古人雲:交友以德。自古以來,品德都比其他一切東西史能讓人信任和尊重。良好的品德能使人產生信心,敢於並樂於和你交往。

社交中,不少品德都可以促進交際順利,但有三種品德卻是大多數人都非常重視的。

1.第一種品德——寬容

寬容是化解矛盾、修復友誼的有效武器。多一點寬容,我們生命中就多了一個朋友。有朋友的人生路,才更好走、更順利。寬容,就像是人生的減壓閥,再大的風浪在它面前都會化為雲淡風輕。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徹底打敗了袁紹,抄了袁紹的老巢,並從中查出了許多自己部下寫給袁紹的表忠信。大家都建議曹操將這些吃裡爬外、想背叛主公的人抓來殺掉,但曹操卻微微一笑,說:「把這些信統統燒了,這件事誰也不許再提起。」他解釋說:「大戰之前,敵強我弱,連我都不知勝敗如何,更何況屬下將士?謀個好出路,人之常情也。」那些給袁紹寫信的人,本來嚇得惶惶不可終日,但一聽曹操的處理方法,紛紛被他的寬容打動,從此以後對他更加忠心。

社交中,也許寬容沒有雷霆萬鈞之勢,但卻絕對能讓人覺得暖如春風,從心底喜歡你、佩服你。

2.第二種品德——謙遜

謙遜是一種美德,是人類的高尚品質。謙虛在社交中會讓人覺得平易、真誠,能為成功社交增大籌碼。社交中,適當地表現出一定的謙遜,可以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謙虛誠懇的態度,能讓別人更快地接受你。比如,多向別人請教,可以讓別人認為你謙虛好學,樂於幫助你、提點你。由於人人都存虛榮心,所以我們表現得謙遜一些可讓他們有一種優越感,滿足其表現欲,這樣自然可以讓他們更高興。

不過,謙虛必須發自內心,而不僅僅是客套話。謙虛也不能過度,否則就成了自卑和虛偽。只有在謙虛和自信中找到平衡,才能受到更多人的認同和贊賞。

3.第三種品德——容忍

許多人都信奉「忍」學,就是說,遇事要多忍耐,不能火暴性子,「一點就著」。俗話也說,「忍一時之氣,省百日之憂。」

忍是一種智慧,它讓我們以自己的大氣、胸襟來收服人心,與人和諧共處。具有傑出交往能力的人,或者人生事業取得重大成功的人,也必定是能「忍別人之不能忍」,所以才能「成別人之不能成」。

2. 人際交往的個人特質包括道德修養嗎

當然包括!好的道德修養是人際交往必不可少的條件!
善待、尊重他人
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如果你對別人有禮貌、尊重他人、對人和善,那麼大多數都會以同樣的態度來對待你。並且要學會主動,主動接近和善待他人,而不是只是站在原位等待別人靠近你。
學會正確地評價自己
在人際交往中,你對自己的認識越正確,你的行為就越自然,表現也越得體,結果也就越能獲得別人肯定的評價,這種評價對於幫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兩種不利於合群的心理障礙是十分有利的。
此外,人在評價別人時難免帶有主觀印象,結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們常常根據對方的一些個人資料(如籍貫、職業等)來推斷此人的性格,如認為會計總是斤斤計較,小氣萬分的。這種錯誤的人際知覺,當然使你難於與人和睦相處。因此,只要你能認識到這些人際知覺中的偏見,並不為之所囿,你就能合群了。

3. 什麼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

誠實守信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

4. 平時在學校里表現如何,於同學交往方面,道德品質方面的情況

良好的同學關系全賴互相了解。要達到互相之間彼此了解,就要加強交往,在思想和態度方面經常溝通。所以,除了在學習中彼此主動互相照應外,學習之餘要多搞些社交活動,主動找同學談談心,討論某個問題、交流某些信息;也可以一起下下棋、打打撲克;還可以搞點郊遊、遠足之類的集體活動。總之,只有你了解同學、同學了解你,水乳交融,才能密切同學關系。

完整人格。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有其特有的行為模式,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徵之一。與同學相處時,固然需要遷就別人的需要,持比較隨和的態度,但那也是有限度的。因為隨和不是放棄一切原則,遷就亦非予取予求。真正那樣做的人,根本就不會得到同學的信任和尊敬。
但是,當你拒絕同學的一些有違於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的請求時,有一點值得你注意的是,即不可過分強調自己的道德和行為標准,標榜自己的公正、清高、廉潔和守法的品質,從而使對方感到難堪,甚至覺得你是在間接地責備他。
你只需說明你不能滿足他的願望的原因,特別是要指出元益於對方的情況。對方若是明理之人,當不會責怪你;如果你這樣做仍不為對方所諒解,也就只好隨他了。

5. 交往的品德有哪些

1.盡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長輩。
2.懂得誠信的基本要求,知道誠實才能得到信任,做誠實的人
3.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4.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
5.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寬容和相互幫助。
6.懂得文化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度、開放的胸襟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

6. 與人交往的優良品質

生活中,與人正常交往需要優良的「交往品德」.如誠實守信、誠實守信、平等待人等.選項D沒有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故選D.

7. 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德國著名詩人海涅說過:「每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滅的」,教師所面對的不只是一個世界,幾個民眾,而是幾十個,甚至上百個世界,學生都可以以獨特的形象出現在教師面前,可以這樣說:綠葉如雲,尋不見兩個完全一樣的葉片,人海茫茫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學生在成為教師的教育對象之前,以受到家庭,社會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加之自我教育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所以教育的任務,教師的責任,不是讓學生順其自然、任意發展,而是要根據教育方針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引導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逐步克服不足,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這是教師的重要職責,這就要求教師要使學生知道社會對他們的期待,使每個學生逐步實現期待的條件,形成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達到這樣的目的,途徑和方法很多,一般說來應側重於以下幾點:
一、理解學生是教育學生的起點,要全麵塑造和培養學生就必須全面了解學生。
學生內心世界是極豐富的,也是多變的,對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以至了如指掌,教育才具有針對性。了解的最基本手段是觀察,教師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從細微的表情中發現學生內心世界,把握學生內心變化不失教育時機,當然,要了解學生僅靠觀察是不夠的,學生更多情況是教師觀察不到的。例如,學生在思想品德發展中具有矛盾性。有時,他們對集體給予他們的品德上評價內心十分關心和敏感,但表面上卻對這一評價裝作無所謂,同時,學生在自我意識上追求道德理想,但在行為習慣上卻又無原則,所以,我們必須觀察了解學生,坐下和學生談話,開座談會等形式,通過學生行為了解動機,通過表面現象看到學生內心世界,掌握學生積極的思想意識,抑制消極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高尚思想品質。
二、注意社會道德對學生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的作用。
學生在社會中積極熱情、思想活躍、情感豐富,每天接觸大量的道德現象,容易接受正面教育的積極方面,但同時由於知識缺乏,社會經驗不足,分辨力較差,有的學生把不道德的行為概以思想解放,新觀念,予以肯定;甚至把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看成合乎道德的;把制約不良行為的社會輿論和道德規范斥為落後保守反對。所以應對學生進行道德理論灌輸和教育,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道德評價,使學生分清行為的是非,榮辱,美醜,善惡界限,來提高學生認識水平,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道德問題的討論,舉辦道德知識講座和競賽,還可以組織學生就生活中遇到過的典型事件或常見現象進行討論,在生活中,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做出道德評價榜樣,這是引導學生提高道德認識關鍵,同時通過有計劃組織學生道德實踐活動,比如為學校和社會做些有益的工作,加深學生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三、身教重於言教。
教師要教育學生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除了理論上的說服,更重要的是以榜樣的力量去影響學生,從某種意義上是說:「身教重於言教」,教師應表裡如一,言傳身教,如果教師言行不一,說得漂亮,做得差,這樣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威信的,優秀的教師應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在政治覺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方面都應成為學生的楷模,「身教雖為貴,行知不可分」,這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親切告誡教師的衷言。在教育活動中,無聲的「身教」往往勝於有聲的「言教」,學生的優秀品德,要靠教師的高尚品德來熏陶,教師的「言傳身教」,「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甚至教師每一個細小行為,文明習慣,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和道德品質引起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教師的表率作用,好比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注重集體教育和個人教育相結合。
在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時,要注意發揮集體的力量,培養集體主義情感,抓正確的集體輿論形成,啟發學生的良心,利用輿論揚善抑惡,對關心集體,尊重他人用於犧牲,樂於奉獻的行為,理直氣壯地支持宣揚,對於損公肥私,損人利己,講不道德的行為給予譴責,使學生在集體的力量中終止不道德行為,成為品德高尚的人。
五、注重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並不是一日之功。
需要耐心引導和反復強化,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有關的行為方式知識,使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方式是道德的,哪些行為方式是不道德的,在行為方式的指導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智力水平,使學生能夠在不斷地變化的社會環境中選擇正確的道德行為方式,並經常自覺地反復練習和實踐,逐步形成道德習慣。
六、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必須從嚴要求,嚴格執行紀律。
培養和鍛煉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思想品質,必須從嚴要求,嚴格執行紀律。教師要善於把學生守則和學校有關的規章制度逐項分解,從學生實際出發,提出具體要求和可供量化分析的考核評比標准。紀律一經確定,必須堅決執行,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使違紀違法行為得到應有批評和處罰,就同良好行為習慣得到表揚和鼓勵一樣。都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的自覺性。
人都有自己生活領域,學生也不例外,隨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生活范圍越來越廣闊,人與人交往越多,他們必須認識這樣交往。正確處理交往間各種矛盾,但當前大學生並非都有清醒的認識,所以培養大學生樹立高尚品德,使他們在處理相互利益,處理個人和集體利益關系時,採取正確的態度和恰當的行為方式,自覺用社會道德規范自己的言行,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教師的重要職責,也是為社會造就人才的必經途徑。

8. 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品德作業

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首先要養成遵守交往禮儀的習慣。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而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中職生,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中職生應從以下方面做到:

首先,注重個人的儀容儀表、儀態舉止、談吐、著裝等。從儀容儀表說,要求整潔干凈:臉、脖頸、手都應洗得乾乾凈凈;頭發按時理、經常洗;指甲經常剪;注意口腔衛生,不當眾嚼口香糖;經常洗澡、換衣服。著裝要干凈、整潔、得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蓬勃向上的風采。

其次,注意公共場所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包括在學校、教室、宿舍、影劇院等場所的禮儀,還有走路、問路、乘車、購物等方面。校園禮儀十分重要,在教室和宿舍,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聲喧嘩。升旗儀式,最為庄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

(8)交往道德品質擴展閱讀:

講文明,講禮儀,需要的是大家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幫助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今天我們有豐富的物質生活,更有必要建設高水平的文化和文化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欽佩。

著名作家歌德說過:「一個人的禮貌是一面反映他形象的鏡子。」人們總是通過你的言行舉止來評價你,這是真的。讓我們大家提高自己的禮儀意識,注意禮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逐漸養成文明的禮儀習慣,成為一個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現代文明人。

9. 對青少年的人際交往性道德品質的形成

跟家庭的教育,從小的經歷,還有自己的學習等等都有關系。

10. 們必備的交往品德有哪些

1多給別人鼓勵和表揚,盡量避免批評,職責和抱怨,不要逼別人認錯。
2要學會傾聽。不要說得太多,想辦法讓別人多說。
3如果你要加入別人的交談,先要弄清楚別人究竟在說什麼。
4交談之前盡量保持中立,客觀。表明自己的傾向之前先要弄清楚對方真實的傾向。
5注意對方的社交習慣並適當加以模仿。
6不要輕易打斷,糾正,補充別人的談話。
7別人有困難時,主動幫助,多多鼓勵。
8不要因為對方是親朋好友而不注意禮節。
9盡可能談論別人想要的,教她怎樣去得到她想要的。
10始終以微笑待人。
11做一個有幽默感的人。但是在講笑話的時候千萬不要只顧著自己笑。
12做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13跟別人說話的時候盡量看著對方的眼睛,不管你是在說還是在聽。
14轉移話題要盡量不著痕跡。
15要學會傾聽對方的弦外之音。也要學會通過弦外之音來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思。
16拜訪別人一定要事先通知。
17不要在別人可能忙於工作或休息的時候打電話過去。除非是非常緊急的事情。
18給別人打電話的時候,先問對方是否方便通話。
19一件事讓兩個人知道就不再是秘密。
20你在背後說任何人的壞話都遲早有一天傳入這個人的耳朵。
21不要說尖酸刻薄的話。
22牢記他人的名字。養成偶爾翻看名片薄,電話本的習慣。
23嘗試著跟你討厭的人交往。
24一定要尊重對方的隱私,不管是朋友還是夫妻。
25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當你與其中某個人交談,請不要無視其他人的存在。
26要勇於認錯。

熱點內容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
詐騙罪立法目的 發布:2025-02-08 23:39:25 瀏覽:820
司法三效果 發布:2025-02-08 23:33:26 瀏覽:534
刑事訴訟法的公民代理 發布:2025-02-08 23:28:23 瀏覽:731
與道德有關的詩 發布:2025-02-08 23:08:55 瀏覽:973
廣州天河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8 23:03:48 瀏覽:675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
全國法律碩士報名人數 發布:2025-02-08 22:46:13 瀏覽:23
勞動法休息休假的案例 發布:2025-02-08 22:39:05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