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軍人道德
❶ 做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具體要求有哪些
我們要按照「四有」要求,立起時代軍人標准。有靈魂,就是信念堅定、聽黨指揮,做到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有本事,就是素質過硬、能打勝仗,成為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尖兵;有血性,就是英勇頑強、不怕犧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保持軍人的銳氣虎氣豪氣;有品德,就是情趣高尚、品行端正,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這四個方面有機統一,體現了我軍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走在前列的要求,反映了強軍興軍對鑄魂育人的鮮明導向,必須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成為廣大官兵的價值追求和行為准則。
❷ 試述繼承和弘揚中國軍人優良道德傳統,對於加強新時期人民軍隊思想道德建設的意義
傳統是一個民族世代積累下來的相對穩定的歷史經驗。其精華部分往往凝聚著一個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為一個民族迎接新的挑戰、開拓前進的精神動力。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資源十分豐厚。今天,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的道德傳統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繼承和弘揚中國軍人優良道德傳統,對於加強新時期人民軍隊思想道德建設的意義:
一、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
二、這是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內在要求。
三、這是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
❸ 當代軍人應該怎麼繼承和弘揚中國軍人優良道德傳統(200)字
多看, 我的團長我的團。
❹ 軍人道德規范計劃
一、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國」基本方略為指導,認真研究新情況,確立貫徹落實《規范》的高起點
當前貫徹落實《規范》,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更高的要求。當今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日益加快,世界多元化經濟和多元化文化對人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信息來源、傳播渠道和內容都多樣化了,大量信息中既有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迷信、黃色、反動的內容;國內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分配的多樣化決定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常常有所不同。面對這些情況,如何弘揚以為人民服務和犧牲奉獻精神為核心的《規范》,教育廣大官兵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以德治國」基本方略為指導,著眼新形勢,進行冷靜的思考和深層的謀劃,特別是要引導官兵認清:遵循「聽黨指揮」、「愛國奉獻」、「堅守氣節」,就能從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高度,永遠保持我軍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遵循「愛軍習武」、「嚴守紀律」、「艱苦奮斗」,就能從代表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高度,不斷增強我軍戰鬥力;遵循 「尊干愛兵」、「文明禮貌」,就能從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堅持基層第一、士兵至上,緊緊依靠全軍廣大官兵完成肩負的歷史使命。把對《規范》的認識起點,提高到「三個代表」的高度來認識,才能與時俱進地貫徹中央頒發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把落實《規范》始終擺在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位置抓緊抓好。
二、堅持以《規范》為依據,從抓根本入手,促進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軍人道德建設是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軍隊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引導人們樹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最主要的是抓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要以信念立德。突出學習黨的三代領導核心關於理想信念、「以德治國」等重要論述,尤其是繼續深入學習和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清「三個代表」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打牢培養官兵高尚道德品行的思想理論根基。另一方面是以道德勵行。大力加強基層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把軍人道德規范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廣泛開展向英模和先進典型學習活動,善於發現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修養楷模,讓大家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利用各種宣傳工具,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宣傳在軍人道德建設中涌現出來的新事物、新典型,發動群眾參與,對大家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或人和事展開討論;在各重要場所、宣傳櫥窗,張貼《綱要》和《規范》的主要內容,讓道德建設的內容點點滴滴、潛移默化地匯入官兵頭腦。
三、堅持以養成教育為重點,遵循道德自身形成的內在規律,加強官兵道德行為的培養
道德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官兵道德人格的形成有它自身的內在規律。實踐證明,人們的道德表現一般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人的總體素質上,主要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則反映在人的社會生活中長期形成的一些行為習慣或行為准則。人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更多地來源於日常生活,來源於自己在社會實踐中的親身體驗。從「自律」和「他律」兩方面來抓。
具體來說,就要抓「知、情、意、行」四個基本環節。「知」就是認同。增強官兵對《規范》的認同,這是加強道德建設的前提。由於受社會上各種錯誤思潮和不良風氣的影響,部分官兵在思想認識上出現了一些誤區,道德觀念發生偏移,因此教育引導他們弄清楚什麼是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落實《規范》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情」就是情感,是人們對事物的愛憎好惡的態度,是調節行為的力量。只有對事物產生情感,才能對事物採取追求或舍棄、贊成或反對的態度,這是落實《規范》的驅動力。「意」就是意志。沒有堅強的意志,就不可能有長久的行為。意志薄弱的人在行動上往往缺乏毅力,一旦遇到困難、受到誘惑,就會發生動搖,產生偏移。相反,意志堅強者,就能經受住各種困難的考驗和抵禦各種錯誤思想的侵蝕。「行」就是行為。持之以恆的高尚的道德行為,是對革命人生觀有強烈的認同、豐富的情感、堅強的意志的結晶,也是落實《規范》的最終目標。只有始終如一、踏踏實實、言行一致,才是真正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品質。四個環節環環相扣,這樣堅持不懈地抓下去,軍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大廈就一定會牢不可破。
❺ 軍人道德組歌的簡介
認真組織部隊學唱《軍人道德組歌》,對於培養官兵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樹立威武之師、雄壯之師、勝利之師的良好形象,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義。各部隊要運用多種形式,使組歌在軍營唱起來,傳播開。要搞好歌曲的宣講,幫助官兵熟記歌詞,理解思想內涵,提高踐行軍人道德規范的自覺性。
❻ 革命軍人應該具備哪些道德素質
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忠誠於黨,就是要自覺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指揮。
熱愛人民,就是要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重於一切,永葆人民子弟兵政治本色,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為人民無私奉獻。
報效國家,就是要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獻身使命,就是要履行革命軍人神聖職責,愛軍精武,愛崗敬業,不怕犧牲,英勇善戰,堅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
崇尚榮譽,就是要自覺珍惜和維護國家、軍隊和軍人的榮譽,視榮譽重於生命,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革命英雄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提高素質、全面發展,爭創一流、建功立業,貞守革命氣節,嚴守軍隊紀律。
❼ 當代軍人應該怎麼繼承和弘揚中國軍人優良道德傳統
用毛澤東思想指導軍隊的發展,便可恢復優良道德和傳統。西方列強就怕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軍隊。
❽ 張富清老人身上始終保持著哪些革命軍人本色現代和平年代發揚中國革命道德過時
忠誠朴實,勤勞,低調。有句話叫做有功功在我,功成必有我。首先他為黨和國家和人民付出了這些賬公是有目共睹的,其次他退伍之後默默無聞地紮根基層奉獻家鄉,也讓人看到了她身上勤勞品質七三,她不是那種積極邀功過度炫耀人,認為只是做了自己本職工作,說明這個人非常低調朴實。
❾ 軍人應該具備那些軍人品德
1、「將者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力」。軍人的品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軍人身上的實際體現,是軍人立身之本,是軍隊形象之基。有品德,是強軍興軍進程中我軍官兵應當具備的道德情操,是對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本色要求。
2、有品德是革命軍人必須具備的道德情操
國無德不興,軍無德不強,人無德不立。道德之於個人、之於社會,都具有基礎性意義,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廣大官兵只有堅守革命軍人的品德高地,把有品德作為立身做人、履職盡責的基礎,才能成為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有益於人民的人。
3、我軍向來是立德樹人的搖籃和沃土。80多年來,我軍能夠不斷壯大並從勝利走向勝利,關鍵一條就在於堅持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培育官兵崇高的道德情操。從延安時期提倡「為人民服務」到志願軍被譽為「最可愛的人」,從全民「學習雷鋒好榜樣」到邊境作戰中「犧牲我一個,幸福十億人」,從災區人民的「主心骨」到被民眾稱為「託付生命的人」,人民軍隊的先進性及不同時期涌現出的大批英模人物,生動闡釋了革命軍人的道德情操,引領了幾代人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和信仰。軍隊英模以特有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操守,在國與家、義與利、善與惡、生與死、苦與樂的考驗面前交上了一份份合格答卷,樹立了一座座道德豐碑,是引領革命軍人永葆本色的紅色基因和「精神富礦」。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加強軍隊道德建設和軍人品德修養,激發官兵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為強軍興軍集聚強大精神力量。
4、品德是促進官兵成長發展的重要因素。「德者,才之帥也」。在人民軍隊這個「大熔爐」和「大學校」里,一批批官兵不僅成長為愛軍精武的合格軍人,而且以健全的道德品行發展為民眾點贊的時代先鋒。三次勇闖火海捨生忘死的「最美警衛戰士」高鐵成,曾給自己寫了一句座右銘:「把助人為樂變成生活習慣」。在部隊教育培養下,他自覺加強品德修養,不僅實現了由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角色轉變,而且在危難關頭挺身而出,成為一名全國道德楷模。正是有了為國分憂效力的道德操守,才使一代代軍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成為良好社會風尚的引領人。從紮根雪域高原奉獻全部青春的「門巴將軍」李素芝,到捨生忘死勇救落水群眾的「戍邊愛民好戰士」邰忠利,從幾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的「當代雷鋒」郭明義,到群眾身邊的「提燈女神」王文珍,他們無論身處軍營還是走向社會,都以高尚的道德操守在溫暖他人的同時升華了自我,出色地實現了人生價值。5、曾幾何時,有人借口市場經濟影響,淡化了精神追求,放鬆了品德修養,心為物役,信奉利己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追逐金錢名利,貪圖享樂,玩物喪志。特別是一些黨員領導幹部蛻化變質、腐化墮落,嚴重沖擊了官兵的道德信念。培養當代革命軍人的道德情操,要扭住立身、立志、立德這個基本問題,硬化品德的考評標准,注重糾治是非榮辱界限不清、興趣愛好格調不高、言行舉止失德失范、人際交往庸俗等不良現象,著力強固品德根基,方能練就金剛身、不怕百毒侵,確保關鍵時刻靠得住、信得過、能放心。
有品德就是要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品德即人的道德品質,主要是指一定社會或階級道德原則、道德規范教化個人而形成的情趣品行。對於革命軍人來說,有品德就是自覺踐行軍人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做到情趣高尚、品行端正。
6、情趣是體現道德品質的個人喜好。革命軍人的情趣,不是個人的主觀任性,而是核心價值觀主導的理性選擇。高尚的情趣,猶如春風化雨,能夠潤澤心田、充盈精神,給人以美的享受,予人以前行的力量,既可以陶冶情操,也有利於身心健康。而在現實中,許多低俗、庸俗、媚俗的東西,總是包裹著文明、時尚、高雅的外衣出現,使人真假難辨、是非難分。這就要求每一名軍人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銳性,自覺純潔生活圈,做到名利面前不失志、美色面前不動心,「愛」之有道、「好」之得當;自覺凈化娛樂圈,追求健康向上的休閑方式,不玩喪志之物,不染不正之風;自覺控制交往圈,認清交往之中有紀律、守規矩,多交諍友,多交益友,守住道德底線、不碰法紀紅線,用高雅的生活情趣育人品、立德行。
7、品行是體現道德品質的行為習慣。對革命軍人而言,品行端正就是要對黨忠誠,實事求是,言行一致;自覺踐行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帶頭牢記和落實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要求;弘揚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反對大手大腳、講排場比闊氣、公款吃喝,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就是要時常想一想:為強軍興軍是否盡心盡力,有沒有做有損戰鬥力標准、有悖於軍人職責的事情?與他人交往是否誠實守信,有沒有為人不老實坦盪、欺騙隱瞞的現象?對作風建設新常態是否篤信遵守,有沒有敷衍應付、陽奉陰違的行為?只有保持這種「三省吾身」的警醒,才能永葆艱苦奮斗、拒腐防變的作風本色,不斷培養新一代革命軍人的良好品行。
8、在知行合一中彰顯品德的力量
品德修養是「知」和「行」的有機統一,知是前提,行是關鍵。只有把革命軍人的道德規范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彰顯品德的力量,成為品德高地的堅守者。
在深入學習中育德。理論上的清醒是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的基礎。黨的科學理論蘊含和集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要堅持不懈地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官兵頭腦,始終用馬克思主義道德觀佔領官兵頭腦,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培養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堅定的道德信念。同時,還要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和軍人道德規范的學習宣講活動,加強道德規范的理論灌輸,真正使官兵普遍理解和認同。
在切身躬行中修德。古人雲:「德自行而進也,不行,則德何由而積?」良好品德的養成,關鍵在於切身躬行道德規范,特別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習主席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遠,又要立足平實。要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這是大德,養大德者方可成大業。同時,還要從做好小事、管好小節開始起步。」要引導官兵堅持從基本道德規范和身邊小事做起,從生活小節、訓練細節嚴起,將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外化為道德行為,逐漸培育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行為方式,進而固化為道德自覺。
在勤於自省中養德。良好品德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加強品德修養是一輩子的事,誰都沒有老本可吃。必須通過不斷的自我反省和思想改造,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陳毅元帥在為自己63歲生日所作的詩中寫道:「中夜常自省,悔愧難自文。還是鼓勇氣,改造再前行。靈魂之深處,自掘才可能。」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貪腐案件可以看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根本的動搖、思想道德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這些反面典型,不管職務高低,他們走上違法違紀邪路的共同特點,都是放鬆思想改造、忽視品德修養。加強革命軍人品德修養,就是要始終做到無論時代怎麼變遷、無論身處什麼位置,都必須堅持刀口向內,剖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防止思想道德防線被歪風邪氣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