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不是評價
A. 什麼是道德評價
道德評價 指社會生活中人們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
道德原則和規范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進行的善惡褒
貶活動。分為自我的道德評價和社會的道德評價兩種基
本方式。自我評價是個體或群體依據自身的價值取向,對
自身行為所作的善惡認識和道德判斷,主要通過良心內
省的形式來進行。這種評價可以深入到行為者的靈魂深
處。社會評價是客觀上對個體或群體的行為所作的善惡
褒貶活動,主要通過社會輿論的形式來實現。它反映社會
的人心向背,對人的行為具有強大的約束、規勸和指導作
用。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是相輔相成的,自我評價要受社
會評價的制約,而社會評價只有為該社會成員的自我評
價所認同,才能發生有效的作用。道德評價是社會道德活
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它通過對道德行為的善惡性質的判
定和道德責任的劃分,通過對善行的贊揚、褒獎和對惡行
的譴責、貶斥,可以激起人們的榮辱感和道德責任心,從
而使人自覺地向善避惡、揚善抑惡。在社會生活中,道德
評價是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發揮作用的重
要杠桿,對於發揮道德的功能和作用、調節人與人之間的
關系,對於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社會道德風尚的改善,
以至對道德從實有到應有的轉變等都具有重要意義。從
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道德評價就沒有道德。引導人們正確
地開展道德評價,是開展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一項重要
內容。
B. 道德是通過什麼評價人的行為
通過自有的一種復「道制德評價體系」。(本句是答案;以下是解析。)
【評價不是目的——「德為接」——這才是目的】
這一體系有其固有的原則信條。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方能得善;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方能得信。——就是這兩個字:善、信。這就是社會、關系根本原則。
真道德,除「善、信」外,沒有第三個原則。「善、信」都是有標准可依的道德原則,是嚴格、實用的道德評價原則信條。——以保障私利為目迪的道德都是私德;不以真理為基礎的道德都是偽道德。私德誤事,偽道德誤人!
私德和偽道德評價體系的原則信條的根本的、共同的特徵是:完全主觀化。長久以來,最常見的偽道德和私德原則信條就是:仁、義。將「善信」的原則附加上「禮」的要件而成為「仁義」,就如將公共財物輔以包裝去出售一樣的行徑。
◎附錄i 偽道德和私德的形成過程、作用方式如下:
Ⅰ 首先駢侈真理或者製造偽概念。
Ⅱ 其次使人相信假命題。
Ⅲ 再次以假、偽作為評價標准。
Ⅳ 最後達到主觀訾譽之目迪。
C. 真理和謬誤是不是道德評價的標准
評價人、審判人的資格和權柄只有完全的,無瑕疵的上帝有。人是沒有這個資格的。
D. 關於道德評價,正確的說法是什麼
一、道德的本質(什麼是道德?)道德是調整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勸導性的行為規專范,通過傳統習俗屬、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來維系。不能隨地吐痰是道德規范;不能隨地排污是法律規范,依靠暴力來維系。二、道德的社會作用(道德的重要性是什麼?) ①道德能夠影響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私有制是萬惡之源」。 ②道德是影響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公平分配和奉獻精神有助於提高產量。 ③道德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存在和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藝術要揚善抑惡。 ④道德通過調整人們之間的關系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廉政道德使人民擁護政府。 ⑤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進入的自我完善、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動力。
E. 道德評價的標準是什麼
對中小學生進行道德評價的參照標准:
1、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祖國河山、歷史和文化,關心祖國前途和建設,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關心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了解改革,開放的政策,樹立信念,競爭和時效觀念,有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志向和決心。
3、學習政治理論常識,達到政治課教學大綱的要求,學習、了解國內外重大的時事政策。
4、熱愛集體,參加集體活動,完成集體任務,個人服從集體,維護集體榮譽,團結友愛,樂於助人。
5、遵紀守法,遵守中學生守則和學校各項規章制度,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共秩序。
6、文明禮貌,達到「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
(5)道德不是評價擴展閱讀:
道德評價的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1、道德價值裁決作用。對道德行為現象進行褒貶;譴責不道德的思想行為,給具有該思想和行為的人施以壓力,使引起自疚、不安、悔改;同時宣傳好的思想和行為,為人們樹立模仿學習的榜樣,進一步激勵人們的道德和行為。
2、教育作用。使人們了解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幫助一起分析原因、動機,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
3、調節作用。通過輿論工具,扶揚正義和真善美,打擊壓制假惡丑,制約人們的行為和思想。道德評價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
整個幼兒階段,道德評價水平很低,幼兒很少擁有自己的評價標准,往往根據成人的言論去評價自己和別人,評價多注意外部結果、少注意內部動機。小學以後才逐漸發展起來。
F. 道德的評價標準是什麼
道德的評價標準是善與惡。
道德是公正的法官。道德評價是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和人們內在的意志力量。道德是人以評價來把握現實的一種方式,它是通過把周圍社會現象判斷為「善」與「惡」而實現。
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標准對他人和自己的行為進行善惡、榮辱、正當或不正當等道德價值的評論和斷定。通過贊揚、褒獎或批評、譴責,激勵人們揚善棄惡。
延伸:道德
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順理則為善,違理則為惡,以善惡為判斷標准,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起判斷行為正當與否的作用。 道德是指以善惡為標准,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的行為,調整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動規范的總和。道德作用的發揮有待於道德功能的全面實施。道德具有調節、認識、教育、導向等功能。與政治、法律、藝術等意識形式有密切的關系。 中華傳統文化中,形成了以仁義為基礎的道德。
G. 如何看待「道德只能用來約束自己,不能用來評價別人.」這句話
這句話是錯的。
1.現實中,對於在人群中生活的,精神、智力正常的人來說(回現在,地球上答絕大多數人都屬於這一類),這句話不可能做到,舉例:認為道德律己不律人的人,我只想問他們:假如有人無端罵你十句,你能做到不還口不?假如有人老是騙你,或者約好的事老放你鴿子(但還未達到違反法律的程度),你能做泰然處之,友好地繼續跟他交往下去不?
2.這句話本身也屬於道德,那麼,對別人說這句話,希望別人律己不律你,算不算以「道德律己不律人」這種道德律人?,所以,這句話自相矛盾,是個悖論。
道德就是靠輿論和自我反思起作用的。
關鍵是道德不論律己還是律人,都不是也不應是強制(不得依靠暴力)的(只能通過評價某人做某事不道德+自己行動減少與此人來往,來對此人形成某些軟約束,比如你老是騙人,我不跟你玩了,於是你被孤立受損失,而不能因為你老是騙人,我就可以打你甚至殺你;並且,我可以說你,譴責你,你可以聽,也可以不聽);
在現代社會,強制的(依靠合法暴力: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規范是法律。
H. 人類的所有行為都可以用道德或不道德來評價嗎
人類的所有行為,不可以只用道德或不道德來評價,因為有很多東西是屬於灰色地帶的。
I. 道德功能描述不對的是評價功能還是引導功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