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行政法治

中國行政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1-26 23:38:20

Ⅰ 中國行政法之多少

行政法的數量就多了。學理上,把行政法分為涉及一般規定的一般行政法和規定具專體領域的特屬別行政法。
一般行政法主要涉及行政行為和行政組織。行政行為法有《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等。行政組織法有《公務員法》等。
特別行政法就非常多了,各個領域都可以有。比如,《海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食品安全法》、《葯品管理法》、《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Ⅱ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哪些

  • 中國現行行政法規有:

·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國務院令第號)(2014-02-27)

·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46號)(2014-02-03)

· 國務院關於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5號)(2013-12-19)

· 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決定(國務院令第644號)(2013-12-11)

· 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2013-11-2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國際收支統計申報辦法》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42號)(2013-11-22)

·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41號)(2013-10-16)

·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安全保衛條例(國務院令第640號)(2013-09-16)

·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9號)(2013-09-06)

· 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8號)(2013-07-26)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7號)(2013-07-22)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6號)(2013-06-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5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4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3號)(2013-02-08)

· 國務院關於修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2號)(2013-02-08)

· 徵信業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31號)(2013-01-29)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30號)(2012-12-27)

· 農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29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8號)(2012-11-16)

· 國務院關於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27號)(2012-11-05)

· 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6號)(2012-10-30)

· 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5號)(2012-10-22)

· 教育督導條例(國務院令第624號)(2012-09-17)

· 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國務院令第623號)(2012-09-06)

·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國務院令第622號)(2012-07-10)

· 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1號)(2012-07-09)

·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20號)(2012-06-11)

·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619號)(2012-05-07)

· 國務院關於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18號)(2012-04-30)

· 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7號)(2012-04-10)

· 海洋觀測預報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5號)(2012-03-07)

· 拘留所條例(國務院令第614號)(2012-03-01)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3號)(2011-12-29)

· 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12號)(2011-12-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第611號)(2011-12-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610號)(2011-12-09)

·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09號)(2011-11-15)

· 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國務院令第608號)(2011-10-30)

· 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的決定(國務院令第607號)(2011-10-10)


詳見中國政府網站:http://www.gov.cn/flfg/xzfg.htm

Ⅲ 形式行政和實質行政的區別

形式行政和實質行政的區別如下:

1、含義不同

形式法治就是要求統治者以建立法律為法治內容的核心。

實質法治就是要求統治者在法治框架內必須允許人民對法律內容進行評價。

2、代表意義不同

形式法治以追求法的安定和"法律統治"為目標的法治,它是法律實證主義思想的反映「法的統治」的法治,它最大限度地信奉法律的權威和作用,而不是以君王權威、道德教化或神的旨意為政治統治的圭臬。

實質法治立足於中國當代行政法的背景,對形式法治和實質法治做了系統、深入的闡述,在論證上具有濃厚的法理學色彩。這有助於深化行政法學基礎理論,也足以與法理學和其他部門法展開對話。

3、基本要求不同

形式法治下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進行合法性審查,但這種審查僅僅局限在行政行為的形式合法性上,只要有法律、法規的依據,行政行為便是合法有效的。至於法律、法規本身是否符合法的精神,法院無權進行審查。

實質法治意味著除了要有法律、法規、規章依據之外,還必須符合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1、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

2、行政決策的內容合理。

3、程序正當。

Ⅳ 中國法庭 行政法

中國法庭:刑事訴訟中,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就是獨任庭。
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五人或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五,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或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死刑復核案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而且,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審判長要指揮訴訟,但評議時與其他法官一樣只有一票權.
其他的審判人員,審判員就是法院里的專職法官,人民陪審員是法院吸收共同參與審判的非職業法官,可以來自社會個階層,在審判中與法官同權,是為了使審判平民化,民主化
民事訴訟中規定的較粗,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只要是單數就行.簡易程序仍是用獨任庭.
行政訴訟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沒有獨任庭.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Ⅳ 中國的行政法法條有哪些立法法也是嗎

我國法律分為六個大的門類,即憲法類、刑法類、民法類、行政法類、經濟法類版和訴訟法類。行政法是國家行權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具體可分為內務、行政司法;監察、人事;民政、宗教、檔案、保密;教育、科學技術;文化、傳播;醫葯衛生;工商行政管理;國有資產;物價;交通、通訊;電力、機電;計量、標准化;海關;出入境、進出口管理等17類部門法。立法法不是行政法,而是屬於憲法類法律。

Ⅵ 行政法治的我國的行政法治原則

目前,我國行政法治原則主要是:
(一)依法行政
政府應依法行政,依法辦事,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度法治原則對政府行為的要求,要求行政活動要有合法性,即使其活動具有正當性令人信服、服從。不得違憲,是合法性的最高要求和核心,是現代民主社會的根本特點。依法的「法」,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法律的效力高於法規、規章;法規、規章的原則、內容不得與法律相抵觸。法律、法規、規章發生沖突,應以法律為准。依法的內容包括依法定許可權、法定實體規則和法定程序。未遵循法定要求的,均構成對法治原則的違反。
依法行政首先是對政府執法行為的要求,同時也是對立法的要求。只有有法可依才談得上依法行政。立法包括權力機關的立法和行政機關的立法。權力機關的立法主要是制定基準性規范。行政機關的立法主要制定從屬性、執行性規范。法治原則要求政府機關加強行政法規和規章的制定,使大量的政府行為有章可循,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行為的任意性及其導致的不公正和腐敗。依法制定和發布行政法規、規章,不僅是政府的一項權力,更是政府的職責。
(二)職權法定
職權法定,指政府、行政機關的職權,必須由法律規定。從內部而言,超越職權就是橫向超越了另一個機關的職權:對外而言,超越職權就會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職權法定,越權無效,是法律保留的一個重要原則。相對於公民權利的法無禁止即自由來說,行政機關不僅在法律禁止的情形下不得為之,在一定的范圍內,在法律沒有授權的情形下也不得作為,否則,就是超越職權。職權法定是由我國人民主權的國家性質所決定的。對行政機關而言,行政行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行為的權力來源要有法律的明文依據。因為行政機關是執行法律的機關,不能給自己授權,人民授權形式即是法律規定。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行政收費等行政行為,都不是行政機關的當然許可權,都需要法定。即使是行政機關的職權范圍內的事項,也並不意味著其有權採取任何手段達成自己行政管理的目的。職權法定的核心是:行政權力的取得和存在必須有法律依據,沒有法律依據的行政權從根本上說是一種非法的權力;行政主體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范圍內行使其行政職權,必須依據法定的程序;法定職權之外的事務由私人通過自治方式解決。職權法定要求行政主體不得越權,如果越權則不具有法律效力。這是因為,法律效力必須法律授予,如不在法律授權范圍內,它就在法律上站不住腳。行政職權法定的法理意義在於,它明示了行政權是有限的、可數的,並為行政機關劃定了行使行政權的外圍邊界。
(三)控制自由裁量權
行政自由裁量權是法律、法規賦予行政執法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依據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則自行判斷行為條件、自行選擇行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決定的權力。即依照法律所確定的原則、目的、精神、范圍和幅度,在實施行政行為的過程中,行政執法主體基於客觀實際情況,通過主觀的合理判斷做出靈活選擇的權力。在我國,80%以上的法律,90%以上的法規和規章是由行政部門負責執行。法律的穩定性、現實的復雜性、立法者的局限性以及法律條文表述的概括性決定了行政權力中自由裁量權存在的必然性。現代法治國家權力的授予與控制總是相伴而行的,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是依法行政、依法治國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然要求。權力本質具有自我腐蝕和自我擴張的特性,因此對權力的規范和約束就成為權力健康運行的一條規律。行政自由裁量權作為行政權力的一種,同樣必須加以控制。人類幾千年的歷史經驗表明,「每個被授予權力的人都易於濫用權力,並且易於將他的權力用到極限」(孟德斯鳩)。濫用行政自由裁量權違背了法律授權的目的和意願,干擾和破壞了法制秩序,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因此,對自由裁量權必須加以控制。
(四)權責一致
作為一個法治政府,應該帶頭守法,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如果其行為違法越權,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則應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如其行為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人身權、財產權的損害,則應依法賠償受害者的損失。對其違法行為是否承擔法律責任,是區別法治政府和專制政府的一個重要標志。人治政府自身不受法律約束,用法治理老百姓,本身不守法,違法侵權不賠償,不承擔法律責任。法治政府則應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因此,作為人民的政府,必須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要追究,侵權要賠償,切實負起責任。

Ⅶ 如何理解中國行政法確立的行政自由裁量權與中國行政法治的難題

裁量權是賦予法官的一項權力,運用的好可以造福人民,是一把雙刃劍

Ⅷ 中國行政法方向有哪些有名的教授

林鴻潮:現任抄中國政襲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師,中國政法大學應急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行政法學研究》編輯,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行政法研究所兼職研究員。
季宏: 萬國重點學科班
王鍇: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憲法學、行政法學。曾獲中國人民王鍇大學研究生學術新星一等獎。在《中國法學》、《比較法研究》、《法學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八篇.

Ⅸ 社會主義道路的行政法治

從某種意義上說,改革開放30年,對市場和社會而言,是一個不斷擴大效能、不斷發揮作用的過程;對政府和行政權力而言,則是一個不斷放權、不斷自我約束的過程。兩者的交互作用,使權利與權力逐漸達到最有利於社會發展的平衡點。
大概誰都想不到,改革開放30年,中國以權利對抗權力的第一個實踐者是一位已經六十多歲,來自浙江溫州農村的老人。他叫包鄭照,1988年,他因自家房子被強拆而向法院起訴蒼南縣政府,被媒體譽為「民告官第一人」。當歲月的浮華散盡,我們再次反觀這段歷史,黃土壟中,那位業已安息的老人是否曾經想過實踐者的勇氣永遠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最大動力。
1989年,包鄭照敗訴後的第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獲全國人大通過,「民告官」終於有法可依。
社會生活中行政權力永遠是最難馴服的一匹「野馬」,惟其如此,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作為約束行政權力的行政法治建設最為活躍,推進也最為強勢。國家賠償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立法法、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一系列對於規范行政權力具有重大影響的法律相繼出台。特別是2004年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發布以來,法治政府已進入全面大提速階段。而行政法律研究也從開始無人問津的「冷學」變成了如今大熱的「顯學」。有人指出,中國的行政法律規范之多、之細,在某些地方已經超過了一度「師從」的很多西方國家。
行政法治的飛速發展讓中國進入了一個權力自我革命的時代。

Ⅹ 請簡要歸納中國行政法的特點

它有5個特點,分別是廣泛性、變動性、表現形式多樣性、豐富性和規范性。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中國行政法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決定了各個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均需要行政法調整,現代行政法適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4)行政法規范是以多種多樣的法律形式表現出來的,是由多種不同效力等級的行為規范組成的統一體。
(5)行政程序性規范是行政法特有的一類行為規范,與行政實體性規范通常交織在一起,其存於同一個法律文件之中。

熱點內容
刑法哲學下載 發布:2025-02-08 20:14:30 瀏覽:630
法院小段子 發布:2025-02-08 20:01:44 瀏覽:252
王田律師 發布:2025-02-08 19:59:53 瀏覽:891
法律碩士填寫報考院校 發布:2025-02-08 19:58:12 瀏覽:393
密室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16
雙方協議書有沒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8:29:32 瀏覽:758
勞動法對臨時年齡工規定 發布:2025-02-08 18:23:50 瀏覽:467
職場倫理道德 發布:2025-02-08 18:23:15 瀏覽:487
老婆出軌保證書怎麼寫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8 17:52:03 瀏覽:844
民法通則健康權 發布:2025-02-08 17:43:30 瀏覽: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