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內疚與道德

內疚與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27 20:28:52

❶ 當我們沒有做道德的事情時,總會產生內疚感,如何解釋這種情感的產生

摘要 包括孩子,都有自己的道德倫理標准。若自己的行為甚至意識,違背了這個標准,就會產生內疚感。

❷ 什麼叫內疚

你就。無非是心裡有愧。
又自我責備的一種方式。
有的事情就直接由它引發。
有的不是有啥職業引發?
而由由於他的錯誤或者。無力。
使得後果的發生。
這也是一般對於有品德的人來說的。
道德不高的人是沒有內疚感的。

❸ 什麼叫內疚

就是做了什麼事情愧對對方,心裡後悔或者是反悔了,就是我們常說的內疚,這是我個人的見解,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這樣的。

❹ 內疚和愧疚的區別是什麼

一、意義不同

內疚是指對一件事情或某個人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的一種心情,愧疚是指感覺對不起他人,很歉疚,很慚愧。

二、用法不同

愧疚一般用於大家大概都知道的事情或人上,而內疚是強調內心感覺,內疚的心情,大家一般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

內疚這個漢語形容詞主要表示的含義是「對一件事情或某個人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而愧疚這個詞語的意思主要是「感覺對不起他人,很歉疚,很慚愧」,這兩個詞語屬於近義詞,具有類似的含義,但是不盡相同。

內疚和愧疚的近義詞語

與內疚和愧疚這兩個詞語具有類似含義的詞還譬如有抱愧、慚愧、忸怩、羞愧、抱歉等等。

內疚的意思是:指對一件事情或某個人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的一種心情。內疚者往往有有良心和道德上的自我譴責,並試圖做出努力,來彌補自己的過失。

愧疚的意思是:覺得對不起他人,內心痛苦而慚愧。

❺ 內疚的意思什麼

【 中文 】 內疚
【 拼音 】 nèi jiù
【 英文 】 compunction
【 詞性 】 形容詞,
【近義詞】 忸怩|汗下|羞愧|慚愧|抱愧|抱歉
【 反義詞 】 得意|無愧
【 釋義 】[形容詞]內心感覺慚愧不安:不慎出了事故,心裡十分內疚。
【 例句 】 我為自己對母親撒謊感到很內疚。
【基本解釋】
[compunction;twinge of guilt;guilty conscience]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
懲難思復,心焉內疚。——嵇康《幽憤詩》
【詳細解釋】
內心感覺慚愧不安。
《文選·嵇康<幽憤詩>》:「懲難思復,心焉內疚。」 李善 註:「《毛詩》曰:『既往既來,我心永疚。』疚,病也。」 晉 陶潛 《榮木》詩:「我之懷矣,怛焉內疚。」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白萍》:「漸近 余 園, 林 內疚,止步不前。」 巴金 《懷念蕭珊》二:「我懷著內疚的心情看看他。」
個體認為自己對實際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過失負有責任,而產生的強烈的不安、羞愧和負罪的情緒體驗。內疚者往往有有良心和道德上的自我譴責,並試圖做出努力,來彌補自己的過失。健康的內疚感是心靈的「報警器」,是人類「良心」情緒的內核,會提醒人們照顧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調整人際關系,有利於個體適應社會生活;過少或者過多的內疚感都是不健康的,特別是過多的內疚感是心靈的「毒葯」,會使人長期生活在壓力、緊張和痛苦中,這樣不利於身心健康。簡單的來說就是對良心的一種譴責

❻ 移情、自我作用、懲罰、內疚都是道德情感嗎

這是一種強烈的負面情感
要理智點
要去提升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心態變得健康,樂觀

❼ 麻煩知道的請告訴我內疚和愧疚的細微區別。先謝謝了

內疚是指對一件事情或某個人心裡感到慚愧而不安的一種心情。愧疚,指感覺對不起他人,很歉疚;內疚強調內心的不安,愧疚一般指因有缺點﹑錯誤或未能盡責等而感到羞恥。

愧疚指慚愧而內疚,可以看作是更深層次的內疚,除自責以外還包含羞愧的情感。

(7)內疚與道德擴展閱讀

內疚的適應性:作為一種有益的負性情緒

內疚促進道德品格發展

作為道德情緒的內疚是道德形成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個體的道德准則和道德行為之間有著核心的調節作用,促進道德品格發展,增加更多的道德決策。

例如,在Tangney 的研究中發現,相比於被要求回憶令自己羞恥的事件的被試,那些被要求回憶令自己內疚的事件的被試在後續考察與他人的合作意願的任務中,會表現出強烈的合作願望和決定。除了促進道德品格和行為的發展,內疚還能阻止不道德行為的產生和發展。

內疚的倫理作用之一是使人們意識到某些行為在道德上是錯誤的。早在1759 年,Smith 認為內疚情緒會對判斷發揮巨大影響,勸說人們採取行動之前理性思考。

因此,為了避免體驗內疚情緒及承擔內疚帶來的消極後果,高內疚傾向的人們除了較少利用撒謊的方式來獲得資源(金錢),在商務談判及決策中和自我報告績效的任務中也表現得更誠實,或在日常生活中更少做不道德的決定。

內疚提升人際關系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而言,內疚首先關注的是他人的幸福,如他人的災難體驗、對他人的感覺或需求敏感以及分享,與利他的能力有關。

因此,內疚情緒對和諧的人際關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為了防止內疚,人們就會努力遵循道德信念和准則,讓自己成為團體的一個可靠的成員,增加人際接受度。

不管是表達歉意尋求原諒,或對受害者進行補償,還是防微杜漸,這些都起到了修繕人際關系的作用,繼而可以保持和提升重要的人際關系。

內疚增加親社會行為

內疚情緒會影響到人們的諸多行為,如誘發內疚會強化自我對冒險的樂觀估計以及增加個體去進行冒險行為的可能性,或促使人們更多進行清潔行為,選擇食用更健康食物。但眾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與內疚情緒最為相關的是親社會意願或行為。

❽ 極度內疚後果

大多數人都會為做錯事而懺悔,目前,心理學家對該復雜情緒的功能仍未達成一致意見。一些研究者認為,由內疚而產生的自責心理可能使人在以後盡量避免重復同樣的行為,此行為被稱作「消退動機」。相反地,一些人則認為內疚能使人的行為與社會的道德標準保持一致,更強調了積極的情緒狀態。而最近,美國紐約大學的心理學家David M. Amodio與其同僚則在Psychological Science雜志上發表了最新見解,認為兩種作用同時存在。
研究者為了檢驗這一觀點,測試了內疚是否能起到減少種族偏見的作用。他們為每位參與者隨機放映了白人、黑人或亞洲人的面孔,同時用腦電圖(EEG)監測其腦電活動情況。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人對黑人的面孔表示出了否定判斷,同時表示出內疚、焦慮和沮喪的心情,且內疚比其他情感分成的比例更大。當參與者做出否定判斷時,其腦電波顯示大腦左額葉的反饋呈明顯不對稱性減弱。在隨後的一項試驗中,他們閱讀了各種雜志的標題,其中三個標題包括如何減少歧視的方法。那些對黑人面孔持否定態度的人在讀到有關減少歧視的標題時,強烈表示願意改變對黑人的偏見,此時其額葉前皮層的腦電波活動明顯向左邊移動。
Amodio的研究小組得出結論,情感能通過其激發積極性的功能來控制行為,而非像先前的研究那樣認為情感狀態是一成不變的。而雖然內疚是負面的情感,但它可以使人們反思並改進過去錯誤的行為,以符合社會道德規范。

所謂沉迷一物,遺忘一物

如果陷入內疚的困境,就可能會怠慢了心理,以及身體!

不要為過去而懊惱,全心全意為現在

也許做的不夠使自己內疚了!沒有「也許」,因為懺悔過了!

不要記下不夠,因為它現在更需要的是你去完整!

不要傷害自己了,去創造不同的「下一次」吧!

容易得抑鬱症哈其實有些事不必太自責 每個人都有做錯的時候 只要你盡力補償了 就放下吧

❾ 內疚是什麼意思

【釋義】 [形容詞]內心感覺慚愧不安:不慎出了事故,心裡十分內疚。
【例句】 我為自己對母親撒謊感到很內疚。
懲難思復,心焉內疚。——嵇康《幽憤詩》

❿ 內疚會不會帶來心理創傷,怎樣減少內疚

除非你覺得無法和父母在一起,他們曾給你帶來了難以彌補或者治癒的傷害,急於擺脫他們獨立,那我支持 你。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是如果不是上述情況,我覺得你應該聽聽身邊的聲音,是不是你錯了。或者說 就是你錯了。特別功利的問題就是你想得到些什麼?我很難想像不顧父母的人會是一個無欲無求只想留在大山 深處的人。你真的能適應支教地的環境並且留在那嗎?不要被自己幻想的英雄主義哄的飄飄然,而且你不支教 沒有違法犯罪,也並不觸犯道德。會呀,一開始你就以為是你錯了,其實並不是你錯了,而是對方真不是人而是非要把那貨當人看造成的。越內 疚對方越得意,最後只會毀掉自己而讓變態得逞,因為有人說精神病只會怪社會,抑鬱症只會怪自己,為了表 現的正常一些我只好怪社會真是豐富多彩讓人在其中長見識,能夠區分出哪些是神經病哪些是抑鬱症,然後遠 離這些人呀,畢竟呢,人多數時候還是要自我保護的,遇到傻逼最後繞行!有一點錢的孩子都出去上學了,媽媽跑了爸爸在外地打工。而且他們都麻木了,問家庭情況時竟然在笑。傍晚周圍除了山就是玉米地,晚上看不見路的有的孩子直接就沒有記憶力 窮的地方每年都會換支教教師,你以為你能改變他們命運,他們都習慣了。題主要是真想獻愛心,捐些東西送過好了。每次我回學校,就帶著朋友們不穿的舊衣服。或者給他們買些棒棒糖。他們都覺得很新奇很喜歡。就會有走出大山的慾望。

熱點內容
勞動法生病不讓請假 發布:2025-04-16 17:02:18 瀏覽:702
經濟合作社議事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39:07 瀏覽:563
番禺冼律師 發布:2025-04-16 16:29:30 瀏覽:638
葯學職業道德培訓 發布:2025-04-16 16:24:37 瀏覽:369
生物反饋室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23:27 瀏覽:749
杭州華碩司法鑒定 發布:2025-04-16 16:13:32 瀏覽:919
治安聯防隊規章制度 發布:2025-04-16 16:13:20 瀏覽:505
合同法第十五條第二款 發布:2025-04-16 16:11:57 瀏覽:406
法院一區五城 發布:2025-04-16 16:11:49 瀏覽:705
慈善法和社會區別 發布:2025-04-16 15:59:02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