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道德感
⑴ 教師道德敏感的體現
教師道德敏感性是對教育的道德屬性與道德目的的敏感,不僅包括對教育情境中道德元素的察覺與正確解釋,還包括對非道德情境中可能的德育機會的覺察;它不僅可能預測及時的教師道德行為,也可能預測延時的教師道德行為;它不僅是對教育情境的「一次性」應激心理,還是對完整教育過程的道德價值的深切認同。
⑵ 教師道德的特點有哪些
鑒於教師勞動的特殊性,教師職業道德相應地呈現出如下特點:教師職業道專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屬;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性;教師職業道德影響具有潛在的深遠性;教師職業道德內容具有鮮明的時代性。
教師職業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促進教師職業專業化;促進師生生命成長和人格完整;促進社會文明傳承和發展。
⑶ 教師要培養良好的道德義務感可以從哪些方面努
教師職業道德概述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
教師職業道德體現
我國幾千年傳統的教師職業道德中有不少優秀的成份,它主要表現在:熱愛教育,終生授徒,有教無類,文行忠信,以身作則,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
⑷ 為什麼現在教師的道德感下降了呢
因為整個社會的道德在下降,教師也是社會中一份子。但是教師這個行業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不用出賣自己靈魂的職業之一。相對來講,整體還是比較純潔的
⑸ 請談談你對教師職業道德的理解和感悟
⑹ 什麼是教師道德素養
教師素質,來又稱教師專源業素質,是指能順利從事教育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是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
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6)教師道德感擴展閱讀:
教師素質的本質:
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
教師職業素質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⑺ 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教師的職業道德: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7)教師道德感擴展閱讀:
老師的一些基本權利:
(一) 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
(二) 從事學術交流,參加專業的學術團體,在學術活動中充分發表意見;
(三) 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
(四) 按時獲取工資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帶薪休假;
(五) 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
(六) 參加進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訓。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中國經濟步入快車道;改革開放已經開辟了廣闊市場,學校教師也應結合實際要求,大力提倡愛崗敬業,發揚公而忘私,無私奉獻,教書育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本職工作,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有—種強烈的使命感。
學生專業知識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師知識水平的制約,如果教師講課中對教材分析不透,對知識重點把握不準,要點講解不清,那麼學生聽過這堂課就會產生一種模糊的收獲不大的感覺。因此教師在講課前應吃透教材,抓住重點,拓寬知識,使學生每堂課都感到大有收獲。
⑻ 教師職業道德情感的特點
1、教師職業道德標准具有高度的嚴格性.2、教師職業道德意識具有強烈的自覺性.3、教師職業道德行為具有獨特的示範...
⑼ 教師道德品質表現怎麼寫
我認為教師和醫生一樣,都是屬於職業道德高過工作能力的行業,如果教師失去了師德,那麼他的水平越高,給孩子的危害可能越大。
有人說現在教師的師德有整體下滑趨勢,不可否認,現在的教師比以前確實責任更重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在家長心中,個個都是寶,這就需要老師平時要格外注意孩子,不能有任何閃失。也是因為此,學校不敢組織學生出去野遊了,老師也不敢給學生布置過多的作業了,學生不聽話,老師也不敢打學生了,有人認為這是師德下降的表現,我認為這應該是社會發展趨勢所致,老師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當然,在利益的驅使下,有個別老師確實失去了教師還有的師德。課外有償補課,教師節學生不送禮物就變相給學生穿小鞋等等,不過我認為這肯定是少數,我們不能因為少數現象的存在而否定整個教師隊伍。
像辛勤的園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