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與私法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學家提出的
1. 最先提出公法與私法劃分的羅馬法學家是誰
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
將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是大陸法系國家劃分法域的基本方法。該理論的淵源可追溯至古羅馬法學。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最早提出了公法和私法的概念,他認為:「公法規定的是羅馬國家狀況」,「私法是有關個人利益的規定。」
2. 公法與私法的關系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或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由古羅馬法學家提出的。按照烏爾比安的解釋,公法是以保護國家(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法律。大陸法系國際普遍認為,公法調整國家或公共利益,它的一方主體應當是國家,與另一方主體一般是不平等的隸屬或服從關系,公法否定私法自治,多以強制性規范為主。而私法則是強調私人利益關系的法律規范,多以任意性規范居多,弘揚私法自治,以自治為其最高原則和精髓所在。公法與私法在調整范圍,調整機制與其所維護的利益上存在本質區別。公法與私法的最大區別在於其立法理念不同:公法強令服從,注重權力運作;而私法關注意思自治,平等等價,注重權利的形式和保護。公法和私法的區分,正如德國學者基爾克所言:「公法和私法的區別,是今日整個法律秩序的基礎」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是動態的、歷史的,是經濟、政治等諸因素作用的結果。現在社會公權力有擴張的趨勢,國家越來越需要向社會授權,這就出現了所謂的「社會法。」它們實質上屬於公法范疇,應劃到公法的范圍內。 ————————————————相對於公法,一般而言指的是規范私權關系、保護私人利益的法律,如民法、商法等。也可以理解成私家所定的法規。
詳見網路搜索
3. 私法和公法區別
私法和公法區別如下:
1、保護對象不同,私法主要基於私人利益,而公法主要基於公共利益出發;
2、調整的社會關系不同,私法主要調整公民與公民之間的社會關系,而公法調整的是國家與公民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社會關系;
3、強調的原則不同,私法強調意思自治為原則,而公法強調國家干預。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
公法與私法分類的基本意義在於便於法律的適用。區分二者的實益在於,易於確定法律關系的性質,應適用何種法律規定,應採用何種救濟方法或制裁手段,以及案件應由何種性質的法院或審判庭受理,應適用何種訴訟程序。
一般而言,公法管轄的是公民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而私法則關注社會中的個人或者群體之間的關系。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大全》是典型的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因為主要涉及國家對於罪犯的指控,也同樣處於公法的保護傘下。
公法重要任務還包括調配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的關系。國家公權力和公民的私權利是不平等的,如果國家公權力被濫用,對社會和人民的傷害,遠遠比一個人造成的危害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條 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願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4. 公法與司法的概念並舉例說明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回狹義兩種答。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或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由古羅馬法學家提出的。按照烏爾比安的解釋,公法是以保護國家(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法律。
司法(Justice),又稱法的適用,通常是指國家司法機關及其司法人員依照法定職權和法定程序,具體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專門活動。司法是實施法律的一種方式,對實現立法目的、發揮法律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由於「三權分立」,司法與行政、立法之間有嚴格界限和區分。
5. 公法的詳細介紹
公法以研究公權力、公權力配置、公法關系和公法責任為主要內容。公法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內部或公權力之間的關系的法律規范。廣義的公法是指調配公權力之間,以及調節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關系的法律規范。如果從各部門的調整來看,公法就是典型的公法和非典型的公法或非典型私法中的公法部分。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由古羅馬法學家提出的。按照烏爾比安的解釋,公法是以保護國家(公共)利益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護私人利益為目的的法律。
大陸法系國家普遍認為,公法調整國家或公共利益,它的一方主體應當是國家,與另一方主體一般是不平等的隸屬或服從關系,公法否定私法自治,多以強制性規范為主。而私法則是強調私人利益關系的法律規范,多以任意性規范居多,弘揚私法自治,以自治為其最高原則和精髓所在。公法與私法在調整范圍,調整機制與其所維護的利益上存在本質區別。公法與私法的最大區別在於其立法理念不同:公法強令服從,注重權力運作;而私法關注意思自治,平等等價,注重權利的形式和保護。
公法和私法的區分,正如德國學者基爾克所言:「公法和私法的區別,是今日整個法律秩序的基礎」。
6. 1.第一次對法律關系作理論闡述的法學家是誰2.最早提出公法與司法劃分的法學家是
薩維尼於1839年第一次對法律關系作了理論闡述;
公法私法之分由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所提出;
英美法起源於公元11世紀的英國。
7. 公私法的劃分是由誰提出的
誰提出的沒有找到,但是是在羅馬法時代劃分出來的。
可看下這個網頁http://www.shu1000.com/thesis-54/C97BA212/
我就不粘貼了。
8. 最早提出劃分公法和私法學說的學者是誰
烏爾比安
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 將法律分為公法和私法,是大陸法系國家劃分法域的基本方法。
9. 下列有關公法與私法的表述,哪項是不正確的
C.
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空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
私法是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的法律。
社會法是隨著社會發展而出現的新的分類,是體現既非國家利益,也非私人利益的獨立的社會利益的法律。
「訴訟法」是公法,不是私法。
10. 什麼是公法和私法
公法與抄私法依據調整對象、調整方式、法的本位、價值目標等方面的不同為標准,可以將法劃公為公法與私法。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最早是由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提出來的:「公法是關於羅馬國家的法律,私法是關於個人利益的法律。」依照此標准,私法遵循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確立財產所有權,保障自身利益的追求,如民法、商法。公法是利用國家權力,宏觀調整社會財富分配,調整國家與公民的關系的法律,如行政法、刑法、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