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

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

發布時間: 2022-01-28 03:18:47

A. 十八屆四中全會聚集依法治

法治建設水平和制度創設能力,是一個國家外樹形象、內聚民力、永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在帶領民族走向復興的進程中,法治中國目標越是接近,黨越要做出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對許多重大前沿問題,包括理論問題、制度問題和實踐問題作出回答」,針對依法治國的意義,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如是表述。
已到重大歷史關口
當前,無論從國際環境看,還是從國內形勢看,我國依法治國進程都處在重大歷史關口。
從國際進程看,文明國家的崛起和制度成熟定型,離不開法治能力的彰顯。當今世界上部分國家出現局勢動盪,甚至政權更迭,大多與法治未立、民主先行有關,給治國理政以警示。
而眾多國家的復興,依靠的也是良法善治。新加坡雖建國不足50年,但其憑借良好法治和清明政治,一躍成為世界公認的法治國家;荷蘭人口不過600萬,但因創設「國際法」令世界尊重。
「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因而在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關口,法治能力的提升、法治氛圍的形成、法治環境的培育至關重要,關系著中國能否全面把握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從國家治理方式看,我國正處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點,培植制度優勢和法治文明是復興之梯、崛起之魂。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說,中國強大不是要讓人家害怕,而是要讓人家尊重,所以必須有軟實力,包括價值觀、制度和法治。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民說,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二大外商投資國,中國在獲取利益的同時,也要學會運用國際規則尤其是法治規則。一位資深外交人士認為,當前無論處理國際關系沖突,還是應對貿易激烈摩擦,都需要善用法律武器。
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說,國際上有影響的評價體系都由西方掌控,我國亟待建立一套更為公平的評價體系,以擺脫在法制形象發布上受制於人的現實。
從現實挑戰看,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社會面臨共識難聚、誠信難立、權益難維等考驗,執政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目前仍存三大落差
綜合受訪專家和幹部群眾意見,當前仍有三大落差值得關註:
一是法律大國與法治強國的落差。截至2013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了243部現行有效法律,國務院制定了680多件現行有效行政法規。這些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加上其他立法確認的具有法律性質的規范性文件,共同構成了我國的法律體系。
「我們用30年時間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300年立法進程,即使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法律體系也已比較健全。」張文顯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後,有法可依的目標基本實現,但距離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仍有差距,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仍待在實踐中進一步落實。
二是權力色彩濃與法治色彩淡的落差。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認為,法治的前提是公權力受到約束,但從實踐中,這個狀況目前仍待改變。
三是社會法治呼聲高與國民法治素質低的落差。受訪法律界人士說,群眾對公正司法的期盼越來越強烈,期待司法的權威性、定紛止爭能力亦能同步提升。但是,當前鑽法律空子、知法犯法、權力干法、輿論擾法的現象仍有發生。
人民的期盼與需要
接受瞭望采訪的專業人士,渴盼中國法治向前大步推進,在他們看來,依法治國的關鍵之一,在於依照憲法和法律管住權力、保障人權。
李林指出,當前,少數領導幹部依然相信「權大於法」,甚至濫用職權、以權謀私,這對法治造成較大傷害;
部分群眾信權不信法,信「管」不信法,信訪不信法,甚至信錢不信法等等,使我們的法治建設缺乏應有的社會基礎;
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管住權力、管住官員,切實解決公權腐敗的問題,取信於民。
另一個關鍵點是,通過法治保障人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法治進程中得到更多實惠。特別是通過法治消除貧困,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增加更多的幸福感。
「四中全會將主題定為依法治國,是對黨的十五大以來依法治國理論與實踐的深化與發展。它有力回應了社會各界對法治建設的關注和期待,表明黨中央全面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堅定決心,也充分表明我們黨治國理念達到一個新高度新境界,標志著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封麗霞這樣告訴瞭望。

B. 為什麼十八屆四中全會是主題依法治國

法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規律,是我們黨的治國方略。法治的實現,最根本的原則是符合憲法。憲法是國家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根本大法,在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所有的法律都是根據憲法制定,憲法是所有父母的法律。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得同憲法。堅持依法治國的權威,首先是要保持憲法的權威。憲法序言中明確規定:「各民族,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人必須以憲法為根本准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確保執行憲法責任。「因此,法治,首先要嚴格遵守和執行憲法,有權建立和維護憲法,保證憲法的實施,使根據憲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下來。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憲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的基本規律做了充分的准備。建立和維護憲法的權威,按照國家的憲法仍然存在,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百年不動搖。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兩個基本點,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偉大實踐社會主義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憲法規定的人民民主政府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獨裁統治。一系列的國家體制上的規定,政府,國家機構,憲法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根據憲法堅持,是堅持憲法確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根據憲法,人民代表大會,各級民選的人民代表,受人民監督;各級行政機關,由人大,負責,受它監督生產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為了保證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的管理。確保所有國家機構行使按照章程的規定,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我們的權力。
的基本政治權利,人身權利的公民的憲法權利,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和自由進行了全面的規定是為了保護這本書的人權。根據憲法堅稱,將有效保護的基本權利和公民自由,檢查和糾正公民權利的侵犯。根據憲法
堅持,必須切實保證憲法的實施。憲法明確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憲法,大會的執行代表了當地人民遵守憲法保障和執法的行政區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必須予以追究。為了有效地執行憲法,憲法為根本標準的規定,堅決維護憲法,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的權威。

C.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此要實現什麼

十八屆復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制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D. 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什麼是 依法治國關鍵

依法執政是依法治國的關鍵。

E. 十八屆四中全,實現依法治國要做到

首先要依規治黨:
全會指出「黨的領導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最根本的保證」,因此,要實現依法治國,首先要做到依規治黨。

依規治黨要求黨員幹部對憲法和法律心存敬畏。敬畏憲法和法律是黨性修養的必然要求,其實質就是遵從人民的意志,服務人民的利益。共產黨人最講規矩,最敬畏規矩,在黨內按照黨的原則和規矩辦事,在黨外帶頭遵守憲法和法律,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脈相承、互為表裡的,很難相信一個目無法紀、以權壓法的人心中還會存有什麼黨性、群眾觀念。因此,要進一步突出黨性教育,使廣大黨員、幹部時刻牢記自己是人民的勤務員,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遵規守矩,帶頭遵守法律,帶頭依法辦事。

依規治黨必須重視黨員幹部的法律素養。「徒法不足以自行。」實現依法治國的宏偉目標,必然需要一大批具有法律思維,善於運用法律方式開展工作黨員幹部隊伍作為骨幹。這就要求在幹部考察選任過程中,著重考察幹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的重要內容。與此同時,也要加大對黨員幹部法律知識、法律素養的教育培養力度,把黨紀黨規、憲法法律作為各級黨員幹部的必修課,切實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F.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為什麼要提出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專家治理體系屬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G. 十八屆四中全會中關於依法治國的內容都有什麼政治理論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內體系和治理能容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熱點內容
申請勞動法律援助要錢的嗎 發布:2025-02-08 14:57:08 瀏覽:817
婚前合同如何寫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8 14:48:29 瀏覽:162
崑山市司法 發布:2025-02-08 14:48:28 瀏覽:396
王萬熊律師 發布:2025-02-08 14:47:46 瀏覽:419
刑法國有公司 發布:2025-02-08 14:47:44 瀏覽:54
lol皮城執法官怎麼加點 發布:2025-02-08 14:24:21 瀏覽:338
道德的火焰資源 發布:2025-02-08 14:22:05 瀏覽:398
執業葯師葯事管理與法規筆記 發布:2025-02-08 14:21:04 瀏覽:563
中國行政與刑事法治世紀展望 發布:2025-02-08 13:44:26 瀏覽:549
駕培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13:32:17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