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東吳法學院

東吳法學院

發布時間: 2022-01-28 05:30:10

1. 東吳大學法學院的學校簡介

東吳大學法學院,1915年成立於上海,是中國在教授中國法之外惟一系統地講授英美法的學院,解放前中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為亞洲第一所比較法學院,培育比較法學及國際法人才貢獻至鉅。從1930年代到1990年代,國際法院一共有過6位中國籍法官,從顧維鈞開始,一直到1997年的聯合國前南國際刑事法庭法官李浩培,都是東吳法學院的教授或畢業生。該校校史上最值得誇耀的一段是在1946年:東京審判採用的是英美法程序,由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選,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急了,最後,蔣介石點名從東吳大學要人,其結果是———中國赴遠東軍事法庭的法官、檢察官、顧問等人,幾乎全部來自該校。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負責審理28名甲級日本戰犯的《東京大審判》,開庭計817次,以6票對5票的微弱優勢,將28名甲級戰犯繩之以法,法庭上中方人員泰半出身東吳大學法學院,包括:向哲浚(檢察官)、倪征燠(首席顧問)、桂裕、鄂森(檢察官顧問)、裘邵恆(首任檢察官秘書)、高文彬(翻譯、檢察官秘書)、方福樞、楊壽林(法官秘書)、劉繼盛、鄭魯達(翻譯)。
1949年,國民黨政府遷台。東吳大學在台校友倡議復校,1951年籌組董事會,於台北市漢口街借屋設東吳補習學校,設法政、商業、會計及英文四科。1954年台灣當局「教育部」以東吳補習學校辦學績效卓著,核准先行成立台灣東吳大學恢復法學院,設法律、政治、經濟、會計四系並附設外國語文學系,為台灣地區第一所私立大學。1957年購得士林外雙溪土地七甲加上士林鎮公所贈與之土地共十五甲,此時石超庸校友接任院長,積極推動建校事宜。

2. 東吳大學法學院當年為什麼要設在上

東吳法學是台灣第四,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位輔仁大學念法律學系的學姐說,台灣法學的排序大概是台大>政大>台北(之前是中興法商)>東吳>輔仁。可是東吳大學的法律學系要念五年喔,若你要去念要有此覺悟。

3.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學院簡介

1915年,以東吳大學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王寵惠、吳經熊、倪征(日奧) 、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樑)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范學院",法學院也隨之並入他校。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師范學院"易名為"蘇州大學",同時恢復法學教育,設法律系,是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擴建為蘇州大學法學院。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蘇大,參加百年慶典,行走母校故道,難舍百年風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於斯,王先生長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同年,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
學院分別於1992年和1998年分別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法學教育體系完備。法學院現設有法學本科專業及法學(知識產權)方向,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及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在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1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生。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法學」專業為江蘇省品牌專業,「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省級重點學科,「法理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法學理論」為省級優秀課程群。學院曾先後主持國家級社科項目20項,省部級社科項目60餘項,"現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項目,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資助建設項目。學院教師共出版各類教材、專著80餘部,發表論文1000多篇;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獎、科研獎 5人次;獲省級教學獎、科研獎40餘人次,多人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有特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根據中國法學創新網統計,王健法學院教師2011年度發表的法學類核心刊物(CSSLI)他發數數量位居全國法學類院(系、校)第12位。自1982年以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種層次的專門人才15000餘人,成為江蘇省重要的法學人才培養基地,許多校友已成為國家政法部門和法學教育的中堅力量(以上資料於2013年摘自該學院官網 )。
法學院擁有近4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法學專業圖書館,藏書6萬多冊,中外文期刊600多種,在收藏、保留港台法學期刊、圖書方面具有特色。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還配備了50台計算機供讀者進行網上信息檢索。學院還出版學術刊物《東吳法學》,在總結和整理東吳法學成就的同時,積極開展英美法系研究及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拓展對外學術交流,加快法律研究的國際接軌,曾先後與美國太平洋大學麥克喬治法學院,日本名古屋大學、熊本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APU大學和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等法學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派出大量教師出國出境進修和講學,接待了世界各地知名法學專家學者90餘人次(以上資料於2013年摘自該學院官網 )。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已經成為國內法學教育界的知名院校。

4. 台灣法學的話東吳和台北大學哪一個好一些

你好,其實這兩所都法學都在伯仲之間,整體差不多都是211院校,台北大學其實勉強可相當於985院校了,所以實在難以抉擇.
若要離台北市近一些可以選擇直接在台北市區內的東吳大學,它的法商學院就在北一女中、台灣總統府、捷運(地鐵)西門站、重慶南路書店街和中正紀念堂附近,比起主校區在新北市三峽區的台北大學在生活機能上要好,因為書店街就在附近且又有捷運可供搭乘,市區內也有很多公車班次,這點都是位在三峽的台北大學所不及的.
當然論學生素質,台北大學的法學、商學還是要比東吳大學優秀一些,以下轉貼去年這兩所法律學系的分數線
校名 系組名 國文 英文 數乙 歷史 公民 錄取名額 最低錄取分數 每科平均
國立台北大學 法律學系財經法組 1 1 1 1 1 45 397.8 79.56
國立台北大學 法律學系司法組 1 1 1 1 1 45 392.7 78.54
國立台北大學 法律學系法學組 1 1 1 1 1 44 389.8 77.96
國立台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1.5 1.5 1 1 1.5 101 492.45 75.76
東吳大學 法律學系 1 1 1 1 1 217 367.8 73.56

當然要去哪還是端看你自己,剩下再轉貼個人在網路空間博客所寫的概況:
國立台北大學:主校區位於新北市三峽區,另有位於台北市中山區的台北校區,台北大前身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後獨立改製成一所大學.專業包括文法商工,其中最好的自然是法學與商學,法學更是名列全台前三甲左右,文學也很不錯,工科較弱且很少.另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台北醫學大學共同組成台北聯合大學系統,可彼此跨校互選課程及共享圖書資源.

東吳大學:有兩個校區,城中校區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法、商學院集中在此,外雙溪校區在台北市士林區,為校本部.東吳也是在大陸時期就有的學校,與大陸的蘇州大學系出同源, 兩校之間常有交流.是一所教會型大學,也是老牌私立大學,法學一向是最突出,在私立大學中可說是最佳,甚至名列全台三名上下.法學分數可略贏高雄大學,只差中正大學一些.整體專業性質偏向文法商理,文商稍微比輔仁差一些,理學專業最弱,分數只略贏國立的台東,私立的靜宜、文化.也算是文科生心目中最好的私立大學之一.

歡迎赴台交流.

5. 請問台灣高校法學院在亞洲的排名情況

亞洲共有12所進入全球法學院100強,具體如下:
香港大學 (世界18,亞洲1)
新加坡國立大學(世界19,亞洲2)
東京大學 (世界22,亞洲3)
清華大學 (世界44,亞洲4,中國大陸1)
香港城市大學 (世界53,亞洲5)
高麗大學 (世界57,亞洲6)
國立台灣大學 (世界61,亞洲7)
北京大學 (世界62,亞洲8,中國大陸2)
國立首爾大學 (世界69,亞洲9)
上海交通大學 (世界70,亞洲10,中國大陸3)
香港中文大學 (世界72,亞洲11)
早稻田大學 (世界99,亞洲12)

國立台灣大學,簡稱台大,前身為日據時期之台北帝國大學,是一所創立於台灣地區的全科性公立綜合大學,亦為全台灣規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學。2008年被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評為全世界前200名的大學,位列第124名。2012年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2012世界最佳大學排行榜,台灣大學排名第80,不僅創下這項調查進行9年來最佳成績,也是台灣地區唯一晉身前一百名的大學。當地時間2013年4月10日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公布了2013年亞洲前100名最佳大學排行榜。據此榜單,台灣有17所大學入圍百強。其中,台灣大學亞洲排名第14,是島內排名最高的大學。
中文名:台灣大學
外文名: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簡稱:台大
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創辦時間:1928年
類別:公立大學
現任校長:李嗣涔
知名校友:李遠哲、馬英九、李敖等
所屬地區:中國 台灣
主要院系:文學院 理學院 醫學院 工學院 社會科學院管理學院 電機資訊學

6. 蘇州大學法學院的學院介紹

東吳大學特別是她的法學院,曾培養出一批傑出的政治、法律學者或知名人士,如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董寅初、趙朴初、談家偵、王宏惠、董康、楊鐵梁、王紹堉、倪征、梅汝璈、吳德熊、李浩培、呂光、桂裕、丘漢平、梁鋆立、張志讓、查良鑒、查良鏞(金庸)、盛振為、何世禎、馬漢寶、姚淇清、陳霆悅等,堪稱一時之盛。1952年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改名為蘇州大學。1982年復設法律系,1986年擴建為法學院。

7. 南朝陽北東吳是哪兩所大學

「北朝陽」是指北京的「朝陽大學」,它是民國元年(1912年)由汪子健先生倡導、北京法學會同仁集資創辦的國內第一所專門研究和教授法律的大學。
「南東吳」則是指上海的東吳大學法學院。東吳大學法學院是由美國人創辦的一所以研究英美法為主、兼及國內法的比較法學院。上海的東吳大學法學院是蘇州東吳大學的一個分部。1915年9月3日,「中華比較法律學院」(即東吳大學法學院)正式成立,蘭金先生任教務長。

8. 蘇州大學法學院在哪

蘇州大學法學院

蘇州大學前身是著名的東吳大學(Soochow University)。本世紀上半葉,她以法學教育享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法官出朝陽,律師出東吳"之稱。東吳大學特別是她的法學院,曾培養出一批傑出的政治、法律學者或知名人士,如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董寅初、趙朴初、談家偵、王宏惠、董康、楊鐵梁、王紹堉、倪征×、梅汝璈、吳德熊、李浩培、呂光、桂裕、丘漢平、梁鋆立、張志讓、查良鑒、查良鏞(金庸)、盛振為、何世禎、馬漢寶、姚淇清、陳霆悅等,堪稱一時之盛。1952年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改名為蘇州大學。1982年復設法律系,1986年擴建為法學院。
本院現設法律、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律師四系,並設比較法研究所和東吳律師事務所。現有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點1個,法理學、行政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碩士點3個。行政法學專業為省級重點學科,受省政府專項經費資助。現有正副教授18人,講師20作人,其中有碩士以上學歷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者占近50%。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已列入法律碩士專業學位試辦單位。現每年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0餘人,專科生30-50人,並開設了法律專業大專函授班、專業證書班、本科進修班、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等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項目。自1982年以來,已為社會培養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類專門法律人才近5000人。
長期以來,本院教師兢兢業業、努力耕耘,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先後獲國家級教學獎、科研獎等3人次,獲省級教學獎、科研獎等12人次,獲評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次,獲評省級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次,7人被評為蘇州大學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先後承擔(主持)國家級社科研究項目5項,省級研究項目20餘項,出版各類專著、教科書、譯著等6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包括在海外學術刊物及國內權威刊物發表的論文50餘篇)。
近年來,本院對外學術交流也有重大發展。先後有25人次赴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進修、講學、參加學術會議、訪問,邀請外籍及台港澳專家講學70人次。行政法重點學科還與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法制研究所等實際部門開展了合作研究。
蘇州大學已進入國家"211"工程,我院"現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項目也已被列入"211"重點資助項目。本院師生員工將抓住機遇,同心同德,弘揚東吳法學傳統,再創輝煌!

蘇州大學專業列表

文學院
傳播學 新聞學 漢語言文字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 戲劇戲曲學 文藝學 課程與教學論
美學

商學院
企業管理 金融學 會計學 農業經濟管理
區域經濟學 財政學 世界經濟 政治經濟學
工商管理碩士

教育學院
應用心理學 教育經濟與管理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高等教育學
教育學原理 課程與教學論

外國語學院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英語語言文學 俄語語言文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 政治學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哲學
倫理學 課程與教學論 中國哲學 外國哲學

法學院
法律碩士 刑法學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訴訟法學
國際法學 法學理論 法律史

社會學院
社會保障 社會學 檔案學 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古代史 專門史 世界史

化學化工學院
應用化學 有機化學 分析化學 無機化學
物理化學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課程與教學論

電子信息學院
通信與信息系統 信號與信息處理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應用技術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中西醫結合臨床 內科學 臨床檢驗診斷學 外科學
婦產科學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 腫瘤學 神經病學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 麻醉學 急診醫學

數學科學學院
應用數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基礎數學 計算數學
課程與教學論

葯學院
葯物化學

藝術學院
設計藝術學 美術學

生命科學學院
細胞生物學 遺傳學 課程與教學論 免疫學(理學)
水產養殖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凝聚態物理 光學 理論物理
課程與教學論 材料物理與化學

放射醫學與公共衛生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 衛生毒理學 放射醫學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
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 生物醫學工程

機電工程學院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設計及理論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訓練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 運動人體科學

醫學院基礎醫學系
葯理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法醫學 生理學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免疫學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病原生物學

材料工程學院
服裝 材料學 紡織工程 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
紡織材料與紡織品設計

醫學院臨床醫學兒科系
兒科學

信息光學工程、現代光學技術研究所
光學工程

蘇州大學醫學院的前身為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蘇州醫學院,至今已有90多年的辦學歷史。目前,學院設有基礎醫學系、臨床醫學一系(醫學影像學系、護理學系)、臨床醫學二系、臨床醫學三系、臨床醫學四系、兒科學系等10個獨立建制的教學實體系以及綜合辦公室、教學科研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辦公室。醫學院擁有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臨床醫學一級學科專業學位博士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共有博士學位點35個,碩士學位點52個。

學校簡介

蘇 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古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江蘇省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其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與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定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改辦為蘇州大學。經教育部和江蘇省省政府批准,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學院、蘇州醫學院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年並入蘇州大學。目前,蘇州大學已發展為一所具有相當規模,基礎較為雄厚,辦學效益顯著,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一 百年來,蘇州大學先後向社會輸送了15多萬名大學生和研究生,其中許多人已成為科學、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中的著名學者和知名人士。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孫起孟、雷潔瓊,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董寅初,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著名的法學專家倪征日(奧) 、著名蠶桑教育家鄭辟疆、著名腦外科專家和醫學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楊鐵(木樑)、查良鏞(金庸)、現任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省政協副主席陸軍;江蘇省委原副書記顧浩、副省長吳錫軍、江蘇省政協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以及談家楨、劉建康、宋鴻釗等三十多位兩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蘇 州大學現有12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8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自設專業8個)、1個一級學科專業學位博士點、204個碩士點(含自設專業8個)以及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本科專業101個,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1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點、2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1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目前,擁有各類在校生約50000人(其中研究生12100多人、本科生21000多人,成人學歷教育11200多人):教職工40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300餘人,一支力量比較雄厚,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已初步形成。

近 年來,蘇州大學堅持教學和科研兩個中心,在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強化應用、重視實踐的思想指導下,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注重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面向地方經濟主戰場,加強了應用性、開發性研究,科研工作取得了累累碩果,先後獲得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家發明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獎400多項。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數據表明,蘇州大學SCI索引名列全國高校第27位。

蘇 州大學現有5個校區,佔地面積2368畝,建築面積近120萬平方米。學校圖書資料豐富,圖書館館藏圖書388萬冊,中外期刊2800餘種;分析測試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服裝中心、網路中心等設備先進;擁有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蘇州大學出版社。學校還編輯出版了多種學報、《國外絲綢》等刊物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交流。

我 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為學校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開辟了廣闊途徑。蘇州大學積極擴大開放,與日本、法國、韓國、新加坡、德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及香港、台灣等地區的100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每年接收外國留學生、進修生1600餘人來校學習漢語語言文學和其他有關專業。

近 年來,蘇州大學注重依託本省,特別是蘇南地區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人文、地域條件,積極探索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有效途徑,同時進一步深化管理體制改革,堅持走後勤社會化道路,並以此作為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和動力。目前,天堂學府——蘇州大學正以前所未有的氣魄和膽識爭創國內一流綜合性大學,以日新月異的姿態擁抱二十一世紀。

對,是瀆墅湖那裡!

9. 你好,請問去東吳大學法學院應該到哪個校區報到從大陸飛哪個機場比較方便

東吳大學在台北,必然是飛桃園機場啊!大陸很多城市都有直航,要是你所在的城市沒有的話可以考慮香港飛,因為可以順路在香港玩玩。東吳大學的對外交流部在外雙溪校區,雖然法學院在城中區,但是交換生的很多手續都需要到對外交流部去辦的,而且東吳大學所有的宿舍都在外雙溪區,所以我想你還是得到先到外雙溪校區報到和辦理住宿的。

10. 蘇州大學王建法學院和東吳商學院那個錄取線高就業前景好比較有名氣

分數高絕對是東吳商學院,是蘇大文科分數最高的院
但是法學院分也不低
其中金融和會計分最高,分數可以上多數985了
去年金融文科最低375,法學文科最低363,你可以看出來了吧
既然是新加的金融數學,大家對它的理解就不如老牌幾個專業認知多,不知道排名
如果是你想上的話推薦來學金融,對法律特別有興趣可以報法學
不過在分數夠的情況下多少人是選擇金融的
祝你成功

熱點內容
中國行政與刑事法治世紀展望 發布:2025-02-08 13:44:26 瀏覽:549
駕培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13:32:17 瀏覽:918
姓名變更條例 發布:2025-02-08 13:31:26 瀏覽:809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 發布:2025-02-08 13:11:43 瀏覽:662
法院解查封 發布:2025-02-08 12:54:48 瀏覽:848
初級經濟法法律關系要素舉例 發布:2025-02-08 12:27:34 瀏覽:618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