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修養的人
『壹』 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事有哪些
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事有哪些
一個人的素養是從小在家庭、生活中慢慢養成的,接觸社會後也會受到社會的一些影響養成的個人素養特徵;不同的素養會在不同的環境下或是工作場合,或是生活中起到不同的效果。
素養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狀態,也可以結交一幫志同道同的朋友圈,若是不好的素養也同樣會招來復雜的人群圈與對自己有非分之想的他人等。對於好的,我們要保留對於不好的我們需要去調解或改善。
『貳』 個人加強道德修養的方法有
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1、學好科學。道德規范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才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2、明確規范。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3、見賢思齊。「學習雷鋒,好榜樣。」
4、助人為樂。道德品質的養成需要道德實踐。
『叄』 為什麼要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一句話,就是出於人的本性。
『肆』 急需1000字作文!內容: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記得義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知識不健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健全的人卻難於用知識去彌補。」我們今天不去討論道德和知識誰更重要,但我相信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識者。
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崇尚道德。無論是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還是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無不都以高尚的道德做為他們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蘇轍
就曾寫道:「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至。」這就說明,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則,只要我們能夠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會成為有道德的人。
古往今來,滄海桑田。雖然時光在流逝,時代在變遷,但是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不僅沒有消減,反而與日俱增。我們黨和政府對公民的道德建設十分重視。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印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去年的今天,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作出決定,將每年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今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黨和政府為什麼對我們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設如此重視呢?因為我們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目前,我國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3.67億,我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將直接關繫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康,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成敗興衰。培養和造就千千萬萬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接班人,就能夠確保幾代人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就能夠確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勇氣的,有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奧運會上,中國運動健兒們不僅在金牌數上取得了突破,而且表現了道德風尚,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好評。給我印象很深的中國男子花劍團體的運動健兒們和俄羅斯體操運動員涅莫夫在運動場上所表現出來「一切服從裁判」的道德行為,告訴每了一位運動員和我們這樣觀眾這樣一個道理:只要表現出高尚的道德風尚,那麼雖然可能會失去項目上的金牌,但一定會得到觀眾心中的金牌。
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毅力的,道德高尚的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要想成為一名道德高尚的人,除了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社區開展的「青少年維權崗」、「青少年網路文明行動」、「手拉手」、「雛鷹行動」等有意義的活動外,還必須從小事做起。比如說,在家裡我們給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和媽媽端上一杯熱茶,在學校里我們幫助同學解決一道難題,在公交車上我們主動為年邁的老人讓個座,在上學路上我們扶正一顆被風吹歪了的小樹,在廣場上我們彎腰撿起一片廢紙屑等等。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從這些小事做起,那麼我們每做一件事情,我們的道德水平就會得到一次升華。長此以往,我們一定能夠成為一名有道德的好少年。
親愛的同學們,黨和政府在關心著我們的成長,爸爸媽媽在期待著我們成才,我們在為現代化建設而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我們還要明白自己在道德建設中所肩負的重要使命。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自覺地做道德建設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捍衛者,逐漸具備良好的公民道德,長大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的響當當的中國人!
『伍』 有關提高道德修養的名人例子
勿以小惡而為之,勿以小善而不為---劉備的
非淡薄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陸』 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應具備什麼美德
熱愛祖國 服務人民 崇尚科學 辛勤勞動 團結互助 誠實守信 遵紀守法 艱苦奮斗
『柒』 道德修養對人有哪些影響
在生活中,要做一個誠信的人不容易,因為總會受到外界的干擾,總會受到很多來自外界的考驗,還會遇到很多外界的誘惑。
如果一個人沒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就不可能在各種誘惑面前把持住,也不可能經受住各種考驗。
而一個人一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那麼他就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該追求,什麼該反對。
這樣就能讓自己的行為受道德的約束,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誠信意識。
小於是一位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她順利去了一家外企上班。
由於缺乏工作經驗,同時她很喜歡這個公司的氛圍,在簽勞動合同時,她就只提出了每月2500元的工資要求。
由於工作與她的專業比較對口,加上她勤奮敬業,學習能力又很強,所以沒過多久,就已得心應手。
然而第二年那些初來乍到的應聘者卻沒有像她當初那樣做事小心謹慎,在沒有熟悉工作要求的情況下,就向公司提出每月5000元的工資標准,公司竟然也同意並與之簽訂勞動合同。
小於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自己工作這么努力,而且表現得這么好,一年多來一直每月都只有2500元,公司憑什麼給那些什麼都不懂的新員工那麼高的工資?」但是她明白抱怨沒有絲毫用處,因為自己當時和公司明確簽訂了三年的勞動合同,而且每月2500元的工資要求也是她自己提出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於對自己每月2500元的工資待遇越來越不滿,周圍的好多同事也為她不平,都勸她去申請加薪,若上級不批,大可另謀高就。
小於雖然覺得同事的話很有道理,但是又再想想自己一年前和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明明是自己主動提出三年內每月2500元的工資,公司只是按合同執行而已,現在卻去要求加薪,似乎有點說不過去。
而如果此時跳槽去別的公司那就是違約,自己就成為一個不遵守勞動合同、沒有職業道德的人了。
想到這里,小於下了決心:先把合同幹完再說。
如果到時候單位還不加薪,她就辭職跳槽;如果加薪,她就繼續留在這里工作。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小於在工作中依然任勞任怨,從不抱怨,而且工作也不斷得到周圍同事及上司的高度認可與評價,但是她的薪水依然只有每月2500元。
三年的合同期終於結束了。
小於鼓起勇氣,主動走進經理的辦公室,准備遞交辭職報告。
經理非常熱情地招呼她就坐,還沒等她把辭職報告拿出來,就將事先准備好的儲蓄卡遞到了她的手中。
「我知道你三年內一直非常認真努力地工作,也為公司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由於我們雙方之前勞動合同上的規定,就沒有給你加薪。
但是,你的表現我們都看在眼裡,這個卡是你最近三年內工作應得的獎金,就算按新員工的標准給你將以前的薪水全部補上吧。」
聽到經理的話,小於心裡如一塊石頭落地,兩年多來的心事終於了卻了。
經理說:「如果你願意,我們非常歡迎你繼續留在本公司工作。」
小於微笑著,從容地點了點頭。
經理接著又宣布:「從明天起,你就是分公司經理,月薪7000元。
公司相信你一定會在新的崗位上做出更好的成績。」
此時,小於突然意識到,良好的職業道德也會給一個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假如小於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當她看到薪水的極大反差時,她怎麼會繼續任勞任怨地履行自己的勞動合同,又怎麼會守得雲開見月明,得到公司的高度認可?
『捌』 良好的道德修養對人生有什麼意義,如何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的人
一、道德品質在人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1、道德品質決定個人的本質
認定個人本質最重要的標準是道德品質的好壞。絕大多數兒童在觀看影視時最愛問的一句話是什麼?——「他(她)是好人還是壞蛋?」
2、道德品質決定個人的前途
衡量個人道德水平的「德商(MQ)」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
德商是一個人在道德水平測試中的得分,得分越高品德越好(忽略出題的失誤和答題的做弊)。與德商相對應的是智商(IQ)和情商(EQ)。
一個德商高的人,往往會受到信任和尊敬,自然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台灣省白曉燕文教基金會在1998年3月所做的「台灣1000個大企業用人調查」顯示:企業主用人最先考慮的是屬於MQ的「德性」[佔54.9%],然後是屬於EQ的「相處」(佔13.2%),最後才是屬於IQ的「能力」(僅佔2%)。
二、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
1、學好科學。道德規范以科學知識為基礎,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才能自覺遵守道德規范。
2、明確規范。道德規范在中國已經系統化、精煉化,熟記這些規范,不但有助於應對一些重要的考試(考核),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我們立身做人。
①個人品德(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②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④家庭美德: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3、見賢思齊。「學習雷鋒,好榜樣。」
4、助人為樂。道德品質的養成需要道德實踐。
『玖』 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素質道德修養的人
素質,是一個人的教養,一種內在的修養,是指一個人的品質道德以及生活中為人處世的一種水準,是一個人經過鍛煉和培養達到的內化水平。
一個有素質的人,必定是一個有內在修養的人,不以地位金錢容貌來衡量。他(她)是一個真我的人;一個自律的人;一個寧靜的人;一個有原則有品格的人;一個知道自重也尊重他人的人;一個善於約束並規范自己言行的人;一個知進退懂自省的人;是一個具有寬容氣度、嚴謹節操、高雅端正的人。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話:「穿上龍袍也不像個太子。」
我認為,像不像「太子」,不是看你穿的是什麼衣服,而要看你擁有怎樣的個人素質與做人水平。
穿什麼樣的衣服,那都是表象,擁有什麼樣的素質水平,才是衡量一個人的關鍵。
T有個小學同學Y,上學那會兒,就在班上調皮搗蛋,不學無術,班裡的雅座經常是他的專利。畢業以後,大家各自求學,失去了聯系。多少年在同學聚會上再相見,才發現曾經那個不學無術的Y,原來是個官二代。如今憑借拼爹的本事,不但找了當地政府家的千金為妻,錦上添花,更是在當地奮斗下不少資產。年紀輕輕,就已算得上是家大業大,堪稱地頭蛇,不禁對其刮目相看。
『拾』 如何做一個道德修養的人,有氣質的人呢!
這個你看了應該有點感悟 這個世界上最正確的是跟自己比,想一想今天是不是比昨天進步了一點,想一想明年是不是比今年更加好一點。想一想,10年以後的你是不是比今年的你要更加出色;
2 一個人只要心中懷有詩意,就已經達到了詩的境界;而一個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是詩意的生活。詩意的生活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把現實生活中瑣碎的情感升華為美好情感的過程;
現在這個世界,吸引人注意力的事情太多,從電影電視到電腦游戲,有時欲罷不能,把很多重要事情都耽誤了。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注意力也是一種資源,分散注意力就是資源不能集中使用。
3 優美的結果多是在枯燥和痛苦中得來:流利的英語,反復練習的過程十分枯燥;優美的芭蕾,演員的腳尖全部磨出血泡;迷人的體操,留在運動員身上的處處是傷;動聽的旋律,當初不知拉斷過多少琴弦;但是枯燥和痛苦本身並不能保證優美,最後的優美和出色是因為有堅韌的精神和一顆堅持的心;(但是這種反復練習也是一種快感,在枯燥的訓練生活中,正是那種不斷完善自己的慾望讓我堅持下來。)
4 讀到希拉里退選演講的一段話,大家共勉:Every moment wasted looking back keeps us from moving forward. Life is too short, time is too precious, and the stakes are too high to dwell on what might have been.為往事嘆息,會阻礙我們前進。生命短暫,時間寶貴,沉湎於空想的代價實在太大; 5 一個內心自卑的人,外在表現一般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別人的語言行為過分敏感,總覺得別人話中有話矛頭指向自己。二是外在行為常常表現為過激反應,為一件小事或一句話大發雷霆,因為內心的虛弱需要用外表的強悍來保護。克服自卑最好的辦法是某件事做到極好,贏得別人的贊美,這樣胸懷自然就開朗了; 6 我有一個比喻,困難就像一條狗。小時候在農村狗很多,當你遇到狗時,如果勇敢迎著它走過去狗就會怕你,如果轉頭就跑狗就會追你,說不定還咬你。狗的天性是你不怕它它就怕你,你怕它它就追你。困難也一樣,迎著困難前進,通常困難就能解決,如果往後退,困難可能就會把你壓倒。在困難面前不能輸了鬥志; 7 當人遇到困境時,採取的態度決定了他是否能反敗為勝。困境通常不能一下子擺脫,所以採取的第一態度是耐心等待,困境就像開車前後被堵,再著急也沒法扛著車出去;其次是要淡化困境並從中受益,就像周文王被囚羑里著《易經》;最後是永存希望,尋找機遇。曼德拉27年監獄從沒放棄黑人平等的事業終獲全勝。 8 有一頭驢子拉了一輩子磨,老去的時候,主人覺得它一直很辛苦,就把它放到青翠的草地上,讓它自由,但主人吃驚地發現驢子繞著一顆樹不停地轉圈,原來驢子轉了一輩子,除了轉圈已經不知道別的,眼前的廣闊天地它視而不見。人也一樣,最怕陷入一種思維或行為習慣,忘記天地其實很寬,換一種活法其實不難;(但是思維的局限是不容易發現的,人往往喜歡維護自己的觀點,就像維護自己的面子一樣,不承認還有發展的空間。----如果有辦法的話,就是把一件事做好,通過做事認識到自己思維的局限。) 9 一個人做事最後能不能成,要看能不能把握小方向和大方向,小方向是自己的努力目標,大方向是世界的發展潮流。大方向對了沒小方向不行,低頭做事不管大方向更不行。有一群人向北極出發,發現越走離北極越遠,所有的儀器都表明他們的方向是對的,那怎麼越走越遠呢,原來他們是在一塊向南漂的巨冰上行走;(如果所學的東西不符合市場需要,就沒有意義。任正非說,領先一步是先進,領先三步是先烈。) 10鄭板橋在去世前給孩子留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陶行知重復了這句話,把靠祖宗變成了靠父母。我在贏在中國點評時曾說:即靠天也靠地、還要靠自己。靠天靠地是利用資源,靠自己是主動奮斗,一個人能夠利用資源,還能主動奮斗,離成功就不遠了; (在利用資源上,比如建立人脈,整合人脈資源,需要學的也很多。) 11擁有值錢的東西不如擁有值錢的才能。我有一個畫家朋友,從來不存錢,需要錢時就畫一幅畫,畫就變成了錢。他說:「人生最愜意的莫過於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為物質所累,還能用愛好換錢。」確實,你就算擁有金山也有可能丟失,但擁有才能走到哪裡都能帶著,別人可以偷取你的物質,但沒法偷取你的才能; 12 三件讓人幸福的事情:有人愛,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愛,不僅僅是被人愛,而且有主動愛別人愛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讓每一天充實,事情沒有大小,只有你愛不愛做,不愛做的事再大也沒有意義;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陽光,人就會從卑微中站起來擁抱藍天; 13 海里有藍鯨這樣的巨魚,也有沙丁這樣的小魚,海足夠大,能夠容納各種魚的生存;但池塘里通常就只能放點小魚,如果池塘里放入大魚,結果可能是大魚把小魚吃了,然後自己餓死。同理,一個胸懷足夠大的領導敢用各種人才,並各得其所;但在一個心胸狹窄的領導身邊,人才都不得其所,最後通常是死路一條;(老俞就是這樣的人。另一方面,就是不是領導和管理層,也要這樣對待周圍的人。) 14 一個人想過得有意義,一般有兩種做法,一是深挖洞,就是在一個領域里做到極致,比如陳景潤搞數學,袁隆平種水稻;二是廣積糧,就是讓生命盡可能經歷更多,比如徐霞客馬可波羅行走天下,生命也輝煌。生命並不只有一種活法,我們有時候可以換一份工作,換一座城市,換一種心情,也許就換了一種活法;(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自己的生活,在於不斷走出舒適區,) 15 不要因為一次失敗,就放棄對於希望達到目標的追求,因為值得達到的目標就像絕頂,常常隱藏在雲霧中,需要不斷努力才能登頂。我常告訴那些愛情的追求者,不要被拒絕就不再表達自己的愛情;我也告訴那些創業者,不要因為失敗就不再追求自己的事業。請記住:不要因為連續下幾天雨,就認為太陽再也不出來; 16 任何觀點都可能以偏概全執其一端,但不能因為偏了就不讓說。一個觀點如果面面俱到也就不是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視角和態度,不同的視角和態度造成思想豐富多彩。人們互相辯論,不僅為了尋找真理,更是為了能夠提供思想,增加智慧。春秋戰國最偉大的成就就是百家爭鳴,為中國留下了偉大的思想文化遺產; 16 真正純粹的愛情只有現在,只有當下,愛不因過去,不因未來。不因為過去是過去已成歷史,愛歷史便失去當下的美好,不因為未來是未來還沒有發生,為未來而愛就多了一份功利的世俗。愛情也不問因果,一問因果便落俗套。為什麼愛?最好的回答就是因為愛所以愛。愛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瞬間的感覺變成永恆; 17 讀到一句話: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確實是這樣,很多事情我們之所以過不去是因為我們心裡放不下,比如被欺騙了報復放不下,被諷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評了面子放不下。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並沉迷於事情帶來的不愉快的心情。其實只要把心情變一下,世界就完全不同了; 18 一個人在犯了錯誤之後能否糾錯,要看這個人的慧根如何。有人犯錯誤不知道自己在犯錯誤,有人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沒有能力糾正,有人知道自己犯了錯誤能夠毅然改正。孔子說: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也會做低級的事情,而小人很難做崇高的事情;也有君子犯錯會改而小人難改的意思; 19 朋友說:人生三種關系: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內心,現在我們把所有時間都花在了人的關繫上,導致心靈迷茫苦悶。回想自己的生活,確實把所有時間花在了人際關繫上,沒時間融入自然,更沒時間和內心對話,內心的寧靜感幸福感無跡可尋。應該爭取把時間分成三份:一份給自然,一份給內心,一份和人相處;
20 沒有經過世事復雜的簡單是表面的簡單,沒有經過人世滄桑的單純是虛假的單純,沒有經過深刻自卑的自信是虛無的自信,沒有經過大起大落的平靜是膚淺的平靜,沒有經過權利考驗的超脫是偽裝的超脫。大風雨後才有最晴朗的天空,大經歷後才有最豁達的人生;(說心裡去了,傅雷在《名人傳》序言中說:不經歷戰斗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歷劫難磨練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們的致命傷!) (澹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過。《小窗幽記》)
21 如果失敗可以承受,就要去冒險去大膽嘗試,否則你的生命將因為謹慎而失去色彩。如果像田螺一樣,碰到事情就往回縮,你就失去了像魚一樣在海里遨遊的機會。田螺一輩子所走的路也許不少,但它永遠蜷縮在脆弱的殼里。魚自由地暢游在大海,因為它擺脫了田螺的膽怯。所以,對自我的過分保護會失去許多機會;
22 盡管誰都知道那種無所欲求的平淡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諦,也是幸福的所在,但很少有人願意一開始就過這種平淡的生活,一定要走進社會風雨中去經歷一番才會幡然醒悟,歸復簡單。但有些人走進社會風浪之中就被淹沒再也沒有爬出來,像弘一法師那樣悟得如此徹底的高人實在是少數中的少數;
23 什麼是心理承受能力?舉個例子,你把一堆麵粉摻點水揉一下,一捏麵粉很容易散,但你別放棄,繼續揉捏。千百遍之後,它再也不會散開了,即使你把它抻長也不會散開,因為它已經具備足夠的韌性。人進入社會的過程就如同一團麵粉,被社會不停地揉捏摔打,最後變得非常堅韌,就有了堅強的心理承受能力;(沒有什麼生來就是偉大的)
24 即使最初我一個人奮斗的時候,也沒有失去過信心,我一直堅定相信,新東方能夠走下去,而且一定能夠走好,在最絕望的時候,我心裡默念著「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校訓,咬緊牙關穿越一次次的艱難,站穩腳跟碾碎一個個的困難,新東方終於走出來了,終於長大了,我自己也隨著新東方一起成長. 25 一個人成長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在失敗中尋找與把握機會的過程,沒有失敗就無所謂成功,沒有遭遇過挫折和失敗的人生是不豐富的人生,就像白開水,純凈卻沒有味道。一個人是否活得豐富,不能看他的年齡,而要看他生命的過程是否多彩,還要看他在體驗生命的過程中能否把握住機會; 26 台灣星雲大師的八大觀念: 1.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 2.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 3.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4.雲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懷; 5.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氣; 6.風雨,不是天象,而是錘煉; 7.滄桑,不是自然,而是經歷; 8.幸福,不是狀態,而是感受! 27 做事情要三思而行,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判斷,要考慮到後果是否能夠承擔。一個錯誤的決定也許一分鍾就能做出並賦予實施,但常常要用無窮長的時間去糾正;不管是個人生活還是做事業,一開始就做正確的事情,在過程中正確的做事情,都是幸福和成功的保證; 28 我們做事情常常希望盡快有一個好的結果,但很多事情都只能慢慢等待結果,並在等待時盡可能積極的努力,急於求成常常會欲速則不達。只要努力的方向是對的,結果就會是好的。正確的方向+足夠的耐心,是通向良好結果的最佳途徑。(這一條可以和第九條對照著看。)
29 如果一條路看到了盡頭,有時候並不一定是路到了盡頭,而是你沒有看到在盡頭其實路拐彎了,也許一拐彎就是另一條寬闊的道路。當初我聯系出國死活沒有美國大學要我,所以拐了彎,就留在國內做了新東方; 30 一個人的成長有兩個條件,一是要給予足夠的時間,沒有任何人會在一天之內成長起來,就像一棵樹一樣,十年過去才會發現長大了,另一個條件是生命的熱情永不熄滅,不管多麼卑微,內心的種子一定要嚮往天空,要盡力伸展自己的枝葉去觸摸藍天,去追逐天空的雲彩,有了向上的心,一定就會有燦爛的果。 31 一個人對於現狀有幸福滿足感並不意味著一輩子都有幸福滿足感,就像你走到一個風景絕佳處也許會希望身在其中一直到老,但真的總是面對同一風景,再美好你最後也會無動於衷。生活只有在不斷改變中才會有新奇的體驗。兩種狀態會讓人感到生命的豐富:現狀的不斷改變和內心的不斷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