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市法治
A. 打官司遇到「走後門」「找關系」的,該怎麼辦
我們國家現在最黑心職業就是醫生、律師、老師,打官司,找一個律師,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律師就是為咱們說話,事事以當事人的利益為主,當然,這些都是電視劇裡面的。
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在當地想打贏官司,你必須要有人脈,有關系,沒有關系還不如直接和解,如果你也想去花錢找關系,勸你直接放棄,最後你花的錢可能比你輸掉官司賠的更多。
當然,如果你很有錢,那麼有錢就有關系,有關系就有門路,碰到別人「找關系」、「走後門」的,除非你沒有親戚,孤身一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可以去舉報,去鬧,沒准碰到哪個清官去徹查,但是機會相當渺茫。
舉個例子,我們這以前有個高中生,家裡做生意,不至於很窮,被另外一個高中的幾個學生逼到跳河,被那幾個高中生,在橋上用石頭生生給砸死了,人命關天,這幾個殺人犯因為家裡都是當官的,沒有一個被捉的,一個個仍然逍遙法外,可以去搜索「漢川高成事件」,看看政府腐敗到多麼令人發指的地步。
面對這樣的有關系的人,你是毫無辦法的,就算你找了律師,律師也是一樣坑錢的貨,他會收了你的錢又去收別人的錢,然後勸你和解,或許最後你得到了賠償,但是你用的錢卻比賠償的多得多。
生在一個腐敗的國家,就要學會適者生存的基本法則,不要妄想什麼公平,我不那麼愛國,就是因為經歷太多政府部門收受賄賂的事情。是,很多人都會說就是因為民眾去賄賂才導致的政府腐敗,但是你若不賄賂,政府大門並不為你開!
B. 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他們都有什麼成就
1、孔子把仁的學說施之於政治,形成仁政說,在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內容是「禮」與「仁」,在治國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2、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66]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3、鄭成功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也是聯系兩岸的重要歷史人物。他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曾經控制了中國東南半壁江山;他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被奉為「開台聖王」。
4、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是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創造者。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以「共和」思想推翻了2000年的封建帝制,為以後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領導辛亥革命。
(2)漢川市法治擴展閱讀
1、要施行仁政,孔子還對為政者提出了道德要求,主張為政需正己。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主張統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
2、諸葛亮一再告誡、反復強調法在治理國家過程中的重要性「夫一人之身,百萬之眾,束肩斂息,重足俯聽,莫敢仰視者,法制使然也。」
諸葛亮還進一步從反面強調了不以法治國的嚴重後果「若乃上無刑罰,下無禮義,雖有天下,富有四海,而不能自免者,萊紛之類也。夫以匹夫之刑令以賞罰,而人不能逆其命者,孫武、攘直之類也。故令不可輕,勢不可通。
3、在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孫中山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
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C. 武漢中考各科滿分是多少分
2021年3月26日,2021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方案出台。
今年武漢中考,語文滿分120分,數學滿分120分,英語滿分120分,物理、化學(合卷)滿分120分,道德與法治滿分40分,體育與健康30分,總分550分。
以上科目學業考試(考查)成績以分數形式呈現,作為高中階段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其他科目考查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之中。
2021年武漢市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考核方式
語文、數學、英語實行閉卷考試,數學考試考生不得攜帶計算器,英語考試含有聽力測試;物理、化學合卷,實行閉卷考查;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考查,允許考生帶初中各年級教科書和平時上課所做的筆記。
地理、生物在初二年級結業,歷史在初三年級結業,由市統一命題、各區統一組織畢業考查和閱卷。體育與健康、物理化學生物實驗技能操作組織全市統一考查(方案另發)。
考核科目為音樂、美術(或藝術)、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和學校開設的選修課程等,一般應在學科教學結束時隨堂進行。考核方式和形式要靈活多樣,可結合學科特點和學校實際,採取紙筆測試、聽力測試、面試、實驗操作、作品展示、才藝表演、撰寫小論文等多種方式。
D. 一樣都是託孤大臣,為何李嚴和諸葛亮還會被貶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劉備轉戰南北後在益州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以此來抗拒曹操和孫權。其實這個時候已經進入到了整個三國時期的後半段,之前已有無數英雄豪傑隕落,僥幸留下來的也到了暮年。劉備稱帝之後沒多久就經歷了夷陵之敗,最後在白帝城病逝,他的託孤大臣除了我們熟知的諸葛亮外,還有李嚴。
公元231年,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這次李嚴也參與了進來,不過負責的只是督運糧草而已。當時趕上了惡劣天氣,李嚴的糧草無法運到前線,因此他寫信讓諸葛亮回撤。但諸葛亮回來之後,李嚴又說糧食充足,意圖將這次北伐的失利權都賴在諸葛亮的身上。而這次諸葛亮沒有再慣著李嚴,在劉禪的配合下,李嚴被貶為了庶民,並被放逐到了梓潼。
E. 諸葛亮不如劉備的地方在哪裡
諸葛亮雖然以法治蜀名揚千古,但要論識人用人的才能,則遠不如劉備。
諸葛亮
諸葛亮選人用人,過於標准化,用的都是和他趣味相投、性格相似的人。而劉備則有劉邦之遺風,用人不拘一格。
劉備
我們先來看看劉備的人才梯隊。
當然,劉備用人中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有時候用人唯親。例如用關羽鎮守荊州,後來的潰敗證明並不恰當;用義子劉封駐守上庸,則把孟達逼反。
盡管有這兩次失誤,劉備仍然可以說是三國時期三大創業者中最會用人的董事長。要知道曹操、孫權、劉備三位創業者中,劉備的起點最低。曹操、孫權都是官二代,本身就具有很強大的政治和經濟資本,號召力強,人才影從,而劉備起家之前,乃是一名在街頭賣草席的小販。
劉備漂泊半生,先後投奔過曹操、袁紹、劉表等,均無法立足,既沒有一塊後方根據地,也沒有一支強大的部隊,最終是靠把諸葛亮、龐統、法正、黃忠、魏延等人才聚集到身邊而“空手套白狼”般起家的。
曹操、孫權既有政治號召力,又有穩固根據地,同時也知人善任,然而多名當世第一流的人才沒有去投奔他們,而是追隨根基最薄,創業風險最高的劉備,這足見劉備識才用才之能力。
F. 漢中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
2010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後一年,也是應對金融危機、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的關鍵一年。從面臨的有利因素看,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城鎮化建設和擴大消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這為我市加快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我市經濟連續幾年保持了較快增長,一批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加快實施,這是我們乘勢而上的基礎所在、希望所在。從面臨的困難和挑戰看,國內經濟回升的內在動力仍然不足,我市經濟發展仍將處在比較艱難的階段;經濟總量偏低、增速不快依然是影響率先突破發展的主要矛盾;經濟結構不盡合理,支柱產業抗風險能力低,地方財政增長缺乏有力支撐,財政收支矛盾將更加突出;縣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後,改善民生的任務十分艱巨;作風不扎實、工作不到位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對此,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既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消極畏難,必須堅定信心,振奮精神,爭搶發展機遇,創新發展模式,破解發展難題,加快推進漢中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以上,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8%,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節能減排完成達標任務。
實現這一目標,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既要強力推進經濟較快增長,又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真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既要把擴大投資放在促進經濟增長的首要位置,又要注重擴大消費和外貿出口,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大合力;既要加快城鎮化步伐,又要抓好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共同繁榮;既要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又要堅持不懈地改善民生,使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根據上述目標和工作要求,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是:強推「三化」進程,突出「三大增收」,主攻「五大突破」,實施「十大項目」。具體要抓好以下10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定不移實施投資拉動戰略
加快項目建設。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4億元。實施重點建設項目100個,年度投資192.06億元。建成十天高速漢中東段、國道108水磨灣至寧強縣城段、省道309災後重建以及330千伏略陽變電站等工程;加快建設十天高速漢中西段、寶漢高速漢中段、漢中機場、紅石樑隧道以及略電二期、110千伏輸變電、嘉陵江水電梯級開發等工程;開工建設西漢蓉客專、西漢高速佛坪連接線等工程;積極做好陽安鐵路擴能改造、鎮巴油氣開發、4×100萬千瓦火電等38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
強化項目管理。進一步落實市級領導包抓、聯席會議協調、重大項目稽查、綜合執法監督等措施,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完善項目責任考評制度,嚴格考核獎懲,實行責任追究,形成推進項目建設的長效機制。
抓好項目儲備。建立項目工作聯動機制,圍繞裝備製造、有色冶金、生態旅遊、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等,超前謀劃、儲備一批大項目,特別要根據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布局和重點產業振興規劃,加快策劃、論證、包裝一批重大產業項目,以大項目拉動大投資,以大投資引領大發展。
(二)千方百計促進工業快速增長
做大做強骨幹企業。牢固樹立「循環、低碳、綠色」意識,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集群化推動、園區化承載」的思路,加快推進漢中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建設;以「六大企業集團」、「八戶明星企業」為重點,支持鼓勵企業相互配套協作、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產業集群,強力推進開發區工業園、漢中航空工業園以及9個縣區工業園建設,促進工業經濟走集群化、園區化、現代化發展道路。
促進企業自主創新。依託科技創新工程,支持企業搞好技術中心建設。強勢推進工業再翻番「三個一」工程,抓緊實施64個工業重點技改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2億元。加快500萬噸鋼技改、漢川機床製造基地等項目建設,力爭漢航集團航空基地、陝南現代生物醫葯園等項目開工,確保中航電測二期、洋縣釩鈦磁鐵礦擴建等項目建成投用。
提升協調服務水平。加強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加大政策扶持和金融支持,抓好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銜接協調,促進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打造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密切銀政、銀企聯系與合作,推動金融更好地支持地方發展。積極促進中航電測實現上市融資,漢川機床、漢王葯業、安中機械加快上市步伐。
(三)大力強化農業農村發展基礎
按照「穩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籌、強基增後勁」的思路,統籌城鄉發展,夯實「三農」基礎,更好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抓好「三個六」、「四個優」主導產業,積極培育核桃、蠶桑、烤煙、漁業、花卉等特色產業,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培育壯大重點龍頭企業。大力推廣增產增效實用技術,確保糧食總產110萬噸、油料總產16萬噸。生豬飼養量力爭達到700萬頭;新建和改造茶園13萬畝、柑桔園7萬畝。鞏固茶葉品牌整合成果,擴大優質品牌效應。
多措並舉增加農民收入。深入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健全農業服務體系,加快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農業,提高比較效益;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突出抓好勞務輸出和農村金融服務,持續推進民生工程。農民人均純收入力爭4000元以上。
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建成通村公路1000公里、戶用沼氣池2萬口、農村信息站500個、扶貧重點村138個,移民搬遷1.42萬人,解決1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使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有較大改善。
(四)下大力氣推動三產持續繁榮
做強旅遊產業。加大「四區四湖四園」精品景區和鄉村旅遊開發力度,洋縣梨園景區三月下旬開園,青木川古鎮重建力爭「五·一」完成,華陽景區「七·一」前推向市場,定軍山、天台山景區和溫泉資源開發有突破性進展。深入開展景區創A、飯店創星、服務創佳活動,著力提升旅遊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精心辦好央視「心連心」慰問演出、「歡樂中國行—魅力漢中」大型廣場文藝演出和首屆「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節、中國陝西首屆茶葉茶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強化宣傳促銷,依託節慶造勢,繁榮旅遊產業,全年旅遊總收入力爭達到48億元。
培育消費熱點。大力開發社區商業、物業、家政等服務性消費,注重培育汽車等大宗消費和繼續教育、文化娛樂、運動健身等消費熱點,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滿足群眾消費需求。用足用活政策,鼓勵支持幹部職工住房消費。
完善市場體系。加快天漢大道百億元商貿街區、褒河物流園區和漢中口岸建設步伐。堅持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工程以及「縣超」工程,促進「農超對接」,支持新農村現代流通網路建設。加強市場監管,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五)全力以赴加快城鎮建設步伐
以「雙百」城市戰略為引領,深入開展「城鎮化建設重點推進年」活動,繼續在「畫好城市、建好城市、管好城市、用好城市」上下功夫,堅持規劃剛性管理,重點打造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縣級城市,著力培育大鄉名鎮,促進農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加快城鄉一體化,力爭城鎮基礎設施投資年增長30%以上,城鎮化水平提高1.5個百分點,努力將漢中建設成西部地區最具特色的園林生態城市、宜居休閑城市、旅遊觀光城市。
加快中心城市和縣城建設。圍繞打造中心城市,進一步加大城市經營力度,做大融資平台,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力爭土地經營收益4億元以上。今年實施城建重點項目30個,年度投資20.09億元。以「一江兩岸」和濱江新區為重點,全力推進中心城區「十大工程」,建成漢南大道、江南東路,加快建設漢江「雙橋」、體育運動中心,開工建設橋南橋北廣場改造工程、濱江西路、朱䴉閣和濱江綠化帶,抓緊漢中火車站廣場改擴建前期工作。切實抓好漢中茶城、十天高速北出口等重點項目。以彰顯個性特色、改善人居環境為目標,突出縣城暢通、生態、點亮、文體、安居五大工程,努力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
集中建好大鄉名鎮。按照「六個一」要求,突出抓好省級重點鎮和陝南重點鎮建設,力爭到2012年每個重點鎮建成區面積擴大0.5平方公里以上。推進縣域優質教育、衛生等資源優先向重點鎮布局,放開城鎮落戶政策,提升重點鎮資源聚集能力。抓好農村「清潔工程」,集中治理高速路、國省道、景區和鄉村道路兩側臟亂差問題,全力改善農村面貌。
深入開展「聯創」工作。下功夫抓好城鎮綠化,堅定不移地實施大樹栽植工程;繼續開展取締佔道經營、拆除違章建築等專項整治活動,加快公廁、集貿市場等公用設施建設,力爭兩年內所有縣城建成省級園林城市,確保國家衛生城市和園林城市創建取得重大進展。
(六)堅持不懈提升改革開放水平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全面完成市縣機構改革任務,穩步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以股權多元化為目標,繼續深化以市屬企業為重點的國企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以轉變發展方式為目標,深化價格、財稅、投資等方面改革;以林權制度改革為重點,深化農村改革;以體現公平正義和改善民生為目標,抓好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制和分配製度改革。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堅持在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地區開展招商活動,充分利用世博會、西洽會、西交會等平台,吸引國內外大企業、大財團來漢投資,力爭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能夠產生聚集效應的大項目。加強招商項目的跟蹤服務和銜接協調,實行簽約項目進展情況季度通報制度,切實提高招商成效。
營造良好投資環境。大力推行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等制度,嚴肅查處損害投資環境、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讓外來投資者感到辦事有方便感、投資有優越感、創業有安全感,使漢中成為投資熱土、創業樂園。
(七)傾情傾力實施惠民利民工程
持續推進民生八大工程,全年完成財政投資22億元以上,確保惠民政策全面落實,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支持鼓勵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居民、學生等群體參加社會保險;積極推進城鎮職工醫療市級統籌,抓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重點優撫對象的救助標准和城鄉醫療救助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安居工程建設,妥善解決低收入群眾的居住問題。
千方百計促進就業。認真落實就業政策措施,切實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問題,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力爭城鎮新增就業3萬人。抓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勞務輸出70萬人、收入65億元。
全力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加強重建項目銜接爭取,多方籌措資金,盡快啟動二、三批恢復重建項目,確保「三年任務、兩年完成」目標如期實現。
(八)全面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加快「雙高普九」步伐,推動普及學前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重視職業教育及特殊教育;突出抓好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和「蛋奶工程」;加快漢中中學、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建設。抓好計生優質服務先進縣、省級新體制機制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強化基層基礎,統籌解決人口問題,持續穩定低生育水平。推進縣級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標准化建設,健全以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重點的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加強食品葯品監管,確保群眾飲食和用葯安全。抓緊張騫墓「申遺」工作,加快廣播電視「村村通」、鄉鎮文化站建設,深入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力爭在省十四屆運動會上取得好成績。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加強民族宗教工作。積極發展殘疾人事業。
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抓好節能減排24項工程,建成漢中江南和勉縣江北污水處理廠,其餘縣城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工程爭取年內開工。加強醫葯、化工等重點工業污染源治理和重金屬污染防控,加大環境污染整治,確保中心城區空氣優良天數達320天以上、縣城達二級以上標准。嚴格管理並合理利用國土資源。大力實施退耕還林成果鞏固項目,提高生態建設水平。
(九)深入持久推進平安漢中建設
加強公共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機制,加強應急處置體系和能力建設,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重點做好道路、礦山、交通等重點領域,學校、商場、車站等公眾場所,煙花爆竹、食品葯品、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等高危行業,以及節慶等重點時段的安全監管,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抓好法治漢中創建工作,全面完成「五五」普法任務。以「三無」創建為載體,繼續推行領導幹部接訪、約訪、下訪和包案制度,堅持律師接訪、法律援助、聯合督查、信訪救助等措施,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三項建設」,深化「兩見警」模式和農村社區警務工作,深入開展打黑除惡、打擊「兩搶一盜」、禁毒和反邪教等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十)周密細致編制好「十二五」規劃
從漢中未來發展的戰略高度,按照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要求,科學編制「十二五」規劃。要立足實際,認真總結「十一五」成功經驗,深入分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圍繞區位、資源優勢和人民群眾最關心、長遠發展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規劃安排,確保規劃的前瞻性、指導性和操作性。要注重銜接,指標上既要以率先突破目標為基礎,又要著眼長遠發展,確定適度的趕超目標;體繫上既要與省上規劃相銜接,又要與各專項規劃相一致,做到上下協調。要統籌兼顧,與項目建設相結合,精心謀劃一批能支撐引領漢中發展的重大項目,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G. 有關漢川市下公務用酒小糊塗仙的紅頭文件的提問
行使的是指令性權利。絕對不是履行公共服務職能。預防方法可以考慮建立有效的監督制度,尤其是對領導權利的監督。並對領導進行法治教育。其實全是白搭。關鍵是領導的官本位做怪。認為公權利是私權利,權利在手一切私有化。在目前中國現象非常普遍。有一種煙也被紅頭文件要求為公務用煙。
H. 漢川市2022年中考考哪些課程
摘要 考試科目及分值為: 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含聽力25分)、物理70分、化學50分、歷史50分、地理30分、生物30分、體育30分,總分620分。道德與法治、理化生實驗操作的成績均以A、B、C、D四個等級形式呈現。
I. 易中天認為劉備是英雄嗎為什麼這是一道論述題
易中天沒把劉備當英雄,易先生低估了劉備。劉備絕對是三國時代第二號英雄,僅次於曹操,因為劉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J. 郭嘉 諸葛亮
樓上對諸葛與郭嘉做了詳細的分析,網路中也有詳細的註解,以前很多問題都有提到,但從易中天品三國中就品出很多反常的看法來。其實顛覆傳統的看法未必就是對的。
人們比較計謀總喜歡從戰事上一樁一樁的比較,殊不知越是細化,越會有遺漏,倒不如依舊跟隨傳統的看法更好一些。而人們總以羅貫中的誇大其詞來貶低諸葛亮的形象,這一點我認為是不可取的。
很多人都知道《隆中對》,可是郭嘉與諸葛亮相比是確又把它忘了,試問歷史上還有誰能不出門而知幾十年後三分天下?郭嘉早年投奔袁紹,才知道袁紹此人無大的前途。諸葛亮坐在家裡卻早知道誰能得幾分天下了。諸葛亮可以去曹操那裡當郭嘉,郭嘉絕對沒有能力去蜀國當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