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獨立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
㈠ 體現會計職業道德「客觀公正」要求的是
體現會計職業道德「客觀公正」要求的是依法辦事,實事求是,如實反映。
客觀公正的基本要求有:
1、依法辦事。是會計工作保持客觀公正的前提,它要求依據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業務處理,並對復雜疑難的經濟業務,作出客觀的會計職業判斷。
2、實事求是。實事求是要求會計人員從實際對象出發,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在需要進行職業判斷時,應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實事求是、不偏不倚。
3、如實反映。如實反映要求會計人員客觀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不誇大、不縮小、不隱瞞,如實反映和披露單位經濟業務事項。
(1)保持獨立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擴展閱讀: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特徵:
1、內容的一致性
會計人員的職業活動不是為了個人利益,他們受國家或集體的委託從事會計工作,其目的是為了滿足社會和人民群眾的需要,故個人利益能在社會和人民需要中實現。因此,會計工作的目的與會計道德對會計人員的行為要求是一致的。
2、法律的制約性
會計道德主要通過《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形式和其他規章制度被固定下來,從而也含有「必須這樣做」的內在規定性,使會計道德具有法律約束性。
3、穩定的連續性
會計道德在內容上與會計工作時間是緊密結合的。在長期的會計工作中,會形成一種比較成熟的職業品質,並且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這些道德的性質和方向保持不變。
會計人員這種行為方向的穩定性決定了會計道德的連續性,這種連續性表現為世代的會計傳統、會計習慣和會計風格,正是這種穩定連續性使會計實現由低級向高級、有不完善向完善方面的發展和演進。
㈡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一、誠信
誠信原則要求會員應當在所有的職業關系和商業關系中保持正直和誠實,秉公處事、實事求是。
二、獨立
獨立原則通常是對注冊會計師而非非執業會員提出的要求。在執行鑒證業務時,注冊會計師必須保持獨立性。
獨立性包括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
1.實質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內心狀態,使得注冊會計師在提出結論時不受損害職業判斷的因素影響,誠信行事,遵循客觀和公正原則,保持職業懷疑態度;
2.形式上的獨立性是一種外在表現,使得一個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三方,在權衡所有相關事實和情況後,認為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項目組成員沒有損害誠信原則、客觀和公正原則或職業懷疑態度。
會計師事務所在承辦審計和審閱業務以及其他鑒證業務時,應當從整體層面和具體業務層面採取措施,以保持會計師事務所和項目組的獨立性。
三、客觀和公正
客觀和公正原則要求會員應當公正處事、實事求是,不得由於偏見、利益沖突或他人的不當影響而損害自己的職業判斷。
四、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
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原則要求會員通過教育、培訓和執業實踐獲取和保持專業勝任能力。
(一)專業勝任能力
專業服務要求注冊會計師在應用專業知識和技能時,會員應當合理運用職業判斷。
專業勝任能力可分為兩個獨立階段:(1)專業勝任能力的獲取;(2)專業勝任能力的保持。
(二)應有的關注
應有的關注,要求會員勤勉盡責,保持應有的關注,遵守執業准則和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勤勉盡責,認真、全面、及時地完成工作任務。在審計過程中,會員應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運用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獲取和評價審計證據。
㈢ 保持獨立性是會計職業道德中堅持准則原則的基本要求 對還是錯
錯 保持獨立性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中客觀公正的基本要求。
㈣ 保持會計人員從業的獨立性是屬於會計職業道德的哪個基本要求
實事求是,客觀公正。
㈤ 會計職業道德八大准則是什麼
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內容有八項,包括以下方面:
1)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熱愛會計工作,安心本職崗位,忠於職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
2)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執業謹慎,信譽至上,不為利益所誘惑,不弄虛作假,不泄露秘密。
3)廉潔自律。要求會計人員公私分明、不貪不佔、遵紀守法、清正廉潔。
4)客觀公正。要求會計人員端正態度,依法辦事,實事求是,不偏不倚,保持應有的獨立性。
5)堅持准則。要求會計人員熟悉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始終堅持按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實施會計監督。
6)提高技能。要求會計人員增強提高專業技能的自覺性和緊迫感,勤學苦練,刻苦鑽研,不斷進取,提高業務水平。
7)參與管理。要求會計人員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鑽研相關業務,全面熟悉本單位經營活動和業務流程,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協助領導決策,積極參與管理。
8)強化服務。要求會計人員樹立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維護和提升會計職業的良好社會形象。
(5)保持獨立性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擴展閱讀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原因分析: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質財富不斷增加,各種社會誘惑也隨之增加,而會計作為我國各職業崗位中有著關鍵性作用的職業,其工作人員在利益驅使或權力的脅迫下某些時候會進行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的操作,如進行會計造假,偽造、篡改、隱匿會計資料,進行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造假,以權謀私,利用職位之便謀取私利,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造成該種現象原因大體分析如下:
(一)會計從業人員自身素養有待加強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高學歷、高職業道德的會計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但我國會計行業從業人員整體職業道德素養水平卻仍存在不足,有待提高,主要表現在
①部分會計人員職業能力不強,在執行會計業務時墨守成規,不願學習新的會計職業技能,對於新的會計思想、方法不願接受,尤其是部分從事會計行業多年的老會計人員,不願創新,不願接納新的事物,導致知識、技能的老化,不能很好促進企業會計的發展,使之真正推動企業的發展。
②部分會計人員不能很好的主動學習,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他們甚至對國家最新出台的一些會計法律法規都不能很好的了解掌握。
③一些會計人員在利益面前經不住誘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堅持原則,做一些違法違規的事情,或存在上級領導因利益對會計人員進行施壓,造成部分會計人員為了明哲保身,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為領導的私利服務。
(二)領導者原因
多數會計人員是在企業上級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一些領導者的意志往往會被強加給會計人員,如果某些上級領導的職業道德素養不高,就會導致一些會計人員放棄職業道德,為領導服務。
如部分上級領導在各種利益驅使下或為了追求過高目標額的實現等滿足一己私利的行為而放棄職業道德,利用職位之便脅迫會計人員為其私利服務,而部分會計人員會在利益的誘惑或領導者以將其辭退等行為的脅迫下放棄職業道德,利用職務之便進行會計信息造假等各種違規操作,致使會計信息失真,損害企業集體利益。
(三)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不夠重視
經濟發展,物質財富增加,各種利益誘惑隨處可見,在如此物慾橫流的社會背景下,增加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就顯得更為重要,而目前我國關於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卻不足,整個社會的職業道德重視度並不高,職業道德雖在工作實踐中能夠不斷加強,但其本身的教育培養也不容忽視。
首先,學校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不足夠重視,學校往往只注重對學生知識的培養,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而知識學習階段價值觀的培養,對以後進入職場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其次,進入會計行業之後的職業道德教育多以公司培訓為主,但公司培訓也多為職業能力的培訓,忽視了對職業道德的培訓。對職業道德教育的不重視成為職業道德素養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監督機制不完善
雖然我國已制定出《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來規范會計人員行為,但關於會計人員違反職業道德的處罰辦法的法律規定卻仍不健全,無法達到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的人員實現嚴懲嚴辦以警示的作用,導致部分會計人員無視法律的存在,鋌而走險,謀取私利,法律對其監督存在一定的漏洞。
我國對會計行為的其他監督還包括審計監督、財稅監督等,但這些監督部門往往各自為政,缺少有效的溝通協作,不能真正的發揮對會計人員的有效制約。會計監督體系的不完善使得會計管理存在一些漏洞,而有些會計人員鑽了會計管理的漏洞,進行一些違法違規操作,喪失了職業道德。
㈥ 會計職業道德的客觀公正的基本要求是( )
A 依法辦事是會計工作保持客觀公正的前提,實事求是要求會計人員從實際對象出發,如實反應要求會計人員客觀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
㈦ 什麼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靈魂
客觀公正是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行為品德,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靈魂。
客觀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以濟業務時必須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
公正是指會計人員應該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不偏不倚的對待有關利益各方。
一是要求保持會計人員從業的獨立性。
二是要求會計人員保持客觀公正的從業心態,遇事三思而後行。
對發生的任何一項經濟業務,都要求條例制度規定,手續齊備,尤其對那些需要職業判斷、估計才能處理的事務,更要不帶任何偏見或感情色彩,就事論事,從客觀實際出發,作出客觀、公正的判斷和處理。
㈧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
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徵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准則和規范
希望採納
㈨ 會計職業道德要求的獨立性的含義有哪些
AB《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准則》規定,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業務時,應當在實質上和形式上獨立於外部組織和所服務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