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什麼是醫學生職業道德

什麼是醫學生職業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30 00:41:33

❶ 醫學職業道德是什麼

是在一般社會道德基礎上,根據醫學專業的性質、任務及醫療崗位對人類健康版所承擔的社權會義務和責任,對醫療工作者提出的醫學職業標准和醫療行為規范;是醫務人員用於指導自己言行,調整醫患之間、醫務人員與社會之問的關系;判斷自己和他人在醫療護理、預防保健、醫療管理醫學科研等實踐過程中行為是非、善惡、榮辱和褒貶的標准

❷ 什麼是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對從事醫務工作的人們有重要意義,醫生的道德比知識和技能更為可貴。醫生除了應有高度的知識修養和技能培訓外,還應該具有明確、堅定、正確的信念。

醫生的職業和其他職業相比,似乎具有更特殊的重要性。因為在醫療實踐活動中,醫務人員更多的是與陌生的患者打交道,醫務人員掌握著患者的病情,了解治癒疾病的方法,而病人由於了解的醫學知識不多,對某些葯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不了解,對一些手術的必要性和危險性不了解,對自身的病變情況及其後果不很了解等原因,而很難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策。從這一角度說,在醫患關系中,醫務人員處於主動地位,病人則更多地處於被動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就更加需要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醫德,具有高度的自律精神,要始終堅持「防病治病,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的原則,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認清個人在醫療活動中所應擔當的社會職責和應盡的社會義務,將外在的職業道德規范即職業義務內化為自我的職業良心,形成自己的職業道德認知、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意志以及職業道德習慣,提升自身的職業道德境界。

因此,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完善相應的社會機制。在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要努力貫徹國家、醫院、個人三者利益兼顧的原則,既要講個人的合理報酬,更要把國家、醫院的利益放在首位,要使醫務人員認識到,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義利關系是統一的,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醫患雙方的利益是一致的,醫務人員為病人服務的過程也就是其個人價值實現的過程,醫務人員只有為病人負責,為整個人群負責,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才能在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價值。

❸ 醫生的職業道德

就像做人必須要有道德一樣,做一個稱職醫生就必須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醫生職業道德規范就是其中的代表。醫生職業道德規范(一)作為醫生,應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傷,實行社會主義的人道主義。(二)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對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別、職業、地位、財產狀況,都應一視同仁;(三)文明禮貌服務。舉止端莊,語言文明,態度和藹,同情、關心和體貼病人;(四)廉潔奉公。自覺遵紀守法,不接受患者紅包、宴請,不向患者或家屬借錢、借物;(五)不泄露病人隱私與秘密;(六)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的關系,相互學習,團結協作;(七)嚴謹求實,奮發進取,鑽研醫術,精益求精。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醫生宣言准許我進入醫業時: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我將要尊重所寄託予我的秘密;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同胞;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治或地位的考慮介入我的職責和病人之間;我對人類的生命,自受胎時起,即始終寄予最高的尊敬;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言。

❹ 醫生的職業道德是什麼

醫生的職業道德是醫德。

❺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有關哪些方面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根據醫學學科科學性強、實踐性強、服務性強的特點,結合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的實際,為爭取使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階,有必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的緊迫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不斷深入,醫務人員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德價值出現了多元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也發生深刻的變化,由此產生的各種觀念的撞擊與交替,給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帶來了新情況。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1]。它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按照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對醫學生施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教育,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建設,全面提高醫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是當前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重要內容,也是糾正醫療行業不正之風教育的重要內容。

1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醫改框架,在這樣具有大轉折的醫療形勢下,加強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學醫院,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單是技術上要求過硬,職業道德上更要過硬。首先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就要有獻身醫學事業、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沒有這一思想做基礎,醫術再高也是空談。正如全國勞模俞卓偉院長說的:「有德無醫誤患者,有醫無德害患者,有德有醫救患者」。所以,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堅持從衛生行業特點和醫學生特點出發,重點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工作經歷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這將對他們的一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1 醫生職業的崇高神聖,有必要重溫希波克拉底誓言
醫學是探索人類生命奧妙的科學,世間許多東西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無法再生。對生命的無比珍視和關注,使醫學科學顯得如此至尊和高貴,從而使追求醫學事業的人們變得如此崇高和神聖(《希波克拉底誓言:警誡人類的古希臘職業道德聖典》,以下簡稱《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傳承了2400年,成為自古至今醫生這種職業的最神聖的道德准則。至今,幾乎所有醫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就要學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作為職業道德聖典,對於一個臨床醫學生仍然有著極端的重要性。《誓言》要求尊師重傳承;只求為患者謀利益,不害人;對待患者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嚴格保守秘密。幾千年來,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內涵一直是所有醫生和醫學生的奮斗目標和行為准則。在當前的新形勢下,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在校醫學生都應認真遵守《誓言》,即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崇高的敬業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若違背《希波克拉底誓言》,就等同於背信棄義,永世恥辱。因為醫學生將來所從事的醫務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須重視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的教育。

1.2 醫生職業的高風險,有必要重申職業理想教育
職業理想教育既是職業教育,也是理想教育,更是一種職業道德教育。醫生是一個與危險、風險相伴的職業。不論是鼠疫、天花、麻風病、艾滋病,包括剛剛過去的SARS等傳染性疫病,還是放射性損傷、化學毒物傷害、針刺感染等危險性因素,都曾給無數醫生的生命造成威脅。教學醫院有責任通過職業理想教育來引導醫學生的職業方向,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既然選擇了醫生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與其相對應的責任和風險。因為只有懂得醫學事業前路艱辛,才有那些不畏艱險、前赴後繼的攀登者;只有懂得生命的寶貴,對於生命的無比熱愛,才有了那些用生命去守護生命,用生命去換取生命的勇敢而無私的獻身者。在過去的那場抗擊「非典」的戰斗中,白衣戰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深刻內涵,踐行著志願獻身醫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最可愛的人。正如馬克思說的:「我們要選擇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這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流下熱淚」。醫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在當今顯得尤其重要。

1.3 醫療體制商業化、市場化傾向下,有必要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我國的醫療行業正面臨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挑戰,醫患關系出現緊張趨勢,民眾對於這樣一個人道的職業表現出較低落的信心,為維護醫生職業的神聖和高尚,我們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從目前醫療服務體系現狀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勝任醫療工作的前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的需要已轉向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預防及保健等更為廣泛、更為社會性的醫療服務上。醫學院校培養的一部分醫學生將充實進醫院,另一部分醫學生將成為社區全科醫學人才,但無論是醫院里的醫生還是社區的全科醫生,他們的職責就是給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起碼的職業道德,不為患者或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就可能無法勝任醫療工作。從目前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來看,是以醫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基礎。當今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醫學」模式轉變,疾病的病因日益復雜,醫生與患者只有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對抗疾病,才能維護健康。這就要求醫學生在臨床實踐時,就要培養起自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2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途徑

為了提高我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和實效性,需要不斷完善和健全現有職業道德培養渠道,並且拓展新渠道。在探討研究國內外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上,博採眾長,形成以職業道德教育貫穿於專業教育全過程為特徵,以職業道德教育與臨床醫療實踐相結合,以提高醫學生自我道德教育能力為目的,適合我國特點的醫學生職業道德培養途徑。

2.1 明確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目標和價值體系
《醫學倫理學》理論課是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從思想教育的基本方法來看,理論教育是一種最主要,最基本的教育方法[2],它的任務是在理論的層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美國醫學會醫學院校處及美國醫學院校協會於1998年5月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加強醫學職業精神的培養,美國絕大多數學校已認識到有必要把職業精神看作醫學生教育的關鍵因素來強調,紛紛開設了有關職業精神和職業價值的正式課程。同時,他們還明確地強調了醫學院校教學中職業精神的屬性,即個人興趣服從於患者的興趣,堅持高尚的倫理與道德標准,響應社會的需要,表現出核心的人性的價值[3]。這對於我們當前的職業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啟示。

2.2 重視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在臨床實踐期間的應用
教學醫院可開設職業道德專題臨床教育實習課程,將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在臨床實習期組織實施,部分教學活動在患者床邊展開,與醫學生一起參與教學討論的相關人員有內科醫生、心理醫生、精神病科醫生等,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床邊教學法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有益於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

2.3 開展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
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是相輔相成、相互結合的。教育的目的在於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而運用多種教育形式和手段,使醫學生在社會實踐的自覺參與中職業情感得到培養,敬業精神得到充實,職業道德境界得到升華。開展專項教育和專題講座,在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階段前集中對醫學生進行醫療行業的服務宗旨、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實習規則的教育。請醫生勞模、科研帶頭人及醫療服務明星暢談愛崗敬業的思想,對幫助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開展創建文明班組活動,通過此活動將醫學生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指標,從而促使醫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以激勵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如開展「白求恩杯競賽」和「講奉獻送溫暖」等競賽活動。通過下社區、醫療扶貧活動,參與醫院的科技節、藝術節的比賽,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使職業道德在學生的熱情參與中顯得更加具體化。

3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從提高醫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開始,進而陶冶其職業道德情操,鍛煉職業道德意志,形成職業道德信念,最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和習慣。

3.1 提高醫學生職業道德認識
職業道德認識是對醫德關系以及調節這些關系的原則、規范的認知、理解和接受。認識是行為的先導,因此提高醫學生的職業道德認識水平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首要環節。

3.2 培養醫學生職業道德情感
職業道德情感是對醫療衛生事業及患者所產生的愛恨、喜惡態度及其履行職業道德要求後的內心體驗和自然流露。職業道德情感是產生行為的內在動力,因此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情感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環節。

3.3 鍛煉醫學生職業道德意志
職業道德意志是指在履行職業道德義務過程中,自覺克服困難和障礙的毅力。職業道德意志是行為的杠桿,因此鍛煉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意志是職業道德教育的關鍵環節。

3.4 樹立醫學生職業道德信念
職業道德信念是根據職業道德認識、職業道德情感和職業道德意志而確立起來的對職業道德理想、目標堅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職業道德信念是推動醫學生產生職業道德行為的動力,是認識轉化為行為的中介環節。因此,著力於醫學生職業道德信念的樹立是職業道德教育的中心環節。

3.5 養成醫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在職業道德認識、職業道德情感、職業道德意志和職業道德信念的支配下,形成的一種經常的、持續的、自然而然的行為活動習慣。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也是衡量一個醫學生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標志。因此,使醫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是職業道德教育的最終環節。

新形勢下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賦予了新的內涵:(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已不僅僅是好醫生的標准,它已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基本條件。在患者選擇醫生的機制下,沒有職業道德的醫生就可能沒有患者,就沒有立足之地。(2)沒有職業道德已不僅僅會受到道德與輿論的譴責,而且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醫學生要立志成為白衣天使,要無愧於這一稱號,必須具備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這要求醫生不僅要在「非典」這樣的非常時期經受住生與死的考驗,也要在每日每時面對每一個平凡的患者時刻牢記希波克拉底誓言,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特別要注意加強醫學生在臨床階段的職業道德教育,用歷史上的名醫事例和現實生活中的先進典型教育他們,增加新形勢下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教育的內容和為人民群眾著想、為患者辦實事的內容,注重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使醫學生在掌握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醫德醫風的養成,成為精於專業,誠於品德,名副其實的德醫雙馨的醫學生。

❻ 醫學生應該具備怎樣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你如何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

摘要 (5)在臨床實習階段培養學生職業道德素質.臨床實習階段對於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最為關鍵學校的學習使學生獲得了扎實的專業知識而實習階段不僅要學習臨床技能還要塑造自身的醫學職業道德素質在臨床實踐中教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以醫生的愛崗敬業和良好的職業素質為榜樣全面培養醫學生的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

❼ 醫學生的道德健康涵蓋的內容是什麼

請採納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根據醫學學科科學性強、實踐性強、服務性強的特點,結合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的實際,為爭取使教學醫院的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階,有必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工作的緊迫性。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不斷深入,醫務人員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德價值出現了多元化,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也發生深刻的變化,由此產生的各種觀念的撞擊與交替,給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帶來了新情況。
「所謂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1]。它是社會道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一種更為具體化、職業化、個性化的社會道德。
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就是按照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求,對醫學生施行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系統教育,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他們的職業道德素質。在新的形勢下,加強醫學生職業道德建設,全面提高醫學生職業道德素質是當前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重要內容,也是糾正醫療行業不正之風教育的重要內容。
1 新形勢下醫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當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出現商業化、市場化的傾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提出了新的醫改框架,在這樣具有大轉折的醫療形勢下,加強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學醫院,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單是技術上要求過硬,職業道德上更要過硬。首先要成為一個合格的醫務工作者,就要有獻身醫學事業、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沒有這一思想做基礎,醫術再高也是空談。正如全國勞模俞卓偉院長說的:「有德無醫誤患者,有醫無德害患者,有德有醫救患者」。所以,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堅持從衛生行業特點和醫學生特點出發,重點進行職業道德教育,特別是對那些沒有工作經歷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為重要,這將對他們的一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1.1 醫生職業的崇高神聖,有必要重溫希波克拉底誓言 醫學是探索人類生命奧妙的科學,世間許多東西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無法再生。對生命的無比珍視和關注,使醫學科學顯得如此至尊和高貴,從而使追求醫學事業的人們變得如此崇高和神聖(《希波克拉底誓言:警誡人類的古希臘職業道德聖典》,以下簡稱《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傳承了2400年,成為自古至今醫生這種職業的最神聖的道德准則。至今,幾乎所有醫學生,入學的第一課就要學希波克拉底誓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作為職業道德聖典,對於一個臨床醫學生仍然有著極端的重要性。《誓言》要求尊師重傳承;只求為患者謀利益,不害人;對待患者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尊重患者的隱私權,嚴格保守秘密。幾千年來,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內涵一直是所有醫生和醫學生的奮斗目標和行為准則。在當前的新形勢下,結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精神,在校醫學生都應認真遵守《誓言》,即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培養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強烈的職業責任感、崇高的敬業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若違背《希波克拉底誓言》,就等同於背信棄義,永世恥辱。因為醫學生將來所從事的醫務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所以必須重視醫學生的職業道德的教育。
1.2 醫生職業的高風險,有必要重申職業理想教育 職業理想教育既是職業教育,也是理想教育,更是一種職業道德教育。醫生是一個與危險、風險相伴的職業。不論是鼠疫、天花、麻風病、艾滋病,包括剛剛過去的SARS等傳染性疫病,還是放射性損傷、化學毒物傷害、針刺感染等危險性因素,都曾給無數醫生的生命造成威脅。教學醫院有責任通過職業理想教育來引導醫學生的職業方向,培養醫學生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既然選擇了醫生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與其相對應的責任和風險。因為只有懂得醫學事業前路艱辛,才有那些不畏艱險、前赴後繼的攀登者;只有懂得生命的寶貴,對於生命的無比熱愛,才有了那些用生命去守護生命,用生命去換取生命的勇敢而無私的獻身者。在過去的那場抗擊「非典」的戰斗中,白衣戰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深刻內涵,踐行著志願獻身醫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最可愛的人。正如馬克思說的:「我們要選擇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這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流下熱淚」。醫學生的職業理想教育在當今顯得尤其重要。
1.3 醫療體制商業化、市場化傾向下,有必要重視職業道德教育 當前我國的醫療行業正面臨社會轉型時期的嚴峻挑戰,醫患關系出現緊張趨勢,民眾對於這樣一個人道的職業表現出較低落的信心,為維護醫生職業的神聖和高尚,我們對醫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迫在眉睫。從目前醫療服務體系現狀看,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勝任醫療工作的前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的需要已轉向康復治療、心理治療、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的預防及保健等更為廣泛、更為社會性的醫療服務上。醫學院校培養的一部分醫學生將充實進醫院,另一部分醫學生將成為社區全科醫學人才,但無論是醫院里的醫生還是社區的全科醫生,他們的職責就是給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是「錦上添花」,而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沒有起碼的職業道德,不為患者或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就可能無法勝任醫療工作。從目前正確處理醫患關系來看,是以醫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為基礎。當今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醫學」模式轉變,疾病的病因日益復雜,醫生與患者只有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對抗疾病,才能維護健康。這就要求醫學生在臨床實踐時,就要培養起自己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

❽ 作為醫學生,應該具有怎樣的職業道德素養及如何實現

作為醫學生,你必須要有很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這些是必須在你的學習當中來實現的

熱點內容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