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美國立法體系

美國立法體系

發布時間: 2022-01-30 04:34:51

『壹』 美國聯邦法律體系

略論美國憲法的聯邦主義原則和法律體系(上)

聯邦主義是美國憲法的基本原則之一。聯邦制的國家結構形式,導致了美國
法律體系的龐雜性,本文打算論述美國憲法聯邦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聯邦
主義的原則、聯邦法和州法的關系及其體系。

一、聯邦主義勢力的歷史背景

美國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的勝利產生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念是,
耗費如此之多的資源和鮮血進行長期的斗爭,就是為了爭取自由、保衛自由,
美國將成為一個空前的自由樂土,法院法官很快就在司法實踐中貫徹這一原
則,根據普遍的自由權利和國家法律,根據自由和正義的觀點來判決案件。然
而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法學家們、政治家們都不適應於美國自由制度
的法律。這種自由主義從各方面影響了法律的變革。

在十八世紀末,美國人的觀點認為,國家主權最終屬於人民,政府官吏應是人
民的公僕,而不是人民的統治者。這種人民主權觀念的立法和法律制度的作用
的看法產生的影響,這種新的看法改變了人民對憲法的概念。眾所周知,在殖
民地時期,一些州也有憲法。基於上述原因,人們的獨立後認為這些憲法是源
於普通法的含糊不清的判例和原則,不能明確地保障人民的權利和自由。獨立
後人們要求有一部成文憲法,據此人民授予政府各種機構以權力並對這種權力
的行使施加限制;立法機構享有充分權力制定各種與憲法精神一致法律和法令。

基於上述情況,制憲會議的代表們所面臨的一個主要課題是,既要吸取邦聯政
府軟弱無力、對外不能推行強有力的軍事、政治政策、對內不能進行有效的統
治的歷史經驗,又要維護人民的自由,正如著名政治家、制憲會議的代表麥迪
遜所說的:制憲者所要考慮的問題是,既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府,又要對政
府的權利加以限制使其不致濫用權利侵犯人民的自由,困難在於將必不可少的
穩定與政府的能力和不可侵犯的自由以及對於共和政體的關注結合起來。因此
確立了憲法必須貫徹的兩項基本原則:國家的結構形式以聯邦主義為基礎,政
權組織形式以分權、制衡原則為基礎。

美國取得獨立戰爭的勝利以後於1787年在費城召開了制憲會議。在會議上占優
勢是以漢密爾頓為首的聯邦派。他被稱為美國憲法之父。他的政治思想對於是
憲會議形式支配作用。漢氏在獨立戰爭時期,任總司令華生頓的軍事助理,他
的職位使他親身體驗到聯邦政府軟弱無力,不能夠給軍隊籌集和輸送足夠的糧
食和兵源,更為重要的是他認為私有財產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為了保護私有財
產,實行有效的統治,必須廢除邦聯制,建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1787年
6月18日,他在制憲會議上提出有關國家制度的方案時說:我們現在要建立
共和制政府,真正的自由既不能來自專制主義,也不能來自極端民主。他所設
想的政治制度,既不是專制主義的,也不是民主主義的;弗吉尼亞州的代表、
州長班德而附和漢米爾頓的主張,在會議上提出了國家制度的具體方案,建立
兩院制的國家立法機構,一院由普選產生,一院由州立法機構間接選舉,賦予
兩院以各州不能單獨解決的各種問題的立法權,聯邦中央還要建立強有力的行
政和司法機構、行政和司法機構之間貫徹分權與制衡的原則;各州政府仍然保
留,但只作為地方行政單位發揮作用,完全否定各州獨立自主的概念。這是聯
邦派為美國憲法所設想的聯邦主義藍圖。

反聯邦派的代表者團結在新澤西州代表、州長佩特森的周圍。他在制憲會議上
提出的方案以保留各州主權為基礎,成立一院制國家立法機構,由各州派同等
數目的代表組成,並對國會的立法享有同等的否決權,違反國會立法者懲處由
各州法院管轄這實際上是說,不得各州的同意國會不得行使立法權;國會對行
政官吏的任免也必須得各州的同意。可以看出,這個方案是以保留各州主權為
基礎的,是聯邦政府的翻版。是憲會議圍繞著上述兩個方案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會議面臨著三種選擇:(一)各州完全分離;(二)維護各州鬆散的聯盟,既
保留原來的邦聯制;(三)建立聯邦共和國制。

經過辯論後,制憲會議通過了聯邦共和制的憲法法案,隨後聯邦派和反聯邦派
又就憲法草案展開了論戰。聯盟幫派的領袖人物漢氏等人發表一系列宣傳文章,
闡明憲法的精神和聯邦主義原則。如漢氏在再論行政部門一文中說:決定行政
管理是否完善的首要因素是行政部門的強而有力。舍此,不能保衛社會免遭外
國的進攻;舍此,也不能保證穩定地執行法律,不能保證自由以抵禦野心家、
幫派、無政府狀態的明槍與暗箭。他在「司法部門」一文中說:而憲法事實上
是、亦應被法官看作是根本大法。所以對憲法及立法機關制定的任何法律的解
釋應屬於法院。如果兩者出現了不可調和的分歧,自以憲法為主。漢氏這些論
點為確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為最高法院運用司法審查權維護憲法權威,調整
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門以及聯邦和各州的關系提供了思想理論依據。漢氏的文
章論點鮮明,邏輯嚴謹,文采優美,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聯邦主義的基本原則

憲法的中關於聯邦與各州的關系規定了三條基本原則:其一,憲法第十六條規定,憲法、依照憲法所制訂的聯邦法律以及在聯邦權力下已締結和將要締結的條約,均應成為全國的最高法律,即使與任何州的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各州法官仍應
遵守。

其二,憲法第一條第8款明確列舉聯邦國會擁有軍事、外交事務、財政、州際
貿易等方面的立法權和宣戰權。其三,憲法第十條修正案規定憲法未授予合眾
國亦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項權利,分別由各周和人民予以保留。以上各條款明
確列舉的聯邦政府的權利,在合眾國范圍內這種權力是最高的,各州的憲法和
法律如果與聯邦的憲法、法律或訂立的條約相抵觸,前者均屬無效;聯邦政府
的權利及其行使,雖然直接淵源於憲法的規定,無需像邦聯條例規定的那樣取
得各州的同意,但也不能防範和限制各州權利的行使,各州在其范圍內享有充
分的管理權,各州政府的職能有完整運轉的自由、各州只能在不違反聯邦憲法、
法律和條約的前提下行使其保留權利,但聯邦政府也必須在確認各州自主的基
礎上行使其權利。

雖然憲法對聯邦與各州的關系作了基本規定,但美國各個政治派別仍然不時為
憲法和聯邦制的解釋發生爭論。第一次原則性的爭論發生於1819年的麥克
婁訴馬里蘭州案。憲法深受華盛頓連續兩任總統,聯邦派的領袖漢密爾頓被任
命為財政部長,州權派的領袖傑斐遜被任命為國務卿。漢密爾頓力主實行資本
主義工業化,由國家給工業發展以支持和援助。1790年他向國會提出了創
辦聯邦國家銀行的建議,以便籌措資金,支持工業發展。1791年國會通過
授權財政部建立聯邦國家銀行的法令。1816年,財政部根據國會的授權在
馬里蘭州首府巴爾的摩市建立聯邦國家銀行分行。1818年馬里蘭州議會通
過法令,規定該州境內的聯邦國家銀行分行須向州政府納稅。分行的出納員麥
克婁不服,先申訴於州法院敗訴,又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於是引發一場
關於憲法和聯邦主義的激烈爭論,即聯邦政府是否有權設立國家銀行。馬里蘭
州的辯護律師、州權派的著名代表馬丁以社會契約論武器,認為憲法是享有主
權的各州派代表締結的契約,聯邦政府的權利淵源於各州,而不是淵源於美國
人民,只有徵得各州的同意才能行使權利;憲法中並未明確按規定,聯邦政府
有設立銀行的權利,也為明確禁止州政府行使這種權力,因此這種權利為各州
所保留;聯邦政府設立國家銀行是非法的,各州有權對其州境內的聯邦銀行分
行征稅。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馬歇爾起草的判詞對馬丁的論點進行了批駁,判
詞指出:憲法誠然是各州派代表制訂的,但各州代表是得到全體美國人民認可
的,憲法和據此而組成的聯邦政府淵源於美國全國人民,可憲法一旦按程序被
批准生效就對各州有約束力,聯邦政府可以直接對人民行使權利。憲法與政府
權利都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具有鮮明的階級性,資本主義總是力圖掩蓋這種階
級性,在這一點上聯邦派與州權派的立場是相同的。聯邦派為了鞏固聯邦制,
加強聯邦政府的權威,聲稱憲法和聯邦政府的權利直接淵源於美國人民,否定
了各州享有主權的論點。關於聯邦政府是否有權設立國家銀行的問題,馬歇爾
實際上援引了漢氏、關於默示權的觀點,認為憲法第一條第8款所明確列舉的
權利,是聯邦政府享有的明示權,其中規定有財政方面的立法權,但憲法第一
條第8款中規定國會為了行使憲法所列舉的權利可制定必要的和適當的法律,
即享有從明示權中引伸出來的默示權,設立國家銀行的權利就是由管理財政的
權利引伸出來的。判詞說:如果一切手段都是適當的,並且完全是與目的相適
應的,那麼這些手段就不是憲法所禁止的,因而適合憲的。判詞也斷然否認州
政府有對其境內聯邦機構征稅的權利。

『貳』 在美國法律是如何制定出來的

美國法律體抄系分為聯邦法律和各州自己的法律,聯邦法律由議會制定,各個州都會派代表.聯邦法律在全國有效,各州也有自己的議會,並通過其制定各州自己的法律,各州的法律只在本州有效. 如果聯邦法律和州法律沖突,聯邦法律優先適用;如果各州之間的法律發生沖突,由州際法律協調.

『叄』 美國的法律屬於什麼法律體系

美國屬於英美法系,又叫普通法系、判例法系。是指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法律的總稱。它首先產生於英國,後擴大到曾經是英國殖民地、附屬國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非洲的個別國家和地區。18世紀至19世紀時,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法被傳入這些國家和地區,英美法系終於發展成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希望對你有幫助。

『肆』 美國法律制度是什麼

1)美國法律的發展
美國法來源於英國法,又根據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作了較多的改變。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美國法律制度的發展大約經過了四個時期:殖民地時期的美國法;獨立戰爭後的美國法;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法;現代美國法。
2)美國法律的性質
它是英美法系的代表,擁有英美法系以英國為中心、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以判例法為主;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法律發展中法官作用突出;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注重程序的訴訟主義等共同的特點,同時也擁有自身的特點。
3)美國法律的特點
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聯邦除在國防、外交、財經政策、國際貿易和州際商業等方面外,無統一的立法權;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權基本上屬於各州。盡管官方和非官方機構提出過不少供各州立法參考的模範法典草案,但各州採納程度不一。路易斯安那州原為法國屬地,保留了法國法傳統;西南部各州的親屬法則具有法國法和西班牙法的色彩。
4)我個人理解的美國法律的優點
首先是強調程序正義,這保證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不至於被濫用;
其次是判例制度和成文法結合,具有廣泛適用性,不容易被鑽了條文的漏洞,也不容易導致權力尋租;
其三是強調人文關懷和教育性,讓普通人,尤其是弱勢群體有真正被視作「人」而不是被圈養的畜牲。人道主義源於本來是殘酷為本質的「專政」工具法律,確實讓人有點敬仰;
其四是公民陪審團制度,保證了法律不會成為某個統治階層的專有工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社會正義的可能性。

純屬就事論事,並不意味著本人對現行制度的不滿,謝謝!

『伍』 美國立法機構的簡介

立法機構:
美國國會執掌從建立郵政所到宣戰的所有立法權力,包括有權制訂稅法和各州之間的貿 易法令,徵召和保持武裝力量.通常國會有權制訂屬於聯邦政府司法管轄范圍內一切有關事 務的法律.國會由參議和眾議院組成.參議院有100個席位,每州2名,任期6年.眾議院有435個 人代表席位,任期2年,按各州人口比例選出,但每州至少有一個席位.首屆國會1789年3月4日 在紐約市舉行,當時包括20名參議員和59名眾議員.副總統為法定的參議院主席,參議院有對 提出的彈劾的唯一審判權力,眾議院選出議長負責,眾議院擁有唯一的彈劾權.
國會為美國最高立法機構,每兩年為一屆。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參議員每州兩名,共100名,由各州選民普選產生,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參議員年齡至少要30歲,並在所代表的州居住。眾議員435名,根據各州人口按比例分配,每個州至少有一名代表。各州眾議員名額按人口普查結果每10年重新分配一次。眾議員由其所在選區的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2年,期滿全部改選。眾議員年齡須在25歲以上,並在其選區所在的州居住。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系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

參議院議長由副總統兼任,主持參院會議及簽署已登記的法案;只有在參議院表決時贊成票和反對票相等情況下才投票。參議院臨時議長則常由參議院多數黨中的最年長者擔任。眾議院議長從眾議員中選舉產生。幾乎所有國會議員都是民主黨人或共和黨人,寥寥無幾的獨立人士或第三黨黨員也常常附屬於這兩黨。

國會的主要職能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憲法修改權、對總統、副總統的復選權等。國會可通過不需總統簽署的決議案,但它們無法律作用,通常僅表示國會對某些問題的態度。國會對總統、副總統及其他聯邦政府官員有彈劾權。在擁有簡單多數票的情況下,眾議院可彈劾政府官員,參議院負責審訊被彈劾的官員,但對其定罪須得到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總統對所有重要政府官員的任命都須得到參議院的審批。

參議院下設16個常務委員會,眾議院下設22個常務委員會。

『陸』 中國和美國在法律體繫上有哪些明顯的差異

中國偏向於在訴訟時由法官檢察官居主導地位,進行一系列的取證搜證,我國的行政權大於立法權和司法權,更注重人權,而美國更偏向於訴訟和被訴訟雙方親自進行取證等環節,法官更像是起到裁判作用,也更注重法律權益。

『柒』 關於美國政治體系

美國是一個三體政權的國家。
1.執行體,就是是白宮(executive branch)
2.立法體,就是美國參議,和眾議兩院(legislature branch)
3.法院體,就是美國最高法院(judicial branch)

從理論上來講,三者的權利是互相牽制,互相平等的。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主要的權利是在 執法體和立法體之間交替,當兩者互不相讓的時候,最高法院在其中起協調作用。

總統有拒絕(Veto)立法提案和任命終生最高法官的權利,立法院有駁回總統「拒絕權」,和彈劾總統和最高法官的權利。(但200多年來沒有一個總統和最高法官被立法院罷免過。)最高法院有權利裁決任何總統和立法院的做法是否符合憲法。

我們通常說美國是兩黨制,是因為執行體和立法體 都是又美國的兩個最大政黨來輪替的(民主黨和共和黨)。歐洲很多國家是多黨制,中國是一黨制。

總統共和制是指 總統由人民選舉出來的制度。聯邦制,是指美國聯邦政府(也就是中央政府)和各州政府的關系。 美國剛成立的時候,聯邦政府沒有太大的權利,各州政府各自行政。(就像今天的歐盟體一樣)。 分權制 就是我上面所說的,權利被分配給那三個部門。衡體制 就是這三個部門互相牽制,互相平衡,就是我上面所說的各自的權利。

『捌』 美國的法律體制是什麼

1)美國法律的發展
美國法來源於英國法,又根據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作了較多的改變。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美國法律制度的發展大約經過了四個時期:殖民地時期的美國法;獨立戰爭後的美國法;南北戰爭後的美國法;現代美國法。
2)美國法律的性質
它是英美法系的代表,擁有英美法系以英國為中心、以英國普通法為基礎;以判例法為主;變革相對緩慢,具有保守性法律發展中法官作用突出;體系龐雜缺乏系統;注重程序的訴訟主義等共同的特點,同時也擁有自身的特點。
3)美國法律的特點
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聯邦除在國防、外交、財經政策、國際貿易和州際商業等方面外,無統一的立法權;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權基本上屬於各州。盡管官方和非官方機構提出過不少供各州立法參考的模範法典草案,但各州採納程度不一。路易斯安那州原為法國屬地,保留了法國法傳統;西南部各州的親屬法則具有法國法和西班牙法的色彩。
4)我個人理解的美國法律的優點
首先是強調程序正義,這保證了法律的公正性和不至於被濫用;
其次是判例制度和成文法結合,具有廣泛適用性,不容易被鑽了條文的漏洞,也不容易導致權力尋租;
其三是強調人文關懷和教育性,讓普通人,尤其是弱勢群體有真正被視作「人」而不是被圈養的畜牲。人道主義源於本來是殘酷為本質的「專政」工具法律,確實讓人有點敬仰;
其四是公民陪審團制度,保證了法律不會成為某個統治階層的專有工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社會正義的可能性。

熱點內容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