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小事體現道德

小事體現道德

發布時間: 2022-01-30 11:44:12

『壹』 生活中的一些有道德的小事

尊老愛幼,講衛生,節約能源之類的

『貳』 從身邊的小事體現道德的案例

隨地吐痰 亂扔垃圾 插隊等等 多了去了

『叄』 小事反映品德的名言

1.細節源於態度,細節體現素質。
2.細節的實質是認真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
3.細節承載著社會的文明。
參考:關於自信的名言。
4.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深層次的修養。
5.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
6.個人素質一小步,民族素質一大步。
參考:有關自信心的名言警句。
7.人的意志力是由責任感決定的。
8.使人疲憊不堪的不是遠方的高山,而是鞋裡的一粒沙子。
9.成功=正確的定位+堅定的步伐+快樂的行進。
參考:關於成功的名言警句。
10.人生最大的浪費是選擇的浪費。
11.人最能自我原諒的缺點是懶惰。
12.素質就是快速適應社會的能力。學歷不等於能力,知識不代表素質。
參考:有關紀律的重要性名言警句。
13.知識本是不值錢的,只有在理念的吸引下產生的集群的知識才可能成為個人的競爭力。
14.把小事做細,把細事做透。
15.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參考:關於堅韌不拔的小故事和名言警句。
16.每天問一遍:是你解決了問題,還是你成了問題的一部分?
17.簡單不等於容易。
18.以極高的效率完成根本不需要做的工作,是最大的無用功。

『肆』 一件小事體現出一個人的優良品質的事例

有時,一件小事體現出一種品質
有時,一個行動體現出一種道德;有時,一句話體現出友好;有時,一個動作體現出文明……
有一次,我吃完中餐,一邊用餐巾紙擦著油油的嘴巴,一邊蹦蹦跳跳地向家裡走去。我的心理非常的高興。把那餐巾紙一手扔在路旁,回頭一看,在里餐巾紙不到二十厘米處正好有一個垃圾箱,但是我的心裡只想著快點回家:「我要快點回家,才懶的去檢那又臟又臭的餐巾紙,還會弄臟我的手,隨它吧!」我正想接著往家走,這時,走;來了一位滿臉皺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那位老爺爺一邊把我扔在地上的餐巾紙慢慢地檢起來扔進垃圾箱里一邊嚴肅的對我說:「小朋友啊,以後在公共場所可不要隨地亂扔垃圾了,這樣的行為可不好,這樣不但回破壞環境,而且還會影響小區的形象,以後要改正過來哦!」我看了看那位老爺爺,傻乎乎的笑了笑,這時,我的臉紅了,但還是慢慢地繼續往家裡走,心裡卻在默默的反思:我剛才真的是做錯了,不應該把餐巾紙亂扔,想到這里,我的臉又情不自禁的紅了,心裡真是慚愧極了!以後我再也不會這樣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了。
剛才的那位老爺爺不是什麼掃大街的工人,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他那小小的一個舉動體現出了一個人的文明習慣,我們要學習這位老爺爺那良好的品質,不要在公共場所亂扔垃圾了哦!

『伍』 老師讓我們做關於道德的視頻,要求學生演,跪求關於道德的素材!(學校里什麼小事能體現道德啊)

n一個小夥子買了一份快餐放在餐桌上又去拿湯,當他返回時,發現自己的座位上內坐著一位白發的老漢正容在吃自己剛買的快餐。他正要發作,丹轉念一想:也許他太餓太窮了,還是讓他吃吧。但我不能眼巴巴看著他吃我的東西,於是小夥子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與老漢同桌對坐同吃一份快餐。盤中食物就快吃完了,老漢起身買來一份麵包,放在小夥子面前,示意他繼續吃。然後老漢微笑著說了聲「再見」就走了。這時,小夥子才注意到鄰桌放著一份無人吃的快餐,啊,正是他買的那份。他恍然大悟,趕緊去追老漢,老漢卻消失在熙42626熙攘攘的人群中。是老漢寬容了小夥子的不尊重,寬容是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和誤會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融化人世間的恩怨紛爭,化干戈為玉帛,生活多一份寬容,就多一份和諧,生活因這而精彩。
這也算道德吧。。。

『陸』 身邊的哪些小事可以用文明道德去詮釋

當下,我們成人不系安全帶、開車打手機、隨地吐痰……等陋習不時地挑戰著我們的道德和文明底線。有鑒於此,我們不能只做口頭上的道德強者,實踐上的弱者。當下,我們成人亟需嚴格要求自己,把社會正能量、文明、道德傳給下一代,給下一代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堅決不能只說不做。
學習道德模範不必調子太高,一定要腳踏實地,從身邊的文明小事做起;要注意記錄下身邊那些小小好人,積累下來、通過微薄、微信等擴散出去,打造身邊小道德標兵圈;要注意帶動身邊的青少年朋友,讓道德模範精神像接力賽一樣,傳給下一棒。

『柒』 生活中道德的小事

記得還有一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老人,弓著身子吃專力得騎這一輛裝滿蔬屬菜的三輪車。那是一段上坡的路,路很陡,老人騎得很費勁。盡管他竭盡全力,車子仍像蝸牛一樣慢悠悠的向前移動,甚至將要滑下來。這時,他已經累得滿頭大汗。眼看他力不從心,我急忙跑過去,幫他推車。老人頓時感到輕鬆了一些,三輪車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爬上了坡。我的臉上也憋得紅紅的。老人轉過頭來,用感激的目光看著我說:「謝謝你,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叫聲么名字?在那上學呀?」我抹著臉上的汗水自豪地說:「我叫少先隊員。」老人笑了,我也笑了,天邊的晚霞也笑了。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那麼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捌』 一件小事體現文明的作文

在2009年,發生了許多的事情,就從我們學校附近說起--新建的那一條寬敞的馬路。原先的馬路非常窄小,而且也是個事故多發區,讓人走在路上心裡忐忑不安。
現在一條寬敞的馬路出現在人們眼中,兩旁的高樓大廈都穿上了新衣裳,大廈都裝上了漂亮的彩燈,整條街舊貌換新顏,讓人感覺賞心悅目,道路兩邊都建設好了嶄新的行人過街地道,你走下去,再也不會像以往一樣發出惡臭的味道,而是撲鼻而來的香氣,還非常暖和,這令人非常欣慰。但是走的人卻很少--原來,很多人都走在非常危險的馬路上,馬路上也沒有護攔,大家就為了少走幾步,也不顧惜自已的生命安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我想:有關部門之所以沒有設立中心隔離護攔,是真正體現我們每個公民有責任、有義務去維護城市運行的正常秩序,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才能真正體現城市市民的素質。當然,也包括我們學校的學生,這也算是一個文明的體現。
馬路雖然建設得這么好,但是也要靠我們大家去遵守交通規則,做一個有文明的城市。讓我們共同來遵守交通規則,做一個文明的城市吧!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麼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並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麼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裡,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麵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麵包發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什麼是文明禮儀?簡單地說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出自己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乘車讓座是個文明禮儀。文明禮儀不僅是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我國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們真的做到這一點了嗎?我們的校園內發生過這樣的事: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等不文明的行為。對比之下,大家都看出了與西方發達在素質上的行為,心裡很不是滋味。

綠化,這個詞對於我們並不陌生。眾所周知,綠化可以美化環境,釋放氧氣,減弱雜訊,降低氣溫,阻擋風沙,改良環境。不僅如此,綠化還可以降低人類害怕及生氣的情緒促進行的心理反應。可以說,綠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想缺少綠色的家園就缺少了寧靜、安詳。沒有了茵茵綠草,只有片片慘白的路面,在強烈的陽光下泛著刺眼的蒼白……

我靜靜地思考這之中的關系……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玖』 如何從小事體現核心價值觀

領導親自抓 社會共參與——五論如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堅強有力的領導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此負有重要的政治責任和領導責任。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做得好不好,有沒有實際成效,既是領導幹部工作能力的體現,也是政治意識、責任意識的體現。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一種傾向,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往往就只重視經濟建設、民生建設,而忽視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建設,對社會道德風尚的改善與提高重視不夠。一些領導幹部嘴上說,要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建設,但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是想起來就抓一抓,忙起來就放一放,缺乏長期規劃和科學組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人的思想意識領域搞建設,其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不亞於經濟建設等其他工作,沒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剛性和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的韌性,就難見其功。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一項獨立的工作,也是一項與其他工作密切相關、彼此影響的工作。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體現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領域,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實際工作融為一體、互相促進。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要性的認識,把這項任務擺上重要位置,加強統籌協調,加強組織實施,加強督促落實。
黨員領導幹部不僅要親自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而且要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範。只有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群眾才會信任和效仿。領導幹部務實清廉,就會帶動社會風清氣朗;領導幹部言行一致,就會帶動社會誠實守信;領導幹部拒斥浮華,就會帶動社會不慕虛榮。在革命戰爭年代,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受到群眾的擁戴。在今天,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自覺繼承這一光榮傳統,發揚黨的優良作風,嚴於律己,行為世范,以人格力量感召群眾、引領風尚。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應牢記,黨風政風連著民心、民氣與民風,務必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不是哪個群體、哪個機構、哪個人的事,而是全體公民的事。人人參與、人人踐行,這既是責任也是義務。社會各界、每個公民都負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不能坐等別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坐享社會道德風尚改善的好處,而應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規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杜絕旁觀者心態。對此,各級黨委和政府、各社會團體、各民主黨派都要積極參與,齊抓共管,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努力形成人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景象。

『拾』 道德從小事做起故事

第一個,美國有個「福特公司」,福特是一個人,他大學畢業後,去一家汽車公司應聘。和他同應聘的三四個人都比他學歷高,當前面幾個人面試之後,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既來之,則安之。他敲門走進了董事長辦公室,一進辦公室,他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彎腰撿了起來,發現是一張廢紙,便順手把它扔進了廢紙簍里。然後才直到董事長的辦公桌前,說:「我是來應聘的福特。」事長說:「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們錄用了。」福特驚訝地說:「董事長,我覺得前幾位都比我好,你怎麼把我錄用了?」董事長說:「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確學歷比你高,且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眼睛只能「看見」大事,而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能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看到大事,一個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會成功的。所以,我才錄用你。」福特就這樣進了這個公司,這個公司不久就揚名天下,福特把這個公司改為「福特公司」,也相應改變了整個美國國民經濟狀況,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占居鰲頭,這就是今天「美國福特公司」的創造人福特。大家說,這張廢紙重要不重要?看見小事的人能看見大事,但只能「看見」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見小事,這是很重要的教訓。

第二個廢紙的故事,當本屆亞運會在日本廣島結束的時候,六萬人的會場上竟沒有一張廢紙。全世界報紙都登文驚嘆:「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就是因為沒有一張廢紙,就使全世界為之驚訝。再看看我們十月一日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鏡頭,當人們散去,滿地廢紙,到處亂刮!外國人一看當然會這樣認為:你們中國此時要同日本比,差得遠呢!大家說這些廢紙重要不重要?所以說,撿起一張廢紙,這是一件小事,但這就是愛國的開始。萬事從小事做起。美國太空3號快到月球了,它卻不能登上去而無奈地返回來,為什麼?只是因為一節30塊錢的小電池壞了,他們這個醞釀很久的航天計劃被破壞了,幾億元報廢了!前蘇聯著名宇航員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1967年8月23日單人駕駛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完成任務勝利返航時,當需要打開降落傘以減慢飛船的速度時,降落傘失靈了,飛船墜毀,最後發現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天下有大事嗎?大家看哪次飛機失事是翅膀和頭一齊掉下來的?都是一節油管不通,一個輪胎放不下來才失事的。一個人的死,哪個是全身完全潰爛死掉的?都是肝壞了,或心臟有毛病等等一個小器官不正常而死的!天下有大事嗎?沒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惡則成大惡,集小善則為大善。培養良好的道德,是從尊敬老師開始的,是從那很小很小的事開始的。這種道德是慢慢建立起來的,而不專門找到大事才幹。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