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在道德中

在道德中

發布時間: 2022-01-30 11:53:22

❶ 在道德中屬於頂端的是什麼


道德是人提出來的,是人提出來的自然就是為人而服務的,處於道德頂端的自然就是人了。


「道」是萬物萬法之源,創造一切的力量;德是為順應自然、社會和人類客觀需要去做事的行為,不違背自然發展規律,去發展自然、發展社會,提升自己的踐行方式。[1]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也是道的體現,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我們通過感知後所進行的行為。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系。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罪莫大於無道,怨莫大於無德。

❷ 談談道德實踐在道德修養中的重要性

根據西方哲學思想,實踐和道德修養之間沒有必然聯系,只有從要關系,即:道德能回夠在實踐過程中答得以改善.然而你這里應該是屬於毛澤東思想裡面的實踐吧.根據《毛概》,實踐是證明真理的唯一途徑,那麼必然顯現出其地位與作用了.毛先生曾經這樣總結了馬克思的有關結論:思想道德修養的必要條件和重要過程是實踐;實踐在道德修養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是判斷事物對錯的裁判員

❸ 如何理解道德范疇在道德規范體系中的地位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所謂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指最根本的職業道德規范。就是依靠,它不是具體的行為規范,而是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活動時,應該遵守的具體職業道德行為規范中所體現的價值方針的高度概括,在職業道德體系中,處於統帥的地位,起著職業道德活的靈魂的作用。職業道德原則的貫徹,可以賦予每個具體的道德行為以不同的社會屬性,賦予外觀相似的行為以不同的靈魂。職業道德原則不僅是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活動的根本指導思想,而且也是對每個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進行職業道德評價的最高標准。
集體主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
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是職業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業與行業之間、行業與社會之間、行業內部從業人員之間、從業人員與社會之間的最本質、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關系的概念。職業道德范疇雖然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些概念的使用還在藉助於一般道德范疇,如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用「善」、「惡」、「義務」「良心」等概念來評價職業行為

❹ 理性在道德中的作用

道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為規范。也就是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誰來執行呢?就是理性。比如,青年人已經結婚了,又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人。這個時候,自己如果隨著感覺走,那就是出軌。理性就告訴他,這是不對的,如果做了就是嚴重的敗德行為,會帶來嚴重的後果。所以,一個人理性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❺ 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

道德是一定社會調整人與人之間關系和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和准則。專我們所說的道屬德教育,是指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這兩方面都是共產主義思想教育的重要內容,都是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為指導的。兩者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是共產主義道德教育的兩個層次。進行道德教育,就是通過對受教育者進行倫理道德知識的灌輸,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觀念、道德原則變成人們普遍遵循的道德風尚和道德習慣,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和原則是社會主義初級階級社會關系的基本特點的反映。在現階段,我國普遍實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就是要求幹部、黨員和群眾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正確認識和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條件下人與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和處理戀愛、婚姻和家庭關系;正確認識和遵循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在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同時,必須認真提倡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即克己奉公、助人為樂、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提倡大公無私的共產主義奉獻精神。

❻ 同意在道德中起到什麼作用

起到水波主流的作用

❼ 人們在道德生活中的理想追求有哪些

生活,生而活著,所謂道德是一種文化,文化影響人,道德是一種規則秩序,為讓社會運轉,人們都生活的好,理想追求想要達到的樣子目標,懷仁,人二些,有自己思考感悟,能履行對家庭社會國家的責任,敬重先烈。

❽ 道德在生活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

什麼是道德?因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人們最終的追求是幸福,所以道德就是為了維護我們的幸福而逐漸約定俗成的一些行為規范。按照這個定義,陳景潤求證哥德巴赫猜想,聶文濤解析穀物保護曲線,都是一種職業道德和個人對幸福的追求。
從物質和意識的領域來理解,信仰就是一種意識,道德就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
從真理的概念來理解,信仰就是正確的意識,道德就是正確的行為。
如果我們站在個人的角度來講:什麼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為是的信念。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為。
因為人是時代的產物,因為物質決定意識,因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盡相同,所以,人與人的信仰是不盡相同的。當你幼小熏陶於清真教的教化中,那麼你的信仰就是真主了;當你幼小受教於天主教的感化里,那麼,你的信仰就是上帝了;如果你幼小污染於金錢銅臭之環境,那麼,金錢就是你的上帝了。
因為人的信仰不同,所以人們的道德觀也就不盡相同,所以人們的道德行為也就不盡相同,所以社會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這就是不和諧社會的根本原因。
相反,如果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都崇尚一些共同的道德,那麼,我們的世界必然會是一個和諧的世界。
物質決定意識,所以,一個脫離了生存危機的人的崇高信仰,不是天生俱來的,而是從優良的教育中學來的,是從愛的熏陶中萌發的,是在適合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崇高的信仰,來自於一個偉大的時代,來自於偉大的社會——幸福主義社會。
物質決定意識,所以我們的信仰和道德應當服從於客觀規律,服從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地球是人類的搖籃,大地是人類的母親,所以,呵護地球,保護自然就是愛我們的家,就是愛我們的母親,所以讓地球更和諧地存在應當是我們最崇高的理想,因為他關繫到我們人類的千秋萬代。
歷史地看,封建社會是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和諧的社會,因為它存在著高等人與低等人的矛盾,但它與自然卻是相對資本主義社會和諧的多了;現在的人類社會與自然卻是有些不和諧,濫砍濫挖,亂捕亂殺幾乎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大自然已被現代社會給破壞到了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危險程度。

❾ 個人品德在社會道德建設中具有什麼作用

個人品德在社會道德建設中具有基礎性作用。

1、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其中,加強個人品德建設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2、重視個人品德建設,有助於提升社會道德水平。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這實際上也是要求領導幹部加強個人品德建設。個人品德是「內在的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實現最終都要訴諸個人品德。

(9)在道德中擴展閱讀:

1、從人類的生存發展來看,社會公德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在傳統的以家族、氏族為特徵的共同體時代,缺少一個獨立的、廣泛的社會生活公共空間,社會秩序的實現更多地由個人品德修養來決定。

2、隨著社會交往的擴大,特別是經濟活動市場化、職業多樣化、利益多元化、人際交往和社會關系的普遍化,以及在此基礎上出現公共領域與私人領域的分離,人們既在私人領域里享有其獨特的私人生活,又在公共領域里享有與人共有的公共生活,相應地社會公德也就逐漸形成了。

熱點內容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
專職安全生產管理員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03:48:50 瀏覽:471
我國現行婚姻法第32條規定 發布:2025-02-08 03:35:52 瀏覽:190
法律知識古樹保護 發布:2025-02-08 02:59:19 瀏覽:984
經濟法稅收試題答案 發布:2025-02-08 02:26:36 瀏覽:237
民法典的法治 發布:2025-02-08 02:17:37 瀏覽:688
廣東省生育保險條例2016 發布:2025-02-08 02:13:09 瀏覽:848
2016婚姻法第三者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08 02:05:07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