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對世界
A. 道德經中所說什麼是世界的根本是世界一切實踐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
摘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十二個字包含了老子哲學的本體論、認識論、實踐論。天地自然的存在不以人類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人類只能認識並順應天地自然,認識天地自然的根本就在於認識道。
B. 老子思想對世界影響有多大
老子思想的最深刻之處,在於他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發展的副作用,並對此進行了全面的反思。儒家的憂患意識經常為人們所稱道,而以老子為主要代表的道家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反思,實質上也是一種憂患意識,而且是更深一層的憂患意識。因為儒家式的憂患意識只關注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而道家式的憂患意識則是對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的終極關懷。老子站在全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高度上思考問題,因而便具有不同於儒家的眼光。他所提出和思考的問題對於人類來說,往往具有更為普遍和永恆的意義。因而以今天的眼光看來,老子的思想便具有了廣泛的世界性和現代意義。
老子思想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關於自然的觀念和理論。自然主義是老子思想的靈魂,是老子為人們提供的處理一切事務的基本態度和原則,也是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現代意義的主要體現之所在。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和現代價值是多方面的~
C. 道德經在國際上的地位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世界文化名著總銷量除了《聖經》以外就是《道德經》。
在西方《道德經》的銷量已經超越了《聖經》,躍居所有經典之上,現已榮登世界書籍排行榜榜首之位。在中國,《論語》比《道德經》影響大;在國外,《道德經》比《論語》影響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在世界各國經典名著中,《道德經》是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發行量最大的傳世經典。
《道德經》的外文譯本總數近500種,《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高達700多種。
老子是2500年中國歷代君王的導師,影響中國2500年的歷史。德國電視台的一項調查表明,老子還是德國人心中「最知名的中國人」,每四個德國人家裡就藏有一本《道德經》。
當代管理巨著《第五項修煉》風靡全球,他的作者「學習型組織」的創始人彼得•聖吉最推崇老子的管理思想。
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最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學。在松下公司花園里有一尊老子的銅像,下面石座上刻著中文:道可道,非常道。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任時,曾在電視講話中呼籲,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道德經》,可幫助人們解決思想上的困惑。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2008國際論壇說:「俄羅斯應該用中國老子的智慧走出經濟危機。」
美國總統里根把《道德經》奉為寶典,在第二次總統就職演說中,引用了老子的名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來闡釋他的治國理念。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最初正是根據伏羲黃老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制思想。
黑格爾師承康德,把老子學說看成是真正的哲學,將老子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發揮得淋漓盡致,使其哲學邏輯合理,充滿生氣,理論新奇,論述動人。黑格爾研究每一個命題,都完全按照太極圖的正(陽)反(陰)合(中)的三維形式,創立了三段式解讀法。
哲學家海德格爾更把老子的「道」視為人們思維得以推進的淵源。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掛於牆,懸於壁,是老子忠實信徒。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入汲桶,垂手可得。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美國學者卡普拉驚奇地發現了道家哲理與高能物理現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學之道》中說:「中國的哲學思想,提供了能夠適應現代物理學新理論的一個哲學框架,中國哲學思想的『道』暗示著『場』的概念,『氣』的概念與量子『場』的概念也有驚人的類似。」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欣賞老子,「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成了當時他最喜愛的格言。
道祖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以其精煉的語言和深邃的智慧,探究了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發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
參考鏈接搜狐客戶端:http://www.sohu.com/a/114862265_488530
參考鏈接騰訊:http://news.qq.com/a/20070510/001383.htm
參考鏈接中國網—國際道德經論壇:
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gjddjlt/node_7017047.htm
D. 佛經,道德經,論語,對世界有哪些影響
首先是從慈善教化世人、道德、文明、禮貌作人做事,道法自然、道益天下,
E. 《道德經》在中國及世界上的影響是怎樣的
老子的《道德經》只有五千多字,可以說是世界上影響極大而篇幅卻最短的書。關於它的作者甚至這本書的版本,一直有爭論,而且上篇(道篇)與下篇(德篇),可能在較早的版本中是顛倒過來的。不過,作為一本書,內容還是比較完整的。為了避免「道德經」一詞的傾向性,不妨稱其為《老子》。
《老子》在世界上的影響可能超過《論語》,但在中國,當然不如《論語》。總的說來,《老子》與《論語》幾乎完全不同,卻相互補充構成中國傳統文化。孔子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在朝派,而老子則是在野派。在野派也有他的勢力范圍,所有非正統的思想都集中在其麾下,把《老子》奉為祖師爺。最典型的是道家以及東漢形成的道教。
老子哲學思想的基礎是道的本原說。《老子》第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為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一切由道生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有人認為這里的無即是道,它是精神性實體。「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恍惚。」這種恍惚的道即是觀念。
老子乃至道家學說最有意義的地方在於給孔子的「理想國」開辟一個精神逃脫的小路。孔子的現實世界實在是太剛性、太無聊、毫無生氣、毫無創造性的地方,從肉體到精神完全束縛在極端虛偽、極端壓制的繁文縟節當中。為什麼要這樣?只是讓皇帝保住他們天下的穩定,各級官吏完全處於高度的緊張戒備狀態,即便如此,仍然免不了貶官甚至殺頭的下場。一旦被貶,官員們就可以在道家學說中找到精神的寄託:不是縱情山水之間,就是舞文弄墨,或者學神仙。在這方面,道家是靈魂一個很好的出口。
老子思想最深刻的部分表現在他提出的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對立概念,如大小、高下、禍福、有無、剛柔、正奇、曲全、枉直等等,並把萬物變化的原因概括為「反者道之動」。在《老子》第二章中就提出:「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聲音相和,前後相隨,恆也。」又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並明確指出:「多易必多難。」老子並沒有停留在玩弄概念的相對性上,而是由此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指導原則:「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特別是膾炙人口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他看到了事物物極必反的規律。
老子由這些論述得出他特有的實踐原則:以弱勝強,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亡;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論語》、《孫子》、《老子》是數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當然,維持專制統治主要靠儒家的學說與《孫子》的技術,但是道家加上中國佛教則是維持基座穩定的第三個支架。從《老子》到《莊子》到道家到道教,對於「實務」影響很小,因此,我們把《老子》放在靠後的位置上。(胡作玄)
F. 世界名人評價《道德經》為何如此之高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之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是對政治的統一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餘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道德經》這部不朽著作,既是中國道教的思想源泉,也是東方智慧的代表之一。
《道德經》作為我們老祖宗的智慧遺產,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去看一看,探究古人偉大智慧,讓西方顫抖的智慧。
看看名人們怎麼評價《道德經》的:
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語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尼采
中國人承認的基本原則是理——叫做"道";道為天地之本、萬物之源。中國人把認識道的各種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學術。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經》,最受世人崇仰。——德國哲學大師:黑格爾
每個德國家庭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德國總理:施羅德
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美的生態智能,它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普拉
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
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滿三個層面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耗散結構理論創始人,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獲得者:普利高津
G. 道德經算不算世界最偉大的
道德經算不算世界最偉大的?之問題的論辭
耿閣(鳴天士君)著
道德經算不算世界最偉大的?
答曰:「《道德經》之所以定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著作·她的最偉大之處體現在諸多方面:
(一):「《道德經》她對世界的影響最偉大並對人類的貢獻最偉大」。
(二):「《道德經》她的思想理論最偉大」。她的「無極宇宙觀之無極自然觀之無極道德觀之無極自然宇宙道德觀的宇宙觀的哲學觀是最徹的唯物唯質主的宇宙觀的哲學觀」。
(三):「《道德經》她是人類人文文化文明殿堂中的瑰寶燈塔並整個人類真善美的心靈之靈魂」。
(四):「美國《紐約時報》曾鄭重評出史上最著名的十大作家,老子排名第一」。
(五):全球翻譯和闡釋《道德經》的著作約3~4千種。《道德經》在各國的發行量現已實考超越《聖經》而鰲居首位」。
(六):「《道德經》她集大成的功德之為既有其將《宇宙學》《人類學》《人文學》《哲慧學》《道德學》《規律學》《道理學》《真理學》等萬道學萬經學之眾科學囊納通貫於一經」。在我耿閣所著存的兩千多篇的文章中並近萬首的詩賦中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文字是在論說老子的《道德經》的」。
H. 《道德經》在當今世界的影響
《老子》和《論語》號稱「東方聖經」,被翻譯美、英、德、等多國語音。外國有位教授稱《老子》是充滿寶藏的井,知要放下桶,寶藏便唾手可得!盛之稱老子為「哲學之父」。
I. 道德經被世界多少個國家傳播翻譯到21世紀今天
關於《道德經》的翻譯之多,林保羅在《老子:〈道德經〉和王弼注英譯》的序言中說,各種英譯本有七八十種之多;而且至少是世界上每一種語言有一種譯本。據詹文錫譯本《老子的道》:「《道德經》已四十四次被譯成英文。特別是過去的二十年裡(自1963年往前推算),幾乎每隔一年都有一種新譯本出版,其中這些譯本的半數都是在美國出版的。」自1963年以來,特別是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乙本出版後,海外再次掀起老子研究熱和東方文化研究熱。
《道德經》已被翻譯成70多種文字,500多種版本,傳播到120多個國家。(英、美、德最多)
J. 《道德經》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道德經》內容涵蓋哲學、倫理學、政治學、軍事學等諸多學科,被後人尊專奉為治國、齊家、修身、為屬學的寶典。它對中國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體現了古代中國人的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先秦諸子、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沒有不受老子影響的。它的影響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等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