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立法體例分類

立法體例分類

發布時間: 2022-01-30 22:26:27

❶ 在立法體例上中國封建社會採取什麼形式

秦朝法律主要有律,令,式,法律答問,法律文告和程,課,廷行事等。法律形式多樣反內映秦代立法容的發展。兩漢時期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其中「比」即可以用來比照斷案的典型判例,也叫「決事比」。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政權交替頻繁,立法活動也比較頻繁。這一時期的法律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其中,律仍是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的主要形式;令雖然也是主要法律形式,但實際上是律的補充形式;以格代科是這一時期法律形式的一大特色。律令有別,以格代科,成為隋唐以降律令格式並行的淵源。隋唐時期法律形式為律,令,格,式四種。兩宋時期的法律形式比較有特點,宋初參用唐五代律令格式和刑統,編敕。編敕地位上升。元時期,統治者實行蒙漢異制,有法律形式「隨事而名」,一是條格,二是斷例,合稱「例格」。明清時,依然是律,令,格,式。並未發生太大的變化,清代還出現了則例,各部院則等。由此可看出,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法律形式具有多樣性,傳承性的特點。

以上可能跟題目有點偏差,不過相信你可以從中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多多少少的幫助。

❷ 先訴抗辯權的立法體例

自羅馬法保證人對債權人得主張「順序」之利益以來,現代大陸法系國家均紛紛效仿,並在立法中予以規定,不過,對其認識程度有很大差異,從而導致了各國的立法例不盡一致,大致有以下幾種:
第一,以奧地利等國家為代表,認為保證人並不享有嚴格意義上的後訴利益。《奧地利民法典》第1355條規定,只要債權人對於主債務人已為審判上或者審判外的催告,就可以對保證人為請求,且並不將此催告視為一種抗辯,而看作是對於保證人請求的必備要件。根據這一規定,保證人並不享有後訴利益,只要債權人已為催告,保證人即應代為履行,而不以「先訴」為條件。保證人拒絕債權人請求的前提,是債權人對主債務人為催告。這種立法體例,實際上只是賦予了保證人催告的權利,而否認了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
第二,以瑞士為代表的國家,認為如果債權人要對保證人要求履行債務,必須證明主債務人的財產已被強制執行但無效果。如《瑞士債務法》第485條規定:債權人僅於保證契約成立後,因主債務人破產、遺產緩期、債權人為必要注意之追索並做成損失證書、主債務人將其住所遷移國外無法在瑞士為請求或因其住所遷至外國,致權利訴追發生重大困難時,始得向保證人請求支付。依照這一項規定,債權人受到先訴抗辯權的最大制約,就是在保證人行使此權利之前,債權人須預先證明已盡了向主債務人索債務的義務。如果證明就主債務人的財產已為執行並不滿足時,就可以對保證人為請求。
第三,債權人並無向主債務人先為追索的義務,只有在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的時候,才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主張先為執行。法國、義大利、德國及中國台灣地區的民法典均採取此種立法例。《法國民法典》第2021條規定:保證人僅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對於債權人負履行責任,債務人之財產應先受檢索;保證人拋棄檢索利益或與債務人連帶負擔債務時,不在此限,於此種情形,保證人之債務,其效力依連帶債務之原則定之。《德國民法典》第771條對先訴抗辯權的行使作出規定,即保證人於債權人未對主債務人為強制執行而無效果前,得拒絕向債務人為清償。一次規定,債權人在未就主債務人的財產為執行是,亦可以向保證人請求履行,只有在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時,債權人才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為執行。這種立法例,債權人並無先向主債務人追索的義務,只有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時,才向主債務人追索。
第四,將催告與追索義務同時加以規定,綜合調整債權人與保證人之間關於先訴抗辯權的權利和義務,《日本民法典》就採用這種立法例,分別規定催告與檢索之抗辯。《日本民法典》第452條規定: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債務時,保證人得請求向主債務人為催告;但主債務人受破產宣告或行蹤不明者,不在此限。其第453條規定:債權人雖已依前條之規定催告債務人,若保證人證明主債務人有清償能力,而且容易執行時,則債權人應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為執行。其第455條還規定:保證人已依第452條及453條之規定為請求,但債權人怠於催告或執行,致事後不能由主債務人為全部之清償責任時,保證人於債權人即時可受清償之限度內,免除其義務。這種立法例,兼以催告及檢索為拒絕清償債務之抗辯,即當債權人請求保證人履行保證債務時,保證人可首先請求債權人先行催告主債務人清償;債權人催告主債務人清償債務後,應先就主債務人的財產予以執行,但先決條件是要由保證人證明主債務人有清償能力且方便執行。這一立法實質上是同時賦予保證人催告抗辯權和先訴抗辯權,而且既可以擇其一而行使,也可以二者均行使,最大限度的體現保證合同的補充性。顯然日本將奧地利和瑞士的規定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獨有的抗辯制度。先訴抗辯權只是大陸法系國家所特有的一種制度,而在英美法系國家,保證人沒有先訴抗辯權。但盡管如此,在擔保協議中,一般還是明確規定債權人有權立即向保證人追索,以排除保證人主張先訴抗辯權的可能。

❸ 什麼是物權變動的立法體例

http://hi..com/its_a_secret/blog

❹ 契稅法草案的立法體例是什麼

《中復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制(草案)》2019年12月23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契稅法草案保持現行稅制框架和稅負水平總體不變,將契稅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

按照落實稅收法定的要求,財政部部長劉昆23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作說明時指出,根據草案內容,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房屋買賣、贈與、交換應當依法繳納契稅。

草案規定契稅稅率為3%至5%,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大常委會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

草案維持現行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軍事單位用於辦公、教學、醫療、科研、軍事設施的土地、房屋免稅的規定,將現行有關文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上升為法律。

❺ 什麼是立法體例

立法體例,就是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
比如有代表性的商法立法體例有三:大陸法系的商法典形式;英美法系的商事習慣法、判例法與商事成文法並存的形式;中國的商事單行立法的形式,如公司法、海商法、票據法等。

❻ 試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律在立法體例和內容上的重大變化

試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納禮入法」的刑法原則和刑罰制度。
刑法原則:
1)確立「八議」原則
最先確立「八議」原則的是三國時期的《魏律》。以《周禮》的「八辟」為依據,規定司法機關對八種人(即各種貴族及一定地位的官員)犯罪,必須奏請皇帝,由皇帝交有關大臣集議減免刑期罰。從此,直至清朝,各朝法典均規定了「八議」原則。
2)確立「減輕婦女從坐」的原則
秦、漢時期,婦女隨何親屬從坐,法律無明確規定。往往父家或夫家有人犯罪,婦女皆可能從坐。至三國曹魏,開始明確規定:未嫁之女,隨其父母從坐;已嫁之婦,隨其夫家從坐。這一規定雖然廢除了婦女的雙重從坐,但因族誅而從坐的婦女仍處死刑。至東晉,則進一步減輕對坐婦女的處罰。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東晉明確規定,對因族誅而從坐的婦女不再處死刑。這一規定對後世的刑法原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3)確立「准五服以制罪」原則
最先確立「准五服以制罪」原則的是西晉時期的《晉律》,即《泰始律》。五服,原是中國古代標志親屬的喪服制度,西晉以前,曾用來確定人們的贍養、繼承等民事關系,自《晉律》規定「准五服以制罪」後,則又成為處理親屬相犯等刑事案件的原則。依據這一原則,服制若近,以尊犯處卑處刑則輕,以卑犯尊處刑則重;服制若遠,以尊犯卑處刑相對變輕。「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則自《晉律》確立後,一直沿用到清朝。明、清律還附有喪服圖,以便司法機關量刑時參考。
4)確立「官當」原則
「官當」就是用官職折抵刑期罰。《魏律》和《晉律》規定的「雜抵罪」是「官當」之源。《北魏律》規定的犯官可用其官爵折抵徒刑的內容是「官當」之實。至南朝《陳律》則始有「官當」之名。《陳律》規定:官員可用其官當徒刑二年。「官當」原則是自南北朝時期確立後一直沿用到宋朝。
刑罰制度:
進一步朝著廢除肉刑時未彼廢除的宮刑,也基本上被廢除。另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刑期罰制度,亦逐漸趨於簡明和規范。為隋《開皇律》確立新五刑二十等奠定了基礎。

❼ 我國的法律體系分幾個類別

我國的法律體系
1.從一般意義上講,法律體系具有統一性、穩定性、程序性與開放性的特點。
2.我國的法律體系包括七個門類、三個層次。
(1)七個門類是: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商法、經濟法行政法社會法、刑法、訴訟和非訴訟法
(2)三個層次是指,以憲法為統帥,法律為主幹,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等規范性文件。

❽ 我國反壟斷法的立法體例是什麼分立式還是合並式

合並式

❾ 什麼是契稅法的立法體例

你好,朋友契稅法的立法體制就是說它的一個規范管理的體現。

熱點內容
廣東省生育保險條例2016 發布:2025-02-08 02:13:09 瀏覽:848
2016婚姻法第三者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08 02:05:07 瀏覽:524
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 發布:2025-02-08 01:50:53 瀏覽:255
合同法債權規定 發布:2025-02-08 01:47:23 瀏覽:453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