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西道德區別

中西道德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1-31 19:19:47

Ⅰ 中西倫理道德比較研究

這不是問題呀^_^

Ⅱ 中西道德觀之比較

作者指出:須要申明的是,筆者並非研究中西文化的專家,以下內容和觀點,僅為個人的思考和有限知識,定有偏差甚至謬誤。寫此文之目的,在於提醒同道們,應對中西文化有所研究和比較,對於在中國傳播福音,建造教會百利而無一害,因為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基督教仍是「洋教」。如何使「洋教」本土化?怎樣找到基督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契合點?仍然是現實而又緊迫的課題。如果我們在努力傳播福音種子,大力引進基督教文化的同時,不考慮中西文化差異,不找到兩種不同文化的契合點,不顧及中國的國情,就無法使基督教信仰本土化,甚至鑄成大錯——

中西文化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方式的不同。這種差異自西方黑格爾哲學體系形成以後愈趨明顯,而不同的思維方式導致了不同的行為方式。

中西文化差異若用現代哲學「對立統一」規律來概括,中國人重「內」,西方人崇「外」。正因如此,使中國人文科學發達,而西方自然科學領先。但奇怪的是,人與自然一體的觀念,比人與自然對立的觀念明顯優質,而且更符合自然法則。中華文化這一接近事物本質的閃亮和合理的觀念,卻沒能促進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此點尤應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

中國人喜歡從動態中觀察分析事物,西方人習慣從靜態中觀察分析事物。中國人善於把握整體,注重平衡,習慣從整體中看個體;西方人喜歡化整為零,注重分析,習慣從個體中看整體。此點也同樣促進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文化崇尚鬥智,因而棋術十分發達;西方文化崇尚斗勇,故而體育甚為突出。中國人歷來不重視體育,認為那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喜歡用靜坐練氣,疏通經脈,平衡心態來達到除病延壽之目的。在政治方面,中國人重視集體主義,先團體,後個人,故使中國人容易寬容與忍辱,也利團結合作,但卻容易滋生平均主義,公有思想。西方人喜愛競爭冒險,個人奮斗,注重功利,這是西方較早較快進入商業文明的原因,而有極易產生資本主義和烏托邦(空想社會主義)。中國人對家庭對社會是一種責任,西方人對家庭對社會是一種需要。

總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立體型,向前看時往往還要顧後,看到勝利時還會回頭看看失敗,試圖從失敗中尋找出一些教訓來,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此種思維方式的表現。再觀西方人卻是一向勇往直前,不但不顧後面,連前面有多少障礙都很少顧及,所以說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是線型的,表層的。而此種思維方式的不同絕非地域差異和人種不同,是在於中國人和西方人的靈魂深處有其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者說是因為各自的宗教信仰不同,進而導致文化不同,從而決定思維方式不同。

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對他的弟子說:「法在汝邊」,中國人老子亦說:「道不遠人」。中國唐朝文化當時稱雄世界,然而唐人還容納了外來的佛教文化。可以說,時至今日,中國的主流文化仍是以道家、儒家和佛家(教)文化的混合物。不知是佛教在中國找到了契合點,還是中國唐人找到了迎合佛教的契合點,而又為什麼中國明朝中葉的西方文化在中國沒有找到契合點?確實值得研究。再思西方文化,其根基是基督教的倫理道德原則,或者說是上帝的力量,此種信仰平衡了西方人的行為方式,使得他們和平相處。

應當注意,一個民族最大最具特色的優點,有時恰好是它最大最難克服的缺點(實際上,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對立物兩極相通」。比如,中國人重「恕道」,又能「忍辱負重」,推崇「大統一」,這是中華民族大家庭得以延續的主要原因。恰恰這一點,卻容忍和順從了封建君主集權制度,又使在西方無處落腳的「科學社會主義」(實質上仍是空想社會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是被統治階級利用的文化。依筆者之見,後者不用說,而前者如果將「迎合」改為「容忍」,似乎更為客觀。再觀西方人,好鬥、沖動,想征服世界,但世界並未被征服,而歐洲的版圖卻四分五裂,國小人稀至今。

須要申明的是,筆者並非研究中西文化的專家,以上內容和觀點,僅為個人的思考和有限知識,定有偏差甚至謬誤。寫此文之目的,在於提醒同道們,應對中西文化有所研究和比較,對於在中國傳播福音,建造教會百利而無一害,因為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基督教仍是「洋教」。如何使「洋教」本土化?怎樣找到基督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契合點?仍然是現實而又緊迫的課題。如果我們在努力傳播福音種子,大力引進基督教文化的同時,不考慮中西文化差異,不找到兩種不同文化的契合點,不顧及中國的國情,就無法使基督教信仰本土化,甚至鑄成大錯。

最後,盼望同道們批評指正,並就本課題發表觀點。筆者先行致謝了。

Ⅲ 比較中西社會中道德倫理概念的差異

西方社會已經是精細化管理,道德倫理已經法規管理,西方人很是遵紀守法,社會很和諧。
中國古代以孔孟之道把道德倫理精細化,規定了各種規范,如弟子規,女兒經,並以家法,族規促其執行,形成世界公認的禮儀之邦。
現今社會是粗曠管理,錢大於法,情大於法,道德倫理沖破底線,誠信缺失,這是必須改進的。

Ⅳ 中西領導道德差異

西方國家行政問責制。
財產申報制。
現代文官制度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制定各種具體法規,對文官進行嚴格的考核、任用、罷免、獎懲的管理,這些法規中也包含文官道德的一些規范,使文官道德規范具有了行政法規的硬約束性質,把道德約束與法律約束結合起來,增強了對文官職業行為的約束力,這是我們應該借鑒和吸取的有益做法。
「水門事件」後,美國政府道德革新運動以廉政法律制度建設為 主要特徵,集中出台了一批強調從政道德、規范從政行為的法律法規,並依法設立了職能明 確、相互獨立、分工合作的廉政監察機構,從而構築了公職人員特別是政府官員「不能貪」 、「不敢貪」的廉政法律體系和監察體系。
國外公務員從政道德行為規范建設途徑�:

國外行政倫理建設的基本做法通常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通過立法使行政倫理制度化、 法律化;設立行政倫理管理機構組織實施;建立行政倫理的社會監督機制。

西方發達國家均有一支龐大的政府公職人員隊伍,如何防止大小官員營私舞弊、行賄受 賄,樹立廉潔奉公、清白正直的形象,各國政府對其公職人員都制定了各種紀律和法規。這 些紀律和法規覆蓋了公務員的幾乎所有社會活動,內容豐富,規定詳盡,但主要精神是四條 。一是禁止經商。二是限制兼職。三是禁止受賄。四是申報財產。�

制定公務人員的道德規范並將其法律化、制度化還只是行政倫理建設的一個環節,而最 重要的是還要設立相應的管理與監督機構來保證行政倫理規范與條文的實施。例如,美國眾 議院內設置有「眾議院行為規范委員會」,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被授予專門權利以「懲辦議 員的不軌行為,而且經過眾議院三分之二以上議員表決通過,可以開除一名議員」。美國眾議院的常設機構「道德委員會」在政府官員的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 《美國政府行為道德法》,大法官會議設立了司法道德委員會,負責研製司法部門官員財產 申報方面的表格;司法人員遵照司法道德委員會的具體要求,提出個人財產報告,並提出副 本交與其服務的司法機關中的秘書成為正式公文。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 政倫理的管理部門。在美國的許多州和市的議會和政府,也設有倫理辦公室或倫理委員會。 聯邦政府有責任派高層人士到各部門負責倫理工作,對政府倫理辦公室負責。�

西方國家的行政倫理監控體系,除了政權體制內不同權能部門之間的監控之外,還包括 社會力量對行政活動的監督,也就是社會對國家的監督。這種監督以群眾力量、輿論力量等 形式從政權機器的外部產生制約作用。來自體制外的約束力量,多數情況下以權利為手段, 是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公民和社會組織的權利,對國家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行為進行的 監督活動。例如,美國行政倫理的實踐置於相當廣泛的社會監督之下。設在芝加哥的「改進 政府工作協會」是由私人發起的非官方的監督組織,宗旨是要查出政府中的違法瀆職行為。 華盛頓市有「公僕廉政中心」、「公務員政策中心」、「關於政府行為的私人調查機構」等 三個民間監督政府的機構。這些非政府性監督機構,對美國行政倫理的實踐發揮著積極作用。

Ⅳ 中西方傳統美德的差異有哪些

區別:
體現了中西方文化對個人和社會整體的側重點不同,
亞里斯多德所倡導的四大傳統美德側重於個人追求成功所必須的主觀可以改變的素質,側重於意志對生命本身的控制.如堅忍,節制.公正則側重於分配.
西方更重視個人利益.
中華民族所倡導的四大傳統美德側重於個人對社會整體的貢獻.如勤勞,善良.而勇敢和智慧從一定程度上側重於對社會財富的索取.
中國更重視整體利益.
二者通過推廣這些不同分類標準的道德素養都從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個人和社會的平衡和穩定.但是歷史上也經常有平衡被打破的情況.中國的社會平衡被打破的原因,內因是由於分配政策不公正,財富創造者(勞動者)分配的過少與財富分配者(管理者)分配過多的分配不平衡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再加上其他的導火索,比如外因氣候影響農作物收成和外來侵犯刺激導致社會動亂,社會財富重新分配,但是分配方式從根本上從未改變,變的只是數量的多少.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的多少又在改變,促成一個個王朝的更迭.
共同點:
二者所提倡的總結性概括性模糊性的詞語目前都沒有定量的方法,都是不可以絕對化的概念,謹慎、公正、堅忍、節制,勤勞、善良、智慧、勇敢要到什麼程度呢?必須在兩個極端中尋找平衡,每個人找到的平衡點不同決定了各自的所謂的道德修養.
由於語言上的障礙,本人無法深入了解Prudence, justice, fortitude and temperance 的深刻涵義,中文上翻譯未必是能十分准切的表達亞里斯多德的真實意思.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公正和善良有共通之處,謹慎和智慧有共通之處.堅忍和勇敢有共通之處.勤勞的節制有共通之處.
同時謹慎和勇敢之間是一對平衡.公正與智慧是一對平衡.
總體上二者是通過這些道德標准來指導人們要如何做,為社會整體創造財富,並且平衡個人和社會整體的利益分配,穩定社會秩序,實現社會生存的.
由於不同的社會發展歷程,用於平衡個人和社會利益分配的素質時所採用的不同的分類方法.
就象有人把人分為男人和女人,有人分為大人和小孩,有人分為高的和矮的,有人分為胖的和瘦的.
分類方法不同但是每個集合里都有相似的重疊的成分.

Ⅵ 我們中國人的傳統道德和西方有什麼不同他們分別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傳統中國與西方國家在文明禮儀上的區別
風格不同:中國信仰祖先崇拜版,西方信仰神靈權崇拜
發源不同:中國是大河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
思想不同:中國人提倡「中庸」倡導無為而治;西方人樂於冒險,有探索精神
政治制度不同:中國是社會主義的制度,西方大多是資本主義制度
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西方大多是發達國家
人際交往不同:中國人含蓄內斂,表達委婉,西方人熱情開放,表達直接

Ⅶ 關於生命道德理論,中西方有什麼區別

這個區別很大,西方的「道德」理念主要是指社會性的行為規范;
中國的道德理念是兩個層面;天道和人德,天人一體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Ⅷ 舉例說明中西、古今道德差異

以前小輩被上輩打或被比自己大的家裡人傷害或死亡是從輕或免除懲罰的。
現在不行

Ⅸ 中國式道德與西方道德有什麼區別

另類在一定場合看來就是瘋狂,這不能怪別人的。至於你說的掃菜場被人恥笑,我專想只是少數而已,清潔工人工屬作很辛苦,是值得大家尊重的。
中國人不怪,只是你沒仔細觀察罷了,我們的國家很強大,很和諧,我們的人民很團結,很友善。我們應該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自豪,在奧運會場上我們的金牌是最多的,中國人民很勤勞,很拼搏。
如果你不是中國人,你也應該為你懂得中文而自豪,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
好人壞人哪都有,不僅僅是中國。曼哈頓的街頭尚且還有餓死的乞丐!英國一老太太在家死了三年發臭了才被人發現!

Ⅹ 中西倫理思想的異同

中西倫理思想在不同的傳統背景下發展而來,具有不同的特徵。總的說來,中國倫理思想是內向型的,重人倫、親情和家庭,而西方恰恰是開放型的,重個體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全球倫理作為一種共享的全球性道德理想,需要在全球各種文明中尋找思想的資源。從中西倫理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邏輯過程、探討的主要命題及創立的德目、整體主義的價值原則和作為普遍道德律的「黃金規則」來看,中西倫理思想異中有同,這一切在全球倫理受到前所未有關注的今天,隨著人類在發展中文化沖突與融合的加劇、全球意識的形成,使全球倫理的建構成為可能。

熱點內容
法律知識古樹保護 發布:2025-02-08 02:59:19 瀏覽:984
經濟法稅收試題答案 發布:2025-02-08 02:26:36 瀏覽:237
民法典的法治 發布:2025-02-08 02:17:37 瀏覽:688
廣東省生育保險條例2016 發布:2025-02-08 02:13:09 瀏覽:848
2016婚姻法第三者怎麼處理 發布:2025-02-08 02:05:07 瀏覽:524
江蘇省法律援助基金會 發布:2025-02-08 01:50:53 瀏覽:255
合同法債權規定 發布:2025-02-08 01:47:23 瀏覽:453
法治的精神方面是指 發布:2025-02-08 01:06:26 瀏覽:654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