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道德
A. 西方哲學與我國道德建設
當代西方道德理論發展趨勢下我國高職德育建設的思考
一、引言
如今,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人們逐步走向一個開放融合式的大發展階段,這些反映在價值觀方面,則突出了價值觀和道德觀多元化的變化趨勢。為了盡快適應這種變化趨勢,人們開展了對當代道德教育的廣泛討論,正在尋找一種能夠得到公眾普遍認可的道德標准和道德觀念。鑒於我國特殊的國情,黨中央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設的要求,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素養。縱觀多年來,我國高職院校的德育工作,可謂是喜憂參半,盡管德育建設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更多的是遇到到了許多挑戰和問題,然而,導致這些狀況的最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完整的、具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道德教育理論指導。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國廣大的高職德育工作者時刻關注國外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論發展和變化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趨勢,在借鑒西方優秀的道德教育理論精華的同時,積極尋求符合我國高職德育工作發展規律的理論,為我國定位高職德育目標、內容,開展德育工作發揮理論先導的作用。
二、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發展趨勢
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面對戰後出現的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西方各國在採取緊急的經濟和政治措施之後,逐漸認識到社會道德問題的嚴重性,繼而普遍開始重視道德教育,並且不斷地改革道德教育,從而促進了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的新發展。
新的變化不僅體現在道德理論的范圍擴大了,內涵加深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這些道德理論背後深刻的時代精神和文化意蘊,促使道德理論和教育的緊密結合,更加突出了道德理論的教育意義,當代西方道德教育從目標、內容到價值等方面,處處體現著更加人文化的特徵,突顯出當代道德教育普遍化、國際化、開放化的趨勢。具體變化如下: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包括認知發展道
德教育理論、價值觀澄清道德教育理論等傳統的道德教育理論,以及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論等最新的道德教育理論在內,都突出不同時期和階段的發展,總體的趨勢
是,各種理論學派都比較注重微觀世界的研究,彰顯人的重要性,並且在基本的學說原理框架下,提出更加契合實際的操作性強的道德教育模式,同時,由於受到西
方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各種理論學說更加強調自由、民主、尊嚴,將注意力集中在社會普遍認可的道德行為規范教育。[1]然而,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盡管當代
西方道德教育理論體系錯綜復雜,但是各個學派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學說體系,結構清晰,組織嚴密,同時各個理論學派非常注重吸收對方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地擴充和發展自身學派的教育理論。綜上所述,當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論一直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當中,最重要的是留給我國道德建設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和成果,下面,具體談談我國高職教育的建設。
B. 對我國道德的反思2000字數
當今中國社會道德問題的反思
社會中,
每時每地都可能有道德問題在產生、
發展著,
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
可能遇到。
除了要進行道德選擇,
我們還要對各種問題進行道德斷定。
或許我們
可以隨波逐流,人雲亦雲,或是謹遵長輩的教導。
但蘇格拉底說過:「未經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
的。」如果僅是盲目地聽從規條生活,而不理性地
思考自己應當怎樣生活,
我們充其量也只能是比其
他動物高級的動物,而不能真正地稱為「人」。
當今中國社會處於劇變時代,
人們的道德觀念
不斷地受到社會變更產生的沖擊,
原有的道德系統
可以在一夜間土崩崩潰,
新的道德系統的建立卻不能一揮而就,
或是建立沒多久
就又被沖垮。
失去強有力的道德束縛,
各方利益沖突頻發,
社會抵觸不時有激化
的表現,
令人擔心全部社會能否持續發展。
法律是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有力舉動,
然而由於法律體制遠未健全,
況且總有法律所不能觸及的角落,
更基本地說,
法
律的制定又是要先叩問道德,
所以,
合理的道德系統的建立對社會具有基本性意
義。
事實上,
也有許多人在呼籲道德信仰的重建,
也不少人在付諸實踐,
例如把
傳統道德那一套搬出來,
例如追隨西方那一套,
又或者感到哪些對於利益實現有
利益的就拿過來,
東拼西湊一套。
然而,
如果又是僅憑直覺地盲從,
不從根源上
理清思路,
恐怕問題不能得到基本的解決。
(況且這東一套西一套不必定正確有
理,
即使是正確有理,
但未經反思地接收恐怕會缺乏保持的支柱。
)
以致只是在
表面解決問題,
深層的問題依然存在,
積累到了必定程度又會爆發更嚴重的問題,
撼動全部社會。
更何況我們每個人都具有自由意志,
盲從壓抑自由意志,
把人之
為人的本質掩飾。
道德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在道德問題上我們尤其不能埋
沒自由意志,
即使對其壓抑,
也不可能消滅它。
在當今這個已經不能對人的思想
進行獨裁統治的社會中,
宜
「疏」
不宜
「堵」
,
宜
「導」
不宜
「壓」
。
否則,
「哪
里有壓迫,哪裡就有對抗」,「壓迫越大,對抗越大」。
當今又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
信息時代也正深入地轉變中國。
社會上產生的
道德問題的影響由於網路等媒體的傳播而空前宏大。
隨著一個又一個與道德相干
的事件曝光,
引起專家、
百姓等各方關注,
對於社會道德問題的探討常常達到令
人驚訝的寬度和深度。
許多道德問題的產生往往是由於沒有達成共鳴,
沒有共同的道德准則。
人們
按照各自的准則舉動,
遇到問題就各執一方,
互不認可,導致問題無法解決。
倘
若能建立並真正地履行廣泛的道德原則,
許多問題就不成問題,
即使有問題也有
解決的道路。
當然,
廣泛道德原則的建立與貫徹這是個艱巨的任務,
從人類社會
產生以來已有無數人為之奮斗,
道德問題是伴隨人類的永恆問題,
需要人類不懈
的探究,對於中國社會的道德問題同樣如此。
C. 我國道德方面現存問題
我國道德方面現在存在許多問題是:大多數人都忘記了最起碼的禮貌,或內者多數容人對於道德品質早就拋棄了,剩下的是苟心斗角,爾虞我詐。然後生活在當下的人們,忘記了艱苦歲月,然後依然是一個為國為民的黨和國家的人的黨員幹部,容易被拉扯到錯誤的對列,犯法需要進行改造。所以社會風氣可能需要好轉不少吧?
D. 什麼是道德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道德是以文明為方向,以禮義廉恥忠孝節悌為核心內容的一種社會主流價值觀下的非強制性約束法則。
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E. 以人整人、以人斗人為主要內容的政治運用,對道德的破壞是我國道德失范的深層原因嗎
不是,目前我國面臨的新聞倫理道德失范問題,可歸結為兩方面原因:第一是規范制定不完備從而出現規范缺位導致新聞倫理道德失范,第二是新聞倫理道德規范與實現規范的行為和價值評判標准上存在著沖突從而引發新聞倫理道德失范。
F. 道德建設具有哪些重要意義.A,是我國道德建設的重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具有哪些重要意義.答案:A,B,C,D
A、是我國道德建設的重大成果。
B、是「以德治國」的重要方面
C、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D、推進了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進程。
G. 我國道德方面的現存問題
中國的道德觀從來都是君子的道德觀。對中國思想和道德觀影響最大的是儒家學說,而儒家道德有著較強的對象性,主要的約束對象是君子。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飛速發展,但是在發展之中,中國社會出現了小小的偏差,很多指標都以經濟為導向,一種功利性的價值觀的出現,為了賺錢,不惜手段,各種影響人身體健康安全等層出不窮。在某些人的觀念中,是否有錢已經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准。
H. 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談談你對我國道德規范體系建設的理解。600字左右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強化教育引導,增進社會共識,創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體現到精神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傳播各方面,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在全黨全社會形成統一指導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強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規范.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堅定維護和發展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動社會進步、創造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緊密結合中國實際、時代特徵、人民願望,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堅持不懈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引導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科學分析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深入研究解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課題,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把黨帶領人民創造的成功經驗上升為理論,不斷賦予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鮮明的實踐特色、民族特色、時代特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集中體現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要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幹部群眾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和優越性,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之中,最大限度把廣大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實踐,聯系幹部群眾思想實際,針對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引導幹部群眾在重大思想理論問題上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影響.深入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教育、國防教育,組織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特別是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堅定廣大幹部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信念.
(三)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思想傳統,最能感召中華兒女團結奮斗;改革創新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時代特徵,最能激勵中華兒女銳意進取.要廣泛開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廣泛開展時代精神教育,引導幹部群眾始終保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精神狀態,永不自滿、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以思想不斷解放推動事業持續發展.發揚艱苦奮斗、勞動光榮、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增進對偉大祖國和中華民族的認同,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用好紅色旅遊資源,使之成為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課堂.
(四)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根本要求.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引導人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拓展各類道德實踐活動,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全面加強學校德育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深化政風、行風建設,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堅決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深入開展反腐倡廉教育,推進廉政文化建設。
望採納我的回答。
I. 該如何從根源上加強我國道德教育效果
我個人認為應該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合力加強我國道德教育效果。
首先,我認為我國的道德教育總體上是成功的。雖然道德教育中也有很多不合理約束性、對統治者的傾向性,但是拋開這些具體內容不談,我國的道德教育方式從來都是用心去體驗、用行動去感化,而不是簡單的強制性的行為約束。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去讓被教育者感悟並認同。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都是沿用並繼承這種道德教育方式,說明我國的道德教育當時是合理的、受人認可的、可以繼續使用的。 總之,只有把家庭、學校和社會三者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源上加強我國道德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