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大法學院
1. 中央民族大學的法學專業怎麼樣
中央民族大學的法學專業不錯,中央民族大學自1979年即開始招收法學本科生,是全國較回早設立法學專業的答高校之一。
法學院2012年入選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首批應用型、復合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003年設立民族法學博士學位授予點,2000年設立經濟法碩士學位授予點,2001年招收首批碩士研究生,2011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
(1)民大法學院擴展閱讀:
學院設有經濟法、憲法學與行政法、民族法學、法律史、法理學、民商法、訴訟法、刑法、國際法九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予點以及在職法律碩士、全日製法學法碩和非法學法碩專業學位授予點。本科設有法學、法學(法學與英語)、法學(藏語基地班)三個專業方向。
學院依託「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平台,配有全套多媒體設備的案例教室和一個可容納200人的大型模擬法庭;設有專門的法學圖書資料室,藏書極為豐富;購買了HeinOnline、Westlaw和北大法寶等居於國際國內領先地位的法律專業資料庫。
2. 貴州大學和貴州民大兩所法學院哪所強
法學是貴州民族大學的品牌和優勢學科,是貴州省唯一的法學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示回范性專業,就法學專答業本身的實力來說確實要比貴州大學強一些,不過差距不是很大,因為貴州大學也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再一個貴州大學是211工程重點大學,就憑211這個牌子,就足以彌補那點實力差距啦
3.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的簡介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成立於 2001 年,由建校之初的政治學系發展而來,歷經政法系、法律系等轉型。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1541 人。
學院設有法理與法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訴訟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等 7 個教研部和法律診所教育與法律援助中心;取得了碩士、學士、第二學士和接受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學位授予權;學術研究機構有民族法制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和知識產權研究所,側重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法制建設和知識產權等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具有鮮明的研究特色;擁有能容納 400 多人的模擬法庭;圖書資料館藏有各類中外學術期刊 100 余種,圖書 50000 余冊;在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武漢洪山區人民法院和東湖開發區人民檢察院等司法機關建立有穩固的教學實踐基地。
許多教師擔任了全國和省級法學專業學術團體的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等職務;與日本、德國、韓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挪威、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大學及科研機構開展經常性的學術交流和互訪活動。學院先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項目 20 項,出版學術專著 50 余種,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500 余篇,許多成果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具有較強的學術基礎和發展潛力。
學院於 1997 年被國家教委(教育部)北京和國家民委聯合授予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稱號,兩度被評為湖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4. 西南民族大學和廣西民族大學哪個的法學專業更好
廣西民族大學綜合實力要強些,廣西民大法學院和很多法院都有合作,有很多博士生導師。
5.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張澤濤(2011年8月至今)
湖北嘉魚人,1994年至1997年畢業於中南政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1998年至200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訴訟法專業博士學位,2002年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破格晉升副教授,2006年被廈門大學破格晉升正教授,2008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2011年8月調入中央民族大學任法學院院長,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曾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中外法學》、《法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法律科學》、《法學家》、《環球法律評論》、《中國刑事法雜志》、《訴訟法叢論》、《政治與法律》等權威和核心期刊上發表文章30餘篇,數十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訴訟法學、司法制度》和《憲法、行政法》以及《高等文科學報文摘CUPA》全文轉載或轉摘;個人獨著《刑事審判與證明標准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版);《司法權專業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等。
6.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的介紹
中央民族大學是改革開放後全國較早設立法學專業的學校之一。中央民族大學法版學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79年。中權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設有經濟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民族法學、法律史學、民商法學等5個碩士點。現有在校博士研究生7名,碩士研究生171名,本科生860名;高中起點本科班學生33名;在職研究生學力班學生76名。目前法學院在北京市朝陽區和房山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中級人民法院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中級人民法院設立了長期實習基地。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已經發展為具有一定的辦學規模,有一支由不同民族教師組成的具有較高教學和研究水平的師資隊伍,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法學院。
7. 中央民族大學的法學院碩士研究生怎麼樣
樓主好,這么說吧,民大的法碩研究生一般都是調劑過來的多些,必然考清華內、政法或者人大什麼學校容的沒上線,但是過了國家線就有機會調劑回民大。
當然,即使調劑回來名額也是有限的,還是要按分數排名,完全參照復試成績排名,所以不用擔心你初試成績的優劣。
民大畢竟是文科類學校,法學院在民大來講屬於大院,師資力量一般,比理科好很多,但是跟較好學校相比的話,還是有些差距的。不過到了研究生階段,我覺得沒有老師直接傳授知識這么一說了,大多靠自學。綜上,我建議你可以考慮比民大好一些的學校,如果考試失利再調劑回民大也是可以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加油哦~
8.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的辦學歷史
中央民族大學法律專業從1979年開始招收法學本科專業的學生,隸屬於政治系,是全國設立較早的法學專業之一。1986年,中央民族大學院系調整,原政治系一分為三成立了法律系。自1986年以來,先後有庚以泰、崔洪夫、黎燕等知名法律專家擔任過法律系主任。2000年法學院成立時,設法學、法學與英語雙學士、法學與經濟學雙學士、行政學、政治學五個專業,院長是宋才發教授。2003年學校成立管理學院,行政學、政治學兩個專業轉入管理學院。現任法學院院長是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徐中起教授。經過20餘年的發展,中央民族大學法律專業已經在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學科和學科點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9.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怎麼樣碩士就業情況如何
主要來跟你說就業的問題,源總體來說這個大學感覺還可以,不過不同的專業也不一樣、。現在就業是廣大學生比較關心的問題,總體來說就業還是壓力比較大,當然就業還是跟你的專業有關的,我有個同學南開研究生畢業,相近我們這里一個學院結果沒進去,最後去了我們這里一個企業,不過這個企業效益不錯。
看你的觀點了,如果你想上學最後畢業進國家政府部門工作,我覺得研究生,就是博士也很難,如果你想找個比本科好點的工作,我覺得還是可以選擇上研究的。
10.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實力怎麼樣啊
中央民族大學的法學院並不出名,也不是該校的特色專業,所以綜合實力一般。但畢竟中央名族大學是列入211和985工程的重點大學,所以亦可以說基礎好一切都好。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法律專業從1979年開始招收法學本科專業的學生,隸屬於政治系,是全國設立較早的法學專業之一。1986年,中央民族大學院系調整,原政治系一分為三成立了法律系。自1986年以來,先後有庚以泰、崔洪夫、黎燕等知名法律專家擔任過法律系主任。2000年法學院成立時,設法學、法學與英語雙學士、法學與經濟學雙學士、行政學、政治學五個專業,院長是宋才發教授。2003年學校成立管理學院,行政學、政治學兩個專業轉入管理學院。現任法學院院長是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中國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博士生導師徐中起教授。經過20餘年的發展,中央民族大學法律專業已經在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學科和學科點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教學力量: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擁有一支不同民族教員組成的具有較高教學和研究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在職教授5名(其中博士生導師2名),副教授11名,講師20名,教學輔助和行政管理人員共8名。有博士學位的11名,在讀博士生3名,有碩士學位的18名。另外,還從校外聘請了8位專家組織"985"工程項目團隊。他們在少數民族地區的法學教育、科研和立法、司法實踐等領域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已經形成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等多層次辦學體系。現設有民族法學博士點,徐中起、李鳴教授任博士生導師。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堅持教學改革,努力培養適應21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法律專門人才。認真辦好法學本科生培養工作,使畢業生成為掌握較高層次的法學理論研究和立法、司法、行政等工作的能力,具有成為法官、檢察官、政府官員、律師以及企業法律顧問的專業素質。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試辦了法學與英語、法學與經濟學雙學位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兼有堅實的法律基礎和熟練的英語應用水平和具有堅實的法律基礎和經濟學基礎,能廣泛適用於多領域多部門涉及法律事務實用型專門人才。
法學院在教學中歷來強調與法律實踐緊密結合,以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為基本辦學目標。校內教學環節中,學校建設了能夠容納一百餘人的仲裁庭和能夠容納二百餘的模擬法庭,用於學生實踐教學。校外法學院與北京市部分區縣政法部門有較好的經常性聯系,也與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部門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開展學生實習活動。法學院與民族地區政法機關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單位在學生實習、推薦就業和開展實務講座方面給予了法學院大力的支持。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設立了法學圖書資料室。現有八千餘冊法學圖書。其中,台灣東吳大學法學院捐贈了一千餘冊台灣版的法律圖書和期刊,還有法學類專業期刊45種。建立了兩個"電子閱覽室",共有50餘台聯網電腦,校園網上安裝了包括建國以來所有法律法規和重要案例的資料庫,學生可以隨時聯網查閱我國的全部法律法規和重要案例。可以瀏覽國際網和迅速地查詢信息,使法學院的學生與世界法律發展同步。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師在承擔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科研工作,撰寫了大量學術專著和論文。法學院教師累計發表論文585篇,出版法學著作和教材168部。僅最近兩年出版著作和教材16部,發表論文63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了39篇。法學院教師主持或參與了4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主要有:徐中起教授主持的與挪威大學法學院合作的國際合作課題"中國民族區域自治法研究"和中國法學會課題"中國與東盟區域經濟建設中的法律問題";熊文釗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大開發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和完善》;黎燕教授主持的海峽兩岸合作項目《西部欠發達地區振興經濟法律問題研究》;蘇欽副教授參加的國家"十五"社科基金研究項目《中國少數民族法制史》;雷明光副教授主持的中美合作項目《中國婦女權益保障》等。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在國際交流方面也迅速地發展。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與韓國、加拿大、法國、挪威等不同國家和台灣、香港等境外的法學院建立了持續穩定的交流合作關系,在學者互訪、合作研究、交換圖書資料和信息以及互派學生等方面取得了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