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臣道德低
A. 有關於道德的名人名言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卻不須由外表表現出來而仍感滿足的人。
2、只有那不論公私都以道德為上、一心要做出高貴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
3、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行。
4、真理和美德是藝術的兩個密友。你要當作家,當批評家嗎?請首先做一個有德行的人。
5、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
6、優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財富,而襯顯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養。
7、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8、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9、意志來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這兩個因素。
10、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11、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
12、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13、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
14、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
15、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勝於理智的生活。
B. 責備沒有道德的人的名人名言
我獨不解中國人何以於舊狀況那麼心平氣和,於較新的機運就這么疾首蹙額;版於已成之局那麼委權曲求全;於初興之事就這么求全責備? —— 魯迅
我們若要生活,就該為自己建造一種充滿感受、思索和行動的時鍾,用它來代替這個枯燥、單調、以愁悶來扼殺心靈,帶有責備意味和冷冷地滴答著的時間 —— 高爾基
一個人在受到責備而不是受到贊揚之後仍能保持謙虛,那才是真正的謙虛。 —— 里克特
責備賢者,須全得愛惜裁成之意。若於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則為小人者,反極便宜。 —— 曾國藩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是了,那段年歲里最大的主題是愛。渴求美善的愛,卻不懂得去彼此守護;總在擁抱同時互使出個性的劍芒、在贊美時責備、傾訴時要求、攜手時任性分道,分道之後又企盼回盟,卻苦苦忍住不回眸
C. 【皇帝成長計劃2】招到好幾個智慧高但是道德低的名臣,怎麼辦
後期有錢了也不在乎這個了,你也可以放到中央
D. 和司馬遷三觀不合的哪位名將,他怎麼如此低調
一、序言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帝王是封建社會絕對的主宰,但其實有個職業有時候連君王、權臣見到也頭疼,堪稱那年代的人們最不想得罪的職業。這個職業想必大家有些好奇,那就是史官。
畢竟人活一世,追求的除了利之外,可不就是為了名,但怕就怕不能流芳百世,還遺臭萬年了。
說起史官,就不得不提起司馬遷老先生。這那可是歷史領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響當當的人物,寫出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堪稱史官的至高成就。
盡管有人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史官依然以其對歷史的負責精神而筆耕不輟,承載著人類的記憶。不過,有時候史官也會因為其撰史的個人取向,而選擇拔高或貶低一些人,今天就想和大家談談秦末名將章邯的人生悲劇及成因,探究這位用兵如神的名將為何不能被司馬遷所重視,分析司馬遷的歷史價值觀。
應該說司馬遷反對暴秦的政治立場和歷史觀是具有進步性的,但對於一些因身份而天然沒辦法擺脫秦朝色彩的人物未免有些不公平。
章邯等秦朝人士從道德上並無可以指摘的地方,就因為他們忠於自己國家所建立的王朝,而盡力平定叛亂,維持統治秩序,而不得不在歷史上淪為配角,這不得不說歷史果然是勝利者所書寫的。
四、結語
得罪誰都別得罪史官,這絕不僅僅只是一句戲謔之語,而是史官在其歷史價值觀下的必然結果。在言語上得罪史官並不悲劇,悲劇的是整個人生與史官的歷史價值觀不符。秦末名將章邯的人生盡管已經盡其所能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但處在那種身不由己的歷史趨勢下,卻最終越努力越悲劇,實在讓人唏噓不已。所幸,今日的我們處在這個朝氣蓬勃的年代,願各位都能在世界留下一抹色彩。
E. 諷刺人賤、不知羞恥、道德淪喪的古詩詞,名人名言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內——《孟子·離婁上容》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暫時就想到這么多,不夠再聯系我吧
F. 名人道德故事
1、左公與曾公的胸懷
曾國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的重臣,兩人名氣都很大,朝廷一般多以「曾左」並稱他們兩人。曾國藩要比左宗棠大,並且曾經對左宗棠予以提拔。但左宗棠為人非常自負,從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裡。
有一次,左宗棠很不滿地問身旁的侍從:「為何人都稱『曾左』,而不稱『左曾』?」一位侍從大膽直言:「曾公眼中常有左公,而左公眼裡則無曾公。」侍從的話讓左宗棠深思良久。
2、漢武帝的胸懷大度
漢武帝劉徹,是個胸懷大度、思賢如渴的皇帝。他剛一即位,就發出了一個很不平常的求賢詔書,指出不管一個人出身貴賤,只要有特殊才能,就可封為將相。他說到做到,破格錄用了許多下層出身的人才。
有一次,十七歲的漢武帝帶著隨從微服出訪,來到一個叫做柏谷的地方。晚上,他們住進一家客店。店主人見他們年紀輕輕,行動詭秘,以為是一夥盜賊。
漢武帝口渴了,想討點水喝。店主人腦袋一揚,沒好氣地說:「我這里沒有水,只有尿!」說完,就偷偷溜出店門,打算召集附近的老百姓襲擊這伙可疑的旅客。店主人的妻子是個精明女子,她猜出了丈夫的心計,連忙跟了出來,好言相勸說:「我看他們不像盜賊,那領頭的倒像個貴公子。
你千萬不能輕舉妄動,錯傷好人。」店主人有些猶豫了,妻子乘機把他拉回屋裡,花言巧語地勸他喝起酒來。不大一會兒,店主人就被灌了個爛醉。於是,女主人又是殺雞,又是宰羊,擺下酒席盛情款待了客人一番。
第二天一早,漢武帝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回宮之後,他立即召見店主人夫妻倆,先賜給女主人一千兩金子,接著又把目光投向男主人。頓時,大殿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人們以為男主人一定會受到懲罰。誰知,漢武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稱贊他疾惡如仇,是個壯士,並當場拜他為羽林郎。
3、尊師重道終成大器
東漢末年,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而郭林宗汗牛充棟,熟讀各家典籍,乃是遠近聞名的大儒。
後來,魏昭到京城洛陽任官,毅然決定拜遠在南陽的郭林宗為師,並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熬葯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葯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熬的葯太燙,而魏昭就再熬一次,送上後郭林宗又說葯太苦。
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重新熬的葯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儒家學者。
4、顧愷之
我國古代東晉,在南京建造了一座佛教寺廟叫瓦棺寺,寺廟落成後,和尚請眾人捐施。顧愷之來到寺廟,在捐款薄上寫了個「百萬」的數字,人們都有很驚訝。
因為數日來,在眾多捐施者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捐款超過十萬的,大家以為這個小名叫「虎頭」的窮年輕人吹牛亂寫,所以和尚當即讓他把寫的數目塗掉,但是顧愷之卻十分有把握地說:「你們先給我找一面空白牆壁。」
於是,他就關起門來,在指定的空白牆壁上畫了一幅像唯獨眼珠沒有畫。他對和尚說:「第一天來看畫的人,每人要捐十萬錢給寺廟;第二天捐五萬錢,以後,捐助數目由你們規定。」
等顧愷之當眾點畫維摩詰眼珠時,寺門大開,如同神光顯耀,滿城哄動,人們爭相來寺觀畫。紛紛稱贊這幅畫畫得生動傳神。看畫的人絡繹不絕。沒有多久,百萬數目就湊足了。
5、房玄齡
唐代名相房玄齡,未做官時,有一次患重病,對他太太盧氏說: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盧氏到房內,挖出一隻眼睛以示終身不改節.後來房玄齡病癒,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終對夫人極為尊敬。
G. 成績很好而沒有道德的名人事例
秦抄檜,南宋著名奸臣。政和五年(1115年),秦檜在南宋朝廷內屬於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阻止恢復;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H. 歷史上關於堅守道德底線的素材
1、吳佩孚
吳佩孚曾經是一個北洋大軍閥,1931年後蟄居北平。1935年10月,日本人搞所謂「華北自治」運動,上門來拉吳下水,被吳拒絕。1937年10月,土肥原賢二親自出馬找吳出面組織偽政權,亦被吳拒絕。為明志,吳特別買了一具棺材放在客廳里。1939年12月,吳佩孚因牙病病逝於北平。
縱觀吳自九一八以來,雖是落魄政客,但至死都沒有與日本人合作,保持了一個中國人的政治氣節,也可以說是堅守了一個中國人的道德底線,值得稱贊。
2、徐悲鴻拒絕給蔣介石畫像
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委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
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
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
3、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1948年初,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最後階段,6月,北平學生掀起了反對美國扶植日本軍國主義的運動。此此,朱自清身患重病,又無錢醫治。
但他毫不猶豫地在寫著「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捨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予的」的宣言上簽了自己的名字。
8月初,朱自清病情加重,入院治療無效,12日逝世。那時他年僅50歲。臨終前,朱自清以微弱的聲音諄諄叮囑家人:「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國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合給的美國麵粉!」
4、皖南事變
1941年1月,新四軍軍長葉挺在「皖南事變」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敵人軟硬兼施,企圖制服他。但葉挺威武不屈,堅持斗爭,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尊嚴。
他在獄中還寫下了大義凜然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哪能從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和熱血中得到記生!」
5、堅守道德底線,更要做到堅守道義
南宋末年,宋都臨安被元軍攻破,文天祥面對元軍高官厚祿的誘惑,毫不動心。元軍沒辦法,只得把他囚禁起來,折磨他,但為了民族大義,他始終沒有屈服,反而寫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氣歌》,最後英勇就義。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捍衛民族大義。
I. 古代名人才能出眾到道德敗壞的事例
吳王夫差,他繼父登位之初,勵精圖治,大敗勾踐,使吳國達到鼎盛。在位後期,生活奢華無度,貪圖安逸,吳國被越王勾踐滅掉,夫差自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