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7個
❶ 法治原則一般包括哪些內容
法治原則一般包復括:
1.
憲法制是國家的最高法律
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
國家制定的法律必須是良法
4.
各國家機關的權力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予
5.
司法獨立
縱觀各國的憲法,在體現法治原則時一般都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與之相抵觸,一切機關、組織和個人都必須以之為根本的活動原則;
第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要求國家平等對待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同時任何政治主體,包括國家機關自己,一旦違反法律,必將受到法律規定的懲罰;
第三,國家制定的法律必須是良法,也即保護公民權利的法律,未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權利和自由;
第四,各國家機關的權力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予,國家機關的構建、改組和解散,都必須依照有關法律的規范和程序,否則,不具有合法性。同時,權力必須依法行使,國家機關政治治理以及自身的運作均應依照明確的法律規定,而不是臨時的意志來進行;
第五,司法獨立,要求國家司法機關在整個國家政權體系中保持相對獨立和超然的地位,以作為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的基本保障。
❷ 法治七字對聯
依法治國彰特色
以人為本惠民生
❸ 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七個方面
依法治國應從七個方面做起
一,實行官員財產公開制度。如果以各種理由拒絕實行這一制度,依法治國就是假話。
二,落實民眾的各項憲法權利。如果憲法被束之高閣,那就是假依法治國。
三,在人口教育素質相對較高的一兩個大城市試點直選市長。候選人可以全是中共黨員。選舉制未必就得由多個政黨的人員成為被選舉人,被選舉人全是共產黨員也沒有什麼不好,核心是選舉,被選舉上去的官員,才更敬畏選民,從而對選民負責,而不是對上級負責。鑒於實行了很長時間的縣級以下直選已經失敗,所以,是時候改革或者廢除目前的縣級以下直選了。在大城市試點直選,是漸進式實現中國直選的好辦法,又對中共有百利而無一害,希望這一實驗能盡快展開。如果不敢或者不願試點大城市直選,那依法治國不過也是空話。
四,教育上,廢除各種容易滋生腐敗的加分制度,並由全國人大制定法律加以規制。
五,文化上,要立法容許文藝界創作、演出、播放批評執政黨和政府以及政府官員的文藝作品。如果不敢或者不願這樣做,依法治國也不過是一個虛假的口號。
六,立法保護新聞記者獨立報到新聞的各項權利。允許民間自辦報紙電視台等媒體。如果不敢或者不願意這樣做,依法治國就失去了新聞輿論的監督和支持,一切皆為空談。
七,依法治國必須先依法治黨,因此必須盡快制定一部政黨活動法,主要規定政黨活動的經費來源,任何政黨都不能從政府財政中拿錢來舉辦會議等各種活動。如果不先依法治黨,依法治國也假。
❹ 法制小案例讀後感 7個
就6個........1.暑假期間,同村有三位小朋友一起到村莊邊的水庫抓魚其中一位不慎滑進了深水區生命危險時,另外有一位於12歲小朋友奮不顧身用自己的全力把落入深水的小夥伴推上了岸邊,而自己由於精疲力竭沉入水底,溺水身亡。奇怪的是被救的和另一位小夥伴不但不救,反而將死者的衣褲悄悄地藏了起來,然後若無其事地跑到死者的鄰居家借書和看電視,企圖製造不在現場的假象,使尋找死者的工作錯過了機會,直到警察偵查時才說出了真象……
小英雄捨己救人的行為正是雷鋒精神的體現,值得我們學習和贊揚,但是,他如果用呼叫的方法讓大人來救就不會白白地犧牲自己。而另兩位小朋友應該受到批評,不能見死不救呀!特別是那個被救小朋友應該好好地思考一下,假如沒有死者的相救死亡將是自己,他應該感到內疚。
2.
一個某地方派出所副所長竟然因為一名汽車司機不給他讓路,一怒之下拔槍打死了這個年青司機。
看後震驚之餘又感慨萬千。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法治社會,尊重生命比什麼都重要。而人民警察更是人民的公僕和忠誠衛士,警察的責任就是保護人民群眾,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的安全。而這位人民信任的公僕卻利用人民給予他的權力來與人民為敵,終於走上了不歸路。
3.
93歲養母含淚離世,生前將養子告上法庭索要贍養費,養子不服判決提起上訴。養母收養兒子24年,換不回一聲「媽」。
我為文中的母親感到痛心,養這樣一個兒子,24年的心血不等於白費了嗎?這是多麼讓人痛心啊!難道母親把兒子健健康康地撫養成人也有罪嗎?24年的苦心就因為一句話拋到了九霄雲外?可憐天下父母心,一個男人怎麼可以做出這樣絕情的事,他對得起他的養母嗎?
4.
一戶業主在自家陽台上蓋了一個廚房,物業公司派人將正在裝修的廚房砸掉,業主以造成損失為由將物業公司告上法庭。最終法庭認為物業公司只是具有民事權力,而沒有強行拆毀他人建築權力,因此法庭判決物業公司敗訴。
我覺得任何物業公司在對待業主時應當擺正自己,業主有什麼不對,應當與業主進行溝通交流,不能作出沖動的決定。
5.
一個小女孩在上學的途中為了做上早一班的公交車,不停地追著那輛公交車,可是司機師傅並沒有看見,在一個拐角處,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或許她完全可以去等下一班車的,不是嗎?每一個人,總是在道路上吝嗇那一分一秒的時間,卻把生命置之於外,這便是悲劇發生的原因,如果知道是這樣,他們為什麼不早走幾分鍾呢?生命有無或許只是一念這差,我們不應該跟「車」「開玩笑」,畢竟生命不是游戲。
6.
一位女詐騙犯詐騙了13輛大卡車,之後就潛逃了11年之久。為了逃避追捕,她改名換姓,整容,還弄了假的身份證,最後還是被警察抓到了。
看了這期《今日說法》我明白了兩個道理。第一:人一定不能做壞事,因為做賊會心虛;第二:做了壞事以後,不管你有多狡猾,手段有多高明,也一定會被抓住。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❺ 七個法制宣傳日有四個把宣傳憲法作為主體這是為什麼
七個法制宣傳日有四個把宣傳憲法作為主題,這是為什麼?
(1)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2)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根本本問題。
(3)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為嚴格。
❻ 簡述法治的基本要素
法治是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辦事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版理機制、社權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
具體體現
1.立法方面。強調法治必須遵守以下原則:一是反映中產階級的利益;二是研究國家的情況;三是考慮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加強教育;四是靈活性與穩定性相結合。
2.執法思想。國家執政人員要嚴格執行法律。法律有明確規定的,應嚴格依法執行;法律規定不詳的或沒有規定的,必須按照法律的原則來公正地處理和裁決案件。
3.守法思想。守法是法治的關鍵。國家必須加強對公民守法觀念的培養和訓練。
(6)法治7個擴展閱讀:
優越性
法治的優越性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而這種優越性主要體現在:第一,法治社會的法律作為成文的衡量是非對錯的標准,由於沒有特別針對某一部分人群,所以具有普遍適用性;
第二由於條文明確規范,所以能夠約束社會每個人和每個全體的行為;第三法律不隨時間或者具體應用情況而改變,這些保證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權威;
第四法治社會的法律出發點為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這為法律制定的本身提供了正當性。而對於以上的每一條,人治社會都無法給予保證。
❼ 法制教育內容一句七字
法制教育是以普及法律常識,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培養人們維護和遵守法律的行為習慣目的的宣傳教育活動。這是預防犯罪的重要措施。法制教育的基礎工作是普及法律常識,也包括遵守法律的習慣養成和評價。普及法律常識根據不同的對象,進行不同法律常識教育,不搞一刀切。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律常識教育,在內容上應以他們生活、學習有直接關聯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刑法以及交通法規等法律法規發涪篡皇詁郝磋酮單捆為重點,使他們通過耳熟能詳的法律知識的學習,初步樹立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開展法制教育要規范和科學。要通過准確、通俗的法律知識宣傳和法律行為評價,指導未成年人的行為。要堅持實踐原則,採取多種形式走出課堂、書本,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這當中,正面教育十分重要。法制教育固然要運作案例進行教育,但必須是用分析、批判的立場、觀點,情節介紹要適度,避免案情的消極影響,避免未成年人的模仿和嘗試。
❽ 法治原則的內容
中國的法治原則的具體內容有:(1)在序言中鄭重宣告中國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國家,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確認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政黨、團體、組織和個人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在總綱中明文規定:"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2)在"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章中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等。(3)在國家機構中規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社會團體、行政機關和個人的干涉。
拉茲提出的法治八項原則:(1)法不溯及既往,應公開明確;(2)法律應相對穩定;(3)特別法的制定應受公開、穩定、明確的一般規則指導;(4)保障司法獨立;(5)遵守自然正義原則:公開審理、不得以偏見司法;(6)法院應對於其它原則的執行握有審查權,即審查議會和行政立法等;(7)法院應易於接近:省時省錢;(8)預防犯罪的機構在行使裁量權時不得濫用法律。《人權與公民權宣言》提出的法治原則的內容主要有:(1)法律目前人人平等;(2)未經審判不為罪,法律不得溯及既往;(3)未經正當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權利和自由,憲法所未列舉的權利應為人民保留;(4)國家機關不得行使法律所未授予的職權;(5)司法獨立;(7)憲法是國家的最高法律,任何法律、法令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8)國家機關之間應嚴格實行分權。
❾ 法治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法治的基本要素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制度方面:需要有完備的法律和系統的法律體系,權力相版對平衡和相權互制約,司法體制、執法制度的健全和其人員的高素質,健全的律師制度;
二是思想方面:樹立起法律至上、權利平等、權力制約、權利本位的思想。權利本位指在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的關系中,公民權利是決定性的,根本的;在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之間,權利是決定性的,起主導作用。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建設意味著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