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權威解讀
❶ 《道德經》最權威版本是哪個出版社的
對於出版社來說中華書局出版的是當之無愧的好,但其實首先看《道德經》我們需要關注出土的版本。《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本,是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其次則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版本則是漢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現在的 通行本有:中華書局《老子注譯及評價》陳鼓應 著 饒尚寬 譯注 《老子——中華經典藏書》朱謙之 撰 《老子校釋——新編諸子集成》 蘭喜並 著 《老子解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笑敢 著 《老子古今(上、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李爾重 著 《老子》研究新編 西漢河上公的《老子章句》魏 王弼的《老子注》明清之際王夫之的《老子衍》 若要准點的 有文物出版社的《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甲本》。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❷ 《道德經》哪版解釋最合適
《道德經》注釋比較好的是作者中和為代表了,他這個比較權威,大家都比較認可一點,認為是最合適的。
❸ 道德經第一章怎麼理解
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為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因不同版本,文字有所不同)。「道。」道教經典《清靜經》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此可見,《老子》所謂「道」,實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元無極。宇宙之起源,天地之本始,萬物之根蒂,造化之樞機。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臭,無所不在,無所不備,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它本無形而不可名,但卻真實存在。老子為了使人承認它、研究它、掌握它、運用它。故以「道」名。「可道,非常道。」混沌初開,陰陽始判,清濁肇分,乾坤定位,是謂太極。在天有日月星辰,風雲雷雨;在地有東西南北,山川湖海;天地之間有飛潛動植、人間社會。這些有形有象之事物,皆有生有減,有成有毀,不能永恆常存。這些可生可滅的萬事萬物,皆屬「可道」的范圍。因有形質,處於變化之中,故謂「非常道」。「名。」此「名」指「道」之命名。混元無極大道,無形無象,立「道」為名,此名實為常名。「可名,非常名。」 「可名」是指「可道」之名。「名」由何起?「名」由實存事物而起。名至於實。有物才有名。宇宙間的事事物物,千差萬別,各具特性,為了區別它們,才安名立字。由於這些名稱概念所代表的事物可生可滅,因而標志它們的名稱概念也必然是可生可滅的「可名」。由「可名」代表的萬事萬物生滅運化、變動不居,故凡「可名」皆「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是指無形無象的混元大道,因無形無象,故無名。「道」之名實為強名。虛無的大道無形而無名,它早於天地而存在,故謂「天地之始」。「有名」是指宇宙天地。天地是指有形有象的具體事物,是最早的實物,其名亦是最早的名。萬物由天地而生,故有形有名的天地謂之「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處應是「徼jiao」:邊際、邊界;而不是僥:僥幸,偶然地、意外地獲得利益或躲過不幸)。」「常無欲」者,是指未被後天情慾鑿喪的先天體性,至清至靜,在杳杳冥冥之中能洞觀萬物至微至妙的造化之機。「常有欲」者,是指先天的虛無體性已動,變為後天的情慾。心智可以思慮的,耳目可以見聞的,均屬事物粗糙的形體和外殼——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此兩者」,一是指至清至靜的先天性體,生化天地萬物的虛無妙氣,二是指後天有心有念的情慾,天地萬物的終成之僥。兩者名雖不同,卻均由先天虛無的混元無極所生。物之始生之機為妙,物之終成之體為僥;人心靜之為性,動之為情。兩者同出於宇宙的本源——無極大道。「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無朕兆、無端倪、無形象、無邊際,至為深遠者,謂之「玄」。至微又微、至遠又遠、至隱又隱,無法估量者,謂之「又玄」。玄之又玄、深不可測的虛空之中含藏著生育之機、萬化之妙,萬事萬物及其運行變化莫不由此而生出,故此真空妙相謂之「眾妙之門」。
❹ 《道德經》哪位大家研究得比較好
我覺得明代憨山大師註解的不錯,用了整整15年的時間,不像現代人以賺錢回為目的而答出書,幾個月就截稿,用憨山大師的一句話說就是:「皆人人之老莊,非老莊之老莊。」就是不是現代文,讀起來有些費事,尤其是前言部分難看懂,正文部分相對白話一點,這是我看到的離現代最近的一本比較好的《道德經》註解了。
❺ 道德經解讀的最好的是哪個版本
《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道德經》版版本,是權在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戰國竹簡本。其次則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帛書本。在歷史上流傳最廣的《道德經》版本則是漢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千百年來,為《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現在的 通行本有:中華書局《老子注譯及評價》陳鼓應 著 饒尚寬 譯注 《老子——中華經典藏書》
❻ 道德經有沒有幾種權威的解釋類書籍,最好是當代的,王弼的已有,請提供給擼主,要註明作者和書名哦
我本人寫過一本專著,分析過《道德經》。
附表:語言坐標與邏輯結構的配合
《道德經》的缺陷:在【語用】方面,並不是【真實】這個參數。
詳細情況可以看http://tieba..com/p/2409091128 第5樓
經典名句:天下皆知…………
解讀:
❼ 《道德經》為什麼會被一些專家學者解讀成陰謀論
老子被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名人學者在內,看成一個陰謀家,他們認為《道德經》是一部陰謀論著作。在他們看來,老子的後其身,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身先;老子的外其身,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身存;老子的謙和對人,不過是為了讓人為自己所用。
按照他們的說法,《道德經》越看越讓人毛骨悚然,自然無為的面具下,原來竟隱藏著極度自私自利的目的;慈眉善目的老子,原來不過是一個陰險到了極點的卑鄙小人。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諸葛亮不過一介平民百姓而已,不求聞達於諸侯,卻能在民間擁有偌大的名聲;只想保全性命於亂世,卻能引來劉備三顧茅廬而請,出任軍師位高權重。這的確很難讓那些一門心思投機鑽營之輩想得通。
按照他們的理解:這些人太奸詐、太能裝了。他們沒有辦法接受不求財而財自來、不求名而名滿天下、不求權而眾人擁戴這種成功模式。因為在他們的思維定式里,求仁得仁,求義得義,什麼也不求,就是不仁不義。
❽ 哪本書是解讀老子[道德經]的經典
當代道教協會會長 任法融任道長的註解還是比較好的《道德經釋義》還可以參照 河上公本原文加釋文 比較好理解 現在道教公認的就是河上公本
❾ 我想看老子的《道德經》 請問誰的譯文最好 理解的最深刻 或者哪本書最好
誠摯推薦台來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自榮的《傅佩榮細說老子》,這本書說的不深但是很清晰明白,對於道德經的解讀獨到而不失哲學理性,目前是我覺得最好的譯本。另外比較權威的還有任繼愈老先生的《老子繹讀》,但是這個書要有些哲學基礎讀比較好理解些,況且我覺得任老比較偏向唯物論一些,比較喜歡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角度來審視道德經,不能說是不好吧,總之有他的角度,也供參考。
關於傅佩榮老師,他的水準我不需要多說了,你網路或者上他的新浪博客你就了解他的背景了。
祝閱讀愉快。
❿ 請推薦一本《道德經》的解讀的權威書籍
《道德經新抄解》一本很不錯的書,用馬克思唯物主義的思想來解讀老子這位中國古老的唯物哲學家,裡面的解釋新穎,初讀或者會不以為然,但是仔細看下去會發現作者的解讀思維嚴密,前後呼應緊湊,讓人耳目一新。
不過建議樓主在看新解前看一下一些比較正統的解釋先,畢竟所謂新的就是要和舊的對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