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道德淪喪經濟滑坡
❶ 老人跌倒會有更多人相助嗎人民日報
佛山日報發起的「如果你是兒童被碾的目擊者,當時你會怎麼做?」微博投票昨日已經進入第3天,至昨晚11時,共有人參加,其中有79%的人選擇先或求助;14%的人選擇抱起孩子,趕緊救治;2%的人選擇為避免不必要麻煩當作沒看見;5%的人選擇糾結,說不清。而對於「18個路人」的冷漠 ,廣東省晴朗天心理職業培訓學校校長兼高級治療師袁榮親從心理學角度這種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
「18路人」的旁觀者效應
網路上一邊倒地指責「18個路人」的冷漠。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假若這18人換成另外18人,結果會不一樣嗎?實話實說,把我放到那18個人中我也不會好到哪去,能做的就是打個。」「@江湖小霞」說。袁榮親從心理學角度解釋了「18個路人」現象,假如某個事件只有一個人遇到的話,那麼毫無疑問他會積極干預。但是,如果有很多人或者預料到很多人可以見到,這樣他的責任就會分擔開,在這種情況下,他會期待別人去做,或者是哪怕自己不做的時候,他自己的內疚感、自責和負罪感也會減輕,這種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
「@寒溪石」也認為,「過於對漠視路人的道德譴責,會加重人們的道德壓力;而過於宣傳社會的黑暗面,更容易讓人們對社會失去信心。」
需要反思道德缺失原因
袁榮親了陳姨的行為,他認為,18個路人不救助,而陳姨救人,這個現象不單純是「旁觀者效應」可以解釋,而是這個社會結構引起的。這幾十年來,社會整體上處於高度快速發展,人的價值觀變了,更物化。人處於競爭中,而大多情況下又以外在物質衡量一個人。因此,每個人都處於高度焦慮中,不論貧窮或富有。在這種狀態下,人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會誇大一些因素對他的不利。如此前南京彭宇案的影響,會認為救人的行為會受到一些不好的結果。加上社會媒體對此事的討論,放大了做好事反而帶來不好的效應。因此,一個人做事時往往會衡量一件事對他有沒有壞處。
轉型期社會價值問題
「真正的道德是勇於揭露事實,而不是急於譴責。過路者雖然未施援手,但也未作惡。挽救道德應該重獎見義勇為者,重罰作惡訛詐者。忽略那些極好的和極壞的人,而將重心放在無所作為的人,對道德建設毫無幫助。這種導向只能讓被冷落的好人寒心,讓被忽略的壞人逍遙。除了陳阿婆和司機,我們13億都是路人。」「@觀摩團」總結。
袁榮親強調,社會變成競爭性情形,所有人都在競爭。在競爭時,對其他不相關的事可能視而不見,因為我們處於高壓的環境之下。在這個事件中,路人毫無疑問也會承擔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包括良心上、行為上的一些譴責。廣州社科院高級研究員彭澎也了「冷漠的路人」成因,當前,社會處於轉型期,很多價值觀念都受到沖擊。此前南京、天津的事件,扶人者卻要承擔責任,社會價值出了問題,這是直接原因。「希望此事能讓有關部門清醒地看待社會存在的問題。」
本報評論員 崔濱 廣東佛山2歲女童在18名路人的漠視中瀕臨死亡的消息,如今已經發酵為一場對人性冷漠、道德淪喪的大討論。對於見死不救,道義上的批判固然不可少,但對於一個健全的社會來說,其良好規范的建立,則不僅僅仰賴於道德的建構,社會體制保障的健全才是我們勇於突破心障,奉獻愛心的基石。
眼下,遭受2次碾軋、失去18次救助機會的小悅悅,正在與死神做最後一搏,在病外,從佛山到廣東省,都在為如何譴責見死不救、倡導見義勇為,做著挽回城形象的努力。
事實上,人性的冷漠並不僅僅是佛山的問題,如果小悅悅的事故發生在其他城,相信依然會有路人畏懼繞行,所區別的可能只是數量多少的問題。
如今社會道德的失范,確實已到了急需轉變的時刻。然而,在佛山、廣東省或以重金激勵見義勇為,或推動見死不救入罪等強力方式力圖扭轉局面時,我們理應冷靜,這是否就是扭轉社會風氣的終極解決方案?
首先,人心的冷血、道德的淪喪,只是公民不安全感爆棚的最終結局,由「果」用力改變「因」,難免有南轅北轍之憂。
再看立法手段。的確,以法律「越俎代庖」制約道德,從德國、義大利到美國均有成例。但彭宇案、許雲鶴案以及「老人跌倒不能扶」的現象,已經讓熱心助人未必善有善報,見義勇為卻被反口誣賴的結局深入人心。
若果真以法律強制救助,讓僅僅是擦肩而過的路人,在獲罪和被訛孰輕孰重的糾結中迅速作出判斷,的確有些難為並非聖賢的普通民。因此,以嚴刑峻法喚醒世道人心,僅僅是退而求其次的辦法。
其實阻礙公眾救死扶傷、出手相助的,還是內心中對社會和他人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而造成這種不安全感的,則是社會體制、法制、保障機制的不健全。
要想扭轉這種不安全感,眼下流行的「校長撐腰體」似乎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如果老人摔倒了你去扶被訛詐了,學校給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敗訴了,學校替你賠償!」
如果我們的社會能給每個公民提供完善的法律和經濟、保障機制,那麼出於經濟角度的訛詐或將大為減少,甚至不復存在,而見義勇為者也無需過分擔憂補償與法律責任的判定。等到全社會都來為你「撐腰」的那一天,相信將不會有人在小悅悅面前繞行。
❷ 如何改變現在這個不良的社會風氣,為什麼會形成如今這種社會的道德滑坡,冷漠的現象,甚至是道德淪喪
我覺得可以採取懲獎的方法呀!但對於那些專門用別人的同情心騙人的人總沒有辦法去制止吧。
❸ 為什麼中國人道德淪喪
體質問題。自我惡性循環和自我強化。
嗨,大家都應該做好人!然後所有的人就回都是好人了。
嗨,所答有的人都把撿到的硬幣交給招領處!大家都做到了!然後所有的人就成了雷鋒。
這兩種邏輯顯然就不存在,就是騙人的。一個字海闊~『空』!
總結:怎麼說都沒用,做了也沒用。唯一做了且做對了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