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中國最早的立法

中國最早的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2-02 09:16:12

① 中國最早歷法

夏歷,即農歷。
中國的歷法與紀年採用陰陽干支三合歷;上古時期,根據不同的農業牧業生產情況需要,分別產生過太陽歷法和太陰歷法。農歷作為中國傳統歷法,最早源自何時無從考究,據出土的甲骨文和古代中國典籍多有記載,現時陰陽合一的歷法規則一般認為源自殷商時期。從黃帝歷法到清朝末期啟用西歷(公歷)始,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過102部歷法,這些歷法中有的曾經對中國文化與文明產生過重大影響,比如夏歷、商歷、周歷、西漢太初歷、隋唐大衍歷和皇極歷等,有的歷法雖然沒有正式使用過,但對養生、醫學、思想學術、天文、數學等起到過重大作用,如西漢末期的三統歷和唐朝的皇極歷法等。漢朝以前的古代中國歷法以366天為一歲,用"閏月"確定四時和確定歲的終始;已經有日、月、旬和時的時間單位,具備了陰陽歷的技術;觀察到了五大行星和日月的運動規律,用"閏月""減差法"來調整時差;歷法實施成為重要大事,主要內容之一是"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和"正閏余",即確定閏月位置和如何減去多餘出來的天數(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數),由此來確定年歲的終結和開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周朝王室衰落,諸侯各行其是,因此出現多軌制歷法,亦即各諸侯和各地部落還有自己的地方歷法;秦朝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歷法。
漢朝初期開始中國歷法出現了大轉折,全國統一歷法,歷法也成為了一門較為獨立的科學技術。漢武帝責成司馬遷等人編寫了《太初歷》,之後劉歆作《三統歷》,這兩歷的重要特點是年歲合一,一年的整數天數是365天,不再之前歷法的366天。以"加差法"替代之前的"減差法"以調整時差,年歲周期起始相當固定,用數學計算就能確定閏月,用不著"考定星歷,建立五行",至此,陰陽五行基本上退出了歷法。之後中國歷朝頒布的歷法,均與太初歷大同小異;中華民國成立後,紀年採用西歷或民國紀年並用。

② 中國最早的歷法叫什麼

依次為夏歷、殷歷、周歷、黃帝歷、顓頊歷、魯歷。
所以,最早的是夏歷

③ 中國最早的天文歷法以多少天為一個單元

不知道你指的一個單元是什麼意思,西漢的太初歷規定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所以又稱八十一分律歷,是我國古代第一步比較完整的漢族歷法
西漢的《太初歷》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漢族歷法,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其法規定一回歸年為一年,一朔望月為一月,所以又稱八十一分律歷。以夏歷的正月為歲首。三統歷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編入歷法,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它還首次記錄了五星運行的周期。太初歷共使用了188年。

④ 我國最早的歷法出現在哪個朝代

夏代的歷法是我國最早的歷法,當時已經依據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歷」的重要文獻,是我國最早的天文歷法著作。

⑤ 中國最早使用的歷法

我國古代歷法的起源是很早的。有原始的農牧業就應該有原始的歷法。早期的歷法現在只留下片言只語的傳說,難以深入考究。成文的歷法從周未到漢初的《古四分歷》開始,經過多次的歷法改革,在改革和斗爭中不斷進步和完善,達到了相當高的科學水平,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就。我國古代的歷法大都使用傳統的陰陽歷,但是所包含的內容卻不僅僅是年月日時的安排,還包括日月五星位置的推算、日月食的預報、節氣的安排等等。歷法的改革,包括了新的理論的提出,精密天文數據的測定,計算方法的改進等等。我國古代的歷法成就,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下

⑥ 中國最早的天文歷法知識出現在什麼時期

根據史記記載應該在三皇五帝時代就有出現,《尚書堯典》里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6)。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7)。寅賓出日,平秩東作(8)。日中,星鳥,以殷仲春(9)。厥民析,鳥獸孳尾(10)。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11)。平秩南訛,敬致(12)。日永,星火(13),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14)。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15)。宵中,星虛(16),以殷仲秋。厥民夷(17),鳥獸毛毨(18)。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19)。平在朔易(20)。日短,星昴(21),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鷸毛(22)。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23)。允厘百工,庶績咸熙(24)。」
讀來很抽象吧?大體意思,命令羲和通過日月星星辰運動的時候制定歷法,當某些星座運行到特定位置時就意味著特定季節的來到,另外一年定位366天、已經知道置閏來修訂歷法和天文想像之間的差異。當然,《尚書》雖然記載上古之事,但成熟確是在周代,不過對史料極其匱乏的上古時代的信息如何記載的這么詳盡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不過,其中至少確實又通過某些方式的流傳,因為歲差的存在,周代絕不會出現「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而我們在晉代虞喜才首次發現歲差。
不過,從考古發掘的知識來看,我們在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的時代,就已經出現了和星空排列相似的墓葬,說明我們的祖先已經開始對星空有了系統的觀測。所以到了三皇五帝時期,出現比較系統的歷法也是說得過去的。不過這件事要確證我個人以為挺難,因為到二里頭遺址之中,並沒有發現文字的痕跡,缺少了文字,要說明系統的歷法恐怕是相當困難的吧?
另一方面,提問也有些寬泛,月相等等也是歷法只是的一部分,那在新石器時代晚期,距離現在幾萬年的原始人,就有在壁畫上找到關於月相變化的信息(還是在孤懸海外的英國)。如果從這個角度,沒有理由懷疑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沒有觀察到月相的變化。

⑦ 中國的歷法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我國的歷法起源很早,相傳黃帝首創歷法。早期的歷法現在只留下片言只語的傳說,難以深入考究。最早的成文歷法是出現於春秋末年的四分歷,它是當時世界上最進步的歷法。它的歲實是365.25日,這是當時世界上所使用的最精密的數值。四分歷規定19年7閏,十分精確地調整陰陽歷,比希臘人發明這個方法要早160多年。

⑧ 中國最早的歷法是從那個朝代開始的

夏朝

⑨ 中國的歷法最早是誰發明的

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黃帝在炎帝之後,統一了中國各部落。他推算歷法;教導百姓播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紀時:帝使大撓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紀時沿用至今農歷,即道教之六十元辰。

古六歷是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古歷的合稱,是我國最早的歷法,古六歷是從春秋戰國到秦朝時期制定的黃帝、顓頊、夏、殷、周、魯六種歷法。

黃帝,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9)中國最早的立法擴展閱讀:

中國歷法,是中國歷史上由我國先民黃帝創制出來的。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歷法的國家之一,歷法的出現對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夏歷(農歷)、彝歷、傣歷、羌歷、和藏歷等是我國現階段在廣泛使用的幾部自有歷法。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據說他是少典與附寶之子,本姓公孫,後改姬姓,故稱姬軒轅。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建都於有熊 ,亦稱有熊氏。也有人稱之為「帝鴻氏」。

史載黃帝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黃帝以統一華夏部落與征服東夷、九黎族而統一中華的偉績載入史冊。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制衣冠、建舟車、制音律、作《黃帝內經》等。

⑩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歷法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歷法十天干十二支

熱點內容
司法部門投票 發布:2025-02-07 17:32:33 瀏覽:298
環境衛生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7:26:05 瀏覽:626
大法官五行 發布:2025-02-07 17:13:28 瀏覽:567
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法規 發布:2025-02-07 16:26:57 瀏覽:380
法學好找女 發布:2025-02-07 15:59:52 瀏覽:96
公司聘用法律顧問一年多少錢 發布:2025-02-07 15:55:39 瀏覽:35
道德一般屬於 發布:2025-02-07 15:50:27 瀏覽:370
民法通則92條 發布:2025-02-07 15:01:48 瀏覽:583
律師擔任法律顧問如何考核 發布:2025-02-07 14:39:47 瀏覽:619
法官詢問證人 發布:2025-02-07 14:31:30 瀏覽: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