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考研與司考
『壹』 法學學生先考研還是先考司考
看具體的選擇了,想工作還是想深造,畢竟在法律的這條路上,理論很重要、實踐也很重要。兩者不沖突,相輔相成。司考是工作的入門檻。
『貳』 學法學,考研和司考哪個對未來工作更好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組織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據研塗寶信息國家司法考試前身為律師資格考試,自2002年後,增加了檢察官考試和法官考試兩類系統內部職業資格考試考核,統稱為國家統一司法考試 。考試主要測試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國家司法考試實行全國統一命題和評卷,成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公布。國家司法考試的考試成績一次有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人員,由司法部統一頒發法律職業資格證書。
考研,即參加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其英文表述是「Take part in the entrance exams for postgraate schools」。考研首先要符合國家標准,其次按照程序:與學校聯系、先期准備、報名、初試、調劑、復試、復試調劑、錄取等方面依次進行。考研的確是一件關繫到大學生前程的事情,但是同學們也沒必要考慮得太早了,從大三開始考慮完全來得及,考慮太早,最後變化也快,這個時代節奏太快,計劃趕不上變化,等到大三了,學業各方面都差不多穩定了,這時候再考慮,對自己未來的定位會更准確。究竟該不該考研?該考哪個學校?一些人甚至從大一大二就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確實對於這個大的問題,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時間來考慮是必要的。
司法和考研,哪個更重要,因人而異。應該確定目前最緊迫的是就業還是繼續升學?如果經濟條件比較寬裕,英語,政治以及專業課還可以的話,建議全力以赴去考研,以後起點稍微高一點,比較好就業。而且在讀研期間參加司法考試,畢業後,學歷和司法考試證書都有了。就業情況更加有利。如果經濟條件不寬裕,建議直接准備司法考試,通過後找工作比較好找。否則,法科的學生只有考公務員或者憑自己的其他優勢來找到很一般的工作。考研和司法考試的方向不同。考研後將注重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司法考試注重法律法律規的應用和司法實踐。還要弄清自己到底喜歡法律嗎?如果不是很喜歡,就不要盲目地去考研,也不要准備司法考試。應該對自己重新定位,用自己的強項(如,外語或者計算機)來吃飯。
『叄』 司法考試和考研沖突嗎
時間上不沖突,法碩是一月考,司考是九月考。你報的話,兩樣都能按時參加考試。但是真的不建議這么來,因為很可能兩樣都沒撈著,得不償失~
「大家都說司考之後四個月用來復習考研,只要努力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司考過了的話法碩就簡單了。」這個大家是誰?你班上的同學嗎?你們是法學的嗎?我很懷疑你在哪裡聽來的如此不專業的話。難道你們學校就是傳說中的清華北大中國人民或政法?裡面全是牛叉得不行的人?
司考跟法碩完全不是一個方向,司考重的是實務,法碩重的是學術,兩個用的書都不同(司考有專門的教材,不用法學那紅皮書),考試內容更加是兩回事,過了司考對於考法碩沒有什麼幫助(司考選擇題的答案是死的,法碩的答案看你自己的見解能言之成理)。每年都有很多法碩考不過司考,你全說人家是不夠努力恐怕太偏頗,學得深了就想得多了,有些題目課堂上你老師是這么講的,到了司考卷子上還照你老師的來你就錯了。這就是為毛很多人說司考比法碩難~司考要求你把你所有的內功全部散了,學一套新的武功,所以很多沒有內功的(非法本)反而考得過,包袱比你們少。准備完司考,你懂的只是法條和司考的出題套路,你在法碩上面仍然是從頭再來,那些說過了司考再考法碩會容易的人,一聽就是連司考的歷年題目都沒見過的外行。
司考和考研(法碩)這兩個考試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都屬於一心二用很難達到目的的那種。司考,滿打滿算至少要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現在開始准備不算晚),就是一天至少八九小時的安排復習,堅持至少兩三個月。對精神和身體都是一種煎熬和折磨,等九月底一考完,你整個人都會褪層皮,休整完了十月了。離考研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時間不多,所以緊接著又是像司考一樣的高強度復習(你在准備司考之前做的那些法碩的准備,這時候也基本上忘光了,而關於司考的知識對你法碩又沒什麼大用,從頭再來,不高強度可能有戲嗎),考二三流學校的法碩當然還是有點希望的。
你兩樣都准備的話,那你在未來八九個月的時間里,每天都是至少八九小時坐著看書(甚至加上聽MP3講座的時間,可能一天花十小時以上),沒有休息日,做題目經常受打擊,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未來開始迷茫,焦慮不安失眠沮喪(放心,這些症狀是准備司考的人慣常出現的,十個有九個人會有。自殺的都有)。。。要是你智力超常,心理素質也超常(這個是最主要的,身體上吃不消還在其次,關鍵看你自己能不能承受這么艱苦的歲月),你就兩樣一起准備吧。
你說的「大家都說司考之後四個月用來復習考研,只要努力還是沒有問題的」,這在理論上確實是存在的,不過你自己去計劃下這個所謂的「只要努力」到底要到什麼程度才可以。我准備司考三個月就已經面臨精神崩潰(幸好最後挺過來了,考也考上了)。而我身邊的人,也鮮有兩樣同時准備的,有那麼幾個,但是結果都不好。因此我才在聽了你的「大家都說」之後懷疑你來自清華北大中國人民或政法那樣的學校,那裡牛人特多,兩樣都中的肯定有~~~
不要糾結過關率,完全沒意義。司考是跟自己的戰斗,只要360就及格,不像考研你是跟別人比成績,你要算自己的分數排多少名才有戲。考司考,你自己努力了,有了360+,即使過關率低到只有1%,你也在1%裡面,換句話說,即使過關率高到99%,你沒有360,99%對你來說也不高了。
考過了之後的實習不是必須的,只有你要當律師的情況下,才需要一年的實習。而且這一年的實習從什麼時候開始,沒有規定的,你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你完全可以在讀完研後找律所掛實習。不存在浪費。
「兩個都很難考,不想浪費任何一個啊! 」就是因為兩個都難考,才不建議一起准備。再說,司考年年有,法碩年年有,誰說今年舍棄一個,就不能再考了,就是浪費?須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采了玉米掉了茄子的事情天天在上演,你一句不想浪費,萬一兩個都沒落著,浪費的又是什麼呢?
打了這么多字,加點分吧樓主
『肆』 法學考研出來一定要過司考嗎
不一定。下面是我的考研經驗:
一年考研和司考,覺得是收獲最大的一年了,前幾年暈暈乎乎,而這一年好像對法學有了特別深入的理解,對法學的憧憬更強烈的,決定在研究生期間憋足勁努力一把,等待著洗禮。寫這個帖子的原因是我去年准備司考算是比較晚的了,就上考研論壇上查了很多三個月段時間戰勝司考的經驗,之後司考之後又在這上面找司考後該怎麼復習,這類帖子很多但是實質內容沒什麼,多是一些套話,好帖卻被石沉大海,找起來很費勁,多虧自己還是比較有耐心的。但是大家時間都很緊張,所以我決定寫一篇自己總結的經驗,不摻雜廣告和套話的經驗,援助我們傷不起的法學僧,如果感覺有幫助希望互相頂一下,別讓他沉的太快,如果覺得不好就當娛樂一下。
考研和司考一起考上當然是好事,但還也有可能既沒過司考又考不上研,或者過了司考卻考不上研,或者……!我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精力和報考學校的情況量力而行,有些事情不是單靠努力就可以的,即使盡了最大的努力結果也不一定能夠遂願,畢竟法學考研競爭日益慘烈。別人做得到的也許你做不到,別人做不到的也許你卻能做到。再想想,你最在意的究竟是司考還是考研?是不是一定要將司考安排在考研准備期間?有精力的二者兼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沒有精力的,主攻一門也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大家知道了考研和司考一起考的利害關系,但是仍然有一大批同學決定把考研和司考一起准備。對於復習備考的同學來說,學習方法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掌握了好的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認為自己能夠兩者兼顧的考生,我將自己的一些經驗以及成功前輩的經驗做個小小總結,介紹給大家,說的不明白的地方請見諒,可以加我扣的,2237 602 268。
司考
1、時間安排: 4月中旬到6月中旬兩個月每天2——3個小時復習民法,刑法,民訴,刑訴,下午的時間復習考研英語,6月下旬准備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後休整兩天開始專攻司法考試,期間每天一小時復習英語。
2、司考資料:歷年司考真題(一份按科目編排的,一份按時間編排的);法條(可以是指南針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偶爾翻看,不做重點);講座(由於時間很緊張,可有可無,大家可以省略。基礎一般的同學可以主要看刑法、民法);講義(極其重要,列印所聽錄音的老師的講義)。
3、復習方法:聽錄音,看講義,做真題
第一輪認真的對著講義聽聽各科名師的錄音,多聽幾遍,這樣不斷地強化,我想這效果應該會出來的。每聽完一科錄音,大家就可以用分科目的真題檢驗成果,把該課真題做完以後再把講義用半天或一天時間復習一下,增強記憶效果。
第二輪復習,聽各科強化講義錄音,這時候的錄音已經縮小了一半時間。
八月份,所有科目在強化之後就是做真題查漏補缺的階段,這一輪大家做的是按時間編排的真題。做真題的時候要選擇與司法考試相同的時間段,如8:30---11:30,下午2:00---5:00,這樣在無形中培養了現場開始的感覺,無形中使得我們在上考場後提高了知識點捕捉的敏感度。
考研
1、時間安排:
3月——6月中旬考研前期基礎黃金時段,復習任務全面抓住考研重點,並理解記憶,腳踏實地看好高分講義,總結歷年出題規律,捕捉自身優點及弱點,針對性補課。
司考過後,休息兩天,為考研復習做好身體和心理的准備。十一之前大家可以整理了上半年買好的資料,整理了各專業課的真題,看教材的目錄,熟悉教材學科體系。開始了解考研政治考試大綱變化。十一過後必須完全進入考研狀態,至少保證每天早上7點半到晚10點半在圖書館或者教室自習。但是為保證更高的學習效率,每周可以給自己留下一個晚上或者下午的休息時間。
2、考研資料:
英語——02—13年考研真題,作文範文,單項突破(閱讀,完型,翻譯和長難句)。由於時間緊迫,英語水平中等以上的同學可以不用拿單詞書背單詞,只需把考研真題里的單詞及其相關詞義、相關聯詞以及做的其他練習中遇到的每個生詞寫下來並記住基本可以應付考研英語了。
政治——考試大綱,肖秀榮1000題或者高教1600題、風中勁草等等練習題選一套即可,效果上大同小異;模擬卷——任汝芬預測題,肖秀榮預測題;主觀題背的資料綜合各本書所長即可,不用迷戀一本書;形策熱點和重點。
專業課——指定教材(有些學校沒有指定教材,其實很多學校自己出題是有教材參考的,這就需要考生自己尋找信息渠道)、基礎階段輔導講義、歷年真題、歷年法學考研真題解析、考前狂背用書、押題資料。
3、復習方法
專業課
3月——6月中旬考研前期基礎黃金時段,復習任務全面抓住考研重點,並理解記憶,腳踏實地看好高分講義,總結歷年出題規律,捕捉自身優點及弱點,針對性補課。
先整體把握一個學科的體系,簡單來說就是多翻看目錄。歷年的真題是我們尤其需要重視的重點,建議大家把每年的真題中的每一個題目都記在了教材的目錄上。在專業課的復習中,高分輔導講義可以起到幫助分清重點的作用,但我反對有很多人的只背講義就不用看教材的說法,任何考研資料都沒有那麼神奇的作用,最多隻能用以輔助,在復習的時候不要只背講義,讓需要自己根據教材完善一份更適合自己的講義。先看教材,然後看輔導講義弄清楚哪裡是重點。
司考結束後再將課本和教材復習一遍,這時候會發現自己忘的差不多了,不要著急,很長時間沒看忘記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大家只要第一輪復習的比較牢固,撿起來是很快的。大家重新把書仔細的再看一遍,期間伴隨第一次記憶。至於初試前看多少遍並沒有統一的標准,關鍵是你是否看懂了記住了會答題了。
再將課本基本吃透後,大家開始強化記憶階段,精確把握考點,梳理全局,查漏補缺,是專業知識更加精深。建議大家買一本考點精煉考前狂背,按照考研真題簡答、論述的答題思路和方式直接背誦,便於大家在考場上減少構思時間,直接寫答案,提高答題速度。
考前十天或一個星期,建議大家進行實戰演練,通過正規考試檢驗成果,及早發現問題,同時增加一些實戰經驗,尤其對於文科考生,平時基本都在背,肯定很少時間用筆寫下題怎麼答,所以在後期必須進行相關的訓練,知道怎麼考——怎麼答,訓練應試技巧,避免手生。模考有兩種模式,一是自我模考,找一份模擬題,自己安排時間測試一下;二是參加沖刺押題班。押題模考班的優點在於正式考場,嚴格監考,正式答題卡和答題紙,實戰氣氛逼真,檢測出來的水平很真實;同時模考班還進行針對性的講評,參加者可根據平均分估計自己的相對水平。
英語
英語的復習需要長時間的准備,所以大家在考研階段千萬不能放棄英語的復習,每天都要抽出點時間背單詞或者做閱讀。此外,大家在後期做英語真題的的時候也要在下午2:00——5:00練習,目的也是形成生物鍾,刺激大腦在這一階段對英語的敏感度。
此外,英語需要反復做真題,將其中的完型和閱讀全文譯成漢語,這樣做有四個好處,一是用真題做練習要比做模擬更利於把握考試方向和感覺,第二是全文翻譯的方法有利於長難句的分析和掌握,第三則是在翻譯中可以了解一些常用而自己又不很熟悉的單詞,第四既可以練習閱讀又可以練習英譯漢遇見比較好的句子的時候背誦下來為作文准備素材。
練習翻譯的時候,一要有耐心,每篇文章要從頭翻譯到尾,然後對照答案詳細比對,記住,你翻譯的時候最不知道如何表達的那段文字,就是你所需要突破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堅持,一定要有耐心,學習是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期望一下就看到收獲,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你此刻看似事倍功半的努力其實是在培育,只要付出的足夠,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政治
先看書,建議大家每看一章的書做一章的題。注意只做選擇題,大題先不用看,因為選擇題是大題的基礎,很多大題都是幾道多選題的拼合。第一遍做題單選正確率在75%左右,多選在50%左右或者更低。別擔心這都是正常現象,後邊會一點點的鞏固,把選擇題的正確率提上去。這一遍做題建議把題目中出現的題眼或者涉及到的知識點畫在大綱解析上邊,把做錯的題前邊標上記號,以便於後來查缺補漏的時候一目瞭然。建議不要在練習冊上寫答案把答案寫在紙上,第二遍做題的時候沒有影響,這一遍做題會耗時大約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每天還是2~3個小時。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翻翻今天做錯題。——大家一定要多做政治選擇題,政治高分不在大題,而在選擇題。選擇分高,政治總分一定低不了。
11月份,大家進行第二輪的復習,也是看書、做題加以鞏固。這一輪時間最多20天,之後就開始第三輪鞏固、背誦,以背誦為主。大家背誦盡量不要以大綱解析為藍本,因為那畢竟是一本乾巴巴的、全是知識點的書,11月的時候會有很多背誦的小冊子,知識點羅列全而且又不羅嗦,如果有不懂得知識點大家翻開大綱解析去查看即可。
12月份,各大輔導機構會發布一些時政的總結,咱們直接拿過來背就好了。時政復習大約4——5天的時間,包括看知識點和做題。建議復習時政多用零散的時間,多次重復的去記。後期還會有各種押題的資料和模擬題,大家選一兩個比較好的去模擬背誦。
現在能想到的就是這么多,具體的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應對方法也會不一樣的,我只能把我的經歷大概寫出來供大家參考。經過我這次考研司考歷程,真心覺得法學的孩子傷不起,不像其他專業只考研就行了,所以建議現在就有考研打算的學弟學妹們,在大三能早開始就早點開始,可以先復習考研,主要是理解而不是記憶,記憶可以等到司考之後再開始。如果現在准備司考和考研,我電腦里還存留一點資料,可以直接找我要,931 922 387,都是免費電子版的,也可以郵件給大家,考研論壇上我級別不夠傳不了。在研究生開學前有什麼問題一定知無不言的,開學後真的不敢保證不要罵我呀。
『伍』 法學考研和司法考試能同時准備嗎
朋友我和你一樣,也是大二的學生。。。就這個問題我說點我的看法吧,談不上什麼經驗。其實,很多人打算現在把司法考試考出來,在於近兩年司考的通過率比較高,相對容易通過。這種考慮不無道理,如果你覺得以後司法考試會很難,風險比較大,那麼你提早准備司考也是可以的。但是,既然准備考研了,也就是說你並不急於出來就業,既然不急著就業,那麼你提早考出司考有什麼意思呢?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個階段准備一個階段的任務,等到實現一個目標之後再著手實施下一個目標。考研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要是考其他學校的研究生,一些教材還要靠自己去看,並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追備好的。2012年1月份筆試就開始了,你既要准備英語政治,還要准備專業課,時間上恐怕來不及吧,滿打滿算,只有三個月,期間還有元旦啦春節啦等事項牽扯精力,要是我的話,我會覺得時間有點緊。。。何況,考研的側重點是法律、判例和理論,司考的話很多時間是消耗在背誦最高院的司法解釋上面的,內容上會有一定的沖突。。。。所以還請你仔細考慮下~~僅代表個人意見~~若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敬請海涵哈~~~
最後,能問下你是哪個學校的么?准備考哪裡呀??
『陸』 法學考研與司法考試之六大區別
法學考研與司法考試之六大區別:性質不同、考試范圍不同、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錄取比例不同
一、性質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考研是大學本科生和同等學力考生進行法學專業深造的專業理論考試。學歷考試。法學考研雖然也要考察考生對法律的了解和掌握,但更偏重法律條文背後的理論闡釋。即法學考研的目的更側重於法律條文為什麼這樣規定,法律如此規定有何論理依據。
2、司法考試:司法考試是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是初任法官、初任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的從業考試。資格考試。因此司法考試十分重視對法律知識的應用,使法律人知曉法律是如何規定,如何運用法律去處理具體的糾紛。雖然從近幾年司法考試命題趨勢來看,理論法學的命題有所增加,但是法律應用依然是司法考試的主旋律。
二、考試范圍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考研的考試范圍可謂精而深,除了個別異類變態學校全面考察之外,大部分學校都是只考幾門最主要的法學學科,例如四川大學考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刑法、民訴、刑訴。類似國民黨時期《六法全書》的范圍,只不過增加了法理學,剔除了商法。法學考研畢竟不同於司法考試,法學考研目的是吸收、培養法學理論人才,重視法學理論深度的發掘,以使之深刻把握天地間法律精華之規律,為薄弱的中國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2、司法考試:司法考試的考試范圍大而全,幾乎涵蓋了法學本科所學的各學科法律知識。因為其要通過考試培養、選拔那些法律全面人才,輸送到社會上各種法律職業崗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等等。選拔的這些專業法律人必須要全面掌握法律知識,這樣才能在法律操作過程中得心應手,游刃有餘,這也正是司法考試的目的之所在。
三、報考條件不同,報考要求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
四、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少數重點院校。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為院校自主命題,但正因為如此,法學碩士考試的公正性與客觀性方面有很大缺陷,對外校考生較不公平。而法律碩士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公正性較高。因此,基於公開平等的考慮,報考法律碩士的考生較多,也較熱門。
五、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不分專業,在入學時一般選定一個方向進行學習。實行"雙導師"制,既校內導師教授法學理論,校外導師教授法律實務。法律碩士培養方式更注重實踐和應用,主要是學習現行的法律法規,為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與法律監督部門以及社會公共管理部門等法律實務部門培養高層次的復合型、應用型法律人才,如律師、法官、檢察官和企業法律顧問等。
六、錄取比例不同
1、法學考研:法學碩士的錄取比例,一般都是在10:1 左右。
2、司法考試:法律碩士由於引進於英美國家,目前屬於國內考研熱門專業,加上有權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的院校皆為國家重點大學,所以競爭極為激烈,平均達到15:1。
『柒』 對於法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司考和考研哪個更重要怎樣權衡兩者
今年還是先考司吧!司考要改革了!對於司考和考研,面對全國50萬法學生來說,不考司,回家吧,不考研,沒競爭力,法院檢察院等不到提升,你說呢,沒有什麼權衡的,都考,時間自己把握
『捌』 法學到底考研好還是司考好
司考比考研還要難啊,關鍵還是你本科的水平,如果水平不錯,就考司考。如果感覺欠妥,就考研。
『玖』 司法考試和考研那個更難
法考被很多人稱為「天下第一考」,它的難度是毋庸置疑的。根據司內法部公布的數容據,2018年首屆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全國一共有60.4萬人報名參加考試,最終有47.3萬餘人參加第一階段客觀題的考試,其中19.2萬人通過客觀題考試。在這些人中有18萬人參加了主觀題考試,其中有11萬餘人通過考試取得合格成績。
以報名人數來算,2018年法考整體上通過率為18.2%,如果以實際參考人數來看,則約為23.2%。 其中客觀題通過率約38%左右,法考主觀題通過率約61%(A證 C證)。
而考研呢可以說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從2015年以來每年的考研人數呈逐步上升趨勢,2019年錄取率為25%左右。
當然,具體哪一個考試更難,還要因人而異,需要自己親身體會才能知道了。
『拾』 法學考研 和司考沖突嗎
如果你考的是法碩,不僅不沖突,還相互促進。考法學的話,原則上也不會沖突,不過,你要知道他們考察的方向有較大差別,一個考的比較廣比較淺,而考研理論性強,深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