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依法治國方略提出

依法治國方略提出

發布時間: 2022-02-03 05:28:24

『壹』 依法治國方略的提出

199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方略的提出

『貳』 黨的哪一次會議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初次提出。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高內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容,總結了我國改革和建設的新經驗,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

把依法治國確定為治國的基本方略,把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確定為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製度。黨的十五大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2)依法治國方略提出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1、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4、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6、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叄』 依法治國是幾大提出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

依法治國,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

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具體體現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

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肆』 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什麼

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更加完備,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強調「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總之,既然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提出很不容易,那麼,這一基本方略的實施和實現,其難度也就可想而知,尤其是「我們國家缺少執法和守法的傳統」,就使得法治的實行、法治目標的實現變成了極其艱巨、復雜、長期的任務。

當前,我國已進入需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的階段,改革必然會觸及既有利益格局和體制機制,一刻也離不開法治的規范、保障。

『伍』 什麼時候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沒能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提出來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也不是一下子就輕而易舉地提出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實際上,這一基本方略的提出,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可以十分肯定地說,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伴隨著黨和國家對執政規律認識的逐步深化,相應地,對法制建設的重視也是空前的。

「過去我們曾經對法制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強調不夠,經過十年內亂,大家頭腦比較清醒了,認識到像『文化大革命』中那樣無法無天是要吃苦頭的,決不能再讓它重演。」正是基於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經驗教訓的認真汲取,我們黨和國家作出了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決定。

(5)依法治國方略提出擴展閱讀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更加重視發揮依法治國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視通過全面依法治國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專門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

提出並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把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提到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高度。我們必須堅持把依法治國作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

『陸』 什麼時候提出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是1997年9月提出的。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方略,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國,是我們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經驗教訓作出的重大抉擇,其戰略地位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不斷強化。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黨的十八大把法治確定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上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法治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全面依法治國踏上了新征程。

1997年9月召開的中共十五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柒』 依法治國這一方略的提出是在( )

D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六大再次重申這一基本治國方略,並將之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捌』 依法治國確定為基本方略在什麼時候

把依法治國確定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在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召開的黨的內十五大上。

依法治國容,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玖』 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基本方略是在哪年

1997年的十五大正式提出,1999年九屆人大最終確立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基本方略


『拾』 依法治國的提出是什麼

依法治國是1997年9月提出的。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所以,依法治國,是實行法治。法治是相對於人治而言,其核心是依法辦事,依法治理國家。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熱點內容
合同到期終止合同是勞動法的第幾條 發布:2025-02-07 13:41:31 瀏覽:977
一村一居一法律顧問簡報 發布:2025-02-07 13:18:24 瀏覽:775
山西財經大學法律碩士的學費 發布:2025-02-07 13:12:45 瀏覽:303
勞動法是雙休 發布:2025-02-07 13:12:28 瀏覽:841
律師外語 發布:2025-02-07 13:07:13 瀏覽:950
南寧工傷保險條例 發布:2025-02-07 12:24:46 瀏覽:648
法院證詞 發布:2025-02-07 12:07:51 瀏覽:757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