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道德ppt
Ⅰ 誠信與道德有什麼區別
道德是一個人在生來活中自覺遵守的規則自,好比公民要遵紀守法一樣,必須要有法律來約束。但又有區別,道德不能用法律去制約,它需要我們自覺去遵循。如果一個沒道德的人談不上誠信,但誠信的人他一定有道德。道德不是強加與誰,是我們五千年古老文化的傳統,是我們人與人交往,為了更好地發展,和諧,自覺建立維護的。就好比父母教導我們說不要罵人,不要去偷等等,這就是道德的傳承,同時也是發展和延續。
Ⅱ 誠信與道德的關系
《清稗類鈔·敬信類》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蔡嶙的人向一位朋友借了一千兩黃金,沒打借條。不多年,朋友去世了,他就把朋友的兒子叫到家,把一千兩黃金還給他。但朋友的兒子很驚愕,堅決不受,笑道:「沒有這回事,父親沒有留給我借條,也沒有口頭告訴我有這事。」蔡嶙說:「借條就在我心裡,不在紙上,心中的誠信才是根本,你父親知道我是個講誠信的人,才沒有告訴你。他如此相信我,我又豈能失信呢?」最後還是把黃金還給了他。該故事發人深思之處在於蔡嶙所言,借條、契約、合同等外在的法律性約束固然很重要,但人心中的誠信更重要。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沒有道德上的「慎獨」自律,就可能去鑽外在的、法律的空子,甚至為了一己私利而置法律義務於不顧。
人們對道德規范的敬重,人們心目中的誠信、道德人格和做人的尊嚴,就是人們的道德信仰。道德是一種實踐理性,它要解決的是「我應該怎麼做?」的問題。「我應該怎麼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我應該怎麼做事?二是我應該怎麼做人?二者不可分割,後者比前者更根本,且要通過前者表現出來。道德信仰涉及這兩個方面,但其核心是第二個方面。道德信仰是對道德理想目標的確認和篤信,是對怎樣做人的設定,是對理想人格的設定。道德信仰以人格來證明或顯示人性的神聖和尊嚴,顯示人的價值。一種道德信仰的確立,代表著一個道德價值體系的形成,又是對人們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人格、道德觀念、道德動機的整合,從而將人們的各種關於道德的零散的信念和價值觀念統一起來,形成一個高低有序的道德價值觀系統,成為規范一個人全部人生活動和行為選擇的基本框架。整合一旦完成,作為一個價值系統整體,道德信仰又對道德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誠」非常接近道德信仰。孟子說:「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所說的「誠」是真實無欺的意思。天是真實無欺的,人也應該追求真實無欺。達到至誠就能使人感動,達不到至誠就不能使人感動。荀子也重視「誠」,認為「誠」是所有德行的基礎。他說:「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致誠則無它事矣。」把「誠」當作最重要的道德觀念的是《中庸》。《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可見,至誠是一種盡性知天並達到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的道德信仰,它不依靠宗教,不通過神學,而從人性與天性、人道與天道的合一,從相信人性善並通過盡性知天的途徑,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的人生境界。
令人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經不起利益的誘惑,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之事。出現這類現象的原因盡管是多方面的,但缺乏道德信仰是其中最普遍的原因。當前,在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在加強誠信教育中,我們應高度重視道德信仰的重要性。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祝你成功!
Ⅲ 你將如何踐行誠信道德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誠信」與「友善」的提出,是對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培養的要求和指引。只有每個公民都真正理解誠信與友善的內涵與意義,並培養自己的誠信友善品質,才能使得以社會公民的知識、能力和智慧在社會主義建設當中真正的發揮作用。
對於當代大學生對於誠信和友善的踐行,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
1、增強培養自身誠信友善品質的意識。態度決定方向,心靈指引行動。只有我們每個大學生在心中明確誠信與友善的內涵與其對自身和國家的重要意義,增強培養自身誠信友善品質的意識,我們才能誠信行為、友善待人。
2、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踐行誠信友善。誠信友善意識的確立與培養非一朝一夕即能收獲與完成,而是需要我們在日常交往和學習生活中就要留心注意培養的。上課不遲到,作業按時保質完成,團結關愛同學這些從小就被父母師長教育的道理在如今依然具有其意義和價值。只有嚴於律已,從每件小事出發,都能用誠信友善的標尺來衡量自己,我們才能在此後的人生中依然保有誠信友善的品質品德。
3、關注社會,注重實踐,投身公益。當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瞬息變換,朝夕更替,在時代的大潮中,每個人都想成為時代的弄潮兒。然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環境下,我們仍應關注社會,關注我們身邊的人,獨木不成林,沒有人能獨立生存在這個社會中,因此我們必須要注重社會實踐,感受時代脈搏,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命運,並創造價值,一個只知道實現自己而不顧其他的人將無法真正達成所願,投身公益感受人間冷暖才能讓我們對友善關懷的理解更為深刻。
4、明確方向,用實際行動培養自己的誠信友善美德。如果能在內心樹立誠信豐碑,栽培友善之花,那麼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之中,面對每一次邀請,每一次與人交流,都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足夠講誠守信。守信之人人自重,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必須重誠重信。同時,如果想要獲得和諧美好的人際關系,感受到被人的關心,也要首先關心關愛自己身邊的人。當代大學生,心懷遠大理想,而遠大理想的實現,必先以培德修身開始,在儲備知識的同時,更要主要對自己誠信品質的培養,才能使自己真正成為可堪重任的棟梁之才,也才能真正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改變身邊,甚至改變世界,如果想要我們未來的社會便的更美好,需要我們每一個大學生先培養自己的高水平的道德品質開始。
Ⅳ 什麼是誠信道德
誠信道德就是一個道德范疇,是公民的第二個「身份證」,是日常行為的誠實和回正式交流的答信用的合稱。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1、概述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無論在過去或是現在,誠信對於建設人類社會文明都是極為重要的,我們將從以下幾方面為你一一闡釋。2、誠信 誠信是一種人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了他講文明,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講誠信。綜觀而言,誠信對於自我修養、齊家、交友、營商以至為政,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見誠信在人類社會中是非常重要的。
Ⅳ 大學生為什麼要誠信做人.ppt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孟信的人,家裡很窮,無米下鍋,只有一頭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將牛牽到集市上賣了。孟信回來後非常生氣,責備他的侄子不該把病牛賣給人家,並親自找到買主將錢如數退還,牽回了自家的病牛。 透過歷史的煙塵,我們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緊緊牽住的絕不是一頭生病的黃牛,而是一條健康與高尚的道德纖繩,它將一個人的人品、修養引入了純潔的聖地。這就是誠信的力量。 有人說,在現代社會,商品經濟風起雲涌,道德淪喪如決堤之水,誠信缺失也就隨之泛濫成災。我們誰都無法否認市場經濟中存在嚴重的誠信危機,但我們更無法否認誠信永遠像一朵不凋零的鮮花,它的芬芳宜人,它高雅迷人,一直吸引著完美的靈魂向它靠攏。 2004年5月份,《揚子晚報》刊登過這樣一條新聞:安徽滁州一位50多歲的老農民來到南京,等他打算回家時才發現口袋裡的錢買車票還差5元。他在南京舉目無親,在萬般無奈之下,他向玄武區某民警借了5元錢。5元錢,也許誰也不會放在心上,更何況是一個被人們認為素質低下的農民借去的呢?但第二天一大早,這位農民就將5元錢給這位民警送來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沒什麼曲折離奇、扣人心弦的情節,但它透露出來的質朴,折射出來的誠信,卻不能不震顫人的心靈,它在拷問每一個在誠信危機重壓下的人們,難道我們真的就應該背信棄義、惟利是圖,視誠信如糞土嗎?難道我們就真的應該將誠信摧殘得面目全非、無地自容嗎?也許你會說我們整天生活在平靜如水的校園,這些事情離我們很遠。誠然,這類事情離我們的生活有一定的距離,但誠信卻近在我們的身旁,它一直在我們的心中埋藏,它時時在我們的耳畔吶喊。 近幾年來,大學生償還助學貸款的問題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牽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心。據湖南大學和中國勤工儉學在線網的一份調查顯示,有3.5%的貸款學生承認從不考慮還貸問題。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負責人表示大學生的拖欠貸款率已經高達20%。一個在新時期成長的大學生,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個在生活最困難的時候接受國家幫助的人,居然在順利畢業之後,把貸款一事忘得乾乾凈凈,將誠信二字踐踏得粉身碎骨...... 誠信是耀眼璀璨的陽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誠信是廣袤無垠的大地,他的胸懷承載山川;誠信是秀麗神奇的山川,他的壯麗凈化人的心靈;誠信是最美麗、最聖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盪。 同學們,讓我們守住誠信的陣地,笑看誠信之花的絢麗綻放!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Ⅵ 誠信ppt 2000字演講稿 急急
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無價。
眾所周知,誠信,是眼下很時髦的一個詞。買賣東西要講誠信、與人處事要講誠信、商業談判更要講誠信。小到一個人,大到整個社會,誠信是基礎,它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地位和社會的穩定。一個人可以失去財富、失去職業、失去機會,但萬萬不可失去信譽。
我們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幫著稱於世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長。中國可以說是「誠信」的故鄉,「仁、義、禮、智、信」,是中國在2000多年中占統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而「信」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孔子常常談「信」,「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孔子每天反躬自省的三項內容中的兩項。在《論語》中從個人修養也說到「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車兀,其何以行之哉?」作為一個人來說,人無信則無以立,無以行。孔子談到治理國家大事時還說到「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站在為政者的立場上,孔子認為「信」比軍隊、糧食還要重要。荀子也認為「誠信生神」。到漢朝董仲舒則把「信」列為「五常之一」:「夫仁、義、禮、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當飭也。」漢朝許慎在《說文》中釋「誠」為「信也」,釋「信」為「誠也」,誠信互訓。宋朝朱熹認為,誠是自然的實,信是做人的實。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則認為:「人與人相於,信義而已矣;信義之施,人與人相於而已矣。」這就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看作是信義的施行,所以人和人之間相互服務的關系,也要重視信義的施行。講信用,實在是日常活動中最基本的道德和守則。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是何等寶貴!
翻開歷史的畫卷,講誠信的例子,比比皆是:
戰國時的商鞅,「徙一木棍而賞重金」是誠信,他的「非常之舉」為變法革新鳴鑼開道,從而打下了富國強兵、統一天下的基礎;
日本的滕田,「貼再多的錢也要如期交貨」是誠信,他的「吃虧做法」世界傳頌,不僅使自己贏得了「銀座猶太人」的美稱,還為公司贏得了億萬財富;
海爾的領頭人張瑞敏「處處兌現諾言」是誠信,他的一貫做法,不僅激發廣大職工的主人翁的創造熱情,也使海爾集體成為走出中國,享譽世界的佼佼者。
夠了,夠了,不必再舉了。這些事例足以證明,誠信的重要。
他們這些人與社會打交道的時候,總是把誠信作為恪守的第一準則,總是努力用行動表明自己「說話算話」「信守承諾」,而看打交道的對象,同樣也總是看他是不是「可靠」,是否「守信用」。正是因為他們講誠信,守信用,才贏得了別人的信任,成就了輝煌的事業。
朋友,不欺騙,不隱瞞,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遠離爾虞我詐,圓滑世故,多一份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凈土,就可澆灌出人生最美麗的花朵,夯築起人生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擁有誠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擁有誠信,一片小小的綠葉,可以傾倒一個季節;擁有誠信,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飛濺起整個海洋……
相信誠信的力量,它可以點石成金,觸木為玉。我們崇尚這樣一種誠信:仰起希冀的臉龐,拍拍嬌嫩的手,歪歪頭,說:「相信你!」此時此刻,難道你的心底能不湧起一股激動的熱潮?我們嚮往這樣一種誠信;舒開緊蹙的眉,露出笑靨,快步走到朋友面前,說:「真誠地祝賀你!」此景此境,難道你的頭腦沒有閃爍過一片快樂的彩雲?播種誠信,你收獲的就不僅僅是朋友的信任,還有———可以信任的世界。
拋棄誠信,虛偽的面具將充斥生活的每個角落,生命變得生氣全無,友誼之花在凋謝,親情之果在隕落;撩起人們面前的五彩面紗,露出的是「君子」們道貌岸然的臉,變了形的醜陋的臉。這樣的世界,流淌著惡濁的血液,飄浮著腐朽的氣息,太可怕了
可是,由於我國的法律法規不很健全,導致有些人心存僥幸,誠信意識和觀念淡薄,各種不講誠信,不講道德,不守規矩的現象屢屢發生。各種不講誠信、不守誠信的人和事仍然很多,嚴重沖擊著社會秩序,腐蝕著人們的靈魂。這說明要恢復和重建那些被敗壞了的良好社會道德風尚,是何等的不易。它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從政府到每個機關、每個行業、每個企業到每個公民作自覺的、不懈的努力。
既然誠信如此重要,誠信教育就應該放在首位。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肩負著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作為祖國建設的生力軍,有為黨的事業繁榮富強而奮斗的義務。我們的自身修養,一言一行都關繫到完善自我、健全自我。我們應當把誠信作為自己做人的根本,樹立「說誠實話、辦誠信事、做誠信人」的觀念,做誠實守信的榜樣,進而推動整個社會風氣的純潔凈化。然而,作為學生的你做到了嗎?
考試,是每個學生最頭疼的事。考不好,怕老師批評、怕家長責怪,有少部分同學就開始作弊。最原始的作弊方法就是傳紙條;後來有人「發明」了把公式、答案抄在尺子上、橡皮上、桌子上甚至校服上。雖然學校對作弊現象嚴加管制,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學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作弊方法。作為學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學習。既然學了,就要正確面對每一次考試,不能把一些投機取巧的方法用在考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會講信用,都要講誠信,可是你在考試的時候講誠信了嗎?你做到誠信了嗎?考試是檢驗學習知識牢固程度的一種方法,作弊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今天考試可以作弊,但是明天呢?明天的明天你還要作弊嗎?
在我們的身邊也有些這樣的例子,比如:在上學期班主任比較相信同學們,只要請假原因合理基本上都同意,但是有很多同學卻利用老師的信任欺騙老師說家裡有什麼事,或者說自己生病了,就去請假,有的不按請假時間按時返校或者不按放假時間按時返校,所以本期班主任老師制定了嚴格的請假制度。這樣一來有些同學想欺騙老師隨便找借口就去請假就難了,特別是曾經欺騙過老師的同學很難再次取得老師的同意,而且每次請假都要扣操行分。有的同學覺得請假制度太嚴格了。這也怪不得老師,誰叫同學們不講「誠信」呢?假如班上的同學不欺騙老師,不去隨便請假,我想老師也不會那樣做。
還有一些諸如說謊,抄同學作業,拾到東西不上交老師,稱病逃避體育課,不按時完成作業還說「停電」,借了同學的書不歸還等不誠信的事例。對於這些行為,你又是給予其什麼樣的態度呢?
誠信好比是一面忠誠的鏡子,人們在思想中不能沒有誠信這面忠誠的鏡子。一旦沒有了這面鏡子,我們內心的美與丑就沒有可以衡量的標准了。正如古代一位君王李世民所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誠信對社會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讓我們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在生命的海灘邊,拾取誠信的五彩貝殼,讓我們在你我的交流中,留些誠信,做友誼的基座,讓我們在誠信中感受溫暖,在誠信中憧憬明天,共同來打造一個誠信的家園吧!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