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僑務與立法

僑務與立法

發布時間: 2022-02-03 13:17:49

1. 僑務工作的基本原則有:「三有利」的原則,區別國籍界限的原則,公開合法的原則,積極穩妥的原則,一視同

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根據特點、適當照顧。僑務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為僑服務的宗旨,堅持以國內僑務工作為基礎,以國外僑務工作為主導,堅持為國家大局服務和為僑服務的統一。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促進僑務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充分發揮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獨特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祖國統一和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而奮斗。

(1)僑務與立法擴展閱讀

華僑工作的基本方針

保護華僑的正當合法權益,關心和扶持華僑的長期生存和發展,促進華僑團結互助,教育華僑遵守住在國法律,尊重當地社會,民俗習俗,並與當地人民和睦相處,尊重華僑自願加入住在國國籍的意願,鼓勵華僑發揚愛國愛鄉優良傳統,為促進祖國和住在國的發展以及祖國與住在國的友好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外籍華人工作的基本方針

外籍華人工作的基本方針是:關心外籍華人的生存和發展,增進外籍華人同我國的親情鄉誼與合作交流,鼓勵他們融入當地主流社會、傳承民族文化,為住在國的發展及住在國與我國的友好合作發揮積極作用。

2. 東營市人民政府外事與僑務辦公室怎麼樣

東營市人民政府外事與僑務辦公室,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東營市人民政府外事與僑務辦公室更多信息和資訊。

3. 外事僑務局是干什麼的

外事僑務局是負責全市因公臨時出國、赴港澳管理工作;審核或審批上級授權范圍內的因公派遣出國(境)團組和邀請外國人來中山訪問的有關事宜;負責全市因公證照的辦理工作。

主要職責:

1、貫徹黨和國家關於外交、僑務、港澳事務的政策法規,制定本市外交、僑務工作的規章制度,並制定和實施外交、僑務、港澳工作發展規劃。

2、研究分析外交、僑務、港澳等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掌握本市外交、僑務、港澳等工作動態,並提供政策建議。

3、依法組織和協調保護歸國華僑和在華華僑的合法權益,並負責對華僑的捐贈進行審計和監督;港澳同胞。

4、負責接待外國官方代表團、外國駐華領事官員、領事官員和其他重要來賓訪問我市;負責協調外交活動和其他由我市領導的重要外交活動的禮賓管理工作;監督外交紀律的執行。

5、協調和協調本市與有關國家和國際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指導本鄉、市直屬部門的外交事務;負責與外國外交領事機構和其他官方及半官方機構的聯系和交流;負責管理本市的國際友好城市;指導人民之間的友好對外交流工作。

(3)僑務與立法擴展閱讀:

外事僑務局機構設置:

1、辦公室

負責機關秘書、文電、檔案工作,綜合協調機關日常行政管理;負責機關的人事、勞動工資、保密、財務、計劃生育、幹部培訓、工青婦和離退休人員工作;負責信息宣傳工作,聯絡各類新聞媒體進行涉外涉僑涉港澳的采訪報道,做好簡報、網站、手機簡訊等各類稿件的審核、編輯、發布工作。

2、外事管理科

指導、協調在本市舉行的國際性會議和重大涉外活動;協助處理外國人在本市的各類刑事、民事、經濟糾紛等涉外案件;協助處理有關外國留學生、專家等重要涉外事項;負責民間對外交流和友好城市的業務工作,組織實施友好城市和對外交流活動。

3、港澳事務科

負責本市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港澳工作方針、政策情況的督促檢查,擬訂本市涉港澳工作的相關實施辦法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協調、歸口管理和服務本市涉港澳工作,促進本市與港澳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與港澳重點合作項目的落實。

4、辦證科

負責辦理因公出國、赴港澳人員護照、通行證簽證工作;管理因公護照及因公赴港澳通行證工作,負責全市因公臨時赴港澳通行證的審批、送簽注及管理工作;負責省外辦、市政府授權范圍內的單位人員因公出國的審核審批和呈報工作。

5、僑政科

負責國內僑情的調查研究並提出開展國內僑務工作的建議;負責僑務法制工作,檢查、督促實施僑務政策、法規,依法保護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及其國內眷屬、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負責處理有關華僑華人、歸僑僑眷、港澳同胞及其國內眷屬的來信來訪。

4. 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委員會如何開展

.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委託,擬訂有關議案草案。
2.擬訂與本工作委員會有關的規范性文件和決議、決定草案,協助常委會對上級徵求意見的立法草案組織有關方面聽取意見,提出建議。
3.督促辦理市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交付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有關議案和代表建議、批評、意見。
4.對常委會交付的與本工作委員會有關的市人民政府、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發布的規范性文件、決定、命令和下一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進行備案審查,向常委會提出審查結果的報告。
5.聽取市級對口聯系部門(單位)的專題匯報,對有關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在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二十日前,對「一府兩院」送交本工作委員會徵求意見的專項工作報告文稿進行初審,並提出修改的意見和建議;對「一府兩院」送交本工作委員會徵求意見的專項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6.具體組織實施與本工作委員會有關的常委會的執法檢查工作;對「一府兩院」送交本工作委員會徵求意見的常委會組成人員對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意見連同執法檢查報告的研究處理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受常委會的委託,對「一府兩院」研究處理常委會執法檢查報告的審議意見的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7.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有關申訴、檢舉和控告,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影響較大,處理不公的信訪案件依法督促有關地方和機關處理。
8.辦理省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專門委員會和市人大常委會交辦的其他事項。

5. 僑聯和僑辦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對外作用不同

僑辦由於屬於政府,許多不便開展的工作可交給僑聯去操作,如奧運會海外僑胞護聖火工作,由僑辦操作的話,就會引起所在國政府的反感,由僑聯這種群團組織運作,比較方便些。深圳市機構改革,僑辦降格,但僑聯繼續保持。

2、主管機構不同

一者由政府來管,一者由黨委常委,或黨委副書記、或組織部長、或統戰部長來管。

3、權利不同

僑辦有行政權,包括危舊房改造,管理華僑農林場,現在農場下放了,主要就是指導功能了。還有僑辦有確認僑胞身份的權利。僑聯是群團組織,主要是監督權。

二、僑聯

中國僑聯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前身是延安僑聯和全國僑聯籌委會。僑聯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僑聯是全國性的一級人民團體,是全國政協的組成單位,各級僑聯與同級工會、青年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享有同等待遇。《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第8條規定:「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代表歸僑、僑眷的利益,依法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僑聯的性質決定了為僑服務是根本宗旨,僑聯的基本職能是「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

6. 外事僑務辦公室屬於什麼部門

外事辦是人民政府主管外事工作的直屬機構,是執行國家對外政策和處理重要外事工作的綜合管理部門。

7. 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法律分析: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凝心聚力同圓共享中國夢的主題,加強華僑、歸僑、僑眷代表人士工作,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為僑服務;統籌國內僑務和國外僑務工作,著力涵養僑務資源,引導華僑、歸僑、僑眷致力於祖國現代化建設,維護和促進中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致力於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第三十八條 僑務工作的主要任務是:圍繞凝心聚力同圓共享中國夢的主題,加強華僑、歸僑、僑眷代表人士工作,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為僑服務;統籌國內僑務和國外僑務工作,著力涵養僑務資源,引導華僑、歸僑、僑眷致力於祖國現代化建設,維護和促進中國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致力於增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好合作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保護華僑正當權利和利益,關心華僑的生存和發展,推動和諧僑社建設,教育引導華僑遵守住在國法律,尊重當地文化習俗,更好融入主流社會,為住在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現守法誠信、舉止文明、關愛社會、團結和諧的大國僑民形象。

保護歸僑、僑眷合法權利和利益,適當照顧歸僑、僑眷特點,積極發揮他們與海外聯系廣泛的優勢作用。

8. 僑聯 是干什麼的

中國僑聯是由全國歸僑、僑眷組成的全國性人民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和紐帶。中國僑聯是全國性的一級人民團體,各級僑聯與同級工會、青年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享有同等待遇。

中國僑聯的作用:」第二十三條還規定:「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侵害人有權要求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給予支持和幫助。

中國僑聯的基本職能:」僑聯的性質決定了為僑服務是我們的根本宗旨,僑聯的基本職能是「群眾工作、參政議政、維護僑益、海外聯誼」。


(8)僑務與立法擴展閱讀:

僑聯的工作

1、群眾工作

就要時刻關心僑界群眾生活,了解和掌握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願望和要求,切實為僑界群眾排憂解難,特別要關心歸僑僑眷中的困難群體,動員各方力量扶貧濟困,幫助解決實際困難。

2、參政議政

僑聯作為政協組成單位,要積極發揮民主監督作用,通過僑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提案和議案,積極反映社情民意、僑界的心聲。要積極參與涉僑法律、法規的制定與修改,督促檢查《保護法》的實施。

3、維護僑益

維護僑益就是要代表歸僑僑眷的權利和利益,通過學習宣傳僑法,提高全社會的認識;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大依法護僑的力度;通過健全網路、拓寬渠道,增強信訪工作的實效。

9. 僑聯有什麼作用

怎樣理解僑聯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新《僑法》第八條對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的法律地位作了規定。指出:"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地方歸國華僑聯合會代表歸僑、僑眷的利益,依法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

首先,確認了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是具有法律地位的人民團體。僑聯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國僑聯章程》中早已有著規定,並得到黨和政府的確認。如國務院於1993年7月1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實施辦法》中就已規定:"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但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則是第一次在立法中對僑聯人民團體的地位和作用作出規定的。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僑聯的社會地位,而且有利於僑聯更好地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責。

其次,確認了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是代表歸僑、僑眷利益的人民團體。盡管長期以來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一直是代表歸僑、僑眷利益,並在維護僑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一直沒有明確它們是代表歸僑、僑眷利益的人民團體。這次我們是第一次就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與歸僑、僑眷的相互關系作了明確的規定。指出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代表的是歸僑、僑眷共同利益、整體利益的人民團體而不是代表個別利益、局部利益的。

再次,確認了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在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的職責。即它們要承擔起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的職能。這對各級僑聯而言既是授權,同時也是一種義務和責任。為了使各級僑聯更好地履行這一職責,這部法律第二十三條還明確規定:"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被侵害人有權要求有關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歸國華僑聯合會應當給予支持和幫助。"這實際上就是前面所說的中國僑聯和地方僑聯代表歸僑、僑眷利益,依法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規定在司法程序中的體現或具體化。該規定與《中國僑聯章程》有關其職責是一致的。如章程規定:僑聯要維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要關心海外僑胞的正當權益,要鼓勵、引導和組織歸僑、僑眷努力學習和工作,積極參政議政,參加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活動;引導和協助歸僑、僑眷興辦僑屬企業,開展海外聯誼活動,引導海外僑胞在國內投資、投智發展實業,捐資捐物興辦公益事業等。法律對僑聯地位的確認,更有利於僑聯依照章程開展活動。

熱點內容
法院證詞 發布:2025-02-07 12:07:51 瀏覽:757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
勞動法對工種的分類 發布:2025-02-07 10:31:10 瀏覽: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2-07 10:23:22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