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講堂善
① 善心模範故事道德講堂
每個人都要遵守基礎的公共道德,形成內心意識。這要通過不斷的閱讀去完成。
② 道德講堂如何把善字講好
為別人是善,一切圓滿是善
③ 關於黨的道德講堂主題有哪些內容
1、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以誠信建設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的道德風尚。大力宣傳先進典型,評選表彰道德模範,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風氣。在國家博物館設立英模陳列館。
深化公民道德宣傳日活動,組織道德論壇、道德講堂、道德修身等活動。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
完善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系統,加大對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懲戒力度,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把開展道德實踐活動與培育廉潔價值理念相結合,營造崇尚廉潔、鄙棄貪腐的良好社會風尚。
2、「道德講堂」的活動內容
圍繞「四德」開展活動
社會公德建設主要包括: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以「善」為重點。
職業道德建設主要包括: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等,以「誠」為重點。
家庭美德建設主要包括:夫妻和睦、孝敬長輩、關愛孩子、鄰里團結、勤儉持家等,以「孝」為重點。
個人品德建設主要包括: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等,以「強」為重點。
(3)道德講堂善擴展閱讀:
黨的執政,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外部環境,四個考驗,勇於直面,為黨分憂,為國竭力。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四個危險,堅決防範,不被誘惑,不迷方向。
又比如,第二章幹部道德中的,「八榮八恥,榮辱觀念,道德標桿,旗幟鮮明。八個為榮,正面倡導,指明方向,努力踐行。八個為恥,道德制裁,反對抵制,防入歧途。
講榮講恥,揚榮抑恥,規范言行,矯正舉止。」第三章德才兼備的「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
④ 什麼是道德講堂
顧名思義,道德講堂就是一個引導人們講道德,讓人長好心的地方。崇德向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精神追求。一個人,只有長好心,才能當好人;只有當好人,才能有好報。古人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好人自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我們來到這里,就是要用道德的力量來激勵自己,用道德的陽光來溫暖心靈,立於德,踐於行,從而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中國人。
道德講堂主題為「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文化,爭當新時期『四德』居民」。具體要突出「四個圍繞」,即圍繞「禮儀」主題,推進社會公德建設;圍繞「誠信」主題,推進職業道德建設;圍繞「和睦」主題,推進家庭美德建設;圍繞「友善」主題,推進個人品德建設,開展四個方面的道德教育:
(一)社會公德教育。以「禮儀」為核心開展居民道德知識普及,積極提倡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和遵紀守法等,引導本社區居民親身參與道德實踐,創建崇德尚善的學習和工作環境。
(二)職業道德教育。以「誠信」為核心開展居民職業道德知識普及,崇尚誠實守信、愛崗敬業、辦事公道、熱心服務、奉獻社會的高尚品質。
(三)家庭美德教育。以「和睦」為核心開展居民家庭美德知識普及,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庭文化活動,引導社區居民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身體力行,自覺成為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四)個人品德教育。以「友善」為核心開展居民個人品德知識普及,提倡友善互助、正直寬容、明禮守信、熱情誠懇、自強自立的高貴品質,倡導和樹立關愛、善待、寬厚和包容的理念。
⑤ 道德講堂 發善心 怎麼發
每個人在現場做出一份道德承諾(發善心):學習師德模範、樹立道德新風!存好心,做好回事,當好人,得好報答,揚好德!並且將自己心中的道德感想現場通過簡訊傳遞給自己的朋友。最後,主持人和宣講人向師生們共同贈送印有道德名言的書簽。
⑥ 道德講堂都有哪些相關的名言,名詞,名句
1.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道德經》 【譯文】 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樣,水是天地間善的極致,給萬物提供滋養,而自己卻安居其下而不與之爭。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經》 【譯文】 誠信不足,就會失去信任。 3.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道德經》 【譯文】 委屈反能求全,彎曲則能伸直,低窪反能充盈,破舊凡能成新,少則反能多得,貪多反而迷惑。 4.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發,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 【譯文】 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為是,反而能更彰顯自己;不自我誇耀,反而能成就工業;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長期有所長進;因為不爭,多以天下都難與之爭。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強者強、自足者副,強行者有志。 ——《道德經》 【譯文】 能了解別人的成為機智,能認識自己的才叫聰明。能戰勝別人只能說明有力氣,戰勝自己才叫強者。知道滿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體力行者說明他有遠大的志向。 6.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道德經》 【譯文】 輕率就會失去根本,躁動就會失去主宰。 7.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道德經》 【譯文】 最方正的東西卻看不到它的稜角,越貴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聲音聽不到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行跡。 8.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道德經》 【譯文】 過分愛惜名聲必帶來大的損傷,過多的積聚財物,必定給自己帶來不幸。知足的人就不會遭到恥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平安。 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道德經》 【譯文】 禍啊,福就依傍著它,福啊,災禍就隱含其中。 10.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道德經》 【譯文】 天下的難事,必定發生於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於細微。 11.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道德經》 【譯文】 做事要做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處理禍亂一定要在禍亂一定要在禍亂沒有發生之前。 1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道德經》 【譯文】 合抱的大樹,是從幼芽發起,九層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累積的;千里遠行,也是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 13.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道德經》 【譯文】 對待結束時的工作,就像開始時一樣認真,則做任何事都沒有不成功的。 14.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道德經》 【譯文】 江海永遠處於(百川)最低處,能納百川,故能為河谷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