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法治觀
Ⅰ 什麼是法制觀念
什麼是法制觀念?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法制」,「所謂法制,是統治階級運用法律內手段治理國家容的基本制度和方法」。 1 它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從靜態上看,它是法律和制度;另一方面,從動態上看,它是國家機關制定的嚴格執行和遵守的法律制度,依法對國家進行治理的一種方式和原則。是立法、執法、守法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的有機統一,其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那麼,法制觀念就是指人們對法制的看法和態度,其核心是對依法辦事的態度。
Ⅱ 什麼是法治觀念如何增強全社會的法治觀念
法治觀念的定義:所謂法治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和回看法也就是依靠法答律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治理社會的觀念。
法治觀念的實質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在西方哲學中,「超越」雖然在不同哲學流派、不同哲學家語境下,內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哲學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種界限之意,而不是將其全盤否定。
(2)什麼是法治觀擴展閱讀
「法律浪漫主義」認為,法律無所不能,解決任何中國一切問題的良方。在遇到社會問題,他們幾乎都會情不自禁地提出要制定相關法律,既有法律不能滿足治理期望時,總是希冀於修改法律。
賦予法律功能過高期望和過於理想化的思維,屬於典型的法律浪漫主義情結。法律浪漫主義者忽視了社會關系的多元性、復雜性以及法律調整對象和介入國家和社會生活的有限性。
將法律的功能無限誇大,偏離法律的本性和國家建立法律制度的初衷,也忽視其他非法律社會控制措施的意義和作用,法律浪漫主義必然會面臨現實困境。
Ⅲ 名詞解釋:法治人生觀
形式法治觀和實質法治觀
1959年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國際法學家大會討論了法治問題,並在其報告的第一條中指出:「在一個自由的社會里,奉行法治的立法機構的職責是要創造和保持那些維護基於個人的人類尊嚴的條件,這種尊嚴不僅要求承認個人之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而且要求促成對於充分發展其人格乃是必要的各種社會的、經濟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條件。」這份報告被看成是實質法治觀的代表,因為它不但堅持依法行使權力的原則,肯定個人自由的價值,而且對實現這些原則和價值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教育條件提出了一系列積極要求。相比之下,形式或者程序法治論者便顯得不夠「進步」,因為他們只強調法律應當具有的形式特徵,比如法律應具有一般性和公開性,法律不能溯及既往,法律規定應當清晰明了、前後一致,法律不得要求不可能之事,法律應具有穩定性,官員之所為應與公布的規則相一致,等等。
對形式或者程序法治論最常見的指責,是說它不分善惡,容忍惡法;說它不合我們時代的精神。難道我們追求法治竟包括了接受惡法之治?難道我們時代的法律不應以保護人權為其宗旨?倘若不辨善惡,法治又有什麼價值?這些批評聽上去很有力,但是仔細推敲一下,形式的法治論不一定那麼糟糕,實質的法治論也未必那麼高明。的確,要不要服從「惡法」,可不可以抵制「惡法」,發現法律與良知相沖突時如何自處,這些都是法理學思考的重要問題。然而,這種討論的一個背景是,守法本身也是一種美德。更何況,形式法治論者所謂的法並非不具有道德內涵,相反,在他們眼中,上面列舉的那些法的形式特徵正好表明了法的道德性。人們常常把納粹時期的德國法律做一個例子,來說明法律不問善惡是如何可怖。但是法律史家都同意說,納粹德國所實行的乃是所謂「實質法治國」,而非形式法治國。形式法治論者會說,堅持程序性的法治,就不會有納粹的暴政。而在我看來,在中國今天的特定條件下,選擇形式的而不是實質的法治觀,還有其他幾種考慮。 有點擦邊
Ⅳ 法制觀念是什麼
所謂法治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也就是依靠法律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治理社會的觀念。
Ⅳ 何為法制觀
法制觀就是要求尊紀抄守法,必須先懂法,做任何事不能逾越這條線。法有很多,首先是憲法,其次是各種其他法,比如參與交通有交通法,參與勞動有勞動法,簽訂合同有合同法,教育法,婚姻法,等等,還有各項紀律等。大家遵守了紀律,才會有序
Ⅵ 什麼是教育法治觀念
教育法治觀來念是指一切教育管理和自改革都要依據法制執行。
Ⅶ 什麼是法治思想
1.法治意識和觀念的層面,這是最低最基本的層面。全社會成員都應當具備相應的法治意識、觀念,才能夠形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觀念基礎。對於普通公民而言,既要有權利意識,又要有自覺遵守法律的義務觀念;對於領導...
2.法治思維和理念的層面,表現在法治意識和觀念上升到思維、理念的層面,對制度建構和具體實踐起到更加巨大的推動作用。
3.法治的價值與態度層面,表現在人們的內心價值觀和態度上對於法治的內在認同和尊崇,
Ⅷ 法治觀念的介紹
所謂法治觀念是指人們對法律的性質、地位、作用等問題的認識和看法也就是依靠法律管理國家、管理經濟和治理社會的觀念。法治觀念的實質是指法律至上、以法治國的理念、意識與精神,在西方哲學中,「超越」雖然在不同哲學流派、不同哲學家語境下,內涵有所不同,但大多數哲學家都把它看成是超出某種界限之意,而不是將其全盤否定。
Ⅸ 什麼是法治觀
我個人認為,它是對統治階級依法治理國家、社會的根本看法,是對法治理性專精神和屬文化意識的抽象,是人們對法治的態度、信念亦即對法治價值、法治要素、法官等的認識、評價、反映以及要求等的泛稱,是法治所有社會內涵在人們心目中的映射與回應。法治觀的核心是法治的實質價值觀與法律權威觀。前者主要是指人們關於正義、自由及平等的看法,後者則重在指人們對法律的感知和信仰。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