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道德與價值

道德與價值

發布時間: 2022-02-04 02:57:09

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哪些關系

總體上價值觀決定道德觀。價值觀就是公務員關於事物存在意義的觀點。既然價值觀是對事物存在「意義」的觀點,那麼就意味著價值觀有三個明顯特點:其一,它是在事物間的相互關系中把握某一特定事物的,否則就無所謂「意義」;其二,它具有對被反映事物進行評價的特點,因而它是以一定規范為前提並對事物作出的價值評價性反映;其三,所有價值評價性反映都以人為中心,因為離開了人就不存在「意義」。

公務員的價值評價性反映對象,包括自然、社會歷史與人生。

道德觀作為人們對世界的特殊把握方式,從根本上說屬於社會意識形態,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但是這種對存在的反映屬於價值評價性反映,即它並不是對存在的事實性描述,而是在「實然」與「虛然」的連接中,以「應然」的方式反映人的社會存在,因而道德觀在本質上就是一種價值觀,即對人的活動的一定社會存在意義的觀點。

從總體上說,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道德觀。人類應當怎樣對待自然?在人與自然關系之背後應當有什麼樣的人與人的關系?人應當怎樣看待社會歷史,用什麼尺度去評價社會歷史?人類又應當怎樣去創造社會歷史?對這樣一些價值問題的不同回答,會在根本上決定人們對社會歷史現象的道德評價,決定人們對現實社會關系的道德認識,從而在根本上決定人們道德觀的形成和發展。

道德觀在總體上為價值觀所決定,這並不否定道德觀對價值觀的影響與作用。人們的善惡正邪觀念、責任義務意識等,會指導人們通過對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透視,而確立起人與自然之間的應有關系,並對現實的人與自然關系作出道德價值評價,從而形成其特定的自然價值觀;同樣也會指導人們通過對社會歷史及其發展的善惡評價,及自身對社會責任的意識,確立社會歷史價值觀,並指導人們通過對人生意義及實現途徑的認識,形成不同的人生觀。

總之,道德觀可以對價值觀的每一個具體方面的基本傾向與主要內容發生重要影響,在總體上左右著價值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道德觀是價值觀形成、發展及其內容的核心所在。

㈡ 對於人類來說道德觀念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麼

1、有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
從道德修養的產生來看,道德修養是人類幸福的必要條件。道德規范的存在與人們的追求幸福的活動有直接關系,可以說道德的存在本身就是以人們在追求幸福的活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相互沖突為前提,如果人們所追求幸福的活動本身之間不存在任何沖突,彼此天然地相安無事,那麼,道德的存在就是無意義的。
對於一個社會成員來說,道德規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他追求幸福的活動的環境的構成部分。社會成員總是在一定的道德規范等制約因素之中從事自己追求幸福的活動,他如果要追求不合於道德、不合於法律的幸福,往往就會受到社會的譴責與阻撓,這對於他自己來說就已經是一種痛苦了,因此他是不可能得到幸福的。所以,道德教育有助於人們的幸福生活的實現。
2、有助於大學生的素養發展
對於接受道德教育的人來說,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與法律基礎,成長為有用的人,還可以幫助人正確認識「德」和「才」的辯證關系,深刻理解兩者的關系,避免走入:「重智輕德」的誤區,從各方面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經驗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
比如在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願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決心和恆心。這就需要在學校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進行道德教育,對於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論素質和思想認識水平,幫助大學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營養,獲得真、善、美的心靈啟迪,不斷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3、有助於個人的發展
道德反映社會發展的的客觀必然性,就能引導和激發人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斷調節社會整體和個人的關系,使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逐漸完善和諧,是人們的行為逐步從「實然」向「淡然」轉化。
道德往往藉助於道德觀念、道德准則、道德理想等形式,幫助人們正確認識社會道德生活的規律和原則,認識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認識自己對家庭、他人、社會的義務和責任,使人們的道德實踐建立在明辨善惡的認識基礎上,從而正確選擇自己的道德行為,積極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所以,道德教育有助於個人的發展。
最後,道德教育對人生的意義重大,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並形成自己關於責任和義務的觀念,確立自己的道德理想,自覺的揚善抑惡、明辨榮辱、選擇高尚、棄絕卑下,保持社會和個人的健康發展。 

㈢ 道德的價值

人類怎樣才能被提升到其顯赫狀況和權力的頂峰呢。思考這一問題的人首先須得明白,回他本人一定要置身於道答德之外。因為,從本質看來,道德的目的與此相反,它要阻止或摧毀那種向著顯赫方向的發展。因為,實際上這種發展會吸引無數的人為其效力,以致出現一種逆流是自然的。弱者、嬌生慣養者、平庸者必然群起抗拒生命和力的光輝,為此,他們必須對自身作出新的估價,藉以譴責極度充盈的生命,可能的話,摧毀生命。因此,就道德蓄意制服各類生命而言,它本身就是敵視生命的慣用語。

㈣ 請高人指點道德與價值的關系

價值與道德有什麼不同了?

首先,主體不同。道德的主體是天。道,天道也。也有將道作客觀規律介釋的,差不多,客觀之天。總之是外在的東西,是外在神聖的要求,是對立於個人的,其內容也只要求個人如何約束自我。而價值的主體是生命,是包括個體的自我、個體的他人、由自我及他人及未來人組合的生命整體。生命整體在空間現實中是無法以空間單位表現的,現實中你看見的都是個體單位的個人,但整體的意志、它的價值要求,卻是藏於你心中,成為你「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之源泉的。

其次,對利益的態度不同。道德的主體既然是天或外在的客觀規律(歷史規律化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以及這種矛盾產生的階級也是),個體的利益就不再是主體自我的合理要求,而成為必須約朿自我而服從的犧牲。如果這個天或客觀規律在世間還有個皇權、領袖之類的代表,那你的利益、你的一切就必須服從它的體制安全需要。而價值不同,價值的主體既然是生命,既然生命包括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那麼自己的利益和所有人的利益一樣都是合理的。因此,我們有權追求自我利益;但是,我們也必須尊重他人利益。因為他人也同樣是生命。所有人的利益都是合理的,因此,我們必須互約利益范圍,並從而共約利益范圍,而這共約岀的就是公正原則,及在它的基礎上實現的法律。所以,西方的價值能容納個人利益,用不著象傳統或階級的道德發展到最後,是虛假的鬥私批修。同樣,因為價值也限定了個體的利益范圍,從而它必須尊重他人利益和共約的公正原則,這樣它反而少東方道德化後面的貪腐成風。

再次,對個人權力的態度不同。道德的主體是天,天與人自是不平等的,不平等下個人的權力是沒保障的,它是被天決定的,從而應該服從於天的。所以,道德之下個人是無權的,道德不保障個人的權利,它只要求個人如何。價值不同,價值的主體是生命,生命的權利都應被尊重。所以你必須尊重和捍衛他人的權利,同時你也有權並且應該保護自己的權利。放棄自己的權利,就是放棄公眾的權力,就是不公正。保護和爭取自己的人權,就是為每個人爭取人權,是有價值的行為。權利在價值之下公共化了。民主於是也在權利的公共化前提下可以實現了。民主也就成為生命整體意志實現的現實條件,因為生命整體就是在現實中不斷展開的人民。而人民民主的實現,為提煉人民意志、共約所有人的利益提供了條件。所以,民主是生命整體實現自我的前提。價值在這兒統一於了民主。



從上可以看岀,價值與道德的根本不同,在於主體設定的不同。生命作為價值主體,使得價值在許多問題上獲得了邏輯的統一。因為生命在空間中是個體的,只有在時間即歷史中,才表現它的整體性。它的這一兩重性,造成許多悖論。比如唯心與唯物。心是現實中看不見、卻被血脈遺傳的整體性生命意志在個體頭腦中的反映,因為看不見,二千年前就被法家理性否認,後來又被階級的唯物論否認。可見,生命的兩重性,生命的整體性在現實中隱而不見,是造成天、皇權、領袖崇拜及依據他們的偽道德,得以長期冒充神聖的原因。

人除了利益目標外,還被一種意志決定著,這種意志造成著神聖的假象和需要。當生命整體這一本質未被認識時,是必被利用的。被利用的歷史,會毀了價值的聲譽,中國就有太長的、這樣的歷史,所以價值特難站立起來,但現在必須讓它站起來了,因為,社會到處都表現岀因沒有價值作為精神文化主流而岀現的危機;也因為,我們為價值找到了它真實的主體:生命。

關於生命兩重性的邏輯論證,可參看本人所箸《生命:意志與歷史》一文。

㈤ 人生價值與道德的關系

一般來說,人生價值的實現是建立的基礎道德之上的,即以道德標准來約束自己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根據馬斯洛金字塔理論,人生價值的實現可以說是人生的最高追求目標。
馬斯洛理論將人的追求分為5個層次:1,生理需求 2,安全需求 3,社會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實現。 第五層的自我需要即是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
然而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先滿足前面4層需求。

一、生理需求
(Physiological need)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強烈、最明顯就是對生存的需求。人需要食物、飲料、住所、性交、睡眠和氧氣。一個缺少食物、自尊和愛的人會首先要求食物;只要這一需求還未得到滿足,他就會無視或者掩蓋其他的需求。
當然,生理需求是基本的,卻不是人類惟一的需要。對人來說,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是更重要的需要,才能給人持久而真正的快樂。
二、安全需要

(Safety need) 如果生理需要相對充分地獲得了滿足,接著就會出現一種新的需要,即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直接含義是避免危險和生活有保障,引申的含義包括職業的穩定、一定的積蓄、社會的安定和國際的和平等等。當這種需要未能獲得相應的滿足時,它就會對個體的行為起支配作用,使行為的目標統統指向安全。
三、歸屬和愛的需要

(Belonging and love need)當一個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獲得了滿足以後,愛、感情和歸屬的需要就會產生。處於這一需要階層的人,把友愛看得非常重要,希望能夠獲得幸福美滿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的社會與團體的認同、接受,並與同事建立良好和諧的人際關系。如果這一需求得不到滿足,個體就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異化感、疏離感,產生極其痛苦的體驗。有這種需要的人會開始追求與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團體中求得一席之地。
四、尊重需要

(Esteem need)當上述三個方面的需求獲得滿足以後,尊重的需要就會產生,並支配人的生活。尊重需要,包括自尊、自重和來自他人的敬重,比如,希望自己能夠勝任所擔負的工作並能有所成就和建樹,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高度評價,獲得一定的名譽和成績。
自尊包括對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的願望;來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認、接受、關心、地位、名譽和賞識。
尊重需要的滿足,將產生自信、有價值、有能力等等感受;反之,這一需要一旦受到挫折,就會產生自卑、弱小以及無能的感覺。
五、自我實現的需要

(Self-actualization need)當上述所有需要都獲得滿足之後,人的需要就會進入到最高階層——自我實現的需要。這種需要可以歸入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慾望,也就是一種使得自我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通俗點說,就是一個人想要變得越來越象人的本來摸樣,實現人的全部潛能的慾望。

以上是馬斯洛需求金字塔理論。
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想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滿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需要及尊重需要才能實現最頂層的自我實現需要。
然而一個人在實現前4項需要的過程中脫離了道德約束的范圍,那麼這個人不能算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比如在滿足生理需求時用欺騙、搶劫、偷竊等脫離道德約束的手段來實現,那麼在安全需要這個層面上是不會得到滿足的,因為他會面臨他人的憎恨、追捕、報復等,內心會得不到安全感。即使實現了1、2、3層的需求,你是一個很富有的人,並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和交際團體,也不會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因為目前的社會道德觀是以勤勞、善良、正當所得等相對積極正面的為主,想要獲得社會的認可尊重必須滿足當下社會形成的道德觀。

釋放正能量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總結:人生價值的實現不能脫離道德約束的范圍;是一種遞進的關系,道德是基礎,人生價值是頂層。

寫得我累啊~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道德與價值的區別

摘要 道德首先意味著個體能夠追求自己的價值。一個人最基本的自由就是能夠做出主觀判斷,並在自己的主觀判斷基礎上行動。相反,如他不能進行自己的主觀判斷,不能依據自己的主觀判斷行動,那麼他是奴隸,這種社會是不道德的,也是不自由的。在市場中,個體可以選擇在自己最感興趣的方向上發揮才能,也可以選擇在他認為對消費者最有價值的方向上發揮才能,他不需要聽命於任何人,不需要看他人的臉色,他的行動完全取決於他自己的主觀判斷。實際上,在滿足合法性前提下,只要一個人能夠做出自己的評價,並且根據自己的評價做出行動,那麼他就是在參與價值創造活動。

㈦ 道德和價值觀是不是一回事有啥聯系和區別

道德是一大眾化的價值取向,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准則與規范,而價值觀是個人版對事物的權一種認識,以及在這種認識基礎上的所持有的態度。其聯系是它們都是一種對事物的態度,區別在於道德是積極的態度,並且是群體性的,價值觀是中性的,是個體性的判斷。

㈧ 什麼叫價值觀和道德觀

價值觀 是社會成員用來評價行為、事物以及從各種可能的目標中選擇專自己合意目標的准則。屬價值觀通過人們的行為取向及對事物的評價、態度反映出來,是世界觀的核心,是驅使人們行為的內部動力。它支配和調節一切社會行為,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
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道德.道德,是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人們在共同生活中的行為准則和規范.它不是鐵的教條,而且沒有成文的條律來規范它.它一般是通過社會輿論或者某種階級性的意識形態宣傳來對人們的生活構成某種秩序,起約束作用.簡單的說,就是社會群體的不成文的規則.
那麼,道德觀就是你對這種意識形態規則的認識和立場.舉例來說明,婚前性生活是不道德的,這就表明了他對性持有的道德觀;而有人認為婚前性生活並非不道德,那麼他就與前者的道德觀不同.
總的來說,道德是社會群體的共識,道德觀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是穩定的,」主流道德觀」是社會秩序的一個基礎.

㈨ 道德與知識哪個價值更高

道德是精神層面的,知識是認知領域的,在遵守道德的前提下,讓知識轉化為價值才是有價值的.

熱點內容
婚姻法測題目加答案 發布:2025-02-07 08:00:00 瀏覽:165
行政法判決 發布:2025-02-07 07:45:44 瀏覽:420
遺產糾紛律師 發布:2025-02-07 07:43:41 瀏覽:476
婚姻方面的法律服務熱線 發布:2025-02-07 07:16:02 瀏覽:671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
婚姻法在在線 發布:2025-02-07 04:52:59 瀏覽:751
酸洗刑法 發布:2025-02-07 04:52:58 瀏覽:894
以下不屬於傳統婚姻法的特徵 發布:2025-02-07 04:47:57 瀏覽:551
俄羅斯司法學院 發布:2025-02-07 04:46:31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