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法學罪罰相等

法學罪罰相等

發布時間: 2022-02-04 16:11:18

Ⅰ 犯不同種類的罪行,該如何數罪並罰。(詳細點)

一個人犯不同種類的罪行,在數罪並罰時,應該先就各個犯罪根據犯罪情節確定應處的刑罰,然後再根據《刑法》第六十九條、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的規定進行數罪並罰,確定一個具體的宣告刑。
《刑法》
第六十九條【判決宣告前一人犯數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總和刑期不滿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總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過二十五年。
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行有期徒刑。數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行完畢後,管制仍須執行。
數罪中有判處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須執行,其中附加刑種類相同的,合並執行,種類不同的,分別執行。
第七十條【判決宣告後發現漏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發現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對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後兩個判決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已經執行的刑期,應當計算在新判決決定的刑期以內。
第七十一條【判決宣告後又犯新罪的並罰】判決宣告以後,刑罰執行完畢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應當對新犯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沒有執行的刑罰和後罪所判處的刑罰,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決定執行的刑罰。

Ⅱ 法律上一罪不能二罰的專業術語叫什麼

就是所謂的「一罪不二罰」原則。
我國刑法第10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這條規定,包括我國公民在域外犯罪的情況在內。這條規定表明,我國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其法律具有獨立性,外國的審理和判決對我國沒有約束力。但是,從實際情況及國際合作角度出發,為了使被告人免受過重的雙重處罰,又規定對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犯罪人,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這樣既維護了我國的國家主權,又從人道主義出發對被告人的具體情況做了實事求是的考慮,充分體現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統一。

Ⅲ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麼同罪不同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理想狀態,從哲學講是不可能的,沒有絕對的平等;
關於同罪不同罰,應該這樣理解:法院審理刑事案件,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體現,在對被告人量刑時,共同犯罪的案件要區分主犯、從犯,主犯從重處罰、從犯從輕處罰,還要根據各個被告人其他從重或從輕處罰的情節進行判決,這並不是不平等,是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Ⅳ 刑法分論中哪些罪是數罪並罰的,哪些又是歸為一罪的有什麼原則

數罪並罰的原則,是指對一人所犯數罪合並處罰所依據的原則。即對數罪回怎樣實行並罰的答准則。從世界各國的立法例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則:
1、並科原則,又叫相加原則。根據「有罪必罰」和「一罪一罰」的刑法原則,對數罪分別宣告刑罰,然後數刑相加,合並執行。
2、吸收原則。基於「重刑吸收輕刑」的思想,在數罪分別宣告的刑罰中,選擇其中最重的刑罰為執行的刑罰,其餘較輕的刑罰被最重的刑罰所吸收,不予執行。
3、限制加重原則。以數罪中最重刑罰為基礎,再加重一定的刑罰作為執行的刑罰;或者在數罪分別宣告的數刑的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決定執行的刑期,並規定刑期最高不得超過一定的限度。
4、折衷原則,又叫綜合原則,即以上述其中一種原則為主,其他原則為輔,而不是單獨採取其中某一種並罰原則。
以上四種數罪並罰的原則,並科原則失之過嚴,帶有濃厚的報應刑主義的色彩,並且,實際上難以執行,也無必要,因此,世界上單純機械地採用並科原則的國家極少。吸收原則因為一人犯數罪,只以最重刑論處,在某些情況下出現了一人犯數罪和一人犯一罪所處刑罰相同的不合理現象,從而違背了罪刑相適應原則。

Ⅳ 西方文學題:探討《罪與罰》中的「罪」與「罰」。

「罪」是全書的開頭,僅佔一章,從第二章到第六章和尾聲,作家寫的全是「罰」。
「罪」
「罪」的動機和「罪」的准備,對罪的膽怯,使拉斯柯里尼科夫時而打消念頭,但是,貧困生活和觸目皆是的社會不公,被逼的犯罪和冠冕堂皇的犯罪又不斷推動這個動機。在動機的推動下,他終於抄起斧子殺死了貪婪無恥、盤剝別人的阿廖娜。
「罰」
A、逃避懲罰。拉斯柯里尼科夫殺人之後,很快被列為重要嫌疑人,然而,他一方面把罪證掩蓋得乾乾凈凈,另一方面利用反偵察的知識,與此案偵察員周旋,一次次度過險關,最後,案情突變,另有人自首,承認是此案的元兇。然而,拉斯柯里尼科夫心裡一直明知自己才是此案的真正兇手。
B、 罰的含義。犯罪之後,拉斯柯里尼科夫從精神到肉體從未間斷過「罪」的折磨,擺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證明殺人是一種對抗不公平社會的合理行動,要麼承認罪惡,接受懲罰。這種思考的折磨比偵察員的盤問要沉重得多。與偵察員周旋,甚至有一種鬥智的愉快,而與心靈問題爭論卻讓他精神崩潰。除了精神上的折磨外,罰還指自首後的服刑。
C、 罰導向救贖。索尼婭遭受商人盧仁陷害,她更有理由否定社會、否定法律、否定道德、否定良心、否定上帝,果真如此,拉斯柯里尼科夫便有了一個佐證,認為自己的殺人是合理的。但是,索尼婭在命運的不斷打擊下,仍然堅持信念,堅信天理不滅。索尼婭的選擇讓拉斯柯里尼科夫徹底繳械,於是他向索尼婭坦白自己的罪行,在索尼婭的鼓勵下,他又在廣場向社會、向人群承認自己的罪行,然後去自首,去服刑。從向索尼婭一人認罪,到向廣場上的眾人認罪,拉斯柯里尼科夫的靈魂終於擺脫煎熬,從而走向了解脫和救贖。
總之,在小說的罪,不是指有罪惡的念頭之類的,而是指確實有殺人的行為。拉斯柯尼科夫殺人的一個動機是生活所迫,更大的動機是想當超人,一種革命的思想、理由。罰是良心對人的真正的譴責;以及重重矛盾在索尼婭的「愛」中得以解決,讓主人公重新皈依上帝,完成了從罪到罰到救贖的全過程。

Ⅵ 刑法中數罪並罰與一罪區別是什麼

數罪並罰,是刑法中規定對一人犯數罪的情況下的一種量刑情節,對於數罪並罰的,分先減後並和先並後減兩種,要區分不同情況分別適用。

判決宣告以前一人犯數罪的,除判處死刑和無期徒刑的以外,應當在總和刑期以下、數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決定執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過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過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過二十年。

一罪,通常指行為人實施了具有一個犯罪構成或法律上規定按一罪處理的犯罪行為,一罪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單純一罪。指行為人具有一個犯罪故意或過失,實施一個犯罪行為,觸犯一個罪名而構成的一罪。
(2)本來的一罪。指行為人實施的行為形式上具有數罪的某些特徵,但只符合一個犯罪構成要件而構成的一罪。
(3)科刑的一罪。指行為人實施了數個犯罪行為,單獨分析每個犯罪行為,均可構成獨立的罪名,但數個行為之間具有某種聯系,仍可合在一起作為一罪處理而構成的一罪。
關於區分一罪和數罪的標准,中外法學界意見分歧,爭議很大根據不同的標准,一罪的范圍也不盡相同。

Ⅶ 什麼是同罪同罰原則

與其他經濟犯罪、破壞社會秩序犯罪的規定中常出現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等籠統的用語不同,我國《刑法》第383條至第386條對貪污罪和受賄罪規定了較為詳細的量刑尺度,明確了貪污、受賄數額和其應受刑罰的對應關系。如此規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兩種犯罪社會危害大、民眾關切度高,而中國各地區、各級別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官員的「能量」和法官、群眾對違法數額的認知判斷可能會有一些相應的差異,如果沿用「較大」、「巨大」、「特別巨大」之類語焉不詳的規定,量刑難度可想而知。

Ⅷ 刑法對一人犯數罪,判罰時適用數罪並罰,還是按其中一最重罪判罰

情況很多,比如想像競合犯,這是以一重罪來判罰;或者是牽連犯,這種判決方式有從一重罪,數罪並罰或者從法律規定。

Ⅸ 關於法學,刑法罪名罪數還有刑罰的問題

根據你的表述,該罪犯觸犯了《刑法》第120條和121條之規定,涉嫌參加恐怖組織罪回和劫持航空器罪。
參加恐怖組織答罪是指積極參加恐怖組織活動的行為。
劫持航空器罪,是指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行為。
法律鏈接:《刑法》第一百第一百二十條: 組織、領導恐怖活動組織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他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犯前款罪並實施殺人、爆炸、綁架等犯罪的,依照數罪並罰的規定處罰。
第一百二十一條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處 依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據嚴重破壞的,處死刑。

Ⅹ 刑法學中刑罰的體系是什麼意思

一、所謂刑罰體系:是指國家以有利於發揮刑罰的功能、實現刑罰的目的為指導原則,通過刑法的規定而形成的、由一定刑罰種類按其輕重程度而組成的序列。

二、刑罰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1.刑罰體系的構成要素是具體的刑罰方法即刑種。
2.構成刑罰體系要素的刑種是經過立法者選擇而確定的。我國的刑種是立法者在總結長期以來我國各種刑事立法規定的刑罰種類及其運用效果的基礎上選擇確定的。
3.構成刑罰體系要素的各刑種是依照一定的標准排列的。我國刑法中的刑罰體系主刑和附加刑都是按照各自的嚴厲程度由輕到重依次排列的。
4.刑罰體系是由刑法明文規定的。首先,構成刑罰體系要素的刑種是由刑法明文規定的;其次,主刑與附加刑的分類是由刑法規定的;再次,刑罰種類的先後排列是刑法規定的。
5.體系確立的依據是有利於刑罰功能的發揮和目的的實現。我國刑罰體系中,無論是刑種的選擇,還是刑種的分類,抑或是刑種的排列,都是立法者從有利於刑罰功能的發揮和刑罰目的的實現而確定的,不是隨心所欲規定的。

三、刑罰體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刑罰種類的設置,就是為了教育人們不要犯罪,否則將受到刑罰懲罰,也鼓勵人們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
2.威懾功能。刑罰的嚴厲性,就會威懾那些危險分子和不穩定分子,不要以身試法,應收斂自己的不法行為。
3.科學化功能。刑罰體系的科學性進一步為刑法體系的科學性奠定基礎。
4.有利於刑罰目的實現的功能。一個科學的刑罰體系有利於預防犯罪,從而有利於刑罰目的的實現。

熱點內容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
婚姻法在在線 發布:2025-02-07 04:52:59 瀏覽:751
酸洗刑法 發布:2025-02-07 04:52:58 瀏覽:894
以下不屬於傳統婚姻法的特徵 發布:2025-02-07 04:47:57 瀏覽:551
俄羅斯司法學院 發布:2025-02-07 04:46:31 瀏覽:449
婚姻法測 發布:2025-02-07 04:40:49 瀏覽:31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