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百科 » 企業家法治

企業家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2-04 17:54:52

A. 企業家精神為什麼會如此受重視

真正的企業家精神在於創造,成為創新氛圍的營造者。企業家既要「沖得快」勇做時代弄潮兒,還要「穩得住」不忘強化責任擔當。對內,要時刻關注企業對於中國社會向前發展的助推作用;對外,作為中國企業的一分子,更要依靠自身實力、競爭力、核心技術的領跑能力,代表國家在全球舞台上贏得世界尊敬。
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具有很強的創業創新和經營管理能力,在改革開放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以來,他們為積累社會財富、創造就業崗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企業家有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因其對資本的把控能力,又有很強的政策反應力。由於企業家的「市場候鳥」屬性,他們對社會的評價、對國家政策的反應、對法治的態度,其實能對整個社會起到一個導向、帶動作用。

B. 恩施知名企業家被股東駕車撞傷致死,肇事者是故意這么做的嗎

據相關消息報道,恩施知名企業家被股東駕車撞傷致死。那麼對於此事,大家覺得肇事者是故意的嗎?目前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自己的調查,結果官方並未公布。但是從肇事者的行為來看,個人認為他應該是故意而為,而至於為什麼他要這樣做我們也不得而知,這種事情只能交給相關的法律部門去進行專業的調查。真的有點可惜有什麼仇什麼恨非要把對方給撞死呢?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理解,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類似的情況其實也是時有發生的,那麼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的事,該如何正確處理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並且能夠以正確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畢竟對於我們來說我們想要的只是真正解決問題,一些其他的事情只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影響,只有真正正確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助到我們,所以希望大家能夠慎重對待這個問題,

C. 為何說美國的做法違反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現代市場經濟體系的核心。以堅守創新、開放、法治、共贏為准繩,賦予其公平、公正、透明的環境條件,企業家自會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新力,成為一個民族和國家強盛的筋骨。而近期美方公布征稅建議等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有悖企業家精神,有害兩國經濟關系實質,更有損中美企業家群體及至全體人民的福祉。

真正的企業家精神不是獨斷獨贏的莊家,而是照顧彼此關切,實現互利共贏。從1979年到2017年,中美貿易額增長了232倍多,雙方公平地受益於對方市場。德意志銀行近日發布的研報顯示,美國通用汽車和蘋果公司在華銷售的汽車和手機已超過在美國的銷售。以關稅手段挑起爭端、關上大門,吃大虧的將是美國自身。

D. 什麼樣的人 更具有 企業家精神

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一定是依法經營者。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如果把市場比喻為體育賽場,企業就是參與競賽的運動員。市場經濟天然是法治經濟,沒有法治規范的市場,如同沒有比賽規則的運動場。市場法治反映了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維護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會利益,同時,也是為企業和其他市場主體創造參與公平競爭的環境。所以,依法經營,是對企業經營者最起碼的要求,作為經營者中的優秀分子,企業家自應具有更強的市場法治意識,更應成為具有契約精神、依法經營的表率。
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一定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企業家作為優秀的經營者,不僅要依法經營,還要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自覺地遵守市場倫理道德。法律並不是萬能的,在一定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受人們認識的局限,或受立法技術、執法成本的制約等原因,許多符合社會利益具有積極意義的道德價值難以作為法律進行規范;在我們這樣採取成文法的國家,不論立法者如何勤勉,法律也不可避免存在漏洞。實際上,社會對於企業行為給自然和社會所造成的影響的認識以及人們對企業的新期待總是先於法律而通過倫理道德形式表現出來,它們中可能包含有高於現行法律規定的希望企業滿足的價值和規范。企業家應較之於一般的經營者更具有自律精神,對於事關社會利益而一時又未被或根本難為法律所規范的那部分社會責任,應自覺地承擔起來。隨著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修改公司章程或制定社會責任守則等,向社會公示其社會責任承諾,並在企業內部設立相應的專職機構,推進本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不斷加強本企業的社會責任建設。

E. 民企原罪要被大,民營企業家頭頂哪些罪名

從新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看,中國的漸進式改革也是一個誘致性制度變遷的過程。根據林毅夫教授的分析,由於制度選擇集合的改變造成制度非均衡,制度非均衡又引發獲利機會,個人或一群人在響應該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組織和實行從而完成對現行制度安排的變更或替代,這個過程就是誘致性制度變遷。它的動力學機製取決於個別創新者的預期收益和費用,並且在正式的誘致性制度變遷中還伴有外部性和「搭便車」的問題。
具體到中國的改革,由於改革初期計劃經濟體制已經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需要,政府便提出了「改革、開放、搞活」的戰略方針,而這種政策的變動則相當於擴大了制度選擇集合,由此導致制度非均衡下的獲利機會,改革便在距離權力中心較遠、創新風險較低的農村地區率先發起。
改革初期,個別創新者由於突破了當時的政策界限不得不付出巨大的成本,但由於制度變遷的外部性和「搭便車」的存在使他們的創新報酬少於作為整體的社會報酬,因此這種突破政策底線的「原罪」其實並不是「罪」,即使是「罪」也應該得到至少是道德上的救贖。
隨著改革的推進,獲得機會已從一般商品市場轉移到要素市場和資本市場(比如溫州「炒房團」、「炒煤團」以及「資本型富豪」的崛起就是例證),但「好的市場經濟」的法治基礎和公平競爭環境並沒有跟著形成,特別是在要素價格體系遠未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加之行政特權、壟斷國企和「超國民待遇」外資的三重擠壓,民營企業們不得不在要素市場以及資本市場上「帶著鐐銬跳舞」。於是官商勾結、非法佔地、非法集資、貸款和合同詐騙以及操縱證券交易價格等屢見不鮮。
對於這種既違反市場法治又有損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原罪」或經濟犯罪行為在法律追訴期內嚴加懲罰是無可非議的,這既是塑造市場法治的需要,也是反腐敗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為幾乎所有富豪落馬的背後都有一連串官員的影子。
我們對民營企業家的「原罪」不能混同視之。在誘致性制度變遷的大視野下,突破當時政策局限的「原罪」其實是有「原功」的,而那些不論民企、國企還是外企的集體性「原罪」實為體制「原罪」的映射,無論是贖買還是大赦都要謹慎行事,否則就會「原罪」不息「本罪」也不止。「很多民營企業家的誕生本身可以看作是一根木炭,如果你試圖去把它洗白,那麼最終的結果是把整根木炭都洗掉,木炭還是洗不白。」

F. 如何壯大企業家群體,激發企業家精神

企業家精神。是指某些人所具有的組織土地、勞動及資本等資源用於生產商品、尋找新的商業機會以及開展新的商業模式的特殊才能。
在企業主轉型、培養企業家精神的路上,英雄敘事和道德勇氣固然可嘉,但創新體制機制,優化企業家精神成長環境,更是治本之策。當下,如何去除束縛、厚培土壤,壯大企業家群體,點燃企業家精神?
1、改善營商環境,還企業家以平等
制度歧視意味著不同類型企業之間,依然缺少真正平等的市場地位。這種歧視長時間得不到消弭,自然會傷害企業家精神。要激發企業家精神,必須營造更為公平的市場環境、出台更為寬松的政策和保持更加開放的心態,給各經濟主體以平等的市場地位。培養企業家群體,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改善營商環境、確保規則公平、穩定預期,讓企業家對發展前景、社會大勢有足夠的信心。
2、釐清政府、市場邊界,拓展企業家精神生長空間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在完善之中,企業決策往往會受到很多非市場因素的影響,如一些國有企業負責人的管理水平不高,管理者往往是上級直接任命,沒有公平的選拔機制,真正熟悉市場的人才出不來。這不僅制約了企業科學決策、長遠發展,也非常不利於企業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揚。
3、構建清、親的政商關系,賦予企業家以精神正道
市場經濟應是法治經濟,要靠法治為市場經濟護航。現實中,一些公權力深度介入經濟領域,導致政商關系扭曲,潛規則橫行。一些企業家根本無心思走正路,不是靠奮斗,不是靠創新,而是更多專注於與官員關系的維護。企業經營者在市場環境里「謀生」,政商關系廣泛存在。當前的反腐不僅為企業家期盼的法治經濟「護駕」,也有利於營造正當、良好的政商關系,呵護企業家精神長期成長。
4、依法保護企業家財產權利和企業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制度是保障創新者權益、激發創新創造活力、促進創新人才成長和發展的基本制度,也是激發企業家精神,讓其投入創新、創業的「護身符」。激發企業家精神,要調動創新人才的積極性,讓他們合理合法地富起來,讓知識產權實現知識「產錢」。。
5、塑造良好社會文化生態,厚培企業家精神土壤
教育應當有極大的包容性,要充分發揮個性特長,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基座。培育企業家精神,還需要引導民眾理解企業家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糾偏仇富心態。企業家承擔了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工作強度、壓力和風險,企業家的創新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收益,理應得到市場和社會的回報。

G. 農民企業家孫大午二進宮,他為何一次又一次挑戰法律的底線

農民企業家孫大午二進宮,第一次是在2003年 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抓,這一次是涉嫌尋釁滋事、破壞生產經營被抓

一.2003年 孫大午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抓

2003年5月29日,孫大午被指向3000多戶農民借款達一億八千多萬元,後被政府部門以非法集資的罪名收押,其實這是一起沒有受害人的”非法集資“。當時國有銀行進行商業化改造,融資渠道窄、貸款困難,孫大午也遭遇無處貸款的問題,大午集團只拿過因榮譽而特批的兩筆政府扶持性貸款,即1995年入選全國500強私營企業和1996年被評全省“養雞狀元”時,從河北省農業銀行貸了430萬元。而後來大午集團要投資建設1千畝葡萄園,需貸款6百萬,然而貸款並沒有下來,為了自救,孫大午從親戚那裡籌錢再由大午集團出具借據以高於銀行同期存款利率、承諾不交利息稅等方式,向社會公眾變相吸收存款,對於這種融資模式孫大午還命名為金融互助社,大午集團也再也沒有缺過資金流,然而就是因為金融互助社,他被徐水區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罪名判處有期徒刑3年、緩刑4年,罰金10萬元,大午集團同時也被判處罰金三十萬元。

熱點內容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
婚姻法在在線 發布:2025-02-07 04:52:59 瀏覽:751
酸洗刑法 發布:2025-02-07 04:52:58 瀏覽:894
以下不屬於傳統婚姻法的特徵 發布:2025-02-07 04:47:57 瀏覽:551
俄羅斯司法學院 發布:2025-02-07 04:46:31 瀏覽:449
婚姻法測 發布:2025-02-07 04:40:49 瀏覽:31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