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法治
① 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麼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這一總目標,是貫穿全會精神的一條主線,既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性質和方向,又突出了工作重點和總抓手,對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為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正由國家基本方略向治理基本方式層層推進、穩步前行,貫穿於治國理政全過程、各方面,必將為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的治理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制度基礎。
重大意義
第一,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第二,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第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第四,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第六,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② 作為公民,在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你能做些什麼
寫作思路:從學法,守法,護法三個方面入手,闡述法律的重要性。
第一要認真學法。我國的法律有很多種,各種法律的條文更是不計其數,對於普通民眾而言,學法倒不是一定要把每個法律學得很清楚,或者把所有法律條文理解得多麼全面和深透,而是通過學法能知法懂法,更重要的是通過學法能夠把法治精神、法治意識、法治觀念銘刻在心中,從而對法治發自內心的擁護和真誠的信仰。
第二要自覺守法。其實每個人距離法治都很近,從守法這個層面來說,每個公民都是推進法治的主角。因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公民都應事事處處擔負起自覺守法的責任和義務,比如文明出行、遵守交通規則、誠信經營不欺詐、不制假售假、不偷稅漏稅、按法律法規辦事等等,都應自覺做到。
在自覺守法過程中,各級領導幹部更應做自覺守法的帶頭人,不貪腐受賄、不以權謀私,把手中的公權力關進法律制度的籠子里。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也應自覺守法,不貪贓枉法,公正司法。只有全社會成員都成為自覺守法的主體,那麼法治建設就會一路高歌前行。
第三要敢於護法。每個公民不僅要做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還應當好法治的堅定捍衛者。在認真學法、自覺守法的同時,應樹立法治建設的主人翁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敢於同違反法律法規的人和事作斗爭,捍衛法律尊嚴,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貢獻力量。
③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著力點是什麼
政府是社會公共事務的主要管理者,是國家重要執法主體,【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環節,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心和著力點。
④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這個總目標,必須堅持以下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體現人民意志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法律治理國家,而不是依照個人意志、主張治理國家;要求國家的政治、經濟運作、社會各方面的活動通通依照法律進行,而不受任何個人意志的干預、阻礙或破壞。簡而言之,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
⑤ 如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方法
一、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確保社會主義法治正確政治方向 《決定》開宗明義,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列為首要原則,把「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作為重要任務部署,闡述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強調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體現了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和發揮黨的政治保證作用的高度統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特色、最本質特徵就是黨的領導。
二、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依規管黨治黨建設黨國有國法,黨有黨規。依法治國、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鄧小平同志指出:「沒有黨規黨法,國法就很難保障。」依規管黨治黨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前提和政治保障。只有把黨建設好,國家才能治理好。 黨規黨紀是管黨治黨建設黨的重要法寶。擁有一整套黨內法規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政治優勢。
三、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決定》強調,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從中國實際出發,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精華,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 要吸收中華民族修齊治平的文化營養。
四、從嚴治黨、嚴明黨紀,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xx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改進作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旗幟鮮明、態度堅決、意志品質頑強、領導堅強有力。但是,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滋生腐敗的土壤依然存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刻不可放鬆。
五、強化「不敢腐」氛圍,逐步實現「不能腐」「不想腐」。xx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當前,要加大正風肅紀、嚴明紀律、懲治腐敗力度,使之「不敢腐」。誰在這樣的形勢下還敢頂風違紀,誰就要為之付出代價!懲是為了治,要綜合施策,加大治本力度。
⑥ 全面依法治國的著力點是
建設法治政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和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同時,中央成立了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標志著全面依法治國的決心和信心,對提高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的權威性、有效性和實效性,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以及促進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統籌推進具有積極的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了一系列新論述新戰略新方針,將其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基本方略之一,要明確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和著力點,才有利於加強現代法治國家建設,為踐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各項事業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一、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
(1)有利於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一基本方略被提出來以後,就標志著黨和國家將其作為戰略目標推進,對國家治理領域的全面法治化實現具有積極的作用,對國家全面法治化治理和社_法治化全面治理意義非凡。從理念上來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黨和國家通過定位設計提出來的一項基本方略,明確提出要全面厲行法治,並指出了關於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治理理論、目標、模式和制度等。從內容上來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涉及到社會和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關繫到國家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治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等各個領域提供了法治保障和制度安排。從方式上來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作為治國理政方略發揮作用的,是黨依法執政提出來的本質要求,關繫到國家和社會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的推進和成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主要內容、重要途徑和基本方式,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實現提供了重要保障。
(2)有利於現代法治國家的建設。首先,從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來看,是基於法治的框架下來說的,旨在保障全體公民的人身權、財產權、基本政治權利等權利的維護,保障公民經濟、文化、社會等權利的落實。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以法治手段來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工作的基本要求。其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具有積極的作用。公平正義,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社會文明進步程度的衡量標准和價值尺度,也是現代法治國家的本質體現。再次,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為實施和強調「無法外特權」提供了保證,任何權力都必須受到法律約束,法外特權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對權力的監督制約具有積極的作用,從根本上來說這也有利於全面依法治國。
(3)有利於人類社會法治文明進程的推進。新時代法治與現代化進程之間是密切相關的、不可分離的,對人類社會法治文明進程的推進至關重要。我國社會正在由傳統向現代深化轉變,建設現代法治國家對全面法治現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牢固把握中國具體國情,把握法治中國建設的規律,堅持以歷史擔當和使命為導向為人類社會法治文明和社會法治現代化提供中國戰略和方案。
二、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著力點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堅持以憲法為核心建設和推進。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
科學立法,要把握和尊重立法以及法律發展的規律,這是立法技術的最新水平;民主立法旨在保障公民參與立法的權利,制定的法律在最大程度上反映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和意志,確保立法程序公開、公正;依法立法在立法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體體現在立法原則上所發生的變化;依法立法就是一切法律制定都必須以憲法等法律法規為依據。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需要遵循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基本程序,要堅持以憲法為核心,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這是良法、善治的根本基礎,也是新時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著力點。
(2)法治政府建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另一個著力點就是法治政府的建設,這是推進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促進執法的公正文明與規范。法治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標志著現代政治文明,全面依法治國需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堅持嚴格執法。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持以憲法和法律為准繩,重點推進嚴格執法,真正意義上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法治政府建設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息息相關,相應地需要不斷簡政放權,著力優化服務,在社會廣泛關注的政府權力主要問題上下功夫,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各級政府立足於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進一步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增強新技術在政府領域的應用,確保政府服務一切是為了便民利民,政府各項辦事都是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也要做到政府信息的開放透明,想方設法確保政府所提供的服務優質高效。
(3)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加強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是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進行,旨在促進司法責任制的全面落實,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公民切實感受到法律的公正性與社會公平正義。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從根本上來說是進行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也是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提出來的基本要求。要完善與司法體制改革相關的配套措施,進一步提高改革的系統性、聯動性,加強司法職務的系統化序列管理,落實與司法相關的人財物統管制度,加強職業保障等,為司法人員職業尊嚴提供基礎,為他們的履職安全提供保障。要規范司法權力,還需要促進司法績效評價的深化,廣泛運用現代科技到司法體制改革領域中,全面提高司法的效率和公信力。
來源: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⑦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著力點是什麼
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來治理國家,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還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要保障。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根本保證。
相關信息:
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國家民主法治進步的重要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並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
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⑧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
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以及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程中,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推進法治擴展閱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六個重大意義:
1、依法治國是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的重大轉變,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2、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
3、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擴大對外開放的客觀需要;
4、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顯著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5、依法治國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標志;
6、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⑨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是什麼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重視憲法和法律的實施,通過加強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核心環節是怎樣使靜態的法律制度在實踐中得到良好實施,最重要的是各級國家行政機關、執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自身職責。
(9)推進法治擴展閱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即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 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
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⑩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堅持什麼共同推進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專領域一屬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斷把法治中國建設推向前進。
(10)推進法治擴展閱讀: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可以列舉出十幾條、幾十條,但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一條。在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個根本問題上,要樹立自信、保持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