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道德范疇特點
㈠ 職業道德具有的特徵包括
1、職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2、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體現出職業道德的水準。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3、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4、具有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准。
(資料來源:網路:職業道德)
㈡ 以下不屬於職業道德的特點( )
以下不屬於職業道德的特點(C )
A 一個動態的歷史范疇
B 鮮明的行業性
C 群體利益與社會公德的不一致性
D 適用范圍的有限性
㈢ 職業道德有哪些特點
就職業道德而言,具有四個特徵,也就是你所說的四個特點:
一是職業回性。反映著答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二是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三是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四是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准。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㈣ 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有哪些
(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義務、良心、榮譽。
㈤ 職業道德的特徵是什麼
其一,在內容方面,職業道德總是要鮮明地表達職業義務和職業責任,以及職業行為上的道德准則。從前面的考察可以看出,職業道德不是一般地反映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而是著重反映本職業特殊的利益和要求;不是在一般意義的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職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現為某一職業特有的道德傳統和道德習慣,表現為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們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質。這種為某一特定職業所具有的道德傳統、道德心理和道德准則,還往往在這一職業中世代相傳,造成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們,在道德品貌上的差異,以致使人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
其二,在形式方面,特別是在職業道德的行為准則的表達形式方面,往往比較具體、靈活、多樣。各種職業集體對從業人員的道德要求,總是從本職業的活動和交往的內容和方式出發,適應於本職業活動的客觀環境和具體條件。因而,它往往不僅僅只是原則性的規定,而且是很具體的。在表達上,往往採取諸如制度、章程、守則、公約、須知、誓詞、保證、條例等簡潔明快的形式。這樣做,比較容易使從業人員接受和踐行,比較容易使從業人員形成本職業所要求的道德習慣。例如,1970年6月,韓國以總統令形式頒布了《公務員服務規定》,其後,又進行了12次修訂。韓國《公務員服務規定》的突出特色,是將行政倫理的基本要求加以系統化,並具有可操作性。
其三,在調節范圍上,主要是用來約束從事本職業的人員。概括地說,職業道德主要是調整兩個方面的關系,一是從事同一職業人們的內部關系,一是同所接觸的對象之間的關系。從歷史上來看,各種職業集團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了維護自己的職業信譽和職業尊嚴,不但要設法制定和鞏固某些職業道德規范,以調整本職業集團內部的相互關系,而且要注意滿足社會各個方面對本職業的要求,即通過自己的職業活動,來調整本職業同社會各方面的關系。例如,一個醫生,不但要熱愛自己的職業,提高醫療技術,尊重同行從業人員,而且要發揚救死扶傷的精神,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為患者解除痛苦。職業道德主要是用來約束從事本職業的人員的。對於不屬於本職業的人,或本職業人員在該職業之外的行為活動,它往往是起不到調節作用和約束作用的。
其四,在功效上,職業道德一方面使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職業化」;另一方面又使個人道德品質「成熟化」。這是因為,盡管職業道德是在特定的職業生活中形成的,但它絕不是離開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而獨立存在的道德類型。在階級社會里,職業道德始終是在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制約和影響下存在和發展的。職業道德和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之間的關系,就是一般性和特殊性、共性和個性之間的關系。任何一種形式的職業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體現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要求,反映著一定的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的影響,其制約和影響的程度,是與該種職業同統治階級政治聯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從事該職業的人接近的階級生活方式的程度相聯系的。同樣,任何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在很大范圍內都是通過具體的職業道德形式表現出來的。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寓於職業道德之中,職業道德體現或包含著階級道德或社會道德。同時,又恰恰因為職業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聯系的,主要表現在實際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中間,也就是主要表現在「走上社會」的成人的意識和行為中,因而是家庭影響和學校教育初步形成的道德狀況的進一步發展,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成熟的階段;職業道德與各種職業要求和職業生活相結合,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形成比較穩定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習慣,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在學校生活階段和少年生活階段所形成的品行,影響道德主體的道德風貌。
以上是職業道德的一般特徵。那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特徵是什麼呢?
概括地說,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五個基本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要求是一個復雜的多層次的交叉的規范結構。從縱的方向看,它包括社會主義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包括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為基本內容的道德規范,包括具有全人類性的社會公共生活規則,包括「義務」、「良心」、「榮譽」、「幸福」、「正義」、「價值」、「善惡」等道德范疇,還包括最高層次的共產主義道德的某些要求。這里,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和道德范疇是三個不同的層次。其中,道德原則是其他一切道德規范和范疇的統帥,而其他一切道德規范和范疇都是它的具體化和補充。它決定著整個社會主義社會道德要求的性質和方向,從根本上指導如何處理人們之間、個人和社會之間的關系。從橫的領域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的社會生活可以分為三大領域:家庭生活、職業生活和公共生活。與此相適應,用以指導和調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社會主義道德規范也分成三大部分:婚姻家庭道德、職業道德和公共生活規則。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所謂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就是職業范圍內社會主義道德的特殊道德要求,也就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第二,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內容具有人民性。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的。社會主義社會消除了人與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拋棄了「人人為自己,上帝為大家」的利己主義原則,在根本上使職業利益同整個社會的利益一致起來,各種職業都是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因此,各行各業可以形成共同的道德要求。其根本要求就是為人民服務。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對於從事各種職業的人來說,不論是熱愛本職或者是忠於職守,都應該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職業工作的出發點,並以努力滿足人民的需要作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的目的。例如,社會主義商業道德,強調商業工作人員要誠信無欺,對顧客主動、熱情、耐心、周到,急顧客之所急等等。所有這一切,決不只是為了狹隘的職業利益或個人的榮譽,而是要為人民服務。社會主義社會的文藝工作者,對自己的技藝精益求精,既不應該是為了名利,也不應該是為了藝術而藝術,而是要力求滿足人民的精神和文化的需要。簡言之,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把從事各種職業的人的利益同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職業道德服從於人民的利益,構成了它區別於以往各種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徵,也使之能夠在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繫上,發揮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第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灌輸性」。社會主義社會的職業道德,是在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上建立的職業道德。因此,它的主體內容不像舊的職業道德那樣,可以自發形成,而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教育下,通過社會主義社會中有覺悟的成員的努力建立起來的。列寧在談到培養工人的社會主義意識時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列寧選集》第1卷,第267頁)這就是說,社會主義意識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工人要具有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必然也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下,特別是在倫理學的理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要使工人和其他社會成員具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意識,也只能是「從外面灌輸進去」。因此,加強對廣大群眾的馬克思主義和黨的路線方針的教育,使他們認清社會主義職業的性質和特點,了解本職業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地位和職責,是十分重要的。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們從事不同的職業,在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等方面,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某些差別,但他們都是建設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從事各種職業的人們,都只有分工的不同,並無高低貴賤之分。應當使從事各種職業的人都懂得,特別要使那些從事在舊社會被人看不起的職業的人們懂得,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各種職業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光榮的;各行各業都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都是與祖國的前途、人民的利益和現代化建設密切相關的。個人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志願和聰明才智,同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職業實踐結合起來,就能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充實和高尚。
第四,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樹立新的勞動態度。在社會主義的社會里,勞動是每個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應盡的義務和光榮的職責;決定每個公民在社會上的地位的,不再是私人占據財產的狀況、傳統門第和民族、出身、性別、職業,而是個人的能力和個人的勞動及其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勞動成了社會生活中重要的道德標准。此外,職業生活在社會主義社會已經成為最基本的實踐形式,職業道德所倡導的「熱愛本職工作」和「忠於職守」,其核心恰恰就是勞動態度。因此,樹立新的勞動態度,就從根本上解決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問題。
第五,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獨立的規范體系。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特殊表現,反映著行為的道德調節的特殊方向。前面說過,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同總的道德體系密切統一的,它們分別以適用於本職業的更具體化的形式體現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基本規范和范疇的要求。但是,各種不同的職業,又對勞動者或工作者有特殊的道德要求。這種特殊的道德要求顯然不能由社會道德代替;必須在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的指導下,建立一些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和范疇,保護和發展某些特殊職業所流傳的健康的風俗和習慣,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具體化和補充。這里體現著社會主義時期的社會主義道德的多樣性和規范的層次性。沒有這種多樣性和層次性,社會主義道德就不能在社會生活和職業生活中得到生動體現和有效地發揮作用。正因為如此,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獨立的規范范疇體系。
㈥ 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是什麼
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是職業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業與行業之間、行業與社會之間、行業內部從業人員之間、從業人員與社會之間的最本質、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關系的概念。職業道德范疇雖然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些概念的使用還在藉助於一般道德范疇,如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用「善」、「惡」、「義務」「良心」等概念來評價職業行為
㈦ 簡答教師職業道德的范疇有哪些特點
教師職業道德范疇的特點:
(1)、受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的制約;
(2)、是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和規范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
(3)、體現了人們對教師職業道德認識發展的階段。
㈧ 教師職業道德范疇的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新時期的教師要求更加的具體全面,在繼承了傳統的優秀師德的同時增加了「保內護學生安全容」、「關心學生健康」、「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等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新條款,很多新內容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已經在做,這一次明確提到了師德規范中來了,我們應該做的更好更規范。
2、新時期的教師要求德才兼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求教師要通過言傳身教輔助學生的成長,要把師德體現於具體行動中,強化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強調熱愛學生,同時,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水平,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讓我們能夠適應新時期的教育事業,為學生更好的服務。
用心工作,從一件件微小的事情中新師德規范對我們的要求,爭取做一個學生滿意,家長舒心,學校放心的優秀教師。
㈨ 簡述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范疇是什麼
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所謂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指最根本的職業道德規范。就是依靠,它不是具體的行為規范,而是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活動時,應該遵守的具體職業道德行為規范中所體現的價值方針的高度概括,在職業道德體系中,處於統帥的地位,起著職業道德活的靈魂的作用。職業道德原則的貫徹,可以賦予每個具體的道德行為以不同的社會屬性,賦予外觀相似的行為以不同的靈魂。職業道德原則不僅是從業人員進行職業活動的根本指導思想,而且也是對每個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進行職業道德評價的最高標准。 集體主義之所以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是因為集體主義貫穿於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的始終,是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關系的最根本的准則,也是衡量個人職業行為和職業品質的基本准則,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客觀要求,是社會主義職業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 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是職業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業與行業之間、行業與社會之間、行業內部從業人員之間、從業人員與社會之間的最本質、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關系的概念。職業道德范疇雖然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有些概念的使用還在藉助於一般道德范疇,如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用「善」、「惡」、「義務」「良心」等概念來評價職業行為